书城小说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16700700000012

第12章 领导的脚会数钱(4)

这酒不能多喝,班长交代过,咱不能不听班长的话,瘦子显得很严肃,也很庄重。在他看来,班长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听班长说话,能让自己懂得许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他很听班长的话,因为他崇拜班长。

胖子端杯的手有点发晃,他想定也定不住,就和他立姿举枪瞄靶一样,他不想动,可枪却晃个不停。后来还是班长告诉他,动不怕,只要有规律运动就行。

对,这酒不能多喝,咱得听班长的,他放下酒杯,老板,结账。

老板就坐在离他们不远处。他一直在听这俩人说话。两个兵偷跑出来喝酒,他管不住,他也不愿管,不过,他们的谈话很有意思。老板喜欢听。听他们说部队的事,能让他回忆起自己当兵的岁月。

老板找完零钱,出于关心说,喝点水歇会儿再走,这样回去,一身的酒气,班长会训你们的。老板递上两杯水。其实老板还有一层意思,他想再多听这俩兵聊一会儿部队的事。

你说啥?胖子不明白老板的话,在他看来,老板说晕话让他摸不透。

我是说,你俩当兵的悄悄出来喝酒被班长知道不好。

当兵的?谁是当兵的?胖子更糊涂了。

瘦子听出老板的意思,对对,我们是当兵,只能说曾经是,四年前,我们就退伍了。

两人撇下老板,走出酒楼。他们走得很精神。

老板转过弯来,想叫住他们,好好叙叙,告诉他们自己也是退伍兵,告诉他们自己当兵的故事。走到门外,走出巷口,老板没能从人流中找到那两个老兵。

第二天一早,巷口深处的这家酒楼,挂上了“老兵酒楼”的新招牌。

老板仰头看着自己的杰作,自在得很。

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还能见到那两位老兵。

乌龟王八蛋

龙瑰

吴谋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经济管理本科,工作兢兢业业,办事雷厉风行,业绩优秀,很得韩国上司的赏识。同事们都认为他是新的分公司经理最佳人选。

这天,公司总经理召开办公会议,讨论即将实施的一个重要企划,邀请吴谋列席。与会者都夸老总深谋远虑,决策英明。但在轮到老总点名要吴谋发言时,他却唱了反调,言语中影射老总搞“一言堂”,听不得不同意见,不利于企划的完美实施。坐在身旁的同事直扯他的衣角。老总面露愠色。

一个月以后,新成立的分公司的经理走马上任了,但却不是吴谋,而是老总的小儿子。紧接着,老总又不明不白地炒了吴谋的鱿鱼。

吴谋十分气恼,颓废到了极点。他提着一瓶烈酒,边走边喝,单薄的身子像一只无头苍蝇在大街上游荡。好似云里雾里,他不知不觉间跨进了一家礼品屋。卖货的姑娘扑闪着大眼睛,赶忙上前介绍说:“我们店里有各种精美的礼品。送一款晶莹剔透的水晶给你心爱的姑娘,她一定会幸福无比。送一棵吉祥树给你的老板,他一定会给你升职加薪……”听着介绍,一个坏念头在吴谋的心里油然而生。他问道:“我想大骂我的老板一顿,你店里有能表达我这个愿望的礼品吗?”姑娘诧异地问:“你这是为什么?”

吴谋说出了自己被炒鱿鱼的缘由。姑娘便开导他,说:“先生,看你也是一个善良温和的人,怎么会这样行事呢?”但吴谋根本听不进姑娘的规劝,很不耐烦地说:“你别说了!你这儿没有,我会到其他地方去买。我一定要出出这口恶气!”

吴谋转身刚要跨出店门,姑娘又叫住他:“哦,我想起来了,这儿有。”姑娘将两样物品放进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里,递给吴谋说:“你看这东西行不?”

吴谋一看,盒子里是一只拳头大小的黑褐色的水晶石乌龟和一对红色的水晶石蛋,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不由得问道:“这有啥意思呢?”

