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明卷
16717100000016

第16章 朱家天子们(2)

§§§第三节 情商极高的英宗

明英宗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情商极高的皇帝,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身兼数个明朝第一: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冲龄登基的幼年天子,第一个被俘又被释放的君主。这些大起大落的事件,伴随了英宗的一生。

1435年,宣宗带着辉煌的政绩走了,其子朱祁镇在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亦即英宗。英宗即位时年仅9岁,还不能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不过他大可不必操心,父亲留下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还留下了几位忠诚能干的老臣,杨士奇(时年70岁)、杨荣(时年64岁)、杨溥(时年63岁)。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张氏。这位仁宗的皇后,一直在后台为明朝保驾护航。国事在“三杨”的运作下,前程一片光明。

但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对于小皇帝的教育却相当的失败。他们根本不顾及9岁孩童的感受,剥夺了他所有童年应该享受的快乐,每天只是要求他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从正统元年(1436)二月开始,他们便为英宗设立了专门的课堂——经筵,为英宗讲解儒家经典。首先从《尚书》、《大学》开始,讲官把书中深奥的含义翻译成白话文,告诉英宗书中所说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然后陈说大义,让英宗能够从中体会到治国的道理。10岁的英宗,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听到这些高深的道理,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不知所云。他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引起小皇帝的兴趣。而宫中太监王振却一面教英宗识字,一面和他玩耍,扮演着集师、友、仆于一身的角色。他被英宗亲切地称作“王先生”,是小皇帝真正的知心人。他事实上弥补了英宗缺失的父爱。

与后世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专权太监不同,王振是儒者出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未能高中,但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却充当了学官,负责教导其他儒生如何读书。永乐时期,王振不甘心如此平淡地过一辈子,于是净身入宫,碰碰运气。事实证明王振没有选错,虽然他的文化水平在众多读书人中无法脱颖而出,但到了宫中却变成了鹤立鸡群。正是这相对不错的才学,让他深得宣宗信任,命其为太子陪读,这成为王振梦想成真的起点。他作为英宗的启蒙老师,与太子朝夕相处。他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少年太子的心意。太子对王振自然也是尊重、爱戴,乃至于言听计从。两人终日形影不离。

英宗刚即位,王振身上便出现了专权的苗头。太皇太后张氏为了不让王振对英宗产生恶劣影响,引导皇帝学坏,有一次险些处死王振。正统元年(1437)正月,张太后召集三杨,以及英国公张辅、尚书胡濙于便殿,郑重其事地对英宗说:“这五个人是国之重臣,你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实施。”接着又把王振叫来,怒斥道:“你一直在皇帝身边胡作非为,今天要赐死你。”但这次小皇帝不惜帝王之躯,下跪为王振求情,苦苦哀求祖母不要杀王振。张太后不忍自己的爱孙伤心,便放了王振。由此可见,英宗对王振的感情非同一般。后来,小皇帝还曾给王振一道敕书:“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二十几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裨益实多。”向世人宣告了王振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皇帝,尽心尽力。这就是王振在英宗心目中的形象。

虽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王振开创了明朝太监擅权的先例。利用英宗对他的信任,王振毁坏了朱元璋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祖训铁牌,干预朝政,公开纳贿,并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英宗曾也因此一度失去皇位。但英宗对王振却毫不记恨,反而在“夺门之变”后,在智化寺为王振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将其祠堂命为“精忠”。这一举措充分地表明,英宗根本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固然可以说英宗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不过又有几个人没有被亲近的人欺骗过?自幼生长在充斥着谎言的皇宫中,英宗又怎能不上当?

英宗不仅对父亲一般的王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感情,对于自己心仪的女人,也是感情真挚。正统七年(1442),英宗和比他小一岁的钱氏结婚。并立其为皇后。英宗为人亲善,对妻子爱护有加,钱皇后也是对英宗情深意重。“土木堡之变”前,钱皇后百般劝说英宗不要亲征,但英宗没有听从妻子的建议。结果土木堡之役中明军大败,数十万战士惨死沙场,英宗本人遭俘。消息传来,钱皇后悲痛欲绝。她拿出自己全部的财物凑够巨额赎金,请求瓦剌放还英宗。

钱皇后的珠宝首饰送进了军营,但英宗却迟迟未归。软弱的钱皇后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只得为英宗哭泣、祈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眼泪哭干了,一只眼睛竟然瞎了;长期卧地,双腿受寒,一条腿也瘸了。昔日的白天鹅,成为了丑小鸭。也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天!一年后,在大臣于谦等人的努力下英宗被瓦剌放还。此后,英宗和钱皇后被幽禁在南宫。高大雄厚的宫墙、冰冷坚硬的铁锁、凄凉幽暗的房屋,伴随英宗夫妇度过了七年岁月。其间,钱皇后坚贞不渝地守着英宗,百般劝解失意中的丈夫。钱皇后甚至用自己的针线手艺来为英宗改善生活。

