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16770400000015

第15章 化解心理困惑,成就一个自信轻松的自己(3)

人如果把什么都指望明天的话,一切都是虚度的。因为,昨天已经过去,不会再来,明天还是未知。人真正能把握的是现在,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未来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只有今天。所以,只要我们能把握好今天的时光,一切事情将会变得容易。

将希望给予明天实乃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生活,就是活在当下,想生活在明天就是对今天生活的一种逃避,不愿承担今天的责任。我们应该明白一点,自己生活在今天,也只能把握今天,所以,我们要拥有“今日事,今日毕”的人生态度。想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明天有明天的事情,也有明天的活法。因此,要学会忘记明天,抓住今天。

明天是需要计划的,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说你今天的事情可以不完成。对于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完成。明天的计划也一定要有灵活性,这样才能确保你准确无误地完成计划。

情绪调节

拖延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但是这种心理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有很多本来很好的计划,有很多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种逃避心理造成的拖延中不了了之了。

那么,人们的这种逃避心理应该如何来调节呢?

1.今日事今日毕

明日歌中唱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蹉跎一生的“废人”的话,就要坚定不移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今天应该做完的事情就要今天完成,不要把它放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要做的事。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2.制定合理的计划

计划要具有合理性,当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要考虑计划是否能完成。合理的计划要留有一定的空余时间以应付突发事件,以避免突发性事件打乱你的计划。如果自己的计划不能够完成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该做的的事情要能够完成。

3.养成良好的做事态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坏的态度是事情走向失败的根基,而好的态度可能会让所做的事情简单很多,帮你走向成功。所以,生活中,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个好的态度,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所要做的事情。这样,按时完成计划就会很容易。

嗜酒、抽烟、上网成瘾,生活中常有一些事情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愉快的感觉,但是这种愉快还伴随着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但是就是有些人为了寻求一时的快乐,而不顾自己的健康生活。

心灵故事

小刚是个性格孤僻的男生,他不喜欢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刚上大学不久,他因为不主动与同学交流,加之觉得自己的专业特别没意思,于是他就一个人默默地去网吧上网,网络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刚开始他只是因为好奇,因为他想真正掌握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毕竟网络世界对他来说还是新鲜的,对于以后的生活还是有用的,所以,网络几乎成了他的好朋友。可是后来他去网吧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到大二时他竟然很少去教室上课,几乎是天天上网打游戏,如果不去网吧,他就不知道这一天要怎样度过。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除了网络,对他都失去了吸引力。每个月的生活费几乎有五分之三都用在了玩游戏上,尽管家人给他的生活费已经很多,但是到学期末他还会向同学借钱,人也瘦得一副营养不良相。摸底考试也是频频挂科。

为此学校辅导员专门请来小刚的家长来共同解决他上网成瘾的问题,小刚很苦恼地说,他自己也知道总是迷恋网络是不对的,但是学校的生活太平淡,太无聊,只有网络中的一些刺激让他觉得很快乐。

专家解析

上瘾是指人们对一种事物的迷恋达到了一种不能自拔的状态。如果离开了这种事物,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空虚之中,生活失去了乐趣,只有接触这类事物的时候才会觉得精神振奋。生活中,酒精、香烟、网络、毒品?都会让人产生依赖感,继而开始上瘾。而上瘾总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当这些隐和自己的生活发生矛盾时,只有砍掉这些瘾,才会换回美好的生活。

快乐是上瘾的第一原则。尼克·利森说:“任何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行为,无论是先天的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都可能会让人上瘾。”上瘾的人感兴趣的不是上瘾的结果,而是上瘾行为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的愉悦感,喜欢这种情绪的转变和兴奋。

人们对于上瘾行为中产生的快感超级迷恋,如,我们对网络的迷恋,大量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都让人产生一种兴奋,这种兴奋是高昂的,能驱赶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和烦恼,这种情绪对抗了人们不愿意去想的事情,逐步的上瘾则成为心灵中的一种依赖,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人难以克制。一种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事情,我们当然愿意无限制地去重复它,如果有人阻止,就相当于赶走了我们的兴奋和快乐。