姑娘诡谲地一笑,说:“骂你的老板是乌龟王八蛋呀!”

“啊—”吴谋开心地笑了,“骂得痛快,就买它!”姑娘用一根金色丝带捆扎好礼品盒。吴谋叫姑娘在盒盖上写了“送朴正一总经理”几个字,付了钱,提着礼品盒急匆匆离开了店堂。

吴谋朝着市邮政局走去,他想去发个“特快专递”。他一边云里雾里地埋头走路,一边幸灾乐祸地想:那个韩国佬看到礼品盒内的东西,一定会立马气得吐血……突然,“哧”的一声响,吴谋被一辆小轿车撞了一个趔趄,跌倒在街当中。车上立刻下来一个高个子青年,连忙将吴谋扶起,一边道歉说“对不起”,一边将吴谋扶上车,说:“我送您去医院看医生,一切费用由我负责!”

轿车来到市医院,吴谋被年轻人扶进了急诊室。经过检查,吴谋只是膝盖上擦破了一点皮,身体并无大碍。简单处理了一下之后,吴谋对年轻人说:“无大碍就好。这事全怪我埋头行走横穿马路。你忙你的事去吧。再见!”说完转身走了。

回到居住的出租房,吴谋才猛然记起礼品盒还放在年轻人的轿车内忘了拿走。他本想返回去拿,但转念一想,年轻人素不相识,这时候还不知去哪里了,只得作罢。看来这韩国佬命中注定不该挨骂!很快地,吴谋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吴谋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正坐在一家酒吧的角落里喝闷酒。忽然,一个声音把他从昏沉中唤醒:“哥们儿,你害得我好苦,让我天天到处找您!”

吴谋一看来人,是那天开车撞倒他的高个子年轻人,便瞪着一对醉眼问:“你还来找我干啥?我没有什么后遗症。你一百个放心:我不会耍赖,再去找你的麻烦!”

年轻人“哈哈”一笑,说:“我真是因祸得福啊!托您的福,我的太太生下了一对胖小子。老岳父简直高兴昏了。说起我急着去医院料理太太生产而在街头出车祸一事,老岳父直夸您这个小伙子很厚道,不耍赖,不讹人。他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恰到好处地送来了福气。他叫我一定要把您找到,而且还要宴请您,向您当面道谢哩!”搞得吴谋一头雾水。

第二天中午,吴谋应邀走进市里“天上宫”豪华大酒楼的一个包间,一看到起身迎接他的人,便立刻愣住了。这个上前与他热情握手的秃顶小老头不是别人,正是炒了他鱿鱼的韩国老板朴正一!朴总经理也同样感到十分意外,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对吴谋真诚而又满怀歉意地说:“想不到您的人品如此之好,心地如此善良,对人如此宽宏大量……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听反面意见,一听见就爱冲动,一冲动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毫无道理地炒了您的鱿鱼。您原本就是个优秀人才,我却如此对待您。您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以德报怨,送我吉祥之物,使我们家喜事临门,真是……我现在就决定:聘请您回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我相信,您一定能够帮助我管好企业。请您一定不要推辞!”经过一番解释说明,吴谋方才弄清楚了:开车撞倒他的高个子年轻人是朴总经理的女婿。年轻人看到吴谋忘在车上的礼品盒上写有“送朴正一总经理”几个字,便没有再去寻找吴谋送还礼品盒,而是将礼品盒直接转交给了朴总经理本人。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突如其来的大逆转真是出乎吴谋的意料之外,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说啥才好。

吴谋从此以后飞黄腾达了。

不久后的一天,下班以后,吴谋开着轿车,又来到了那家礼品屋,真诚地献上一束百合花,感谢那个售货姑娘帮了他的大忙;同时,谈起了对这桩蹊跷怪事的迷惑不解。姑娘仍然扑闪着一对大眼睛,笑着说:“礼品嘛,其实都是用来贺喜的,哪有用来咒骂人的?我是想方设法骗你掏腰包买东西,想不到却‘歪打正着’了。你的老板是韩国人吧?你不知道,乌龟在韩国可是神物啊。送人乌龟是祝愿人家长寿百年呀!在我国很多地方,逢年过节、大红喜事,人们都爱把鸡蛋染成红色,互相赠送。送红蛋就是送喜蛋。您送一对红色水晶石鸡蛋,让老板喜得双胞胎外孙,他能不高兴吗?!”

