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1
16733800000018

第18章 乱世出英雄(5)

当时,萧何是刘邦的国相,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韩信得到萧何赞许,满以为自己定会得到汉王重用,可以实现建功立业的心愿了。岂知,萧何数次向刘邦推荐韩信,都没有得到刘邦的答复。数日之后,韩信见没有动静,心知不能被汉王重用,决心另投他处。一天傍晚,他收拾好行装,只身离开了汉营。萧何闻讯后,如失至宝,忙骑上一匹快马,向韩信出走的方向追去。萧何因走得匆忙,没来得及通知刘邦。第二天清晨,有人来报,说丞相逃走了。刘邦听后,大惊,心想:我待萧何如手足,他怎能轻易弃我而去!忙派人四处找寻。两天后,正当刘邦焦急的时候,

萧何带着韩信又返回了汉营。刘邦一见萧何,又喜又怒,问道:“你为何不辞而别呢?”萧何说:“我怎敢私逃,实在是因为是追人!”刘邦以为他去追什么重要人物去了,便问:“你追的是何人?”萧何说:“追的是都尉韩信!”因为当时逃走的人很多,刘邦闻言,不禁大怒,说:“我自关中到南郑,逃走的人很多,你都不去追。为何只去追韩信?”萧何回道:“别的所逃之人,无关轻重,去留自便,唯独韩信,乃是国士,怎可让他逃去?大王若愿久留汉中,可以不用韩信,如要争夺天下,除韩信外,无人能担此重任,所以臣去将他追回。”

刘邦听了他的话,这才觉得韩信有些重要,说:“我怎能长居此地,定要挥兵东进!”萧何听后,接着说:“既如此,就一定要重用韩信,用韩信,信则留,不用,韩信定会离去。”刘邦见萧何如此力荐韩信,不禁问道:“你多次举荐韩信,韩信果有真才实学吗?”萧何说:“臣已考察日久,韩信确是当今奇才!”刘邦见事已至此,只好说:“那就用他为将,一试优劣。”萧何说:“只用为将,仍不能留住韩信。”刘邦沉思了片刻,遂说:“那我就拜他为大将!”萧何听后,这才放下心来,急忙辞别刘邦,将此消息转告了韩信。

数日后,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自此,韩信辅佐刘邦定三秦,平定魏、赵、齐,围歼项羽于垓下,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项羽相比,刘邦有“六不如”:声望不如,势力不如,英勇不如,仁义不如,信义不如,对士卒的亲爱不如。刘邦虽然在上述的六个方面远远比不上项羽,但刘邦却有项羽比不上的一样好处,就是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使得手下强将如云,谋士如林,而项羽则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最后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人才对于兴亡的关键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一朝天子一朝臣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的确是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总结,也是封建官场的根本特征之一。实际上也并非完全如此,如果你善于官场经营,也许可以历仕多朝,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当然,成功的官场经营者总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失败者。看看审食其的命运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问题。

汉惠帝时,辟阳侯审食其得幸于吕太后,但他行为不端,引起了公愤。惠帝借故将他捕入大狱,准备处死。审食其虽被拘狱中,但有恃无恐。认为吕太后定会出面援救。吕太后闻审食其被捕,心如火焚,但又不好直接向惠帝说情,只望朝中大臣代为救免。众臣都知审食其平日劣迹,恨不得立即将他谋杀,以申国法,竟无人出面相救。审食其在狱中得知后,这才真地焦急起来,思来想去,只有平原君朱建,昔日曾受我厚惠,或许能为我出谋划策。于是,乘着探视的机会,全家往求朱建。

朱建,楚人。曾为淮南王英布相,英布欲反时,朱建曾极力劝阻,英布不听。等到英布被诛,刘邦得知此事,故封朱建为平原君,朱建也因此得名。及徙居长安,公卿大臣,多愿与其交往。辟阳侯审食其,当时得宠于吕太后,闻朱建之名,也欲交结,但朱建为人刚正,多次将其拒之门外。不久,朱建母不幸病亡,因朱建平日清廉,家无余资,无钱安置其母。朱建的朋友陆贾听说了这件事,忙找到审食其,向他道贺说:

“平原君母不幸病亡。”审食其十分不高兴,不待说完,就说:“平原君母死,与我何干?”陆贾道:“君曾欲与平原君交识。平原君因老母在堂,不敢轻受君惠,以身相许。今其母已亡,你若厚礼相馈,平原君必感君盛情,将来您遇到什么难事,平原君必以死相报,这岂不应贺?”审食其素知朱建行不苟合、受惠必报的秉性,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立即派人送去百金,助建葬母。朱建正愁治丧之资,只得暂时收下。一些趋炎附势的朝臣,闻审食其厚赠朱建,也乐得乘机交结,向朱建赠送丧资,少则数金,多则数十,统计约有五百金之多。及朱建丧事办完,不得不亲往道谢,审食其便乘机与朱建相识,且有往来。

