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改变命运
16727600000017

第17章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7)

一向讲究感情的陶华碧这次也变得铁面无私了。在打假工作上,陶华碧花了大力气。她派人四处卧底调查,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打假人员,甚至连她自己也披挂上阵。有时候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用馒头蘸着自家的豆豉辣椒来填饱肚子。造假者四处隐藏,为了找到证据,他们经常半夜三更地出去侦查,甚至在下雨的时候也不停止。

但假冒的“老干妈”却是野火烧不尽,一直没能彻底根除。陶华碧大声疾呼:“我才是真正的‘老干妈’!”,然而假冒者却还是我行我素。在所有的假冒者中,湖南华越食品公司生产的“老干妈”最为“理直气壮”。这是因为,他们有“合法”的注册商标。

从1996年开始到1998年,老干妈多次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可是,均以“‘干妈’为普通的人称称谓,故老干妈用作商标缺乏显着特征”的理由被驳回。而基本上都是照搬照用陶华碧正品“老干妈”设计的华越食品公司,却在1998年第一次申请商标注册就获得成功。

国家商标局的“厚此薄彼”的做法实在是让陶华碧无法接受,再加上华越“老干妈”的嚣张气焰,陶华碧也倔犟起来,她不依不饶地同其打起了官司。没想到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三年,一直持续到2001年3月2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判决华越食品有限公司停止在风味豆豉产品上使用“老干妈”商品名称、停止使用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瓶贴相近似的瓶贴、赔偿贵阳“老干妈”公司经济损失40万元,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向贵阳“老干妈”公司道歉。

终审判决两年多后,国家商标局于2003年5月21日裁定:“老干妈”首先由贵阳“老干妈”公司使用于其生产的风味食品,核准注册贵阳“老干妈”公司的“老干妈”商标,驳回华越公司注册“老干妈”商标的申请。并撤销华越食品公司注册的“刘湘球老干妈及图”商标。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老干妈”陶华碧终于大获全胜。对此,陶华碧深信一个朴实的道理,那就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不能真。就是这种信念和力量支撑着她一路艰辛地走了过来。

“老干妈”虽然赢得了打假的胜利,但是还有一小部分贪图利益的不法商贩,依旧制造着假冒的老干妈麻辣酱。所以老干妈的打假活动依然没有结束,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倔强的陶华碧说,打假,我要一直打下去,一直到我死。这种决心和勇气着实令世人佩服和感动。没有一个人能像她这样执着和认真。为了自己艰辛创立的品牌,她什么都愿意付出。

五、留守家乡,造福一方老百姓

在陶华碧创业的艰苦过程中,有不少的好心人帮助了她。贵州省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她大力的支持和照顾。

2001年,陶华碧打算建造厂房,扩大规模,但是公司的资金都用在了原料的购买上,资金周转不过来,所以她决定贷款。南明区委对此事很重视,表示支持,并协调建行为陶华碧贷款。事情很快就协调好了,并打电话邀她到区委洽谈有关事宜。这可算是帮了陶华碧一个大忙,她很高兴地来到区委,在坐电梯到区长办公室的时候,一件小事却让陶华碧改变了主意。由于区委电梯门有毛病,在陶华碧走出电梯的时候,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害得她摔了一跤,然而她却没有生气,而是感慨地说,政府也不容易啊,电梯都这么旧了也不换新的,我们贷款就是向政府借钱,给国家增添麻烦,我看还是不要贷了。说着就转身回去了。她的决定让随行的人很是惊讶,但是仔细想想,又对她心生敬意。老干妈能这样设身处地地为政府考虑,为国家考虑,实在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啊。对此政府也表示感激,在以后的工作中,对陶华碧及其公司更是积极地支持和照顾,从省领导的关心到贵阳市南明区领导亲自与公司人员奔赴打假第一线,尽力提供帮助和优惠。

在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如今的老干妈公司,已经成为继“贵州茅台”“黄果树”“贵州神奇”之后,贵州省又一张难得的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日产量达60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体系,生产的20余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行销全球。

目前,老干妈的新建基地正在建设之中,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投入生产,到2008年,整个新基地将全部完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老干妈公司在全省7个县建立了28万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到全球市场的产业链。支持老干妈,保护老干妈,也就是保护这条寄托着众多农户增收致富希望的产业链。