“噢—”刹那间,吴谋全明白了。

拾荒的母亲

王树军

当那枚渐黄的落叶由窗外的某棵大树漫不经心地从眼前飘过的瞬间,临子突然感受到季节在这座城市里已经完成了交替。这个时候,临子又有了出去走走的想法。于是,他默默地走出了家门。

这是一条通往他老家的路,临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到这里走走。一年前,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娘就是从这条路上来到城里的。那时,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可带着娘来到城里一年多了,日子始终过得捉襟见肘。

临子的家在离县城几十里路远的农村,他爹在世的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他爹是个买卖人,一年四季赶集卖小商品。虽然赚不了大钱,家境还算殷实。可天有不测风云,他爹和他娘在赶集的途中出了车祸,他爹当场毙命,他娘失去了一条腿。

那时,临子刚刚大学毕业,就把娘从农村接了出来。刚开始,日子还是一帆风顺的,他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收入很稳定。可好景不长,公司老总因为投资房地产失败,把网络公司也赔了进去。临子只好下岗了。他在人才市场转悠了几个星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计便只好给一家广告公司拉业务。对于他这种没有业务经验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保障的工作。因为没有底薪,他的收入就不稳定,常常忙活一个月一分钱都赚不到。起初,靠着以前有些积蓄还能维持生活,可渐渐地就入不敷出了。临子望着拄着拐杖的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本来让娘来城里享福的,没想到赚钱竟这么难!可为了不让娘操心,他每天还是要装出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

今天,临子想起这些往事,让他明白,他就是一株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的树苗,他的未来也只能靠自己挺拔地成长。所以,他要加倍地努力,哪怕从最底层做起。想到这里,不远处的那个建筑垃圾堆引起了他的注意,里面有很多废弃的钢筋头、铁丝以及钉子,这正好可以让他增加收入。于是,他随手找寻了起来。

不一会儿,临子就找了有十多斤。他放在地上理顺了,用一些铁丝仔细地捆了起来。他估摸了一下,能卖几块钱,这让他很是兴奋。同时也做好了打算,以后就白天跑业务,晚上来这里捡这些东西,虽然辛苦一些,只要赚钱就行。

渐渐地,临子有了经验,他把一块磁铁绑在木棍上,像电视上搜寻地雷的士兵一样,把磁铁往建筑垃圾上一放,那些铁东西就会自动吸附在上面,这样省时省力,收获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收入增加了,临子对生活也就更加充满了信心。

一天,临子在跑业务的时候看到了一堆更大的建筑垃圾,有小山一样的高。他很兴奋,就围着垃圾堆转悠起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走到垃圾堆后面的时候,他娘竟然在那里用磁铁吸着那些物品。临子喊了声“娘”,快步走过去,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娘的跟前。他娘移动了一下拐,说,孩子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临子没动,哽咽着说,谁让你来捡这个的?你儿缺你吃了?他娘说,你虽然不说,我早就知道你晚上来捡这些东西了。我知道你自尊心强,也就没有点破。我在家闲着难受,出来也是为了散心。临子说,你想散心就去公园,以后坚决不能来这里了。儿子能把你从农村带出来,只能让你吃好,喝好,怎能让你吃苦?他娘说,这怎么算吃苦,我在农村见了柴火还捡回家呢,这些废铁扔在这里也实在可惜。你快起来。临子说,不管怎么说,你以后不能再来了,你要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他娘只好说,我答应,以后不来了。临子这才站起来,走过去拍了拍他娘身上的尘土,然后一只手提了他娘捡的那些物品,一只手搀着他娘往回走了。

