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懂心机
16733700000014

第14章 必要时也得“诈一诈”(1)

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狼,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练就了这样一种本事:它能“单枪匹马”的擒获比它跑得快的动物,是因为它摸清了这些食草动物的生活规律,在它们最为松懈的时候下手;它们也能组成强大的狼军团,运用集群作战的方法将猎物圈入“口袋”一网打尽,狼的这些狡诈的伎俩来源于自然斗争的残酷。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来说,社会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狼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在保留善良之心的同时,必要的时候也得学会“兵不厌诈”之术。

1.糊涂之术——精明的做人哲学

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道出了一种深刻的做人哲学,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依然长盛不衰,适时的“假糊涂”便是真正的“真聪明”,懂得“糊涂之术”的人能够化险为夷,这也是做人有“心机”的一种极高境界。

“糊涂”之术在中国历来长盛不衰,有些人看似糊涂,实则精明之极,有些人看似精明,在节骨眼上却常犯糊涂,所以做人应该“假糊涂”而“真聪明”,这才是做人的“心机”之所在。

明朝张鹦崃任滑县县令时,有两名江洋大盗任敬、高章来到县城,冒充锦衣卫(特务组织)的使者拜见张公,并且凑近张公耳边说:“朝廷有令,要公开处理有关耿随朝的事情。”

原来当时有位滑县人叫做耿随朝,担任户政的科员,主管草场,因为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朝廷下令羁押在刑部的监牢里。张公听到此事,更加相信两人的身份。任敬于是拉着张公的左手,高章拥着张公的背,一起进入室内坐在炕上。任敬摸着鬓角胡须,笑着说:“张公不认识我吧!我是霸上来的朋友,要向张公借用公库里面的金子。”于是二人取出藏在身上的匕首,架在张公的脖子上。张公抑制住内心的紧张,眯起眼睛,装出替他们着想的样子说:“你们不是为了报仇,我也不会因为财物而牺牲性命。你们这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可相当不利!”

两个强盗觉得张县令的话十分有道理。

张公又进一步说:“公库的金子有人看管,容易被发觉,对你们不利。有一个办法是,我向县里的有钱人借贷,这样你们可以安然无事,也不至于连累了我的官职,岂不两全其美。”

两个强盗听了后更加赞同张公的办法。就这样,张县令不露声色地稳住了强盗,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合作,同时一条计谋也在心中酝酿成熟。

张县令传令要属下刘相前来,刘相到后,张公假意说:“我不幸发生意外,如果被抓去,会很快被处死。这两位是锦衣卫,他们不想抓我,我很感激他们,想拿五千两黄金当他们的寿礼,以表心意。”

刘相听了,目瞪口呆,说:“这么短时间到哪去弄这么多金子?”

张公说:“我常看到你们县里的人,很有钱而且济公好义,我请你替我向他们借。”

于是他拿出笔来,一共写出九个人,所借黄金正好数量符合。所写的这九个人,实际上都是武士。

刘相看了以后,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名单上列出的九个人,一个个穿着华丽的衣服,像富贵人家的子弟,手里捧着用纸包着的兵器,先后来到门口,假装说:“张公要借的金子都拿来了,因为时间太紧迫,没有凑足所要的数目,实在过意不去。”一边说,一边装出哀求恳免的样子。

两位强盗听说金子到了,又看到这些人果然都像有钱人的样子,就很高兴地说:“张公真的不骗我们。”

张县令趁两个强盗查看金子的空当,急忙脱身,并大喊抓贼,这九个武士一拥而上,两个强盗猝不及防,其中一个被抓,另一个被杀身亡。

张县令遇事从容镇定,不动声色诱盗贼上当,糊涂装得多么彻底!既保全了身家性命、公家钱财,又擒获了强盗。

张县令的“糊涂之术”是一种精明的做人哲学,懂得这一处世之略的人能化险为夷。做人要懂得“糊涂”,但必需明白“糊涂”是假,深刻洞察一切是真,做人怕就怕是“真糊涂”而“假聪明”,浑浑噩噩的犯了错误还自以为真理在手,那也就忒笨了点。

