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16701500000023

第23章 心理上的不良嗜好——说出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些许不可告人的小秘密,虽然有时会隐藏得很好,但是它还是会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有的人喜欢听好话,这其实是虚荣心的表现,有的人总是喜欢说别人坏话,这正说明了他很自卑,并想以此来讨好别人的动机。

我有一个同事,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炫耀自己,说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优秀,家里是多么的富有,无论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我们大家都很厌烦他,他为什么会如此爱炫耀呢?

爱炫耀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性格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有适中、偏高、过低。爱炫耀属于自我认识偏高,他们能体验到的是一种优势心态。

爱炫耀是对生活的一种恐惧。爱炫耀的人对生活和生命都缺乏一种安全感,他们通过炫耀自己来找到生活的感觉。北京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刘晓祯称: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都有过强的自尊心,但是自我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认为无法超越别人,不知道如何在这个群体中超越自我,自信心不足时,就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价值,这种方式就是炫耀自己,通过炫耀来显示出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出自我存在的价值,将自身对生活的恐惧悄然转移,实现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炫耀是人对未能实现的愿望的一种压抑和转移。爱炫耀是将实现了的目标最大化,将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小化,以此来寻求自我安慰。生活总是有不足的,人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时,有的时候就会选择将已经实现的愿望的价值放大,通过这种放大,另外一种欲望就会相对缩小,对于不能实现的愿望,也就不那么遗憾了,这样就把这种未能实现的欲望压抑在心底,使心理恢复一种平衡的状态。如,自己可能学习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那么人们就会将这种动手能力强化、放大,通过炫耀自己的动手能力来弱化对学习好的愿望。这样,心理才能平衡,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爱炫耀虽然能给人暂时的心理满足,让人体验到自身的优越,但是总是爱炫耀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一定的反感。

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可能让自己的某些方面做得如鱼得水,但是优势不是炫耀自己的资本,正确看待这些优势,有助你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

不要把话题总往自己身上拉

当人在谈话的时候,不要总是把话题拉到自己的身上,大谈特谈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使自己总是处于谈话的中心,充当谈话的主角,即使不是炫耀自己,也有炫耀自己的嫌疑,让其他的谈话者厌倦。

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压抑心中的愿望的时候,人就会炫耀自己,使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最小化。因此,不要压抑自己心中的欲望,努力去实现它,即使不能实现,自己努力了,努力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炫耀其自身优势的愿望就会减少。

总是喜欢听好话,即使别人善意的劝告,只要说得不好听,心里就会觉得难受,继而也就会对那个人产生厌恶感,知道别人是对自己好,不该总是听好听的,怎么才能摆脱只听好的这种心态呢?

人都有虚荣心的,既然有虚荣心,当然就喜欢听好听的话了,好听的话既是对自己虚荣心的满足,也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其实,现实生活中,忠言不一定逆耳,良药也不一定苦口。

“逆耳”言外之意就是话说得一定不好听,尽管是忠言,但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从心里感到反感,不愿意接受。逆耳忠言之所以不愿意被人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是触犯了当事人自尊心。任何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尊心的倾向,都是爱面子的。在很多人的心里,把面子看得很重,这时不管你的忠言对他有多么大的好处,都比不上面子重要。反过来,温和的语言不会伤到他的面子,保护了他的尊严,自然也没有激起他的反抗欲,这样倒很容易渗透到他的心里,对于听进心里的话,人们都会进行反思的,验证它的正确性,如果这句话就是如此,那么他就接受了,有则改正,无则加勉。

父母教育孩子也一样。一般的家长认为,教育的方式最好就是批评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警告,一味指责孩子,结果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了伤害,由于父母对自己有绝对的统治权,孩子对此也只能接受,久而久之,孩子就接受了父母的思想,就会感觉自己真的是不行,不敢做任何事,缺少自信心,没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父母造就了一个柔弱的儿童。其实,逆言是对儿童实施的情感虐待。据研究表明,被逆言灌大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有虐待自己身体的倾向,如吸毒、酗酒等。一个孩子在逆言中长大,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常常否定自己,承受不住压力和打击,有的时候甚至走上极端。