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临子害怕遇到熟人,提着那些物品,总是不停地东张西望。他娘说,是不是有些不好意思。临子说,是啊,我为什么晚上出来捡,就是怕碰到熟人。他娘说,记住这种经历,会激励着你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你是大学生,只要肯动脑筋肯吃苦一定能有出息的。临子使劲地点了点头。

神雕

陈玉龙

陈村出人物,神雕陈理所当然算一个。

据说生日抓周的时候,神雕陈面对眼前珠光宝气的许多俗物,皆视而不见,空空拍着胖胖的小手,双眼盯着香案上的佛像。父亲陈立人见之大惊,他已是花甲之人,老年得子,陈家之后就系此子一身,小小年纪竟对佛像有如此兴趣,恐是不祥之兆。心头由此种下一块心病。儿子渐大,聪颖过人。但陈立人只送他入了两年私塾,便不再让他入学。十六岁那年,给找着媳妇完了婚。婚后,生一子。陈立人这才安心地闭上了眼。

民国二十八年,陈村方圆几百里皆大旱。族长率村人计议求雨,被一事难住。土地庙里的菩萨像太小,显然不合求雨这么大的场面,要有一尊大佛像方可成事。计议的长辈们个个面露难色。其时神雕陈开口道:在下愿出这个力。众人呆望着,继而嗤之以鼻。神雕陈不计较,说:三日后,到我家抬佛像。

三天,族长率众人入神雕陈的家门,果见厅堂中立起了一人多高的佛像,面目慈善,栩栩如生。族长来得正是时候,神雕陈刚完成最后一道描金工序,手上还沾着金粉末。

众人先是大惊失色,后又啧啧声不绝。

那次求雨虽未成功,干旱得颗粒无收,但神雕陈之名自此大震。他也索性停了其他一切活计,专雕佛像,只收取少许银钱,以求温饱。客人如果多给,他也断然拒绝。

生意十分红火,陈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倒富起了相邻的几家小本生意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神雕陈的生意基本上断了,好在这时也不需要他以此来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自然有儿子媳妇在生产队里挣工分。

没想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厄运便降临,神雕陈首当其冲,罪责难逃。右手两个握刀的手指头也被废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世道又翻了个个儿。也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神雕陈又重操旧业。他左手握着孙子给他从农机站的废品中拣来的半截钢锯条磨成的雕刻刀,功夫不减当年。乡村求购者日益增多,神雕陈遂将原定价的每尊三百调至五百,仍供不应求。

财源滚滚而来,全部进入神雕陈的腰包。他不花不吃,仍粗茶淡饭。妻子儿女眼红,想要讨些出来,神雕陈就是分文不给。妻子嗔怒,儿子责怪,他不以为然。

神雕陈一生无病,古稀之年妻子离他而去了。但他身板依旧硬朗,村人皆称积了阴德。他亦不语,只是每晚三更他必静练气功数小时。

终于有一天神雕陈大病,奄奄一息。子孙忙着准备后事。不想三日之后神雕陈却病好无恙,且脸色红润端坐于厅堂之中,默然不语。家人知其性,也不去打扰。合家欢喜,村人感慨。中饭时其子喊神雕陈吃饭,神雕陈不理。再喊,还是不理。忽觉有异,上前仔细一看,不觉大惊。原来所立者是神雕陈一尊穿了衣服的雕像也。

而神雕陈的真身不知去向,其雕佛像所积钱财皆不见。

忽然有一天,陈村小学意外接到一笔巨额汇款,言修建学校专用。

神雕陈生死未卜,成为陈村的一个大谜。

商业时代的爱情

黄非红

林枫和艾欣是在飞机上相识的,并很快堕入情网。但他们两人分属竞争激烈的两家公司,而且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严格规定—一旦发现本公司职员和对手公司职员有个人往来后,立即开除。林枫和艾欣在各自公司的成绩都很不错,也很受重视他们谁都不想放弃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在秘密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