2.无中生有,移花接木

做人要讲诚信,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但是这种讲诚信也得分时间、场合和人,一味的“以德服人”到头来碰得头破血流的肯定是自己,无中生中,必要时也得诈一诈,这是做人有“心机”的一种表现。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民间广为流传,就是这样一位被民间神化了的人物,也曾经用“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欺诈”之术,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将东吴大将周瑜说得心服口服,到最后还是着了诸葛亮的道。

三国时诸葛亮入东吴商量孙刘联合抗曹,后来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便是这次会谈的结果,要想说服东吴抗曹,首先必须要说服东吴的实权派人物周瑜。

一晚上,鲁肃引诸葛亮会见周瑜。鲁肃问周瑜:“如今曹操驱兵南侵,是战是和,将军欲如何?”周瑜说道:“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难以抗命。而且,兵力强大,不可轻敌。战则必败,和则易安。我的意见和为上策。”鲁肃大惊道:“将军之言错啦!江东三世基业,岂可一朝白白送给他人?”周瑜说道:“江东六郡,千百万生命财产,如遭到战祸之毁,大家都会责备我的。因此,我决心讲和为好。”诸葛亮听完东吴文武两大臣的一段对话,觉得周瑜若不是抗曹的决心未定,也是一种有意试探。此时如果不另辟蹊径,只是讲一通吴蜀联合抗曹的意义,或是夸耀周瑜盖世英雄,东吴地形险要,战则必胜的道理,肯定不会奏效。于是,他巧用周瑜执意求和的“机缘”,无中生有的编出一段故事,来激怒周瑜。诸葛亮说道:“我有一条妙计,只需差一名特使,驾一叶扁舟,送两个人过江,曹操得到那两个人,百万大军必然卷旗而撤。”周瑜急问是哪两个人。诸葛亮说道:“曹操本是一名好色之徒,打听到江东乔公有两位千金小姐,大乔和小乔,长得美丽动人,曹操曾发誓说:我有两个志向,一是要扫平四海,创立帝业,流芳百世;二是要得到江东二乔,以娱晚年。目前曹操虽然领兵百万,直逼江南,其实就是为乔家的两位千金小姐而来的。将军何不找到乔公,花上千两黄金买到那两个女子,差人送给曹操?江东失去这两个人,就像大树飘落一两片黄叶,如同大海减少一两滴水珠,丝毫无损大局;而曹操得到两人必然心满意足,欢欢喜喜班师回朝。”周瑜说道:“曹操想得二乔,有什么证据可说明这一点?”诸葛亮答道:“有诗为证。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十分会写文章,曹操在漳河岸上建造了一座铜雀台,雕梁画栋,十分壮丽,并挑选许多美女安置其中,又令曹植作了一篇《铜雀台赋》,文中之意就是说他会做天子,立誓要娶‘二乔’。”周瑜问:“那篇赋是怎么写的,你可记得?”诸葛亮说道:“因为我十分喜爱赋中文笔华丽,曾偷偷地背熟了。”周瑜请诸葛亮背诵。赋略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开左右兮,有玉龙与金风。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霍地站立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曹操老贼欺我太甚!”诸葛亮表面上是急忙阻止,其实是火上浇油,说道:“都督忘了,古时候单于多次侵犯边境,汉天子许配公主和亲,你又何必珍惜民间的那两个女子呢?”周瑜说道:“你有所不知,大乔是孙策将军夫人,小乔就是我的爱妻!”诸葛亮佯作失言请罪道:“真没想到这回事,我真是胡说八道了,该死该死!”周瑜怒道:“我与曹操老贼誓不两立!”诸葛亮却故作姿态地劝道:“请都督不可意气用事,望三思而后行,世上绝无卖后悔药的!”周瑜说道:“承蒙伯符重托,岂有屈服曹操之理?我早有北伐之心,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变卦的。劳驾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心合力共破曹操。”于是孙、刘结成抗曹联盟得到巩固,赢得了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