如果一个人以忠言逆耳为处世原则,那么他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很差,如果一个人能重言轻说,让别人能感觉到他的关心,那么他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同。

话说三分

人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水满则溢,月圆则亏,话满则伤人,说话的时候,十分的话,七分留给自己,三分说给他人。三分话就足够让人了解你说话的目的了。

给别人留点面子

即使别人做错了,也不要直接指责他,批评他。可以适当地提醒他。或者婉转地告诉他,尤其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留点面子给他,那么他会对你充满感激之情。

运用智慧说话

运用智慧说话的人,往往能拥有很多的朋友,因为他说的话是经过一定修饰了的,听起来就不会那么刺耳,很容易就被他人接受了。在说话之前想一想,这话如何说,该怎么说才能不伤人。

很喜欢格斗的场面,也喜欢奇装异服,说话的时候夸张,有的时候总想着去挑衅一下对方,看到别人诧异的样子,心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畅快感,为什么挑衅别人会让我异常的兴奋呢?

挑衅是一种情绪表达,也是向自身发出的一些警告。其中很多的信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些信息可能是人们向自己发出的呼救,向人们敲响的警钟。它的目的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关注,也希望借此,别人能给自己一些帮助。

挑衅有的时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否定。当一个人有很多情绪无法排解的时候,他会选择挑衅这种形式来掩盖这些无法调节的情绪,实则也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逃避。他不愿意看到不良情绪的来源,也就不愿意看自己的内心深处,害怕探究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去主动了解自我的需要,而是选择回避,挑衅就是把这种情绪掩盖住了,用对他人的攻击代替了对自己的探索,也就避免了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不愿意想的处境直接照面。心理分析师克劳德·贝尔都密约说:“当人感觉到一些无法命名的情绪,又没有办法深入了解时,就会采取挑衅的方式。”

有人说:喜欢挑衅的人是不懂得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我形象塑造的人,更不能用简单正确的方式对自我进行确认。弗雷德里克·方热埃说:“这些人的头脑中,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自己被击得粉碎,要么攻击他人。”也就是在对抗中进行对自我的确认。其实是一种别样的叛逆,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反抗别人对他的形象塑造一样,而挑衅则是在对抗自我。

挑衅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挑衅的人都不喜欢独处,他们害怕寂寞,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当生活过于平淡的时候,他们就想办法激起生活的火花,挑衅别人,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总希望自己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不管挑衅有什么样的目的和什么样的心理机制,挑衅终归是让他人不舒服。为此,我们有必要克服这种心理状态,拥有好人缘。

三省吾身

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去挑衅别人,挑衅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从中得到什么。再想一想我渴望别人了解我什么,我要表达什么,每天都想一想,就会了解自己挑衅的目的,克服也就容易多了。

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

看看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了什么。是不是别人都在远离自己,自己也失去了很多的朋友。再思考一下,我这种行为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

确认自我

要学会认识自我、确认自我,知道自己的感情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如果能够认识自我,确定自我以后,就不会通过挑衅的方式在对抗中确定自我形象了,这种行为也就会减少。

我总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很固执地坚守自认为正确的观念。我平时很少与别人交流,给人的感觉我这个人特别冷漠。一个朋友告诉我这是自我边界僵硬,我不明白,什么是自我边界僵硬?

自我边界是对环境和他人接触的一个标准。人生活在社会中,是一个关系型动物,总是要与别人接触的,这种接触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交往过近,自我和他人边界不清,相互渗透,此时,独立性减弱,内心容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一是交往过远,自己和他人有很清晰的边界,这时候,交流就会受到阻碍,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边界僵硬。

自我边界僵硬如同画地为牢似的对自我的限制,它让一个人丧失了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困在一个封闭的精神环境之中。那些严守自我边界的人,总是会把自己的精神紧闭起来,不与人交流,把自己包裹住,不向别人暴露自己的想法,也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总是坚持自己做事的原则,不会轻易改变,把感情看得很淡,不在乎世上的一切人情世故,过分理性化。其实,自我边界僵硬化的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顽固不化的人,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看似独立顽抗,内心其实柔弱。他们开始也和我们一样依赖他人。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遭受了不断的打击,导致安全感缺失,而安全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安全感的缺失和依赖相关,为了获得安全感,就要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他们就会自动选择和别人划清界限,把对别人的依赖扼杀在萌芽之中。

