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16701500000006

第6章 人际交往的尴尬境地——心灵的退守与挣扎(2)

精神分析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认为,天真的人不是受害者,他们通常有一种受虐倾向,受虐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格式塔心理治疗家宫泽格·马斯克里埃泽认为,天真的人总是希望被爱,他们在“被爱的希望”中往往会放弃自己原本的人格,去利用他人的人格。这一现象在恋爱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女人为了长久地吸引对方,通常会放弃“真实的自我”,以一个“虚假的我”去面对对方,总是天真地以为放弃真实的自我可以让爱情美好且长久。

而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我”可以分为“作为家长的我”、“作为孩童的我”和“作为成人的我”。前两个我之间是失衡的,但正是前两个“我”促成了“作为成人的我”。这三个我通常是共同作用的。临床心理学家劳丽·豪克丝认为,天真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相信这个世界,因为他们被“作为孩童的我”统治着。天真在这些人的头脑中已经扎根,他们对他人和世界绝对信任,缺乏对自己的理性思考。

天真的人也被称为善良的人和老实的人,这些人总是习惯性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展示给他人,别人通常会利用这种天真来获取利益。天真的人总是对他人唯命是从,他们根本不去考虑他人的言语、行为是否合理。

天真的人通常生活在一种单纯的环境中,比如家庭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娇惯,没有经历过痛苦、挫折等,这些因素会促使他们形成一种观念——世界处处是美好的,没有邪恶,没有欺骗。“天真”一词也常用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人生阅历,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很简单,这种天真是人性最初的美。而“成人的天真”会被人称为“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你过于天真,只会引来各种灾难。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与人相处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认清自己的责任,避免因为“天真”而受伤。

如果你存在“天真”的心理,该怎样去克服呢?

增强自信心

试着回想自己曾经因天真而受伤的情景,驱除这种心理阴影,把自己从依赖中解放出来,选择一本关于个性心理发展的书或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逐步增强自信心。

培养独立意识

摆脱对家人、朋友的依赖感。试着独自一人去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体意识,学会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

扩大交际圈

多交朋友,不要让天真限制了自己的交际圈,从不同的朋友身上寻找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行业人员接触,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

爸爸光荣地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是件特别难得的事情,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爸爸的情绪特别低落,空虚,无聊。

我怎么才能帮助爸爸建立快乐呢?

退休,现在似乎成了人们一种喜忧参半的事情。退休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心却遭到了寂寞的袭击。现在社会有很多的空巢老人,他们一个人居住在偌大的房间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空虚寂寞随之而来,他们一天天变得苍老。

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种关系层面里的。人这种社会属性使人成为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人们会有一种归属感,会让人觉得心灵有了一定的归宿。人退休以后,失去工作不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失去工作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们以往所熟悉的群体,他们找不到了这种群体的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在人的心理产生大片的空白,心理就会觉得空落落的。同时,子女忙于工作,不能及时地去照顾老人,了解老人的感受,老人享受不到子女的爱,也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理的这种孤单更会加重,情绪自然会低落。

我们要试着帮助老人调节这种心理,让他们了解到工作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段,现在有很多的时间了,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没有实现的愿望和兴趣,现在可以将它们完成。同时,子女可以适当地表现弱点,多和父母讨论一些生活上的事,这样父母就会觉得子女还是依赖自己的,自己还是很重要的,自己依然是生活的重心,失落的情绪就会减轻,重新拥有生活的快乐。同时,老年人可以自己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场所去娱乐,如老年社区、老年俱乐部等,老年人在一起可以畅谈现实的生活,也可以回顾自己的过去,这些都能帮助老年人驱走低落的情绪。

退休是人生的必然经历,面对退休,很多人充满恐慌,无法忍受退休后的寂寞而忧郁自闭。失落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对于一些喜欢热闹的老人更是难以避免的。怎么样才能摆脱失落的情绪,建立生活的快乐呢?

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

爱好是驱走寂寞的魔杖。老年人可以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如书法、绘画、各种球类等,当将心放在这些爱好上,内心的寂寞就会不见了。

留一些时间给老人

子女无论怎么忙,都要留一些时间给父母。父母老了,心灵就会寂寞,留些时间陪他们谈谈心,他们会觉得生活还是充满乐趣的,失落感也就会消失。

多参加点活动

人在退休以后,多参加点活动,不但能增强体质,使身体健康,还能愉悦心灵,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出去跑跑步,修剪花草等。

春节、元旦、中秋、情人节、生日、婚礼等,我们总会收到家人、朋友、同事送的礼物;礼尚往来,我们也会给他人送礼,否则就会愧疚,难道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收礼送礼的时代吗?

中国人最讲究礼尚往来,当别人送礼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想着在特定的时候把礼给还回去。其实,“给予的同时也在索取”,坦白地说,礼物也吐露了我们的心声,也包含了我们的希望与期待。因此,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就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天下也没有免费的礼物。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送礼呢?