朱建知道审食其前来拜见的意思,说:“朝廷要严办此案,我不敢入狱相见,烦请转告辟阳侯。”审食其闻知,认为朱建不肯出面相救,憎恨他负恩忘德。

朱建打发走了审食其的家人,心中十分关切。他想欲救审食其,必须说动惠帝的幸臣,但朝中重臣因不齿审食其为人,不肯出面相救,看来只有设法说动内侍。朱建对一位极受惠帝宠爱的内侍说:“辟阳侯下狱,外人皆云为足下所谗,究竟有无此事?”这位内侍听后,大惊道:“我与辟阳侯素无怨仇,谗他何用?”朱建道:“众口籍籍,难下定论,但恐今日辟阳侯死,明日足下大祸将至!何以见得呢?足下得宠陛下,而辟阳侯得幸太后。今天下重臣,名归陛下,实为太后所握,试想,辟阳侯被诛,太后能放过足下吗?太后不会把皇帝怎么样,难道不会拿你们这些得宠的人出气吗?”内侍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忙问:“君有何计,能使我免此灾祸?”朱建道:“事到如今,足下只有在陛下面前求情,放辟阳侯出狱,如此太后必感足下,足下亦可得两主欢心,您也将会更加富贵。”内侍听后,点头道:“劳君指教,我一定照办。”朱建见目的达到,便起身告辞退出。

数日后,朝廷颁下诏令,赦审食其无罪,释放回家。审食其出狱后,始知为朱建所救,遂备下重礼,往谢朱建。

这件事,审食其做得还算不错,但问题是他不能未雨绸缪,就难免有杀身之祸了。

淮南厉王刘长,为刘邦少子,他的母亲原为赵王张敖的美人,赵姓。

公元前199年(汉高帝八年)时,刘邦讨伐匈奴,经过赵地,张敖把赵美人献给了刘邦,得刘邦所幸,生子,即刘长。

公元前198年(汉高帝九年),赵相贯高因为觉得自己命运难测,欲谋杀刘邦,事泄之后,赵氏与赵王张敖、赵相贯高等,一齐被捕押在长安。赵氏遂将怀孕的事通过有关的官吏告诉了刘邦。其时,刘邦正因贯高等人的谋杀之事牵怒于张敖,对赵氏未加理睬。赵氏弟赵兼见此,忙往拜辟阳侯审食其,想托他言于吕后。吕后本来就十分嫉妒,听后不肯转告刘邦,审食其也就没有坚持。

不久,赵氏生下厉王,因怨而自杀身亡,刘邦得知后,才觉得后悔,遂将厉王交给吕后抚养,葬赵氏于真定。

公元前196年(汉高帝十一年),刘长被立为淮南王。刘邦驾崩以后,刘长在吕后的抚养下长大成人,渐渐地从母舅赵兼口中得知自己的母亲冤死狱中,辟阳侯审食其不肯尽力救母。自此,他就对审食其怀恨在心,伺机将他杀死。但审食其为吕后宠臣,又是朝廷的老臣,一时无法下手,只有耐心地等待时机。

吕后死后,文帝刘恒即位。刘长自以为与文帝十分亲善,就渐渐地骄横起来,经常不奉法令。文帝觉得他是自己的幼弟,自小失母,就对他格外宽容。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刘长从淮南来到长安,常与文帝外出射猎,往往与文帝同乘一辇,且不顾名分,直呼文帝为大兄。文帝知道他的性格脾气,也就不与他计较。刘长看到皇帝这样对待他,心中暗喜,心想,我此次来郡,本意就是斩杀审食其,为母报仇。若报于陛下,陛下必定不肯让我杀掉先帝的旧臣,我不如先斩后奏。陛下待我甚厚,我造成了既成事实,皇帝也不会加罪于我。他定下了这个主意,便伺机而动。

一日,刘长在袖中暗藏着铁椎,带领数人,乘车往访审食其。审食其忽闻淮南王来访,不知是什么缘故,慌忙迎到门外,俯首作揖。刘长并不搭话,翻身下车,走到审食其面前,猝然下手,手起椎落,击在审食其头部。审食其未加防备,当时就被击倒在地,脑浆迸裂。刘长立即命令手下割下首级,登车而走。

审食其家人因事发仓猝,救护不及,而且杀人的是皇帝的亲弟弟,也不敢追捕,只好往报朝廷。审食其的家人尚未到达文帝那里,刘长已驱车来到宫前,求见文帝。文帝闻刘长匆忙求见,便传令召入。刘长步入大殿,长跪不起,肉袒请罪。文帝见他这个样子,十分吃惊,忙问:“出了什么事,使你如此惊慌?”刘长道:“臣母前居赵国,与贯高谋杀先帝的事毫无牵连。