自我边界僵硬的人,内心也会充满着激情。激情有时候会让人产生冲动,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导致失去朋友,伤了家人的心。为了避免让自己的激情“闹事”,他们会压抑自己的内心的激情,远离身边的人。

僵硬的自我边界是可以改变的,多和他人沟通会让我们的僵硬的自我边界变得柔弱、温和起来。

没人想伤害你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把伤害他人作为生活的唯一追求,不要总觉得别人是在故意伤害你,即使别人无意间伤到你了,忘记它,因为伤害你并不是他的目的。

多和别人交流

自我边界僵硬的人,总是喜欢将自我封闭起来,不和别人交流,造成自我内心的孤独。试着先和你的家人交流,比如你可以试着流露出对他们的爱,就会发现爱你的人也很多。

突破自我

不管是因为你童年的经历还是因为热情太高而关闭了自己心灵的大门,都要学会突破自我,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受到伤害,有的时候一些伤害可能成为你以后人生的一种财富。

一部热播的电视剧,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可总有些人,鸡蛋里挑骨头,非要找出缺点来;你买了一件漂亮衣服,别人都称赞你眼光好,可总有些人,非要给你的衣服找出点毛病来。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这么挑剔呢?

生活中,总有些人抱着挑毛病的眼光看人、看事,他们常常以此作为自己的乐趣。的确,一个挑剔的人不管对于什么,都会挑出毛病,而且他们还非常喜欢抱怨。其实,真正糟糕的不是外在世界,而是人的内心。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被不良的思维习惯占据,习惯性地只能看到负面的东西,并不断将其放大。把错误挑出来,然后背负在自己身上,其实是一种自我折磨和自我惩罚。一般而言,爱挑刺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

首先,挑剔的人通常都是完美主义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完美主义者做事极其认真,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天生敏感,极其挑剔,凡事追求尽善尽美,不仅给自己设下高标准、高要求,而且处处严格要求别人,总是能挑出别人的毛病。

其次,内心极度自卑的人喜欢挑剔。有些人表面上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对他人处处挑剔,时时指责,其实恰好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自卑。他们需要通过外表的强硬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感,当他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自卑感就会出来作祟,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别人,以取得心理上的强势,从心理上压制对方,可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再次,爱挑剔的人都存有忌妒心理。有些人总是时刻在关注着他人,唯恐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害怕别人的成就盖过自己,总是摆出一副与人一争高下的姿态。通常来讲,他们看到别人取得成就,不是立即采取行动凭借实力与他人竞争,而是产生忌妒心理,对别人百般挑剔,通过挑剔刺激他人。

现实生活中,挑剔对人际关系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怒和反抗情绪。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自己犯上挑剔的毛病。

培养宽容的心态

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宽容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修养,一种美德,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时时宽容,事事忍让,方可达到精神境界的制高点。

关注别人的优点

改变思维习惯,凡事从好的方面出发,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并适时给予称赞。

及时向他人讨教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鞭策自己改掉缺点,强化自身优点。

改变说话技巧

人际交往中,会说话能赢得好印象,能够帮助你建立起宽广的人脉,让你的事业一路畅通。美国金牌主持人拉里·金说:“大多数成功的人都能言善道。而不成功的人大多不怎么会说话。如果你真的很会说话,请相信,你便能成功;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成功人士,要是你更能说,你会更加成功。”因此,不妨试着改变一下你的说话技巧,如多赞美别人等。

“等你落到我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是某人在被他人伤害或中伤后产生的记仇心理,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来,似乎不可理解,但是谁敢说从没有记过别人的仇呢?

如果有人说他从来没有记过仇,恐怕没人会相信。因为记仇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只不过不同的人记仇的时间长短会不同。人对那些曾经在别人面前中伤自己,在上司面前诬陷自己,在众人面前辱骂自己的人往往会记忆深刻。他们的种种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你的注意,不管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最终都会转移到人的心里,成为一种记仇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