老干妈成名了,很多其他省市都邀请她到外地办厂发展,并承诺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但是老干妈却都拒绝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牢记着他们的大恩大德,她时刻想着要回报政府,回报人民。所以她毅然放弃了出去办厂、扩大发展的机会,而准备祖祖辈辈都留在贵州发展,要在贵州做大做强,为贵州争光。

创业感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老干妈之所以成功,有她独特的制胜秘诀,她用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换取了事业的成功,她艰苦创业的经历,令人为之感动。创业说来简单,但是创业的道路走起来,确实很辛苦,从老干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她个人身上闪亮的品质和朴素的观念,以及吃苦耐劳、苦拼苦干的精神,也给我们增加了精神动力。

1.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要肯吃苦,没有办不成的事”,用这句话来总结“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经历,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吃苦耐劳,成就了她今天的事业。

其实陶华碧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只想靠自己的双手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让九泉之下的丈夫得以安心。为了维持生计,她什么苦活脏活都愿意干,尽量地多挣钱,让孩子过得好一点。

经过几年省吃俭用,陶华碧用所有的积蓄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一天只睡两个小时,6点就起床开门营业。之后陶华碧开了工厂,专门做麻辣酱卖。她亲自动手,带领员工切辣椒,捣辣椒,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为了促进销售,她亲自背着货样,大街小巷、城里乡下到处奔走……

在陶华碧的创业历程中,她没有少吃苦,她坚信:只要肯吃苦,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再苦再累,她也从不放弃,为了企业的发展,付出再多她也愿意。

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她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创业的道路上,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马上逃避,吃不得半点苦头,那么想要成功也只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2.技术比文化更有价值

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居然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并让它享誉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老干妈”陶华碧是凭借什么,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呢?

用陶华碧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没有文化,就一心研究技术,有技术,到哪里都干得好。”一手炒制麻辣酱的好手艺,让她创造了一个创业史上的传奇。

为了做好麻辣酱,陶华碧不知尝试了多少遍,费了多少心思在上面。经过几年时间的反复琢磨和改进,她的每一种辣椒调味品,口味总是比别人的产品独特,比别人的香,这就是技术的差别。精湛的技术是超过竞争对手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常常会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可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啊?也许很多人都曾尝试过磨铁成针的事情,可是大多数的人刚磨几下,觉得不可能,于是就放弃了。而那些没有放弃的人最终成了成功的创业者。就像不识字的陶华碧一样,虽然她不懂太多的文化理论,但是她却拥有一股子誓不罢休的劲儿,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反复尝试,最终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术,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别人。因此,要想超越别人,使自己出类拔萃,就需要下苦工夫,下大决心,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这样的精神和品质,才能获得成功。

3.做老板首先要会做人

做事容易,做人难。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的。而老干妈却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勤勤恳恳的人,真诚而善良的人。

她讲求诚信,真诚待人,注重声誉,一丝不苟。

老干妈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刚刚开始卖豆豉辣椒时,她就用上了天平。每次都精确到克,尽量使顾客满意,不缺斤少两,欺骗顾客。公司建立以后,她对产品质量更是严格监管,宁愿自己遭受损失,也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老干妈以诚信立名,自从创办公司以来,老干妈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着100%。

做产品,做企业,首先要学会做人,坑蒙拐骗,投机倒把,永远也不可能做成大事业。商人不可以唯利是图。诚信是最大的财富。用老干妈的话说:“钱是一张纸,名声最重要,做老板首先要会做人。坑人骗人,人家口水都要把你淹死。”

创业经历:

1963年6月,李书福出生于浙江台州。

1984年3月,出任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1986年4月,出任北极花电冰箱厂厂长。

1989-1992年,成立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料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992-1995年,国内知名大学深造。

1995年8月,成立吉利集团,主管吉利摩托车和吉利汽车的生产。

1995-至今,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1998年,创办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

2000年,兴建北京吉利大学,并于当年6月开学授业。

所获荣誉:

几年来,李书福先后荣获青年十大杰出明星企业家、新长征突击手、经营管理大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青年领军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李书福可谓是“浙商”中的佼佼者,如今他的名气可谓家喻户晓,他的财富可谓无人能敌。然而当初他只不过是一个贫困山村的穷小子,年轻时候沉浮于商海,先后跨越了数个行业,几起几落,从120元创业起家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造车第一人。他的创业经历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他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那就是:面对机会精明果敢,敢为天下先;认准的事情不放弃,失败面前无所畏惧。

