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笑着读完心理学
16771100000022

第22章 引导心灵的力量——展现神秘的心理轨迹(1)

心理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来自心灵的引导会使人们做些一些有趣的行为,而同时,如果我们能够摸清现象背后的心理轨迹,就可能利用心灵的力量来引人自己和他人。

人们常常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因此,开始很重要,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说明好的开始很重要,有了好的开始,接下来的事情才会好办一些,否则,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求职。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需要记者吗?”“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所以引起了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可见好的开始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比不好的开始更好更深刻,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判断。

我们知道,“第一印象”对于我们认识某人,或者看待某物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上将其总结为一种心理效应,叫作首因效应,或者优先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很强,它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要大很多。被试者在看甲、乙两个学生答卷的时候,都是从第1题顺序看到第30题,而前15道题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在被试者的脑海中形成第一印象,被试者会依据这些印象做出判断,这样被试者就会感觉甲学生对得多,而乙学生对得少,因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甲学生比乙学生更聪明一些。

很显然,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有失公平的。但是在首因效应的作用下,我们常常会以此来判断人和事物,所以,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最初的时候做出好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受“首因效应”影响的。例如,年轻男女去相亲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干干净净的,说话做事都特别注意,目的就是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再如,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官员往往要在上任之初努力做好事情,为自己奠定好的形象,树立威信。这样,在接下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了,而“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论断,也由此而得来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争取优势、占得先机,以免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但同时要坚持到底,始终保持好的形象和状态,不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这样不仅能够拥有好的开始,还能拥有好的结局。

当人们希望你相信他的某些言论或者观点时,往往会告诉对方要心诚,因为心诚则灵,灵验不灵验就看人们诚心不诚心,其实这种现象是因人们在别人的引导下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暗示。

你认识自己吗?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因此,人们往往总是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然而,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例如,有时候,一些看似十分笼统,十分空洞描述,在很多人看来却十分精准、贴切。曾经有心理学家用这样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这段话是这样的:“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看完之后都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过算命的经验,而且算过之后,都觉得算命先生说的“很准”。虽然有时候,人们明知是迷信,有“蒙人”的嫌疑,但还是轻易地接受了算命先生的“指点”。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算命先生对求助者说了一些诸如上文那样笼统地,几乎适合所有人的话而已。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话居然能够让人信服呢?这主要就是受到了“巴纳姆效应”的影响。“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况且,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因此而感到不安,并产生较大的依赖心理,于是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一般都很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给求助者多一些理解和安慰,就更容易让求助者信服。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算命先生说的那些笼统的、一般性的话。这些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况且,那些“算”术高超的算命先生往往都善于设置“心理陷阱”,他们能够从很多细节中发现和总结有效的信息,抓住求助者的心理,在询问以及对话中对其进行不动声色的暗示。例如,算命先生总会告诉求助者要心诚,“心诚则灵”,这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肯定性的暗示,让其对自己持赞同的态度。在产生信任的前提下,求助者的思路当然就很容易顺着算命先生的提示越走越远。并在算命先生提出的一些笼统的说辞下,主动证明这些话的准确性。

越不让别人碰的东西,别人越是想碰,这是因为人们的某种欲望一旦受到禁止,反而会激发他们想要一窥究竟。所以,如果你想让某人做某事,先不明缘由地不让他做,反而会激起他想要的欲望。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令以巧妙着称的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让神使赫尔墨斯赠给她能够迷惑人心的语言技能,再让爱情女神赋予她无限的魅力。然后,宙斯把潘多拉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耶比米修斯为妻,并且还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作为嫁妆,说盒子里是所有天神们送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在潘多拉临走时,宙斯却千叮万嘱地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打开这个盒子。

然后,潘多拉来到人间。起初她还能记着宙斯的告诫,不打开盒子,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潘多拉越想越觉得奇怪,既然是送给人类的礼物,为什么不让打开呢?既然不能打开,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原因呢?想来想去,潘多拉越来越压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越来越想知道盒子里到底是什么。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那个盒子。于是,藏在里面的一大群灾害立刻飞了出来。从此,各种疾病和灾难就悄然降临世间。

宙斯原本就是想要潘多拉把这些灾难带到人间,但如果明说,她就不会这样做,于是他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交待潘多拉绝不能打开魔盒,结果愈禁愈为,潘多拉还是忍不住去做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诱惑力;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宙斯叮嘱潘多拉说不能打开魔盒,这恰恰激发了潘多拉打开魔盒的欲望,最终打开了魔盒。

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即指由于被禁止而激发起欲望,导致出现“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这一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是:无法知晓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更有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其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存在。

“潘多拉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节目,每次都在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停下,留下悬念,以使听众在第二天继续收听。再如,电视连续剧往往在剧情的关键处突然插播广告,这种做法除了能提高广告的收视率,更能吊观众的胃口,不是停播不让观众看下去,而是希望观众的胃口被吊起后能长时间地看。这就是欲擒故纵的心理诡计。在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下,这个计谋却被人们屡试不爽。