景泰八年(1457),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上了皇位。钱皇后没有能给英宗生下一男半女,可是英宗并没有嫌弃她。皇帝没有子嗣,关乎国本;皇后因此被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朱祁镇的表现,令人看到了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温情。驾崩前,英宗怕钱皇后受委屈,还留下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土木堡之变”虽令英宗名声扫地,杀死功臣于谦的举措更为后世所唾弃,但英宗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恩师、妻子,可以说他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临死前,英宗还下达了一道让天下人叹服的诏令,禁止嫔妃殉葬。并且要求今后的历代子孙都要遵守。这一道谕旨,挽救了无数无辜女子的生命,简直是上苍赐给人间的福音。朱祁镇用这一“千古绝唱”,谱写了自己的生命中最后的乐章。

§§§第四节 过渡政权中的景帝

明景帝

明景帝是明英宗惟一的弟弟,是他收拾了英宗土木堡之变的烂摊子,是他将英宗从蒙古人手中救回,也是他成了英宗两次执政之间的过渡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人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也先率蒙古大军入寇,边关告急。不懂军事的王振,好大喜功,不顾群臣的反对,怂恿英宗亲率50万大军北征。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发生,英宗被俘;随军大臣,自太师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而下50余人、200余名高级将领,均死于乱军之中;几十万士卒也命丧黄泉。更为重要的是,王振把整个明朝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蒙古铁骑的兵锋日益进逼北京。皇帝被俘,国家将亡,所有人不禁联想起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明朝上下乱作一团。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稳定政局,选择谁来填补英宗被俘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首要问题。按理说,英宗的长子朱见深是最佳人选。可他只有二岁,即使登基即位,跟没有是一样的。于是,宣宗的二皇子、英宗的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当仁不让地被众臣推举为监国(监国的作用通常是临时的,救急的)。

“土木之变”后的第八天,景帝以监国的身份登殿主持朝政,接受百官叩拜。紧接着,一场政治清算运动在朝堂上打响。群臣纷纷指责王振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要求对王振余党进行清除。王振的死党——锦衣卫都指挥马顺则为王振辩解。结果以王竑、曹凯为首的文臣蜂拥而上,当场把他活活地打死;还将王振的同党毛贵、王长随从内宫揪了出来,杀死在朝堂。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左顺门事件”。

朝臣虽然抄了王振的家,解了心头之恨,但眼下的局面却让他们一筹莫展。也先以被俘的英宗为奇货可居,不断向明朝索要财物。边关将士碍于英宗的皇帝身份,不敢组织抵抗。形势还在继续恶化。也先竟然挟持着英宗,向北京挺进。若要死守北京,必须有新君的出现对抗也先手中的王牌,从而促使军民一心。于是自八月二十九日开始,群臣上奏,请求朱祁钰继承皇位。

历史把朱祁钰推到了前台。朱祁钰只比英宗小一岁。但在“立嗣以长”的时代,他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登上皇位。虽然在群臣的要求下以监国的名义管理国家,但这些都非出于他的初衷。尤其是刚为监国之时,朝廷上当场发生大臣群殴,并出了人命,这是亘古未有之事。面对这样的大臣,他怎能保证大臣不会对他有所冒犯?况且,城外有强大的敌兵,说不定哪天就会攻进紫禁城,自己做亡国之君,成为历史罪人。宋钦宗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这个皇帝位置,在这时可没有任何诱惑力。更何况英宗尚在人世,朝中自己又没有任何权势,不知哪天英宗回来,那时自己又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他认为这个皇帝不做也罢,于是坚决不肯继位。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在群臣的始终坚持下,朱祁钰被迫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景帝,遥尊远在蒙古的英宗为太上皇,英宗的幼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在景帝和于谦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斗争,瓦剌的蒙古大军被撵出了长安城。北京平安了,国家保住了。当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喜讯传来时,朱元璋的子孙度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没有重演北宋末年的国耻。景帝成为抵御外侮的皇帝,成为了勇担重任、临危受命的明君。朝野上下一片叫好声,使得景帝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值。

