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的故事还在,远古的历史还在,历史沉淀的光芒还在,社会上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老人倒在地上没有人愿意或者是没有人敢去扶起;不仅民间的坑蒙拐骗防不胜防,就连个别“无冕之王”也沦落为敲诈勒索的骗子;毒牛奶、毒胶囊、地沟油在伤害国人健康的同时,也黑掉了一些商人道德的血液;一些富起来的老板宁可花数千万去操办一桩婚事,去醉心于花大价钱混入官场却不肯拔一毛而利他人……民族传统美德的日趋失落引起了阎吉英深刻的焦虑与痛苦。他茫然四顾,大声疾呼。他以“非礼莫视,非礼莫听,非礼莫言,非礼莫行。念念行正,处处诚实,做事须循天理,不要狡诈虚伪,对人应讲良心,不可口是心非,尊师重道,正心修身”这样的警句警醒世人。他全身心沉浸在博大精深而又奥秘无穷的宗教文化的海洋里,隔着时空与倡导美好道德思想的远古先哲们对话,探寻历史沉淀的精华,寻求遵道行德的做人之根——西汉就从外邦传入中国却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晦涩难懂的佛教让他悟出了如何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的儒家思想使他明白了如何放弃商人的唯利是图,造福于社会和民众;而教化世人积德行善,追求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则使他明白了商人的社会道义与责任……他找到了天地之大道,人间之至德。尤其是介之推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更令阎吉英如闻禅意,心旌肃然。他蓦然感悟:绵山的介之推,不仅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个古老的旅游资源,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更赋予了一种体现中华民族隽永深沉的文化底蕴。作为旅游企业,绵山的开发不仅仅只是人文或风景的开发,也应是一种古老美好思想品德的开发,自己斥巨资修复的绝不应仅仅只是绵山那些被毁损的历史遗迹,要修复的还有被尘封已久的仁义德行、忠贞诚信、知廉识耻的精神文明,要展示给旅游者的还有正在失落和泯灭的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年轻的道德思想……于是,他以朝圣般的神圣,请81位现代书法家在大罗殿400多平方米的红木上书写《道德经》传播大道思想;在介庙前,他用文化大柱的形式推崇介子推“忠、孝、仁、信、礼、义、廉、耻、慈、俭、温、良、谨、让、谦、和”十六字箴言;在各风景区的悬崖上或一块石头上也常常能看到劝导世人“善”、“孝”的字样,使旅游者在游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修复。
他从自己做起,努力营造“平等待人,扶弱济贫,救苦救难,广行善事……”
的社会氛围。绵山的“元老”靳维俊说:每次回家,见村里的老人走在路上,阎吉英一定会将其让上车捎回家,临别,还会孝敬上三五百元,弄得那些老头老太们手足无措地叫着他的乳名连连说:“金虎,这可怎么好!”
在绵山,秋儿、怀亮、铁蛋都是阎吉英的特殊“兄弟”,这几个当地农村的弱智或智障者无家无小无依无靠,阎吉英便把他们接到山上,干些捡垃圾、搞卫生的轻活,帮他们自己赚钱过日子。每逢过年过节,阎吉英还会给些钱慰问。
特殊“兄弟”们感恩不尽。阎吉英却说,这不过是一些小事。但靳维俊这些老人明白,这样的“小事”都是阎吉英一直在寻觅和追求的一种意境。他常爱说的几句话是,“己之温,思人之寒,己之安,思人之难”,“我也是穷苦出身,致富怎敢忘本?”
