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病由心生
16775400000018

第18章 健“身”先健“心”——心理健康的训练方法(4)

心理指导

大家都知道恐惧在一定意义上对我们的健康是没有任何益处可言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克服自己恐惧的情绪呢?一般来讲,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不要自己吓自己:心理专家经过调查后发现,让人们感到恐惧的并非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多人的恐惧都是自我的心理暗示引起的。一部电影中说:“最恐怖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你去看,而是引导你去想。”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如果你不断地暗示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那么你很自然地就会感到恐惧。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恐惧就是自己吓自己,消除自我暗示,恐惧也就基本上得到了消除。

马上行动:战胜恐惧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被恐惧压垮之前,马上采取行动。

不要有任何迟疑,要把恐惧消灭在萌发状态。不会游泳的人站在水边,总是越想越害怕,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当你对一件事感到恐惧时,你越往后拖延,恐惧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就越来越不敢做那件事。

设想最坏的结果:当感觉到有某种过分恐惧的情绪出现时,不妨问一下自己,事情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最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难道会因此失去生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就用这份勇气来迎接最坏的结果吧!

自我欣赏:努力去发现自身存在的特长和优点,并把这种优点和特长加以开发,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和优秀,从而就会获得自信。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恐惧就会慢慢地开始恐惧你,为你让路,直至消失。

恐惧并非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因此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大胆向前迈进,恐惧便会被你远远甩在脑后。

8.化不满情绪为前行动力

不满,是经常可以在现代人身上看到的一种不良情绪,如他们对工作,对家庭,对现实,对社会等,会牢骚满腹。

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矛盾纠纷,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不可能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想要听到的。而有时候受到他人的误解,甚至嘲笑或蔑视也都是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一味地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结果往往是于事无补,还可能让自己失去更多。

有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他在无意中获得了一颗硕大的珍珠,然而他并没有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如果能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这颗珍珠将会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珍珠。于是,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斑点依旧还在。他不甘心,连续削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消失了。这时,他才懊悔不已,因为他如果不去计较那个小小的斑点,现在的手里拥有的依旧是一颗美丽而罕见的珍珠。

生活中,不是事事都能够如愿,所以不满的情绪难免会伴随在我们左右,过分抱怨,不知满足,你可能会一无所有。正如一则报道中曾经提到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子,因不满足自己的单眼皮,去做手术,结果手术出现意外,她赔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所以说,很多时候,如果一味地渴求自身或者是别人的完美无瑕,受害的只有自己。而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让抱怨一直挂在嘴边,让不满始终充斥自己的头脑。

心理指导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不顺心的事。很多人喜欢抱怨上天的不公,用一腔怒火来表明自己的不满,并希望能获得上天的恩赐,让自己渡过难关。但事实上,谁都会遇到挫折,而每一次挫折都会存在它的正面价值。当你发现自己原来比很多人的境遇要好得多,你就会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那么如何来避免、控制不满情绪的发生呢?我们不妨来尝试以下几点:

保持心态平和: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因为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够笑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才能够知足常乐,笑对人生。

肯定激情:不管做什么事情,永远都不要失去应有的激情。若能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富有激情的心,那么不满就会慢慢消融,就会给你的生命带来更多的奇迹。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健康、精力和毅力,这种自信会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你的不满,给予你极大的帮助。

充满活力:一个人的行动如果充满了活力,精神、情感、心情也会随之一振。

因为充满活力的人大都是斗志昂扬、精神抖擞、精力充沛、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始终如一。所以他也决不会让不满的情绪时时刻刻充斥在自己的内心。

接触大自然:愤怒、不满时,不妨去郊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会发现相对于整个自然界来说,你是多么渺小。心中的不满、苦闷和忧郁会得到缓解。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而如果稍有不顺,你就让不满影响了情绪,那么你也可能将失去生命中许多弥足珍贵的事物。

健康从心出发,快乐由心做主。心是健康和快乐的根,可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健康的人,但是却又不肯快乐的心。而正是这种不肯快乐的心,才是健康变得似乎遥不可及。其实,健康和快乐都是自己的事,只要你愿意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么你就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控到健康频道。

一、心态健康,身体才能健康

所谓心态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一般来讲,不同心态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境也不相同。心态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既反映出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决定着我们的办事效率和成败。另外,从大处来讲,心态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质量,也关系着人类社会是否健康、和谐的发展;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心态则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纳粹分子曾经进行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心理实验。

他们对外宣称说是将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处死犯人,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抽干人身上的血液。

实验那天,他们从集中营里挑选来两个人,一个是普通工人,一个是威望很高的牧师。纳粹士兵分别将两个人捆绑在床上,用黑布蒙上双眼,然后将针头插进他们的手臂,并不停地告诉他们,已经抽了多少毫升的血,还有多长时间血将会被抽完。其实,纳粹士兵在他们身上插的只是一支空针头。结果,那位普通工人的面部不断抽搐,脸色也变得苍白,没有过多久,他就心力衰竭,在惊恐中死去;而牧师从始至终都是神情安详。事后,牧师说:“当时我的内心很平静,我不害怕,因为我问心无愧,即便是死了,我的灵魂也会进入天堂。”

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实验的残酷性,但是却让我们清楚了这么一个事实:心态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如果你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关键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继续生存;而如果你的心态不够健康,那么你所能经历的只能是死亡。

也就是说,心灵会接受不管多么荒谬的暗示,一旦接受,就会做出一定的反应。通常来讲,人的理智接受的是事实,而人的心灵接受的是暗示。如果心灵接受的是积极的暗示,那么心灵就会呈现出积极的状态,否则呈现的是消极的状态。

