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学
16701100000031

第31章 做事要把握进退尺度

办事之时,一个人只有深谙进退之道,知审时度势,洞悉对方的意图,清楚自己的处境。从而知进识退,进退有节,挥洒自如,方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没有遗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发达,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仰慕,但是往往只有那些既会做人又会说话办事的人才能实现很多人都渴望的这些梦。原因何在,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在办事的过程中懂得并善于利用进退规则。

进退规则是人们在办事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规则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果能够用心领悟其内涵,善于把握其进退的火候,勇于抉择办事进退的时机,就可以让自己的办事方式变得成功起来,把自己提到一个新高度。

众所周知,李莲英是慈禧太后亲信,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但李莲英狐假虎威,心狠手辣,老谋深算,为此,很多文武大臣都看不起他这样的奴才,但也招惹不起。一次,靠军功升高官的李鸿章在不经意间得罪了李莲英。

恰逢慈禧太后有意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但因筹款无术,内心十分焦躁。李莲英就此事告诉李鸿章说:“李伯爷是朝廷重臣,若能体谅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也意识到此事办成必将讨得太后的欢喜,非常高兴地应承了下来,并马上献计献策。李莲英听后显出一副非常高兴的样子,笑容可掬地奉承了李鸿章一番。然后带领李鸿章入院内参观,看看哪里需要改建,做到心中有数。

等到约定的那一天,李莲英借口有事,就派了一个伶俐的太监陪着李鸿章在清漪园内转了一天。之后不久,在光绪帝大发脾气的时候,李莲英向他诬告说李鸿章不理政事,在清漪园里游山玩水。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竟然大摇大摆地在他的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立即下诏“申饬”,将李鸿章“交部议处”。

所谓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者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既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所以说,“申饬”虽不是外伤,却是非常让人难堪的侮辱性惩罚。

李鸿章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深知其中奥妙所在,立即送了银两,才免却了受辱之苦。另一方面,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吃亏的原因,开始对“李莲英”刮目相看,敬礼如仪。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李鸿章办事的退让之法——不去冒险与人争斗,而是守住自己为重。也正是深谙进退之道,李鸿章才能在朝野之中保住了自己,保住了地位。

因此说,做事情一定要懂得退让之术,这是许多成大事者都心知肚明的行动要略,也是办事成功的高明之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不是独来独往,在办自己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涉及到其他人的一些利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循办事进退之术的时候,一定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

另一方面,我们求人办事虽然提倡忍让,当这并不等于软弱。我们更不能去无原则地、丧失人格地忍让,当利益受损的时候,我们该斗争的时候还是要斗争的,只要注意有理有利有节。帝舜曾告诫大禹说:“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其深刻内涵就是做人办事要懂得忍让,才能留有余地,才能让人诚服。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后来三人行经一处山谷里,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马沙一命。”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忘得一干二净。”

能够如此做人办事,是人生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坚持这样的一种进退原则,事情自然会办得尽善尽美,天衣无缝,而且在办事的同时会征服身边的很多人,为你下一次办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的心理智慧

一群学僧在墙上画了一幅龙虎斗图,请禅师评鉴。

“画得很好,但没有把握龙与虎的特性。”禅师说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须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越大,虎头越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师傅真是一语道破真谛!”学僧们心领神会,其中一位又看了墙上的画一眼,继续说,“我们将龙头画得太向前了,虎头也画得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感不足。”

“为人处世,道理也是一样。”禅师进一步说,“退后一步,才能冲得更远;反省一下,才能爬得更高。”

1.退后一步想问题

人在社会上走,“退”是很重要的一个字。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还有一些问题根本就是自己不能解决的,所以此时只能“退”,而退让一步,有时候则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

2.拿得起,放得下

很多事情我们可能一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或者根本就解决不了。与其这样纠缠下去直至病态,倒不如放下“包袱”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