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16770400000004

第4章 走出心灵陷阱,塑造一个平静充实的自己(3)

专家解析

“贪”的本意是爱财,“婪”的本意是爱食,“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意思就是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会愈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为利,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过分地追求利,就不正常了。古人曾经用“贪冒”“贪鄙”来形容那些只图钱财,欲望过分的行为,认为是“不洁”、“不干净”、“不知足”的;老百姓甚至用“贪官污吏”、“硕鼠”、“蛀虫”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可见贪婪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会遗臭万年。

事实的确如此,人性中的贪婪一旦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就会把钱权当成自己的全部,也就开始牢牢地被贪婪控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本质上说,钱权仅仅是一个工具,当有人将其作为目的时,他的厄运就开始了。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这是一首元曲中对贪婪的描写。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贪心不足蛇吞象”“既得陇,又望蜀”,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而且愈来愈变本加厉,甚至铤而走险。

有时候,喜欢一件东西未必就一定要拥有它。有人为了得到喜欢的东西而费尽心机、不择手段。也许最后得逞了,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他却失去更多,付出的代价更是无法弥补。

人生苦短,人们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求适当的方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贪婪的欲望迷惑住自己的眼睛。不要希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而应该寻找更加稳妥的方式来付出行动。

其实,现实中我们拥有的东西并不少,仅仅因为永不满足的欲望而使自己变得更加贪婪。我们憎恨别人所拥有的一切,为不比别人拥有得更多而心理不平衡,甚至忧愁、愤怒,结果害人害己。

所以,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正确把握自己,约束自己,插上欲望的门闩。

并且要用“知足常乐”来宽慰胸怀。“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

情绪调节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不良影响后,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从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贪婪不仅败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那么,应如何调适贪婪这种社交心理障碍呢?

1.格言自警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古往今来,人们对贪婪的人是看不起的。要想消除贪婪心理,应时刻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警句,朝夕自警。“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另外,贪官的教训,也是值得人警醒的。

2.慎欲慎独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与什么人交往都应谨慎从事,严于律己,遇事要冷静思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经常地、反复地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己做自己的“审判官”,自觉修身养性,便可逐渐戒除贪婪。

3.学会放弃

钱、权、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那些贪婪之人在煞费心机获取来的东西在停止呼吸后无偿地留给别人时,相信他们也不会忍心闭上眼睛,想想这又何苦呢?所以,对一些身外之物要懂得放弃。

4.拒绝诱惑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陷阱,而最为可怕的是自己为自己挖掘的那口叫做“贪婪”的陷阱,因为贪心,人们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弱点,奋不顾身地为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即使知道危险就在下一刻。所以面对诱惑,我们要让自己保持自制。

人活一世,草生一秋,短暂的生命,也不是一帆风顺,烦恼和痛苦在所难免,但是生命中还有许多感动和情意值得我们去感受、去留恋。所以,不要光盯着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要振作起来,正视问题,远离抑郁情绪。

心灵故事

苗苗是一公司职员。今年26岁,是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是个说一不二的公主。因为她的性格原因,她很少交朋友,有时苗苗也感到孤单、寂寞,特别是参加工作之后,压力增大,她又不会调节,所以常感郁闷。

苗苗也很想与他人交往,可是不知道怎样去交朋友。四年前经人介绍和同事结婚,但两个人脾气不和,常因一点小事吵架。所以,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压力,常使她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抑郁与苦闷。

她想哭,可是又哭不出来,即使是喜事,苗苗也毫无喜悦之情。以前很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可是现在却感到索然无味。工作上也无精打采。有时她感到很无奈,甚至想到死,但对人生还有留恋,觉得死得不值。她深知长期下去,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可又苦于无法解脱。

专家解析

抑郁是一种“心灵流感”,它可以毫无阻拦地闯入人们的生活,不管这个人拥有怎样的成就、地位、文化或财富,它都会把人们与愉快隔离开来。例中的苗苗由于不会及时排解抑郁情绪,常常感到生不如死,这是很危险的。

从2003年的4月1日张国荣跳楼自杀,到2005年2月22日韩国明星李恩珠自缢身亡,这中间穿插着很多自杀身亡和自杀未遂的故事。据调查,在世界大国中,我国的自杀率是偏高的,是10万分之22,也就是说,全国13亿人,每年就有29.6万人自杀死亡,而自杀未遂的人应该是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也就是将近3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异的数字。

而在导致人们自杀的种种原因中,抑郁是在所有不良情绪中危害最大的。心理专家认为,抑郁心理的多发群体是女性,明星和知识分子。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重视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社会各阶层人士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精神压力给人们带来的沉重之累。尤其是现代的上班族,独生子女居多,由于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不会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上班后又被分隔在一幢幢写字楼内,社会交往面太窄,有了心事无处诉说。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此时,抑郁是最易产生的一种情绪。

心情抑郁的人缺乏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就会陷入烦闷自怜的消极漩涡。对工作、对生活应有的热情消失了,甚至是不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生活失去了精神支撑,长期下去不仅会对自我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周围人的心情。

抑郁的人总感到茫然无助,对一切都难以适应,于是陷入失落中而难以自拔。

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当人生中出现一些变故,遭遇一些坎坷时,或者生活环境不如意时,便心神不宁,精神不振,茶饭不思,无心工作,甚至不想活下去,整个人跌入消极颓废之中。

抑郁者的人生态度往往很消极。抑郁者总是自我贬低、自我责备。不管对环境,还是自我,都不能积极地看待。于是在人生道路上没有理想,没有期待,看不到光明,有的只是绝望和沮丧,看到的只是灰暗。

情绪调节

抑郁是禁锢人心灵的枷锁,如果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自我调适,而逐渐退缩到自己的小天地里来逃避抑郁,这会陷入恶性循环。科学的调适方法是要勇敢面对抑郁,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

那么,应该如何来调适抑郁情绪呢?

1.调整个人期望

有抑郁情绪的人要明白,在工作上不可能样样第一夺冠,在生活上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在人际上不可能与每个人的关系都亲密无间,所以,要调整个人的期望,使其切合实际,以减少抑郁心理的产生。

2.合理地表达自我情绪

在心情激动的时候,可以做些消耗热量的运动,就能把积聚在体内的紧张释放出来。在情绪焦虑不安的时候,可以找家人或要好的朋友谈心,倾吐心中的郁闷,把憋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后心情会平静很多。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朋友是良药,可以安慰我们,可以医治伤痛。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和安慰,有助于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和恶化,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克服抑郁情绪有重要的作用。

4.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是避风港,是加油站,是心灵的天堂。有时候,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比什么都重要。在外面有了烦心事,只要回到家里,感受家庭的其乐融融,天伦之乐,那么再愁、再烦、再郁闷的心情也会逐渐消散。

当我们站在悬崖边往下看时总是心惊胆战;当初学游泳者,站在水池边往下跳时总是心存胆怯,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在将要接触或正在接触某些“危害”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防御,但若处处心存恐惧,就成了一种心理疾病。

心灵故事

小洁,公司职员,生性淳朴善良,文静稳重,她的人缘很好,但是,她却有个特点:不爱说话,经常心存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