辟阳侯明知臣母冤枉,却不在吕后面前全力相救,这是第一条罪状;赵王如意母子,本来无罪,枉遭杀害,辟阳侯得幸吕后,没有设法相护,这是第二条罪状;吕后封诸吕为王,欲危刘氏,辟阳侯又默不一言,这是第三条罪状;辟阳侯身受国恩,不一心为公,专门营私,身犯三罪,未加治罪。现在,臣仅为天下诛贼,上除国蠹,下报母仇!只是事前未曾征得陛下的同意,擅诛罪臣,臣实在有罪,故伏殿自陈,肉袒请罪。请陛下治罪。”

文帝本来就不大喜欢审食其,听到被刘长杀死,也觉得出了一口气。

虽先斩后奏,一则理解刘长为母报仇之心;二则自己现存只此一弟,遂不加治罪,令他赶快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审食其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可谋一事而不能谋终身。根据当时的情况,审食其是完全可以预见到自己的结局的,也完全有时间有机会为自己设计出路,但他不能左右逢源,终于在险恶复杂的封建官场上败下阵来,被捶得脑浆迸裂,也可谓是一个典型。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

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的大将韩信的势力越来越大。当时的情况是,韩信帮刘邦,则刘邦胜;韩信帮项羽,则项羽胜;韩信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当时的许多有志之士都想趁此机会分天下一杯羹。

蒯通想让韩信背汉自立,便对韩信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善意的劝告,就能预见事情成败的征兆;能反复思考,就能把握事情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长治久安的人,是没有的。善于听取意见而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迷惑他;智计筹划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迷乱他。甘愿做劈柴喂马的差事的人,就会失掉成为万乘之国的主人的机会;现实中很难有所谓“十全十美”的人。无论是选材,还是交友,安心微薄俸禄的人是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的。所以办事坚决果断,是聪明人的表现;犹豫不决则是成功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失掉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和才能,决定后又不敢决然行动,这是所有成大事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的一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的决心实干;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如果闭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更能起作用。’这些俗话是说行动是最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是成功难而失败易,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认真考虑斟酌我的话。”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规谏没有被韩信采纳,就假装疯癫逃走了。

在刘邦取得政权建立西汉后,韩信备受猜疑,最后被吕后借故杀害。

蒯通的一番话可谓是说出了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当断不断,自取其乱,是中国官场上的一句谚语,同时也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但如何才是正确的断,这就要看人的水平了。韩信并非没认识到应该早下决断,但他不忍心背叛刘邦,这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谋略智计问题了。

大行不顾细谨

《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说,做大事不要考虑细小的得失,行大义不要害怕小的责备。这的确是千古以来的至理名言。如果处处斤斤计较,处处想做好人,结果只能是妇人之仁,与大事无缘。

陈胜、项梁等人发动起义,各路将领攻城掠地,经过高阳之地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于是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刘邦带兵攻城掠地来到陈留,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兵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这个骑兵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我听说沛公傲慢无礼,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要真正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无人帮我引荐。你如果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他自己说他并非狂生。’”骑土回答说:“刘邦并不喜欢儒生,许多头戴儒生帽子的人来见他,他就立刻当众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我教你这样说,你就只管这样说好了。”

骑士回去之后,就把郦生嘱咐的话告诉了刘邦。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里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到了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进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屈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荼毒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打诸侯呢?”郦生说:

“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进攻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无礼的态度来对待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座,并且向他道歉。

郦生向刘邦讲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我们今天的策略应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全部集合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多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虎口拔牙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之地,仓房中又有许多粮草,是个驻兵的好地方。我和陈留的县令是好朋友,我先去走一趟,劝他前来投降,他如果不愿意,您再发兵去攻打他,我还可以在城内作内应。”刘邦同意了郦生的建议,派他去了陈留。在攻取了陈留后,刘邦封郦生为广野君。

可以说,从小的礼节看,刘邦和郦生都有过失。刘邦不应该对郦生傲慢无礼,郦生也不应该当面顶撞刘邦。但郦生知道刘邦有大志,刘邦也欣赏郦生的直率和见识,两人都重大节,轻小过,才促成了这一段佳话。其实,在现实当中,“大节”和“小节”往往是冲突的,因此难以兼顾。即使从理论讲可以兼顾,又有谁能够做到呢?所以,现实中很难有所谓“十全十美”的人。无论是选材,还是交友,甚至托付终身,只要能从大处着眼,重大节,轻小过,就不会有大错。

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