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700000041

第41章 沟通从心开始——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4)

造成猜疑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猜疑心理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与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古人云:“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就必定会长相疑。然而,“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在怀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自信心不足。有些人自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而总感觉别人在议论自己,鄙视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越是有十足的自信心,越是容易信任别人,就越是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吃过亏,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情感挫折,结果万念俱灰,对任何人都不再相信。

专家建议

有猜疑心理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很有灵气,有创造力,但是如果过于敏感,尤其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学会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就要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

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三、要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糊涂一些会更好,这样就可以避免自找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扰,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云消雾散了。

四、要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从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解除误会的能力与方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地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猜疑者产生怀疑之后,冷静的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同被怀疑的人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很有好处;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你的猜疑心很重吗

你是否经常猜疑别人?是否常常感觉自己的疑心病很重?到底是不是自己想得太多了一些?做下面的测试,使你可以更了解自己!

请你统计你每一题所得到的A、B、C数目,得到最多数目的即是你的结果。

1.见到一个人在街上鬼鬼祟祟的,四处张望观看,你认为他可能:

A.可能正在躲人,所以小心翼翼

B.大概想偷东西,正在寻找目标

C.可能是个神经病,所以举止怪异

2.相关研究指出,电脑辐射非常严重,你会怎么想?

A.没事就少使用电脑吧,人生还能多活几年

B.电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时可以尽量离远一点

C.不上网,怎么可以!反正以后一定会研制防辐射药物的

3.你感觉你工作时的态度跟下列哪一项叙述最接近呢?

A.一切听从老板旨意,以公司的利益为重

B.老板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我会以我的想法为主

C.老板爱批评就让他批评,我的工作做好就行

4.路上偶遇车祸,有个人被撞受伤等待救援,依你的个性你会:

A.这种事不吉利,还是离开为好,免得被煞到

B.没有什么好看的,稍微观看一下就走人

C.看看他怎样了,直到救护车把人拉走才离开

5.你认为情人节送花送礼物是一种:

A.那是商人炒作出来的市场,根本就是为了赚钱

B.虽然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可是毕竟一年才一次,开心就好

C.很有意义,浪漫和温馨是无价的

6.夏天炎热,很多人会想去海边玩耍,如果是你,什么情况更能诱惑你呢?

A.跟家人一起去,那样子更自在

B.独自一人走在无人的沙滩上,那会很舒服

C.偶像团体举办演唱会,最想去

7.有一天你被身边的人误会了,而且他很生气,你会:

A.不解释,相信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B.过几天等他消气了,再慢慢跟他解释吧

C.立刻跟他解释清楚,不然我心里会非常难受

测试结果:

A较多的人:你的猜疑心比一般人要重。也许你太在意朋友的看法,太在乎别人看自己的眼光,致使你很容易判断失准,甚至由于压力大,常常不注意就与别人发生争执。多花一点心思在自己身上,充实自己,或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更有自信,原先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B较多的人:你的状况不能算猜疑,而是拥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你判断事情的能力也会随着经验而越来越高。但你偶尔也会依赖自己的直觉,忽略情感因素的影响力,从而落入自己的陷阱。处理事情尽量不要拖泥带水,能够利落干脆地解决最好。否则你便要到处去寻找证据,才不会成为一个猜疑多心的人。

C较多的人:基本上你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人,因此说你迷糊可能比较贴切,更不可能是猜疑心重的人。不过有时候,你却可能因为太执着反而会闹出不少蠢事来。你不适合和人玩心机,天真单纯更是你的魅力特质。遇到事情要顺其自然不强求,你将会快乐、幸福,而且成为大家的好朋友。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各种场所。但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

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一项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其中女生尤其是高中女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一位十五六岁的高中生,不敢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发言,如果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躲不开,她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对上台发言,用她的话说:“还不如把我杀了。”

胡兵,现在就读于一所市重点高中,曾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在学校里胡兵也算是知名人士。但是他平时话语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极少和别人讲话,也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如果有人主动找他聊天,或者请教他一些数学难题,就会发现他对人总是不理不睬,无动于衷,同学很难与他相处,于是很少有人与他交往。

有一次,学校组织数学竞赛,要胡兵发言。胡兵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紧张得不知所措,语无伦次,不停地出汗。台下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对他的不满,胡兵回过头来看到校长也是一脸失望的表情,于是更加说不出话来。散会后,胡兵看到班主任被校长叫去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回来后叫胡兵第二天把家长请到学校,胡兵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请过家长,这次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感觉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自己,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相差甚远。回到家里,爸爸和妈妈又把他狠批了一顿,说他没出息。后来与人相处时,胡兵总是担心面对尴尬的场面,而尽可能地逃避与人交往。他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怕别人看出他表情不自然,总是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很不友善,或者在别人的眼光中看出对自己的鄙视:“不就是一个书呆子吗,只会学习,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理人,这么狂!”后来胡兵见到人就害怕,甚至和陌生人走对面,他也会紧张不安,完全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学习了。

心理专家告诉你

社交恐惧通常起源于青少年时期,男女均可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希望与社会融洽,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但有些青少年一遇到具体交往,如与人谈话或与人交往时,就出现了不敢见人,遇见陌生人面红耳赤,说话唯唯诺诺,语无伦次等现象,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恐惧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惧。社交恐惧往往会泛化,严重时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极大的妨碍,同时也危害着身心健康的发展。研究发现,社交恐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够损伤人的心理功能。

这种社交恐惧现象十分常见,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中学时期,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要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升学、求职、就业、婚姻等一系列社会化进程。

社交恐惧的原因主要是社交动机。如果你的社交动机是希望在别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时,你的恐惧感就会明显;社交恐惧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交技能的缺乏。一些父母或教师仅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们社交技能的培养。再者,现代人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缺乏同龄伙伴的校外接触,长大之后,很容易养成依赖、害羞、胆怯、孤僻的个性。社交恐惧者几乎都是年轻人,一般在青春期后,即12~16岁出现,中年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患社交恐惧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着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辱。或者一旦暴露于类似环境中,总感到紧张、焦虑,明知不必却又无法消除。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预期性焦虑及多汗、面红耳赤、胃肠道症状等躯体症状。

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许多人会更加惧怕与人交往,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还有些患者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父母的过度保护或是不断指责,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评价降低,从而引发社交恐惧。还有些学生因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而是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指责中,这对青春期的学生也十分不利。此外不爱运动也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专家建议

一、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对自己应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事事时时得体,求全责备也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自我暗示:人是群居动物,我是这一群体的一分子,谁也不会费心思地专门盯着我,盯我的那一个肯定是关心我、爱护我的人;我并不比别人差,也不缺胳膊少腿,别人也和我一样,一张嘴巴两只眼,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

二、改善自己的性格

害怕社交的人多是较内向的人,应注意锻炼和改善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娱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三、转移刺激

即暂时转移社交刺激,让外界刺激在你的头脑之中有一段时间消失。这样条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层逐渐淡化,有时还可消除。

四、加大刺激强度

即反复接触引起恐惧的刺激,使刺激逐渐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五、掌握知识

尽管大家都知道人生活在世上社交意义重大,但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艺术以及相关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和传播学知识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社交恐怖这一心病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