诸葛亮的一番“移花接木”,“牵强附会”之说何以成功,这里主要是基于以下二点:第一,“乔”姓古时本就写作“桥”,后来才改作“乔”的,把原赋中两条桥的简称“二乔”,曲解为大乔和小乔和简称“二乔”,是十分容易收到诸葛亮有意的“牵强”、周瑜无意中“附会”的效果的;第二,诸葛亮十分了解人对爱情的极端自私性,夺妻之恨往往胜于灭国之耻,况且周瑜本来就是个量小的将军。诸葛亮看准机会,编造这一段无中生有的谎言刺激周瑜,果然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一代“智圣”诸葛亮尚且使用一些小小的“欺诈”手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何况是我们一般的人呢?所以做人不能拘泥于道德礼数之中的条条框框,必要时也得诈一诈,只是这种“诈”术不能超出道德和伦理的底线,做人要有“心机”,懂得适度“无中生有”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3.虚虚实实有一手,让对手无从下手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说清澈的水潭里如果有鱼的话,早就被人用尽办法捞走了,其实人也一样,如果城府太浅被人一眼看透,那么这个人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做人应有城府,要有“心机”,要像狡兔那样有三个窟,这样才能在处处“险恶”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

商场如战场,不懂计谋,不懂伪诈的商人肯定会被商海无情地吞噬掉。因此,身在商海的商人应该学学兔子的做窝技巧,多做几个像模像样的窝,多放几处掩盖真实的烟幕弹,虚虚实实,让对手无从下手,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场“世纪工程”夺标大战中,韩国企业家郑周永就采用虚虚实实,巧用“烟幕弹”的办法在夺标过程中大获全胜,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精明的韩国企业家是怎么做的。

1975年,石油富国沙特阿拉伯对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沙特将在东部杜拜兴建大型油港,预算总额为10亿至15亿美元,并向全世界各大承建公司公开招标。

这项工程投资十分庞大,在当时堪称“世纪工程”。这个惊人消息立即传遍世界各国,引起了世界顶级建筑商们的关注,其中跃跃欲试者有之,望而却步者也有之。

1976年2月,一场惊人的“世纪工程”夺标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这时,号称“欧洲五大建筑公司”的联邦德国“莫力浦·霍斯曼”、“朱柏林”、“包斯卡力斯”,英国的“塔马”,荷兰的“史蒂芬”,已早早踏上了这个海湾国家,企图打败竞争对手,夺标取胜。另外,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头号建筑公司也匆匆从远道赶来,决意参与这场大角逐。

最后一个到来的,是韩国郑周永率领的现代建设集团。尽管这是个姗姗来迟的插队者,但他却是竞争中的强者。

“世纪工程”的招标还未正式开始,各路英雄豪杰都在暗暗地使用技巧,施展法术。

一天,郑周永的好友、大韩航空公司社长赵重勋突然来找郑周永。

好友重逢,显得十分热情。赵重勋盛情邀请郑周永去喝酒叙旧,郑周永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应邀赴宴。

他们找到一间幽静的小单间,边喝边聊起来。酒过三杯,赵重勋突然对郑周永说:“郑兄,这桩工程可是块难啃的骨头呵!”“就是再难啃,我也有把握把它啃下来!”郑周永胸有成竹地说。

“唉,你何苦非要冒这个险呢!”接着,赵重勋压低嗓门说,“只要你肯退出来,你还可以不劳而获,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何乐而不为呢?”

郑周永暗吃一惊,这才知道老友的意思,却不动声色地问:“有这样的好事?”