航天员心理专家王俊认为:“产生瘾的根源是爱或安全感的缺乏,成瘾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得以生存的心理条件是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如果一个人找不到生活的平衡点,就会精神崩溃。生活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这种不平衡之中,就会觉得没有人爱自己,也没有安全感,所以,有的时候对某事物的依赖就会成为生活平衡的工具。

上瘾能帮助我们排除生活中的很多无奈和孤独,如我们可以借酒消愁,借助网络“逃匿”在虚拟的世界中。伊凡·泰里尔说:“当他们不能通过事业发挥他们的才能,不能通过健康的方式来获得愉悦时,他们就会尝试从酒精或其他带来不良后果的嗜好中获得快感。”

即使上瘾能让我们产生一定的快感,但是这种愉悦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健康的。为了我们的健康,就需要戒掉心中的“瘾”。

情绪调节

生活中,总有一些能够给人带来一时快乐的事情,吸引着人们去从事,去着迷,但是等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之时,才发现,那些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的反面却是无尽的伤害。

那么,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上瘾的危害,从而很好的从一件上瘾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呢?或者说如何才能克服不良的上瘾心理呢?

1.面对现实

人们之所以会上瘾,主要是因为在那种事情中能够找到在现实中不曾有过的快乐的满足,在那里可以尽情地放松,这样也可以让自己逃避现实中不美好的事情,但是现实是逃不掉的,即使你能躲得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突破自我,站起来,谁都能迈过这个坎。

2.抵抗行为依赖

当自己的行为对某事物产生依赖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种依赖,如对吸烟有依赖行为,当想要吸烟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那个被烟熏得千疮百孔的肺,或者出去运动一下,还可以吃口香糖等。

3.寻找爱和安全感

上瘾,是因为爱和安全感的缺乏,因此,要学会寻找爱和安全感,当然,自己也要学会接受别人的爱,当接受爱和施爱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去体会这种爱的美好,生活就会多了很多乐趣。

乐于助人固然是应该提倡的光荣传统,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对别人有求必应,严重的甚至是丢掉自己的工作去帮助别人,他们不会对人说一个“不”字,总是麻痹自己的心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很苦恼。

心灵故事

罗英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孩子,总是喜欢帮助他人。

她的这种性格几乎在朋友当中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识,所以大家有什么事,只要感觉罗英能够做到的,他们就会去求助,越是这样,罗英就越觉得难以拒绝,可以说,对别人她是有求必应,有的时候甚至是内心很不愿意去帮助他们,但是,还是口是心非地很高兴地答应他人。

答应了之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有时候为了帮朋友的一个忙还要自己去求别人帮自己,结果,她总是把自己给搞得疲惫不堪。而有时候,虽然费劲帮了别人,但是对方却不是太满意。

丈夫说她是一个老好人,没一点个性,有时还尽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自己也感到这样确实很痛苦,可是她已经习惯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知道怎样才能拒绝别人的请求。

专家解析

有些人,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甚至对陌生人的请求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对别人开口说“不”。因此,生活中,他们总能处处为别人着想,必要的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别人都称其为大好人。那么如此善良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心理医师尚代尔·阿蒙认为:“大好人总是自发地对别人好,本能地为别人着想。每当有人表现出有某种需要,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满足。物以稀为贵,今天的社会,为别人着想的人太实在是太少了。而大好人自己却认为他们自己会因此被人赞美和接受。”

尚代尔·阿蒙的观点就是,大好人为每个人着想,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性,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通过别人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通过为别人着想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四十多岁的阿克就是这样说自己的:“我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此,我就给自己定下一系列的规定,要对每个人好、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帮助?”所以说,这样的人总是通过对别人好来间接地证明自己的存在。

对别人的好也是在麻痹自己的需要。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好人在小的时候,家长往往忽视他们的需要,他们没有表现自己的需要的机会,有的时候即使说了出来也没有引起他人的足够关注。

