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神秘现象
16716900000025

第25章 消失的文明(1)

1.不可思议的玛雅文明

玛雅人的文明直至进入19世纪才重新被欧美所认识。1832年,伦敦刊登了西班牙当局对帕连卡遗迹所作的调查报告,接着也公开发表了约翰·佛莱迪里克伯爵所作的现场调查报告。英国的金卡斯巴罗公爵也根据这些对玛雅的研究,推论说玛雅文明是旧约圣经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后裔所创建的。

从那时起,玛雅文明就成了布满谜团的宝库。

公元前1000年左右,玉米农业、土器制作、崇拜美洲虎神的宗教等文明,以墨西哥湾沿岸为中心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受到这一文明的刺激,自公元前500年起,从恰巴斯至危地马拉的热带雨林地带诞生了繁荣的都市,这里便出现了后来的玛雅文明。

迪卡鲁、瓦塞克顿、寇班、佩兰科等等是玛雅遗迹的代表,玛雅人到底是如何学习到建造如此大规模的金字塔神殿和带有雕刻的石柱、球场、宫殿等等的技术的呢?他们也拥有精密的历法、会用包含零的数字,以20进位法计算及创造复杂的象形文字。但身处热带丛林深处的他们,是如何拥有这些高水准的文化的呢?其神秘之处又在哪里呢?

在玛雅文明中含有修建复杂建筑所需的高超技术,这些在当时高度发达的技术,必定需要从事劳动的人在统一的领导下协调一致。这说明,即使从最高程度的知识和文明的角度来看,玛雅也应该有一位非常出类拔萃的宗教、政治领导者,亦即所谓的神王。那么,这位神王又在哪里呢?1952年,专家们在佩兰科遗迹中发掘了一具中年男人遗骨,他全身穿戴豪华衣饰,身长173厘米,在当时这样的身高是十分异常的,这具男性遗骨会是玛雅人的领导者吗?

再者,这座圣都佩兰科,也与其他丛林地带的都市一样,是在突然之间被放弃了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他们作这样的决定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去探索一些缠绕玛雅文明的谜吧。

玛雅人为何在密林低地修建圣都

玛雅文明所波及的地域极为广阔,以危地马拉贝田州的密林为中心,西边是墨西哥的塔巴斯可州和恰巴斯州,东边则从洪都拉斯至萨尔瓦多,北边是墨西哥的犹加敦半岛,南边则包括比利兹的山岳地带,面积约为30万平方公里。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玛雅文明是从公元前1500年左右起至西班牙前来侵略的公元1500年为止,有约三千年的历史,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

中国、埃及等旧大陆的古代文明,都是受惠于河岸边的肥沃土壤,才得以发展出灿烂的文化。而玛雅文明却是在如地狱般的环境中,历经了三千年的时间才建造出来的。

关于玛雅的第一个谜便是由此衍生出来的:玛雅族为何要悄悄地隐藏起自己,在这黑暗之地建造壮丽的石造都市群呢?

旧约圣经中曾经提及以色列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后裔,他们隐身于密林中,并在这里建造圣都,其中的缘由必定是为了隐藏自己。虽然有很多人支持这种说法,但它却不为学院派的学者所认同。

玛雅人建造巨石都市群的技术是从何处学来的

沉眠于危地马拉北部贝田密林中的迪卡尔,是新大陆最大的遗迹,也是玛雅最古老的都市。它的面积为16平方公里,现已在此发现了许多神殿、宫殿、僧院等石造建筑群,1平方公里约有200个,共300多座。这座迪卡尔遗迹位于3方被弯曲的山谷所环绕的台地上,神殿群则在山谷和森林之间。在此处所挖掘出来的“时间石碑”上,刻有最古老的日期292年和最新的日期879年的志铭。可想而知,这其间的六百年应是迪卡尔文明的昌盛时期。

当时的人并没有建造连接都市和密林的道路。即使经过详细的挖掘调查,也没能发现这种道路。从此处可得知,他们虽然知道车轮,但却未将其实用化。这就为我们出了一个谜:古玛雅人没有家畜搬运货物,也没有使用过金属,那么,建造大金字塔的巨石来自何处?如何搬运呢?

根据都市所在的位置,巨石必须从10公里外的地方搬运过来。先将数吨的石头凿出,再切成块状,并堆砌高达70米,古玛雅人的建造技术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玛雅人既不用车轮,也不借助家畜之力,他们应是以人力建造出这么多的巨石建筑群的,可是真有这样的可能吗?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古玛雅人的生活是靠石器时代的水田农业支撑的。如果他们是靠此维生,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学会连现代人都觉得难度相当高的建筑技术的呢?

