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清朝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创办,校址位于景山东街的马神庙。1912年,京师大学堂易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沙滩兴建学生宿舍楼,由于大楼系红砖所砌,因此叫做红楼。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于1918年全部告竣。红楼建成后,原计划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后来改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北大文学院。在那时,红楼的布局为:一层几乎全部是图书馆;二层是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三、四层均为教室。红楼建成后,当时的校长蔡元培迁入二楼校长办公室(现208室)办公。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一批新派教授纷纷加盟北大。
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楼作为日本宪兵队部长达6年,地下室当时被作为牢房。1943年,地下室楼道两头粗大的木栅栏还未拆除。1946年后改作教职工宿舍,1952年北大迁到现址,此后国家文物局在此办公,直到2001年迁出。
北大红楼现一层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二层以上为文物出版社等单位。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于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对封建传统礼教予以彻底的批判。那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主张各种不同思想“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在他主持下,新文化运动的骨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先后到北大执教,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曾在红楼一层图书馆工作过。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大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社团和进步刊物。红楼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据地,也是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红楼为基础,通过新文化运动陈列、旧址复原、五四期刊陈列、电视录像等手段,全方位展示新文化运动历史风貌。新文化运动陈列通过近百张图片和60余件文物,真实客观地再现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在红楼一层,复原了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以及北大学生上课的大教室;期刊展厅陈列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杂志20多种;录像厅放映由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编辑制作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名人故居》两部电视专题片。
1961年,北大红楼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隶属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于北京西郊的香山脚下,占地2200平方米。它坐西朝东,处于万安公墓的中部,是一座传统的庭院式建筑。
陵园西面正厅是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室最显目的位置有一件宝贵的文物,即1934年安葬李大钊时,中共北方地下党为他雕刻的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无法竖立在李大钊墓前,只能伴随着他的灵柩一起埋葬,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1983年,在正式建立陵园时,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陵园中最重要的革命文物。在这块墓碑的两侧,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李先念、林伯渠、何香凝等人缅怀李大钊的题词。
陈列室收集了李大钊生平的照片、文字、实物资料等共计250余种,分为“幼失怙恃,少年立志”、“深研政理,探索振兴民族之良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名重当世的学者和青年导师”、“讴歌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而奋斗”、“奔走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促进北伐胜利”、“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为共产主义英勇献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等十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李大钊奋战38年的伟大历程。
陵园建立二十多年以来,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李大钊雕像前有一个可同时容纳500余人的小广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开展各种仪式与党、团、队活动的理想场所之一。陵园在社会各界的鼎立扶持下,积极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出版了《万安丛书》,除宣传李大钊烈士的《李大钊传略》外,还充分挖掘了万安公墓所葬历史名人的相关史料,出版了《文艺名家》、《学界宗师》等优秀书籍,向大中小学生及各界社会群众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1984年,陵园先后被北京市政府与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陵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选定为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陵园被民政部指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陵园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批准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虽然李大钊烈士陵园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庭院,但它收藏着李大钊烈士一生的革命历程,凝聚着李大钊烈士的革命气概与战斗精神,也堪称中华民族五千年优良传统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子孙后代学习革命先辈并向其敬礼的一个圣地。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挂牌成立并隆重对外开放。中国国家博物馆隶属文化部管辖,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它是一座以历史和艺术为主、全面呈现中华民族博大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名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于1912年7月9日创建。1949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被改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归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管理,1959年再度易名,叫“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原名叫“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于1950年3月创建,1960年正式冠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楼于1959年8月建成,坐落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同年10月1日,也就是国庆十周年之际,两馆大楼开始对外接待参观者。
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1958年8月,中央政府拟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落成后行驶的正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职能,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推行和发展,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不断增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也相应地越来越频繁。面对时代发展趋势,政府决定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二为一,组建全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而言,是一件响当当的大事。
