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改变命运
16727600000039

第39章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8)

面壁反省的日子让他思考了很多,对人生也有了深刻的感悟。想不通的问题就不要再想了,何必和自己较劲,既然都已经错了,既然都已经付出了代价,再去计较也没有任何意义,此事就此揭过,以后的路还很长,何必在这个死胡同里浪费脑筋。孙宏斌在挣扎很久之后,终于把问题想明白了,既然选择了,不管是对是错,不管怎么样的结果,只能自己来承担,这是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吸取教训,避免再次走错。

二、从头再来,独辟蹊径做地产

1994年,孙宏斌重获自由,他一贫如洗,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孙宏斌默默地承认了这个现实。面对未来,找个公司谋个饭碗应该不是难事,但是激情未灭的孙宏斌不愿意安分地过一辈子。他想创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开始创业的孙宏斌得到了柳传志的帮助,这样孙宏斌得到了一座靠山,创业的道路上也因此少走很多弯路。

很快,孙宏斌注册了天津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主营业务做房地产代理。

因为资金不足,公司很快就陷入困境,而此时,柳传志雪中送炭,资助孙宏斌50万元人民币,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很快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更名为“顺驰置业有限公司”。

1994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方兴未艾,对于没有资金,没有实力,又缺乏竞争力的孙宏斌来说,房地产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因为相对来说,这个行业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而且在当时做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少,有很大发展潜力。

在选择投身房地产行业时,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比较现实的。孙宏斌说:“看多远算远?有多远看多远。有人能从现在看到未来五年,可能在某个时候你看一个月就不错了。”因此,他不相信什么特别明确的路线,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什么事情都不能考虑得那么周全。

1994年8月,孙宏斌获得了第一笔生意,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得到天津“先达小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在实际操作中,孙宏斌依然不改当年的风格,依然选择大胆地放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和先达小区的前期谈判到后期合作,他完全放手让自己招聘到的新人全权负责。因此,从始至终孙宏斌并不清楚“先达小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却是第一笔生意大获成功。

1994年底,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渐渐地步入正轨,孙宏斌开始把目光投向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行业的技术含量很低,但是门槛却很高,尤其是人脉资源非常重要。所以孙宏斌要想涉足地产,必须得有一个好的靠山,否则是难以进入的。而此时,又有贵人相助,中科集团董事长周子宁成为了孙宏斌依靠的大树。1995年1月,中国科学院背景下的中科集团成立了中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孙宏斌则成为了公司的掌权人。不久,柳传志也看好中科房地产这个项目,于是入股中科房地产,一起成立了天津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995年7月,顺驰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香榭里”小区顺利完成。紧接着在11月,14万平方米的“顺驰名都”的开发提上日程,这是顺驰第一次开发成片地产项目。1996年开始,顺驰置业终于坐上了天津销售代理的第一把交椅。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孙宏斌主要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即开发和代理。而这时候的孙宏斌,还是洒脱得令所有人佩服,他依旧完全放权,只管战略的事情,不管管理的事情。

多年以来,孙宏斌虽然是名义上的主管人,但是由于两大股东的介入,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而性格不羁的孙宏斌并不愿长久地寄人篱下,他想要自己成为真正的主宰。于是1998年11月,孙宏斌开始对产权进行明析,按照创业时定下的游戏规则,中科联想房地产改组为“天津顺驰投资有限公司”。1999年9月,孙宏斌正式注册成立天津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他得到了中科集团和联想集团转让的全部股份,使顺驰真正变成了“孙”姓。

随着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孙宏斌成为了企业的真正决策者。于是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企业发展的规划。深入思考之后。孙宏斌意识到在中国未来二手房,三手房销售、租借以及辐射服务将是一个很好的利润点,刚好这时互联网浪潮刚刚兴起,孙宏斌确立了“鼠标”加“水泥”的发展模式,即在地面上建店,在网络上建站,这样既可以控制房源信息,又可以连接客户终端,使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三、异军突起,偏执不走寻常路

知道孙宏斌的人都晓得,他是一个十足的偏执狂,当年因为缺乏智慧的偏执,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以至于给自己引来了牢狱之灾,但是很多年之后,他依旧不改这一性格,也就注定了他要走的不是一条寻常的路。

有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之后,孙宏斌便开始着手实施,准备大张旗鼓地干上 一场。