中国有句古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正是因为那位普通工人内心深处有一些消极的暗示,即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在极度的恐惧和焦虑中他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其实,生活中,健康的心态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乘客来说,如果他心态不良,晕车的暗示可能会唤醒他头脑深处对晕车的恐惧,进而真的会变得脸色苍白,呕吐不止,真的开始晕车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以积极健康的信念来激发出我们健康的心态,因为只有心态健康了,我们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心理指导

健康乐观的心态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极大的好处,一般来讲,乐观能增进人的食欲,减轻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还能增强人的免疫力,减慢大脑的老化过程。而不良的心态则是损害集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但会引起人的免疫力下降,而且易患各种疾病和癌症。那么怎样在生活中排除不良的心态呢?可参考以下几点:

1.开拓兴趣范围,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因为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业余爱好则能帮你消愁解闷。

2.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多交朋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流是克服一切障碍的武器,也是消除苦闷的灵丹妙药。

3.善于自我调节。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灾难和不幸,当祸事降临时,千万不要过于悲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4.胸怀坦荡、豁达大度。胸怀坦荡的人往往会拥有一片豁达的天空,且会具有健康的人生,因为他们会永远笑看人生中的起伏。

5.乐于助人,拥有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人应该拥有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因为“善”是处世的法宝,与人为善,则是与己为善。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心灵深处感到快乐,获得安宁。

6.知足常乐。只有知足常乐者,才能够保持心态平和、乐观,才能够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7.幽默、乐观、微笑待人。幽默、乐观是人们精神愉悦的一种心理状态,常言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而幽默的语言能够使人笑口常开,消除烦恼。

8.顺其自然,从容生活。佛家讲究顺应自然的生活规律,因为只有顺应了这一点,才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更为惬意舒适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影响我们人生的决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因为心态是我们命运的真正的主人,只要心态健康了,我们的世界也将会是光明的。

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拿得起,放得下”这样的话。而在现实生活中,“拿得起”往往很容易,但是“放得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好。在这里,“放得下”指的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不管外界发生任何事情,自己仍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姿态;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悠然自得……佛家的智慧告诉我们: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只有敢于放弃、勇于放弃一些生活中不必要的重担,才是健康长寿之本。一味地索取,一味地想要拥有,到头来,压垮的、打倒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只是,现实中,我们“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功名利禄、金银财富、忧愁苦闷等在我们的心中占据了太大的位置。以至于我们每天都被这些事情所困扰,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不仅会产生心理障碍,也会使自己的身体承受种种不良的反应。

“文革”的时候,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的干部,因为看不惯“四人帮”横行霸道的作风,被打成“老右派”。于是批判他的大字报一时间铺天盖地。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那个炎热的夏季,那个干部竟然穿着棉衣去看墙上的大字报,很多人都以为他精神受到了一定的刺激。然而那位老干部淡然地笑了笑说:“我这叫心静自然凉。”后来在艰苦的牢狱生活里,他自创了一套“健身法”。如今,他依然健康的生活着,每天用那套健身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依然时常引吭高歌。

这才是智者的姿态:平和乐观,拿得起、放得下。也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使他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避免了疾病的侵袭,健康而乐观地走到了现在。

我国唐代着名的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曾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愤恨耿耿于怀。”因为这些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只有放下这些无所谓的心理负担,才能够健康生活。否则会感到生活得很疲惫,无精打采,未老先衰。

生活中,要想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因为放弃是一种睿智,它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本性,使我们真实地享受人生;同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也只有选择明智的放弃才能够拥有轻松的健康。

心理指导

因为放不下太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宋朝着名女词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因为放弃不了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绵之情,使很多年轻的生命过早的夭折;因为放不下耀眼的功名利禄,于是甘愿一生追逐,结果只剩下身心疲惫……生活中,智者的哲学告诉我们要学会“放得下”,这才是生命的强者。

不和别人攀比:不要一味地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也不要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优秀出色时就开始自卑、伤心。应该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只跟自己比,不要盲目地去追逐别人的眼光。相信明天的太阳会依然升起。

学会放弃:放弃并不是懦弱,是一种勇气,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

放弃了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可能会促进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似乎是在放弃,其实也是一种坚持。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记住,拿得起,放得下,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保持平和的心态:惟有心态平和,才能笑看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才能把握住生命中每一个属于自己的细节,走向生命的深处。

漫漫的人生旅途之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太多,因此不要把悲伤的事情都放在心底。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用理智克制感情,正确对待名利和财富,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有所谓的对待一切。

三、学会“简单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节奏加速的时代,我们总是去试图追逐太多的物质,用金钱来打造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以及无懈可击的外表。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出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无论用多么昂贵的化妆品,却怎么也遮不住日渐憔悴的容颜。同时,越来越大的压力压的人们气喘吁吁,身心疲惫……此时,简单生活,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方式。

可以这样来给“简单生活”定义:一种朴素、低科技、充满灵性的生活;一种有目的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自身、对环境保持真实的生活状态……只是,生活中,困扰人们的事情往往太多。有许多人每天都是生活的风风火火,即忙家务,又忙孩子,还要应付工作,应酬交际,盘算着怎样来挣更多的钱……总之,他们行踪不定,难得清静。结果是很多想要拥有的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而且生活疲惫不堪。

很多人,他们总是不清楚自己是为谁活着、怎么活着,于是无聊、迷惘、今天不想明天,明天不回首昨天,就像是一叶扁舟,在茫茫的大海中,失去了前行的方向。还有的人生活总不得要领,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时自行设计角色,结果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这些人生活的太过于复杂,而选择简单生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