就是因为别人从来不在乎他们的感觉,也没有人关注他们的需要,他们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内心的感受是失败的,也因为自己不讨人喜欢而感到可耻和内疚。因此,他们长大后会选择不断地对别人好,来麻痹自己的真实需要。心理学将这一行为称之为自我肯定的缺失。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给他们真正带来解脱,而是会使他们越陷越深,这种痛苦会一直折磨着他们。

大好人能给每个人找到位置,但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大好人应该学会的是给自己一点空间,学会独立,重塑自我。

情绪调节

大好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自己愿意去做的,只是不懂得该如何拒绝。很多时候,总是委曲求全并不是生活的智慧,要想成为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并不是一定要违背自己的心意来帮别人。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麻痹心理的调节呢?

1.尊重自己

能够帮助他人固然很好,但是一味的为了他人而活则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意义。

所以,不应该通过满足别人来麻痹自己对生活的需求,来降低自己对生活的追求,而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学会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回自我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只有当自己先尊重自己了,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尊重和有人所说的自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2.了解自己的局限性

人都是自然人,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很困难的。所以,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学着慢慢对周围的人说不,先从简单的尝试开始,试着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局限性,如果你不去帮助他们,相信别人也是会理解你的。

3.逼迫自己学会说不

当自己非常努力地帮助别人之后,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从中到底得到了什么。除了一句简单的谢谢,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或许有人会说我得到了是人格的升华,这一点我们不否定,但是你的身心疲惫又有谁替你分享呢?所以说,何苦为难自己呢,当遇到他人需要,而自己真的不想或无力完成的事情时,一定要逼迫自己学会说不,这样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处境。

有人习惯把中年时期称做“中年危机”。因为这一时期无论是家庭、事业负担都很重,责任意识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大,中年人面临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而压力重重,更促使心理忧患意识的增强。

心灵故事

袁军今年45岁,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

他十八岁高中毕业就去了一个水泥厂工作,工资不高,仅供维持个人生活需要。后来,在家人的主张下与现在的妻子成婚。

随着孩子的出生和父母年龄的渐老,袁军感觉这点工资实在是太低了。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使自己的父母更好地养老,袁军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和妻子商量好,两人决定到市里经商赚钱。

现在经商近二十年的他虽然挣了一些钱,孩子上大学的教育经费的开支虽然已经在计划之中,但是袁军却感觉有什么东西挡着自己无法向前迈步。加之近来两位老人的身体经常出现状况,袁军在照顾生意的同时还要照顾父母,给父母看病。这样他就感觉自己力不从心,若想照顾父母生意就会受到影响,若是把精力投入生意,父母交给别人照顾自己又不放心。为此,袁军非常苦恼。

有时候心情急躁就和妻子吵架,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再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很难预测,更不敢说还会发展下去。现在他很烦恼。老人和孩子的牵绊使他丧失了年轻时敢作敢当的勇气。

专家解析

人到中年以后,就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想要努力奋斗,又害怕失去现有的,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背负着生命的重担,上要养活年迈的父母,下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孩童。在这个人生转弯处,中年人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好像也失去了创造力。

人到中年以后,之所以不敢创造,不是因为失去了创造力,也不是因为思维老化,而是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也是因为胆怯了、懦弱了。人到中年的时候,手中总会拥有一点资本,这点资本是多年奋斗的全部心血,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去。所以,对一切都不敢尝试了,因为稍有闪失就得从头再来,而中年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其实,造成中年人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内心的怯懦,以致胆识和创造力都淹没在种怯懦之中,丢失了从零开始的魄力。

事实上,人到中年以后,会碰到很多机遇,如同走山路一样,上山的路有很多条,但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这一条可能就是决定你一生的路;而如果有众多分叉,你可能会不知道选择哪一条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就会犹豫、彷徨,因为害怕选择错误的,害怕错过太多的风景。

患得患失的心理会让中年人充满迷茫,而迷茫导致他们对生活和自己都失去了热情和信心,不敢往前迈步,总觉得维持现有的水平就可以了,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大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或者沿着他人走过的路前进。这也是中年人创造力减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