这种朴素的中国式的爱心沉淀为他崇尚“上善若水,厚德而载物”的古典美德,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秉承着“昌则达济天下”的助人准则,以大爱之心扶危济贫,极尽所能惠及百姓。
绵山周边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在绵山开发初期,阎吉英实行工程和旅游用人,优先使用当地劳力;优先使用当地建筑材料和农产品;优先让当地群众承包经营景区小商品摊点,使当地群众收入直线上升。据统计,开发前当地人均年收入800元,第二年上升到1600元,第三年上升到2400元。目前,已达到介休全市农村的中上游水平。从前,山下兴地村的人买头毛驴都困难,如今,该村已有6部汽车,80多部农用三轮车。介休市有600多下岗职工在绵山就业,有800多介休人在绵山工作。
为了彻底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阎吉英出资200余万元,打深井四眼,使当地摆脱了几千年来靠天浇地的困境。他还为绵山脚下南槐志村硬化村内街道,安装自来水,捐资新建学校……景区修复开发后,三佳便决定:绵山周边的群众一律凭身份证免费进山旅游参观,先是介休50多万人享受这一优惠,接着逐年扩展到灵石、沁源、平遥,每年下来,仅此门票一项优惠周边农民就达500多万。
他的捐助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绵山。亚运会他捐几十万;1998年洪灾他捐出100多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照样处在经济危机中的三佳公司仍捐出460万元……对公司的职工,阎吉英更是出手大方。有位职工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他知道后二话不说给了十万;为鼓励职工子弟上学,他设立了“升学奖学金”,大专5000元,本科10000元;这些年,当初跟他干的人多数老了,公司建立职工退休制度,身体好、不想退休的,就安排到绵山浇树、看庙、搞卫生……对于金钱,阎吉英心如止水。对耶稣的一句话他悟得很透:“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他说:经营企业,人心才是一笔无形资产,才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公司而言,经营人心才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3年,“非典”爆发,绵山景区没有一个游客,三佳公司怕放假影响职工收入,让大家栽树搞绿化;2008年金融危机,大部分的企业都被迫裁员、减薪,但三佳不停产,不减员,不减薪,还补贴生活费;今年,油价上涨,阎吉英宣布把原来1天1元的交通费免掉,还在职工住宿集中张兰镇增开两路交通车……因他不算计不亏待自己的职工,他赢得了人心。
王元根,一个有很多落魄故事的雕塑工,因超生一个孩子失去了工作,阎吉英让他在绵山的修复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其间,因种种原因,王元根三次离开绵山,阎吉英又派人三次将其找回。如今,负责绵山修复雕塑工作的王元根说,阎董事长如此待人,拿棍子赶也不走了。
靳维俊的父亲去世后,从买花圈、制孝服、守灵、接待客人到找墓地、安葬,整个丧事都由阎吉英操办。靳维俊至今仍感动不已,说,他就像是我的亲兄弟一样办理着我父亲的丧事。现在,我快70岁了还守在山里,我就是要像守着自己的企业一样帮他经营企业。
阎吉英有时也很“抠门”。伙食团有人把白菜帮子扔掉,阎吉英吩咐司机,“捡上,回去洗干净炒给我吃”。司机以为他只是说说做个样子,不想到了午餐时,那些被扔掉的白菜帮子真的成了他的盘中餐。
三佳公司的职工食堂最初不收费,但见有人把白白的馒头扔到潲水桶里,阎吉英心疼不已,“不花自己的钱吃饭不知心疼,今后吃饭一律收费!”——不过,他在收了生活费后马上又给每个职工每月发300元的补贴。一收一发之间,一种崇尚节约的美德在职工中形成了。
对此,阎吉英很满意。在三佳公司就没有浪费掉的东西,煤炭炼焦不但要提炼焦油,还要利用余热发电供暖。污水经过处理后成了浇花浇树和打扫清洁的用水,既环保又清洁……多年来对环保的坚守使得三佳集团在三佳乡永庆村那占地500多亩的办公区、厂区和医院都同绵山的景色一样美:古色古香的办公楼,假山,喷泉,花园。房檐下有燕子垒巢,树上有喜鹊、麻雀、布谷鸟鸣叫,城里很难见到的松鼠也常在三佳绵山风光的绿茵丛中探头探脑。一阵轻风吹过,满院子的绿草垂柳随风舞动。行走其间,令人心情格外舒畅……走出三佳集团的大院,也许谁的心情都不会舒畅了——碧草绿树、鸟语花香在三佳的门外戛然而止,一条尘土飞扬的公路边,到处浓烟滚滚,机声隆隆,炉渣炭灰堆得触目惊心。那些厂区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树,甚至看不到一只鸟……这样的情景叫人怎能不想念绵山?叫人怎能不对三佳有着深刻的记忆……谢朝平,从教师到监察官、检察官到记者,三十多年几乎一直在不停地写写画画,着有《罪恶家族》、《大迁徙》、《蛛网》等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和小说,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
辉煌的人生起点
——记“藏獒”张继科不平凡的童年
陈敬刚
北京时间2012年8月2日晚22:30,万众瞩目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正式拉开帷幕。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虎獒肉搏”,最终现世界排名第一的“藏獒”张继科在这场精彩纷呈的“经典德比”之战中技高一筹,以4:1的总比分战胜队友“东北虎”王皓。自此,他成为史上首位连续挺进世锦赛、世界杯以及奥运会单打决赛的男单选手;从而也当之无愧地登上了世界乒坛男单历史上成就个人职业生涯大满贯用时最短运动员的宝座!随着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中国队成功摘取乒乓球男团金牌,张继科如愿加冕“双冠王”。而在这场夺冠之战中,张继科一鼓作气:先后出战并顺利拿下第二盘的单打和第三盘的双打。为中国队的成功卫冕立下汗马功劳!