2005年5月,顺驰置业网开通,顺驰置业的业务重心开始向二手房市场倾斜,并在不同城市开设连锁店。与此同时,孙宏斌开始疯狂购地,为网络销售供血,使二者平衡发展。当然,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孙宏斌想象的那么顺利,公司曾一度失利,每月赔200万元之多,但是很快转机就出现了。

2002年,对于孙宏斌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等来了翻身的机会。

5月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自当年7月1日起,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

但是当时,绝大多数开发商并没有对此政策采取行动,而孙宏斌却看到了商机,他认为这是异地扩张的绝好机会。孙宏斌认为,土地市场的开放和规范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趋势,而不是短暂的周期性现象。这正是自己走出天津,向全国扩展的千年不遇的机会,于是他抓住机遇,马上开始了行动。

2002年6月,顺驰在天津获得了塘沽的一块土地;10月25日,这块地开发的项目“莱茵春天”开盘,大获成功。孙宏斌在天律市外开发的第一块土地就如此成功,使得他更加坚信了自己向全国扩展的信心。

2003年7月,孙宏斌飞往重庆参加中城房网会议。在会上,孙宏斌第一次公开表示顺驰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到全国第一,并对王石等地产大佬发起了挑战。随后,孙宏斌飞到北京,主持了顺驰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昌平蟒山会议,正式宣布推行全国化发展战略。

于是,自2003年8月开始,顺驰先后从石家庄、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武汉、郑州、长春等城市获得了10多块土地,顺驰不惜以高于起拍价两倍的价格来疯狂地争夺土地。

2003年9月,顺驰以5.97亿元的价格将石家庄009号地块拿下;三个月以后,顺驰以9.05亿的天价拿下北京大兴区黄村的地块;2004年1月,顺驰又以27.3亿元拍得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块地。孙宏斌疯狂的“圈地”行为引起了同行竞争者的不满,认为他破坏了行业的秩序,成为了“害群之马”,孙宏斌对此并不理踩,他有着自己的雄心和策略,偏执的性格决定了他要走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2003年,顺驰销售回款40亿元,规模直逼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深圳万科。如果以万科年均30%的增长率计,2004年万科销售额也不过在60-70亿元之间,顺驰却公然宣布,他们将在2004年做到100个亿的销售额,这足以让地产同行震惊,认为他不自量力,但是在企业内部,孙宏斌的目标远远高于对外宣称的数额,他要实现2004年销售额达155亿!孙宏斌的偏执可见一斑,他的狂妄让人战栗。每个顺驰人都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让外人震惊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到震惊!

当然孙宏斌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判断,中国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市大量汇集,市场的成长如此迅速,要托起一个销售过百亿的企业也不是难事。

这就是偏执的孙宏斌,他往往选择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但是,也就是在偏执、怪异和不同寻常中,孙洪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童话。他带着顺驰异军突起,在整个地产界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冲击波,让世人对其刮目相看。

四、广阔视野,疯狂战略成霸业

1999年的夏天,顺驰投资集团刚刚成立,孙宏斌没有专心管理自己的企业,而是悄悄地来到了美国的哈佛大学,成了AMP的学员。这不是心血来潮的举动。孙宏斌深知要真正做好一个企业,需要自己拥有广阔的视野和细致的头脑,他来到美国,目的是看看哈佛商学院是如何培养领导者的,并了解一下全球大公司的企业家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增加自己的见识,并在国际商业领域中为自己建立一些人脉关系。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孙宏斌赶上了第一轮互联网浪潮,并由此他受到启发,确立了“鼠标”加“水泥”企业发展模式,留学回来就将顺驰置业网马上开通,并使业务重心转向二手房市场。与此同时,顺驰开始在全国各地疯狂地圈地。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孙宏斌以不惜一切地购地的方式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当自己被舆论称作“黑马”和“偏执狂”的时候,孙宏斌知道顺驰已经敢称第一了。

在2004年之前,中国房地产界的老大非万科莫属,万科掌门人王石因为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堪称中国地产界的教父。但这种格局随着孙宏斌的出现而彻底打破,同样是性情中人的孙宏斌开始在公开场合和王石“叫板”,并且敢于梦想,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可以说顺驰给中国地产带来许多新东西,也让我们领略了视野在孙宏斌的企业思维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