群臣的颂扬、万民的景仰,让景帝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感。即位以来,周围人态度转变,那种卑躬屈膝是他当藩王时永远体会不到的。他深深地被眼前的荣耀所吸引。可是,活着的英宗却让他不能安心地当皇帝。也先在军事上无法取得胜利后,便不断宣称要把英宗送还北京。毕竟,留着这么一个不值钱的过期皇帝,既不能换回钱财,又捞不到好处,在手中的贬值速度比血汗宝马跑得还快,这个鸡肋不要也罢。景帝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借口这是也先的阴谋,拒绝接纳。可是,大臣们却不理会景帝的感受,不断要求迎回他们的太上皇。在他们看来,英宗总在敌人手上,是国家的耻辱,有损国威。景帝急了,生气地说:“此大位非我所欲,盖天地、祖宗及宗室文武群臣之所为也。”也就是说,我本不想继位,当初是你们强迫我继位的。但气归气,大臣的呼声实在是太高了。景帝心里虽不痛快,但孤掌难鸣,也只得无奈接受于谦等人的建议,迎英宗回国。景泰元年(1450)八月初二日,英宗终于踏上了南归的行程。八月十九日,朱祁镇回到北京。景帝的心病还是回来了。

英宗、景帝这两位兄弟仅仅一年未见,却有隔世之感。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变故。“土木堡之变”,不可逾越的地位鸿沟,让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兄弟的温情。可是权力却改变了一切。同样的皇帝身份,让他们把对方都视为权力上的威胁,最后一抹柔情的面纱也被无情地撕掉了。景帝把他的哥哥当做一颗定时炸弹。为了保住权力,景帝把惊魂未定的英宗直接送入南宫软禁起来;并派王骥为南宫守备,率领一支卫队,严密地看守着哥哥。而政治上进行投机的大臣,更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御史高平上言:南宫树木繁多,恐生叵测,于是景帝尽伐之。这一切让软禁中的英宗时时刻刻地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

景帝登基之时年仅21岁,在他的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保住皇位,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景帝开始走上他的明君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政,改变大臣对英宗的怀念,奠定自己正统君主的地位。针对英宗时期王振专权的现象,景帝限制太监的势力;同时广开言路,树立朝廷新风;对国计民生更是关注,社会上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

当景帝的政策成功之时,也意味着他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为了彻底清除英宗的影响,他开始对皇太子的位置动上了脑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帝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为了得到大臣的支持,朱祁钰不惜向大臣行贿。一场皇帝行贿大臣的闹剧开始了。卷进皇帝贿金丑闻的有首辅陈循、次辅高毂,阁员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锑等六位朝中大员。他们每人接受了皇帝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的贿赂。善于政治投机的大臣,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纷纷上书支持景帝。连远在广西的小吏都为皇帝分忧,上书“永固国本”的奏章,要求更换太子。

在投机大臣的怂恿下,景泰三年(1452)五月,景帝的儿子朱见济顺利地登上了皇太子的宝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朱见济只享了一年多太子的福气,便仙逝而去。朝中的一些大臣又出现了复立朱见深的呼声。御史钟同和礼部郎中章纶,先后提出了朱见深复出的奏章。正处于丧子之痛中的景帝一见这样的提议,自然十分愤怒。盛怒之下,他将钟同、章纶关进了锦衣卫的监狱。二人历尽磨难,最后,一个死在大棒之下;另一个虽幸免于难,直到英宗复辟后才被释放。

皇权的诱惑,使得温文尔雅的景帝从拒绝皇位到留恋宝座;从害怕左顺门的暴力事件变成了暴力的使用者。自古以来,无限的权力总是导致无限的悲剧,无一例外。

权力改变了景帝,命运却改变了英宗。在儿子去世后,景帝自己也在景泰七年(1456)身染重病,到了八年正月,病情加剧,甚至出现咳血的现象。又是一些投机大臣,在正月十六日,发动了“夺门之变”,打开了南宫的大门,把英宗抬上了金銮宝殿,英宗复辟了。病入膏肓的景帝面对这突来的变故,只是连说了几个好字,便不再说话。二月初一,他被废为郕王。十九日便撒手人寰,年仅30岁。

不知道景帝在死前是否认命。他试图改变一切,结果,命运却让他和他的儿子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五节 过分宽厚的宪宗

明宪宗

宪宗的童年并不幸福。他亲眼见证了父亲英宗和叔叔景帝之间的皇位之争,而他本人也被他们深深地伤害了。景泰三年(1452),宪宗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叔叔景帝废黜了。此时朱见深虽只有6岁,但权力的角逐已经让他尝遍了人世沧桑,过早地成熟了。《明实录》记载了朱见深被废后的表现,“年虽幼,举止如成人,气度非凡,不轻言笑。”我们看不到儿童应有的天真烂漫,却看到了成年人般的稳重。权力剥夺了朱见深的童真,同时也剥夺了父爱。英宗自蒙古南归后,便被径直送至南宫,父子7年不得相见,朱见深只能跟随祖母孙太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