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日常心理学
16701800000003

第3章 拿得起,却放不下——叫人又爱又恨的心理情结(2)

“吞钩现象”使人不能正确而积极地处理失误,自责或者企图掩盖失误,造成难以磨灭和不可避免的重复的伤痕。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正确评价过去,学会反省和释怀,不盲目挣扎,避免造成心理的迷狂。

当人们看到不完整的东西时,内心总是有一种想把它补完整的冲动。例如,看到一个缺了小口的圆圈,绝大多数人有把它补好的倾向;看到一本精彩的小说,即使已经半夜2点了,也不舍得放手……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这样的现象。

“蔡戈尼效应”

把不完整的东西补充完整,把做了一半的事情做完,这其实是人类的天性:所有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蔡戈尼效应”。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其结果是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心理学家蔡戈尼说:“人天生有一种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如果工作尚未完成,想要完成工作的动机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对完成动机的满足

心理学家解释说,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之所以不会忘记尚未完成的工作,是因为这种动机还存在,使人还对它念念不忘。通常来讲,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可是一旦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人便不会再在意,于是,很快就会忘记。而如果面对的是一道冥思苦想却怎么也解不开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会对这道题记忆深刻,以便有机会继续将其完成。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大家在一块交谈时,有的人总是喜欢说俏皮话,觉得自己比其他人聪明。做事的时候人们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自己想到一个主意,就觉得别人肯定想不到,为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呢?其实它体现的是人们的一种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心理。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很多人都有一种自我暴露心理,通过表现自己,显露自己,以达到被人注意、受人瞩目的目的,从而实现一种心理的满足。时时标榜自己比别人聪明,自我感觉良好,这会使自己获得极大的优越感,从而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并且乐此不疲,以聪明人自居。

自我认识的片面性

有的人对自我认识不够准确,他们总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忽略了自己的短处,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进而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评价过低,总觉得别人没有自己优秀,没有自己聪明。因此,也就导致了自我膨胀,觉得自己处处优于别人,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其实这样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就是要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承认自己的缺点,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认为别人和自己有相似的看法。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情绪、个性等主观倾向,将自己的意愿不自觉地转移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这样的特征,也是这样想的。如自己讨厌班里的某个同学,就会认为别人也都讨厌这位同学;自己喜欢说人家的坏话,也就会认为别人也喜欢说别人家的坏话;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喜恶和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学绘画、练钢琴,为子女选择学校和职业……人们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产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投射”心理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们,如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等相同或相似的人群会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在认识和评价自己同一群体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评价和判断,而是将自己身上的某些特征和想法不自觉地运用到其他人身上,觉得这也是他人具有的。

此外,人们往往喜欢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中,如果发现自己不好的特征,又不愿意被比下去,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这些不好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这些缺点。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明是自己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却嘲笑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委屈或不满,其实这是将心不良情绪合理宣泄,说出来心里就会舒服很多。否则情绪会很压抑,甚至造成人们精神上的苦闷和忧郁,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是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工厂进行了一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请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心灵的宣泄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因未能实现意愿而产生的不良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把它宣泄出来。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之后,人们的身心才会感到愉悦,工作的效率就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很多国家诞生了各种“出气中心”,专门为那些受了冤屈而想发泄的人们服务,有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倾吐“苦水”,发泄怨气,达到消气的效果。

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大起大落,原本很高兴、很兴奋,遇到些突发事件后又会变得心情低落,毫无兴趣。我们常说:“乐极生悲”,强调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摆效应”

心理学家分析,在特定背景的心理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出现的“心理斜坡”越发陡峭,因此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转化。这种情感对立的状态就像钟摆。当你去摆动一个垂直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时,这个物体向右摆动的幅度越大,那么向左摆动时,它的幅度也会越大。同样,当你的情绪状态特别亢奋时,相反的消极心理状态会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心理摆效应”。

心理状态的两极化

人的心理状态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会呈现出多层次、两极化的特点,每一种情感都有着不同的等级层次,并且有与之相对立的心理状态,比如爱与恨、喜悦与悲伤、欢乐和痛苦等。如果你此时感到特别兴奋,那么相反的心理状态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摆效应”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激发人们的潜能,放手一搏,最终取得成功。但同时“心理摆效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反应使你情绪跌入低谷。

当人们在面对是消极放弃还是勇敢尝试的选择时,即使很多人认为要选择勇敢尝试,可实际上,当人处于某种压力时,更容易选择前者。于是,人们在不该打退堂鼓时却选择了逃避后退,因为恐惧失败,害怕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或者因为看不清好坏而不敢尝试,故步自封。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住在一块的人们往往和对门的交往要比和隔一户人家交往多。社会学家通过调查也发现:人们和自己的隔壁邻居交往的概率将近50%;和自己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5%,和自己稍远一些的概率是8%。这也显示出交往得越频繁越亲密的心理原则。

邻里效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原因就在于远亲以及近邻和自己交往的时间往往少于和对门交往的时间,因此也就不如和对门的关系亲密,这就是“邻里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有这样一种心理,既希望别人走近自己,了解自己,又担心别人太了解自己,看透自己。所以在生活中,既想和别人交往,又想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的意识中就比较喜欢和那些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交往,邻居离自己比较近,所以就会在不自觉中有了来往,久而久之,就会熟识起来,一旦熟识,交往的机会也更多,会感觉到邻居就是自己人,更加深了交往的欲望,关系也就变得更加亲密。而远亲以及离得比较远的街坊,距离上不亲近,心理上也就难以亲近了。

用最少的付出收获最大的回报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喜欢用最少的付出收获最大的回报。与近邻交往,因为空间上的优势,彼此见面机会多,交流时间长,很容易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进而在交往的过程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容易加深感情。对于离得较远的人们,去了解他们则会比较困难,毕竟接触机会是有限的,了解不深入,关系也就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