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心理学
16770000000015

第15章 透析美妙的内心悸动——恋爱心理学(1)

恋爱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一种心灵体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多少人曾为之欣喜若狂或者悲痛万分,却依然乐此不疲,那么恋爱究竟是怎么样一种情感?这样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在恋爱中我们都会产生哪些有趣的变化?恋爱心理学将为你解开其中的奥秘。

爱情是世界上永恒的主题。可能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种关于爱情的定义。但是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还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男女双方由相识、相知到彼此相爱、仰慕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强烈的、专一的、稳定的,且具有排他性和冲动性;同时处于这种感情之下的男女双方非常渴望成为彼此的终身伴侣。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能够正确地理解爱情,往往会把友情、依赖、崇拜、同情等感情当作爱情。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可能是从友情、依赖、崇拜、同情等感情转化而来,但两者并不能画等号。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既包括生理上的吸引和欲望的满足,同时恋爱双方又有着更高层次心理需求,包括精神的享受、情感的依赖、心灵的共鸣等。

爱情的特殊性

1.爱情具有自主性。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他人的干涉和外界的压力不能促使爱情的产生。

2.爱情具有对等性。对等性是指爱情是以双方互爱为前提的,如果其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不能“来电”,爱情关系则不能够确立。3.爱情具有排他性。所谓排他性是指建立爱情关系的男女双方对第三者是非常排斥的,既不允许第三者插入他们的爱情关系,也不允许恋爱双方的任何一方同时与其他人建立恋爱关系。

4.爱情具有冲动性。冲动性是指这种感情是不顾一切的、是持续不断的接近欲望的一种冲动。

爱情是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是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而性心理也正是伴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而发展的。

性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异性疏远阶段

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出现后的1~2年内的青春发育初期,生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变化。由于男女生理变化的差异,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意接近异性,在异性面前表现出紧张和不安,甚至回避与异性交往,对有关性的问题也会感到害羞和反感。但其内心又对性充满了好奇。总之,这一时期的性意识是对两性关系由无知到意识的状态,而这种意识又是非常朦胧的。

异性接近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青少年逐渐开始适应并接受第二性征出现后的种种变化,而对异性的疏远也开始转变为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并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于是,处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们会在异性面前努力地表现自己,渴望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但他们还是把对方当作朋友,在感情上没有排他性和专一性,其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恋爱阶段

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在对群体异性产生好感的基础上逐渐对个别异性产生仰慕和依赖,自然地萌生爱意,开始择偶恋爱。这一阶段,他们仅把特定的异性作为交往的对象,感情也会带有排他性、专一性、冲动性。这一阶段的爱情多是隐蔽的,以精神内容为主,重视纯洁的感情。

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伴侣时,都会有一定的心理依据。而这种心理依据与人们建立恋爱以及婚姻关系所要实现的心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择偶心理是指男女双方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而具体的择偶标准还是因人而异的,由于个人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的不同,在择偶心理上也有各自的特点,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择偶心理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事业至上心理

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人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群里,他们往往把工作成绩、事业进展、职位高低、业绩好坏等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很多时候,他们把对方有无事业心和奋斗精神,都作为择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更是把爱情的幸福寄托于事业的奋斗之中。

金钱至上心理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对方的经济状况放在首位,他们的婚姻是为了得到一个能满足他们吃、穿、住、玩的安乐窝,或者借以生存的依靠。这种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是不牢靠的,因为经济条件是可以改变的,爱情也常常会因对方丧失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失去凝聚两人心灵的吸引力。

政治联姻心理

这种择偶心理在封建社会是相当普遍的,他们通过婚姻打通自己的仕途之路,或者巩固官场上的裙带关系,即所谓的政治联姻。现在社会,借此机会想青云直上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的眼中,所谓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种借以攀升的工具。

精神满足心理

浪漫是很多人都追求的一种境界,尤其是现在,很多人不能够满足物质的富足,开始追求一种精神满足的高品质心理,他们往往着重的是对方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性格爱好等,追求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融洽。

追求美貌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择偶心理在青年人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对象更漂亮点,更英俊些,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外表美,常常会误导我们走上歧途。因为靠对方漂亮的外表产生的爱情,是短暂的,随着岁月流逝,爱情也会随着外貌的衰老而消失。

要求完美心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选择对象时,事先制订一系列标准,条条框框很多,凡不符合其中一两点的,哪怕其他方面都中意,都不会再考虑。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人,虽然以年轻的初恋者为多,但常常会使他们成为大龄青年。

游戏爱情心理

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他们或许是因为经受过恋爱的打击,或许本身就不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因此他们往往以恋爱为名,玩弄他人感情,朝三暮四,寻花问柳,结果,浑噩一生也无法享受真正的爱情,而且给一些无辜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择偶心理多种多样,以上几点只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几种,但是不管你的择偶心理是哪一类型,你都要遵循这么一句格言: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所以,在选择自己的恋人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中的标准,以心换心,经营一段属于自己的永恒爱情。

爱情一般是在异性间自然交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男女之间一旦产生爱情,便会不由自主地向对方传递着爱的信息,使对方知道自己的爱慕之情。

语言上的真情表白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最重要的手段,很多心思是需要自己亲口说出来的,光靠对方去猜,反而容易引起误会。但是语言传递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表达爱意时,要尽量激起对方的心潮,唤醒对方的爱意。表达之初,语言要简短、实在、动情,不用虚假和夸张之词,说话时态度要真诚、深情,语调要柔和,这样才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情。

行动上的关心和帮助

喜欢或者爱慕不是光靠嘴来说的。实际行动往往更能打动人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对方一些小小的关心和帮助,往往会换回对方的感动和回报。冷时,给他披件衣服;渴时,递上一杯热茶;伤心难过时,你能陪在身边,给其支持和鼓励,这实实在在的行动可以传达出你浓浓的深情。

眼神里的含情脉脉

眼神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意。人们在看见自己喜欢的对象时,瞳孔会自然放大,目光注视的时间会比较长。心理学家说异性之间的眼睛正视对方超过十秒,就含有爱的成分了。

文字里的情深意切

很多人羞于直接通过言语表达,而会选择书信的方式来表达爱情。写情书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式,而现在人们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手机短信来传达爱的信息。

一句句贴心的话语往往能激起对方内心无限的涟漪。

激情过后就会归于平淡,浪漫无法长久地持续,由于幻想、新奇和欲望会随着时间而减退,爱情的浪漫情调也会随之慢慢减弱。

人们常说:“浪漫的爱情是很难长久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心理专家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