礼物是一种爱意的表达。生活中,我们不但常见到,也能感受到,当父母想表达他们是如何爱孩子的时候,就会送给孩子一些小礼物;当老公想表达一下对妻子的爱的时候,也会选择送给爱妻一份礼物。心理学家萨缪埃尔·勒帕斯杰认为:“礼物是爱的见证,是精神食粮。”即使礼物是爱的表达,也不是无偿的,当把这份爱送出的时候,也希望能收获同样的爱,父母给孩子送礼物其实是希望孩子能够回报他们同样的爱,丈夫也一样。因此,给予就是索取。

礼物是取悦别人,满足自己的手段,也是化解恩怨的有效方式。当我们想和某人有更好交往的时候,或者为了表示你是我值得交往的朋友,往往会选择一些时候,送出自己的一份礼物,使别人高兴,同时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满足。除此之外,当两个人之间出现了不愉快,一份礼物可能会使两个人的怨恨全无。

礼物还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增加节日的气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重大节日里,一份礼物可能更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使家人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在礼物送出的时刻,人们的内心是充满温暖和幸福的。

愉悦地接受礼物

礼物是一种爱的表达。当别人送给我们礼物的时候,我们也要能感受到礼物中所包含的爱,重视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份礼物,还是一颗爱你的心,适当地表达一下你的感激之情,会让你们之间的感情更上一层楼。

选择合适的礼物送人

有的时候,特定的礼物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在送礼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礼物。否则,不但没有起到使人愉悦的目的,还会使人更加反感你。因此,在送礼之前一定要选择恰当的礼物。

正确地看待送礼

礼物只是礼物,不要把礼物看得太复杂。比如你的朋友送给你一件漂亮的礼物,你不要想着他是不是有求于你。不要想着礼物背后的目的,可能礼物只是简单的爱意的表达,收起对礼物的怀疑,更能体会到礼物的美好。

我总觉得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和他们之间就没有太多的感情。其实,父母对我都很好,我对他们也不错,但是,我总觉得自己和父母有隔阂,好像熟悉的陌生人。

陌生感是让人自发地觉得自己和别人有距离,隔着一层什么似的。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总会觉得心的距离在拉远。有亲人之间的陌生感并不是什么心理疾病,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不过是很多人并没有在意罢了。

早年的依赖障碍可能是孩子长大后和父母形成陌生感的原因之一。婴儿在两三岁的时候是和父母建立情感依恋的时候,假如这个时期父母缺席或者父母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孩子对父母不能形成依赖,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疏松,孩子在心理上不依靠父母,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对父母有一种陌生感。有依赖障碍的孩子和其他人都能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也能正常交往,但是唯独和自己的最亲的人不行,在心理上总会觉得自己和他们是陌生的。

陌生感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在心中将父母神圣化了。小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强大的,是无所不能的,是非常完美的。当孩子长大后,却发现父母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这种认识上的差异让孩子失望,对父母的认识出现了断层,失去了对父母依赖的根,这时,陌生感就会悄然来临。如果孩子上寄宿学校,没有时间和父母重新建立新的认识,这种陌生感就会伴随孩子的终生。

陌生感导致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僵硬化,如果你也能感觉到这种陌生感的存在,说明在你的内心中还是想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的。

那么,该怎么消除这种陌生感,与父母建立好关系呢?

多和父母交流

交流是消除陌生感的有效方式。把你的想法说给他们听,有困难或者困惑的时候,咨询一下父母,他们能给你一定的帮助,你也能从中了解到父母的心,感受到他们的爱,在这个过程当中,陌生感会逐渐淡化。

父母也是普通人

不要把父母想得太强大,太完美,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缺陷和不足。如果把父母想得太强大,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当自己看到父母一点缺点的时候,对父母的印象就会发生破裂,产生陌生感。

请父母多爱我们一点

如果对父母有陌生感的话,告诉你的父母,让父母了解你心中的感受,也请求父母多爱你一点,来弥补童年时期没有建立的情感依赖。当你对父母有了一定依赖之后,陌生感就会不翼而飞。

我今年35岁,正处于人生奋斗的黄金阶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什么都不想干,觉得人到中年怎么这么累啊。我该怎么度过人生十字路口呢?

人到中年以后,就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想要努力奋斗,又害怕失去现有的,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背负着生命的重担,上要养活年迈的父母,下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孩童。在这个人生转弯处,中年人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好像也失去了创造力。

人到中年以后,之所以不敢创造,不是因为失去了创造力,也不是因为思维老化,而是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也是因为胆怯了、懦弱了。人到中年的时候,手中总会拥有一点资本,这点资本是多年奋斗的全部心血,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去。所以,对一切都不敢尝试了,因为稍有闪失就得从头再来,而中年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其实,造成中年人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内心的怯懦,以致胆识和创造力都淹没在种怯懦之中,丢失了从零开始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