合并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建和改造,工程于在2004年正式启动,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全部完成。
改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将由现在的6.5万平方米扩充到15万平方米,各种基础设施会得到完善,馆藏文物将得到充实,专家学者队伍将大大加强,整个博物馆将会更加现代化,不管是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置,都将达到与其地位相称的档次与水平。中国国家博物馆将逐步建设成为历史性、文化性及艺术性兼备、代表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且具备世界领先水准的大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重要文物与史料,并以开展常规陈列与各种专题陈列相结合的形式,向国内及世界公众全面地展示、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通过一流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提升并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推动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首都北京供人们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场地之一,成为我国文物博物馆界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成为集教育性、观赏性于一身的公众学习课堂,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仅有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地处北京市复兴路,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主楼中央7层,两侧4层,楼顶塔座上安放着直径长达6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该馆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约4.2万平方米,由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和兵器馆等部分构成。它以中国古今军事历史为主轴,记录了五千年以来影响深远的军事事件、人物,论著、科技及兵器发展等诸多内容,同时也呈现了现代中国国防建设与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卓越成绩。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宝贵文献、实物、照片、图表和模型,展示了从古代战争经近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发展脉络及各自的不同特点,从古代刀枪剑戟到现代各种精良的枪械,从木牛流马到各式坦克战车,从木船到舰艇,从鞭炮地雷炸弹到战略核武器,不啻为兵器纵览与兵器知识的总汇。馆内展示了炎黄子孙从古至今反抗侵略和压迫,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浴血斗争史,讴歌了中国历代的战争英雄和杰出的军事家,记载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颂扬了他们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军事历史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春秋时期薛师戈、东汉时期匈奴铁剑、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火铳、鸦片战争中设于虎门威远炮台的铁炮、左宗棠的印章、北洋水师镇远舰的铁锚、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录、毛泽东及周恩来等人使用的望远镜、朱德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钢印、泸定桥铁索、张学良赠宋哲元的指挥刀、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签字仪式中呈交给中国政府的指挥刀、“重庆号”军舰的铜铸舰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时受检阅的飞机和坦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最早的教练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雄王海驾驶的飞机、徐廷泽等由台湾飞返大陆的飞机等许多珍贵文物。此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集了历史照片4.5万张,图书资料6.7万件,艺术作品4500件。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展览,例如“向雷锋同志学习展览”、“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光辉业绩展览”、“全军装备技术革新展览”、“全军美术作品展览”等等。此外,还有若干小型轻便的流动展览,深入边防、海岛及偏僻地区进行巡回展出。
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焦庄户村距北京60公里,地处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现归龙湾屯镇管辖。焦庄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是通往平西、平北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于1964年建成,最初叫“焦庄户民兵斗争室陈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将它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更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1996年,国务院批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1964年对外开放至今,纪念馆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200万人次。
从“七七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开展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寇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且常常派兵到焦庄户村抓壮丁、抢粮食,激起了当地老百姓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
1938年秋,共产党组织来到了焦庄户村,带领全村农民同日寇展开了不屈不饶的武装斗争。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并摸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地道战技术。
焦庄户村民同侵略者开展地道战斗争始于1943年春季,一开始仅仅挖了几个隐蔽洞,每个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储少量物品,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坐以待毙。为了与侵略者进行长期的斗争和周旋,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中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群众在地道内进行较长时间的战斗和生活。到了1946年,全村共挖地道23里长,不仅在村内纵横交错,而且可以通往邻村,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1947年10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荣誉称号。
为了追缅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本纪念馆以丰富的资料、宝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重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浴血斗争的历史画面。如今,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长达650余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有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及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驴槽等生活设施,以及相对隐蔽的出入口与瞭望楼。
纪念馆为参观者安排的内容主要有六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如今仍健在的抗战时期儿童团员讲述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日餐”(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欣赏“地对空导弹基地”(即看部队内务、队列表演、通讯和指挥、导弹实物操作、导弹演习录像);六是在苹果成熟的季节,参观者可以亲自在焦庄户采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