在别人看来,他的思想近乎疯狂,他的为人极度偏执,但是不管你怎么评价他,最终他的事业却是极度成功。事实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准确的眼光,敢拼敢闯的勇气,誓不罢休的斗志和成就霸业的豪情。有人说,创业者大多都是“偏执狂”,因为他们固执地坚守别人认为荒唐而自己认为可能的事情,他们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放弃一切,付出一切,疯狂地努力,疯狂地奋斗,他们一路上风雨兼程,一心一意,不遗余力,永远不知疲惫。然而这些偏执狂却个个可爱,个个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学习。学习他们这种追求成功的“狂”劲。激励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有力的精神支持。

一、沉浮商海,一马当先闯天下

李书福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从小就过着穷困的生活。生活的困苦与其说是他的不幸,不如说是他的福祉。正因为这样的生活,才磨炼了他坚毅的品质,使他身上具备了成功创业者应有的优秀品质。生活教会了他许多东西,艰苦生活中要一不怕苦,二不怕穷,但同时对财富又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所以在创业的路上,他敢闯敢拼,什么都豁得出去。所谓“勇者无惧”,困难吓不倒他,自然就会乖乖让路。

李书福开始做生意是1982年。那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才19岁。在年幼的李书福心中,曾经有着一个朴实的梦想,希望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再有一块手表,这样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已经很有面子了。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因素,一直都没有实现。高中毕业后,他开始想方设法地做些小生意。后来他决定开一个照相馆,可是他只有父亲支持他的120块钱,根本不够租店面,买设备。最后他只买了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那时的李书福也不懂什么羞涩,往公园里一站,就开始大喊,“来,来,来,同志,拍个照片,你看这假山多美呀!留个纪念吧!”那时候还不兴叫人“先生、小姐”,不管男女一律以同志相称。李书福像个愣头青似的,脖子上挂个相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不过他的照相生意还不错,大约用了半年时间,就存了800元钱。终于李书福正式开起了照相馆。然而在当时,照相馆属于特种行业,必须经公安局的批准,但是李书福的照相馆却没有经过审批,所以他不得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一有穿制服的或者当官的来他的店里,他就会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的照相馆没有经过审批,所以终究逃不了罚款的命运,严重的一次还被勒令关门了呢。

一年以后,虽说他的照相馆生意还不错,但是,有一天李书福突然毅然决然地把自己辛苦经营的照相馆给关了,原因是他发现了新的赚钱机会。由于李书福喜欢鼓捣,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在洗照片的过程中他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他觉得这里面的利润肯定很大,把垃圾变成金银,简直太有意思了。后来李书福开始做起这种行当,并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去出售。为了专心“淘金”,他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李书福不惜把自己当时所有的积蓄1万元,都拿来投资了这个项目。虽然这些钱大部分都是源于生意不错的照相馆,但李书福还是义无反顾地把照相馆关了。正是由于这一步的走出,他的世界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1984年是一个转折点,李书福的发家史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就在这一年,他摇身一变,成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事情也是有缘由的。有一次,李书福的皮鞋漏水,他去一家鞋厂定做皮鞋,看见鞋厂的4个工人在做冰箱用的一种元件。那时候,冰箱很热卖,是供不应求的商品,李书福迅速地捕捉到了商机。他觉得冰箱市场的供不应求必将带动制冷元件产业的发展,生产冰箱主要零部件,肯定前途无量。他一时感到心中充满了希望,心花怒放,激动不已,竟然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来定做皮鞋的。

李书福回家之后,立马筹集资金,找人合伙,办起了冰箱配件厂,开始生产冰箱零部件。一开始只是替一些大的冰箱厂加工小配件,边做边学习。时间长了,李书福逐渐摸透了冰箱的各个部件。他发现,冰箱最重要、最关键的部件就是“蒸发器”,这个玩意儿最值钱,而其他小配件都是次要的。因为生产技术难,所以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李书福是个野心很大的家伙,他不满足于只生产一些不值钱的小配件,有一天,他竟然“狂不自知”地决定要生产冰箱关键部件蒸发器。说干就干,李书福先自己琢磨起来了。照着图纸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不知疲倦地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像个疯子似的。折腾了几天之后,他得出结论,这么复杂的东西,靠自己是折腾不出来的,必须得找专家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