赵重勋以为对方动心,便干脆把话挑明:“不瞒老兄,是法国斯比塔诺尔公司委托我来劝你的。他们说,只要不参加竞标,他们立刻付给你1000万美金。”

郑周永暗暗冷笑:“法国人也太小瞧我了,这点小钱就想打发我退出!”他沉吟了一阵,想出了一条妙计。

“赵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但这桩工程我还是争定了。”

“唉,两头都是朋友,我也是为你们着想。”赵重勋不免有点失望地说道。

这时,郑周永举杯一饮而尽,抱歉地说:“赵兄,失陪了。我还有件紧急的事要办。”

“什么紧急的事?我能帮你吗?”

“唉,还不是为那1000万保证金……”郑周永故意把话“闸”住,于是他满怀气愤地告别老友。

法国人得知这一来之不易的“情报”后,就开始在郑周永的投标报价上做文章,按照投标规定,中标者需要预交工程投标价格的2%的保证金。由此,他们便判定郑周永的现代建设集团的投际报价可能在20亿美元左右,最少也在16亿美元以上。

然而,这正是郑周永的良苦用心,他想通过朋友的嘴给对方一个“回报”。

在此期间,郑周永频频利用“假情报”向其他竞争者施放烟幕弹,设置假象,来扰乱对手的阵式。

在郑周永的那间封闭保密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气氛紧张。郑周永正在为他的决战作最后准备。

在报价问题上,郑周永甚是煞费心机,他仗着自己旗下的现代重工业及造船厂等大企业能够提供前线大量廉价的装备和建材,仗着自己建立起来的“桥头堡”,决心使出杀手锏“倾销价格”,来力排群雄,在竞争中大获全胜。

起初,他经过分析和借鉴国外建设工程价目表,初步拟定了总体工程报价为12亿美元。

尔后,经过再三考虑后,郑周永对初始报价12亿美元先后进行了25%和5%的两次削减,最后定价为8.7亿美元。

对此,他的高级助手田甲源持反对态度,认为削减到25%,即9.3114亿美元就可以了。但是郑周永却一意孤行,他认为在投标报价问题上,不同于比赛,它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要想取胜,报价必须通过强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上更要有十拿九稳的把握。

1976年2月16日,这是决定郑周永与他的现代建设集团走向世界的关键一刻。

现代建设集团的投标代表是田甲源,然而这位肩负重担的田甲源先生却在关键性的最后一刻钟里自行其事,在投标价格表上填上9.3114亿美元。填完报价数目后,田甲源怀着胜利的信心走进工程投标最高审决办公室。

那里的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整个办公室里就像一张巨大的针毡,田甲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当他听到主持人说美国布朗埃德鲁特公司报价9.044亿美元时,刹那间他脸色惨白,踉跄地走到郑周永面前,含含糊糊地说:

“郑董事长的决定是对的,我……我没有照你的办,结果比美国人多……多了300万美元。我们失败啦!”

郑周永看到田甲源难受的样子,感到中标已经没有希望了,他真想给田甲源一记响亮的耳光,然而这里毕竟不是韩国,而是“世纪工程”的招标会议室。

正当他拔腿想要离开会议室的一瞬间,另一个助手郑文涛激动万分地从仲裁室跑到郑周永面前大声地喊道:

“董事长,我们胜利了!我们成功了!”

郑文涛的消息使现代建设集团的所有在场的人员都像木偶似的。他们不知所措,到底是田甲源错了,还是郑文涛对了?真让人大惑不解。

原来,美国布朗埃德鲁公司的报价是分两部分进行的,仅上部分就是9.044亿美元。相比之下,田甲源填的9.3114亿美元的报价是最低报价。

当沙特阿拉伯杜拜海湾油港招标仲裁委员会最后宣布现代建设集团以9.3114亿美元的报价摘取这项本世纪最大工程的招标桂冠时,在场者都像中了什么法术似的,个个呈现一副惊呆之状,郑周永对自己也不敢相信,更何况田甲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