生活中,很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例如,某商店销售的商品的主要针对人群是男士,但是正面的宣传作了很多,虽然是盛情邀请,但是前来光顾的男士并不多。于是商店经理改变了策略,第二天在商品门口贴出了“男士止步”的提示牌,很多路过的男士很好奇,却又不知道为什么,于是非要想进去看看,结果之后的一段时间,商品里的顾客络绎不绝。

这其实就是利用“潘多拉效应”的一种“假禁”,即自己的本意并非如此,通过欲擒故纵的手段,他想做,你也希望他这样做,却故意不让他做,从而激发起对方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最后成功地将其引导到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或活动中来。

喜欢一所房子,就会连带着喜欢这所房子上的乌鸦,喜欢一个人,也会连带着喜欢与这个人有关的人和事物。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受到这种感情的拓展和迁移的影响。

“爱屋及乌”是一个被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它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喜欢一所房子而连带爱上房子上的乌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感情的迁移,是一种感情的拓展。人们因为爱这房屋,而后也爱上筑巢于其上的乌鸦,就是因为爱这所房屋的感情,被拓展并迁移到离房子很近或者周围其他的事物之上,包括住在屋子上的乌鸦。

有“爱屋及乌”,就可拓展为“爱人及物”。爱一个人就会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也就是把爱某一个人的这种感情拓展,指向与这人距离最近的人或物,从而对其也产生了感情。比如,恋人之间,因为对对方真情实意,喜欢之至,就会对对方所用的物品,对方家庭中的成员,对方所从事的职业,与对方有关系的各种社会连接,全都表示接纳和喜欢。

又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崇拜偶像的现象。他们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歌声、演技等,就扩展为迷恋他的一切,于是很多人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抢购他们代言的产品,这都是爱屋及乌的表现。

其实,可以通过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来解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爱屋及乌的现象。“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便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并表示认同或者反对。

在人们看待或者评价某人的时候,由于对他的某种品质或特点产生了较为深刻和突出的印象,或产生了某种真挚的感情,这种强烈知觉和情感,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导致人们发生了认知和情感的转移。因此,一旦一个人某一方面给人的印象很好的时候,从这点出发,人们就容易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以偏概全,觉得他其他方面也很好,甚至觉得他身边的人也都很好,而其实际存在的不好的方面却被光环掩盖住了而没有被看到。这样也就容易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

因为“爱屋”而迁移到“爱乌”,这是一种情感的迁移和拓展,反过来,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人们“爱乌”的表现,来透视人们“爱屋”的心理。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运用“爱屋及乌”的反向探寻,来找到人们的感情源。例如,看到某个人对“乌”有感情,就对其进行反向探寻,从而找到某个人的感情源:爱“屋”。

如果,我们需要检测某个人对其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感兴趣,是否热爱,就可以从与其事业关系最密切的各种事件中去探寻,观察他对那些事件表现出来的态度、举措等,并从这些态度、举措去分析此人所蕴含的感情,爱憎的成分,检测爱或恨的深度和浓度。经过这样的分析和检测,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即使有的人很善于隐藏,但是也会在其他方面反映出来。

当你想给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时,可能会遭到断然拒绝,而如果你之前只是提一个较小的要求,他就会爽快地答应,在此基础上再提较大的要求,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从前,有一个十分吝啬的财主。一天,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来到了他家门前,请求财主施舍一顿饭给他吃。财主哪里愿意,他对乞丐说:“你滚吧,休想从我这里骗走任何东西!”

乞丐见财主如此吝啬,只好说:“既然你不愿意赏我饭吃,那让我进屋烤烤火怎么样?刚才下雨把我的衣服淋失了。再说,借你的火用一下,你又没有任何损失。”财主想想也是,于是就让他进门烤火。

乞丐边烤着自己的衣服,边对财主说:“饿了好几天,肚子咕咕叫,你借我一个铁锅可以吗,我想煮石头汤喝。”财主很奇怪:“石头也能煮汤喝?”乞丐说:“当然可以,不信我演示给你看。”财主就叫人拿来了铁锅,于是,乞丐在炉子上架起了铁锅,从路上捡了一块石头洗干净以后,放在锅里烧水煮了起来。煮了一会儿,乞丐尝了尝锅里的水,说:“味道不错,要是加点青菜就好了。”财主叫人拿来青菜。汤快烧开了,乞丐又尝了尝,说道:“要是加上一点盐和调料,那味道就更好了。”财主立即叫人拿来一些盐、葱和香菜,还顺便让仆人收拾了一些碎肉末放在了汤里。结果,乞丐成功地从财主那里弄了一锅汤,痛痛快快地喝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