摘取成功桂冠的道路上从来都是遍布荆棘的。任何一位王者的成长历程都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辛酸。毫无疑问:张继科也不例外!到底是什么因素酝酿和缔造了这位来自岛城的乒乓巨星?带着千万个问号和无尽的遐想,日前笔者亲自前往青岛第二体育场,见到并采访了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青岛训练基地的两位教练员:张传铭(张继科的父亲)、申蓬华(张继科的启蒙教练)两位教练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采访,详细叙述了张继科整个童年的成长历程。并针对一些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青岛是一座体育之城。二体是众多体育明星的摇篮,它培育过我国一代代杰出的体育人才:乒乓球世锦赛冠军、奥运会亚军乔云萍,悉尼奥运会女子击剑铜牌得主杨绍琦(排球转项),田径运动员“女刘翔”黄潇潇以及多位在甲A、中超赛场上闪现过耀眼光芒的绿茵骄子如:李小鹏、舒畅、“王克汉姆”王珂……这些优秀的运动员都曾经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张继科的大部分童年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而他却无疑是这绚烂的星空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乔云萍在1993年夺取瑞典哥德堡乒乓球世锦赛女双冠军后却没能乘胜追击: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再度和刘伟合作,杀入决赛后遇到的对手依然是3年前的老对手:如日中天的世界头号“天后组合”乔红和邓亚萍。那次她们很不走运:在第一局获胜后第二局又领先对手7个赛点的情况下却被对手反超,最终以1:3的总比分落败。最终乔云萍不得不非常遗憾地与岛城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擦肩而过!而这次,张继科没有让机会再次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从而也一举改写了二体没有培养出奥运会冠军的历史!
张继科祖籍山东省泰安市,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青岛。与“眼镜侠”胡凯走上体育之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有所不同,“藏獒”张继科似乎纯粹就是为了体育而降生到这个世界!他的父亲张传铭就是乒乓球运动员出身:年轻时的张传铭服役于济南军区乒乓球专业队,曾代表部队参加国内全军运动会,夺得过乒乓球项目男单、团体两枚铜牌。张传铭显然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子承父业,走上体育之路。
这一点单纯从他给儿子所起的名字当中就窥见一斑:“继科”实际上是巴西着名球星“白贝利”济科的同音。张传铭特别希望孩子能练足球,最好和济科一样棒!
或许是由于看到了当时中国足球大环境的“不景气”,张传铭没有让儿子选择“大球”,而是像自己一样选择了“小球”。就在父亲替他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抉择之际,中国足坛或许从此与一个“巴神”或“C罗”失之交臂;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在中国的传统“国球”——乒乓球领域,一颗辉煌灿烂的未来之星正在悄无声息地孕育、升腾着!
从“入迷”到“入门”
童年是人生的起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孩子来说,童年是依偎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撒娇的幸福美好时光。而对于命中注定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的张继科来说,为了打好基础,则必须将自己的童年奉献给或许将与自己终生相伴的体育事业!张传铭虽然疼爱儿子,但却从不溺爱他。从张继科四五岁开始,张传铭就开始引导他接触纯业余性质的乒乓球练习,促使他朝运动员的方向发展。
在父亲的熏陶下,小继科逐渐迷上了乒乓球这项运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一旦“入迷”,则能够使一个顽皮的孩子听话、能够使成年人痴迷于追求的乐趣、执着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日本着名教育学家木村久一在他的着作《早期教育与天才》
一书中曾这样评论:“所谓天才,就是指那些具有毅力的人、顽强的人、入迷和忘我的人!”张继科也不例外:
除了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让他秉承了那与生俱来的天赋,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驱使他叩开体育之门,踏上了一条极为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
父亲对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用“苛刻”这个字眼来形容!
张继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白色”的世界里:成百上千的乒乓球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童年。一年四季、酷暑严冬,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甚至是每天父亲下班后,只要稍有闲暇,爷俩就会将时间全部“泡”在练球上。为了陪儿子练球,张传铭特意去一家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一个专门供乒乓球训练使用的球台,摆放在居住面积并不是很大的卧室里。喂球、击球、正拍、反拍、接发球……这一系列单调而烦琐的机械动作就是小继科每天所必须面对的。在常人看来,这种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涯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有些“不公平”!而对于尚在幼年的张继科来说,他的感觉就是“刺激”和“好玩”。每当自己挥拍将父亲“斩落马下”,然后用稚嫩的童音尽情地欢呼一声“我赢了”!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非常惬意和难得的……提起儿子的童年,张传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感慨:“对于他,我有些亏欠。在他小时候,我很少带他出去玩。”逛公园、洗海澡、看电影,这一切现代普通人童年时的正常生活对于张继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为了练球,他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自己拥有的童年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