玛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

玛雅文明最大的谜是:文明程度很高、正处于兴盛时期的丛林玛雅,在公元9世纪左右突然从热带雨林深处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玛雅灭亡的踪迹已经明显地残留在各都市中的“时间石碑”上。古代时期玛雅的都市,在其历法上每7200日终了时都会留下纪念碑。可是,公元790年时,却有19座都市消失了。接着于810年时,减少为12座,830年时则减少至5座。

虽然历史上也经常见到某些民族因战争灭亡,但寻遍玛雅各处却找不到战争的痕迹,只残留下遗迹,玛雅人就像烟一样地消失了。

除此之外,人们也找不到丛林玛雅迁往他处的有力证据。黄金时代的玛雅文明,在颇具规模的圣都中兴建金字塔、神殿、宫殿及球场,又为玛雅带来和平和繁荣,但却在培育文明的密林中完全消失了,既未留下文明的继承者,也未留下任何传说。

今日,仍有200万以上的玛雅人后裔居住在危地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处。但是玛雅文化中的精华,如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知识已消失殆尽,未能留给后代。

黄金时代的玛雅文明虽然消失了,但在犹加敦半岛上,独自发展的犹加敦玛雅人为何得以生存下来,这可以从挖掘席比查尔顿遗迹中获得答案。这座都市从公元前1500年至西班牙入侵的15世纪为止,实际存在三千年,因此,创造黄金时代玛雅文明的丛林玛雅并没有移居至此地。

犹加敦玛雅是于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因飓风和流行热病、内乱等因素导致衰亡的。可是,有关9世纪的丛林玛雅人的消失之谜至今都毫无线索可寻。

2.巴比伦“空中花园”

一提到巴比伦文明,令人津津乐道、浮想联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园”,它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峰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害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里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矗立在空中的城楼。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了公主的欢心。

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让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遐迩闻名。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空中花园”和巴比伦其他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直到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才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被一走廊分开,在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

当年巴比伦人把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

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基本一致。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这种压水机现在仍在两河流域广泛使用。而且,考古学家的确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的痕迹。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中,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因此,考古学家的解释是否正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3.印度河谷古城之谜

1856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河谷铺设铁路轨道时偶然发现,这一带除了精良的硬砖,还有少量的古物,包括用冻石刻的印章。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些古迹的意外发现,竟把印度的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2000年以上。

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考古学家前赴后继,艰难而细心地挖掘,他们在印度河谷发掘出了两个庞大的古代城市——哈拉帕和摩亨约·达路,令考古学家惊叹不已的是,这两个古城已有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且是城市设计和建造的最早实例,也是史前时代城市设计中最优秀的作品。

一般来说,迄今发现的古代城市都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分散、随意和某些布局不合理的特点。可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座城市却具有明显的先设计后建造的特点。经专家鉴定,在建造以前,设计者们就已经作了极为细致的构想。这里每一处都设计得极有条理,不容更改和增减。而且,他们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完全以实用为目的。摩亨约·达路的住宅就严格遵守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的设计原则而建成,不论房间大小,居民贫富,都排列得整整齐齐,格局完全相同。市区街道的四方网络排列令现代城市建设者们惊叹不已,近十米宽的街道南北、东西垂直交叉,构成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建筑格局。

令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上古时代的城市,居然有着现代化的排水系统。复杂的下水道是网状结构,把生活区的污水排往郊外。而且每户住宅都有特制的垃圾滑运道,直接与地下的下水道系统相通。此外,全城到处都是水井,既有公用的街井,也有数不清的私人用井。

现代考古学家对此深感困惑。这种规模的城市设计,这种公用和私用的卫生设施,这种对生活洁净的极端讲求,不要说4500年前上古时代的史前人类,就是对当代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来说,似乎也望尘莫及。

从19世纪对印度河谷古代城市的发掘至今,许多谜团相继出现。考古学家就像面对一个庞大的拼图游戏,每一项新的发现,非但不能解决疑点,反而又打乱了前边的思路。

世界上有关哈拉帕文明的资料很少,各种说法又层出不穷。所以专家们说,印度河谷的古城许多方面都神秘莫测,就连一开始发掘出来的小印章,世界上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到现在都无法译读出上面的文字。尽管他们已列出400个字,但由于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参考文献,所以无法弄懂这些字的含意。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两座城市是谁建造的,人们依然无从得知。据考古勘测,这两座城市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兴起,到公元前1500年衰落。然而在上古印度的所有典籍和传说中,都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文明。于是有人提出:这两座城市的建造者并非后来的印度人,而是此前在这里生活的另一个民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民族后来到哪儿去了呢?

最后,有证据显示,在这种文明衰落以前,这两座城市就已被提前放弃,时间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有人认为这是雅利安人(即现代印度人)入侵的结果,但在雅利安人到达前五百年,这两个城市就已遭放弃,因此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也有人归之于城市内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解体,但从发掘出的遗迹来看,也没有发现这种逐步衰落的痕迹。这两座城市好像是突然出现,又突然被人莫名其妙地放弃的,至于放弃的原因,至今仍没有答案。

4.楼兰古国之谜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在新疆若羌县东北部,有一处被称为罗布泊的地方。它干涸以前,面积曾达5604平方公里,沿岸生长着大片胡杨林。当中原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时,罗布泊沿岸已有了远古居民,他们的生活依赖于渔猎或游牧。楼兰就位于罗布泊的西岸,塔里木河与孔雀河从西向东流出沙漠,经过楼兰注入罗布泊,河流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滋养着楼兰的历代苍生。

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辖。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代早期丝绸之路,曾有过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西行,经罗布泊西北岸至楼兰南下,再沿丝路南道西行;另一条经楼兰后,西行至焉耆,沿丝路北道前行。楼兰扼守南北两道之咽喉,汉使、商旅频繁往返,都要路经楼兰。当年的楼兰,驼铃悠悠,商贾不绝,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

然而到了公元330年前后,这里城郭巍然,而人烟断绝。一种被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没有了水源的楼兰,居民的生计也难以维持,楼兰人纷纷离开故土。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