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700000043

第43章 虚拟世界的精彩——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1)

近年来经常报道网络上瘾后引发的青少年各种情感问题、安全焦虑,诱发青少年的人格障碍。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难免也会因一些不良内容而对他们造成精神伤害。有一部分青少年上网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沉迷于格调低俗的网上聊天等。而网络游戏,更是让不少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于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的青少年,这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的影响会使青少年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待人处事或走入社会都会以固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侵害他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现如今网络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我们走来,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让青少年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全球眼光;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信息,有利于青少年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

而同时,网络也存在着非常危险的另一面,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困扰。比如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学生上瘾,间接和文字式的交往形式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欲望。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网络和很多的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不良冲击有:

一、沉迷于上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不利

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为将来的工作与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学习知识,还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行为和道德习惯。而网络打破了青少年学生们平静而单一的学习生活。一些本身对学习就存在厌烦心理的青少年学生,选择了上网来减缓压力。他们在虚拟的网络里“交友”、打游戏,还与网友“见面约会”。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样做既浪费了学习的大好时光,又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还会逐渐形成学习成绩越不好,就越不爱学习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因上网而旷课的情况。

二、不健康网站对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成长不利网上的网站不计其数,不健康的站点更是隐蔽其间,若要把所有不健康网站屏蔽掉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在网吧。去网吧上网的青少年学生几乎都访问过不健康网站。这些不良信息对于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追求刺激而又缺乏自控和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学生充满极大的诱惑。心理专家指出,当代青少年学生中常有一些不良行为或问题行为,比如模仿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离家出走、逃学、早恋、说谎、烦躁不安、嫉妒、自卑、逆反、吸烟、喝酒、打架斗殴、青少年犯罪等。

三、罹患网络心理疾病

(1)“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互联网成瘾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聊天成瘾、游戏成瘾和强迫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类型。“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学生“嗜网如命”,若不上网,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急迫地想上网,时刻忧虑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也是关于上网。

(2)“网络性心理障碍”

网络性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丧失、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动作迟缓、易于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有自杀倾向、社会活动减少等。

袁辉是广州某市属大学学生,20岁,是个超级网虫,每天都要在网上泡10多个小时。他和一个17岁的女孩在网上认识半年后,两人很快就发生了“网恋”,并在某网站进行了“结婚”注册,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一个共同的网页。

他们这个网上的“家”真的太像家了,这个用文字和图片堆砌的家不但有像模像样的家具和房间布置,而且有每日三餐的菜谱,甚至还有他们虚拟的“夫妻生活”的描述!当袁辉和那个女孩“结婚”不到3个星期时,网站通知他,他的“爱人”怀孕了,小辉大喜,每天抱书苦读孕产妇注意事项。6个星期后网站通知他,说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袁辉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15个星期后,网站又告知小辉,他的“妻子”、“儿子”均病重,袁辉于是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直到第18个星期,网站宣布:因医治无效,他的妻儿双双“去世”,他的婚姻宣告结束!此时的袁辉沉浸在痛苦之中,因为太投入,他竟然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到现在,好好的大学上不了,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的墓地去悼念他的“妻小”,然后垂头丧气,喃喃自语……

上网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分依赖的行为。犹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上网成瘾会对人的工作、学习、社交、身体、心理等方面有严重影响。对青少年来说,网络的可获得性强,许多学校和家庭都给他们提供了上网的条件,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上网。

再者,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恐惧倾向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转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

第三,是一个与发展性相关的问题,即同一性的建立。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能力。有的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种积极的自豪感,在虚拟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得更加积极,他们甚至相信这些虚拟的东西会变成现实。鉴于以上原因,青少年很容易卷入网络中。一旦他们上网成瘾,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焦虑、肩膀颈椎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心理和生理疾病。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害性,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有益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还要杜绝不健康的网站,远离网瘾,让自己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也许有的同学会想:自我保护跟我没什么关系,那种危险紧急的情况说不定我一辈子都不会遇上,我现在干嘛费那心思劳那神呢?

其实,自我保护还包括另外一方面的含义,即自我保护并非只体现在危急关头,它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和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甚至体现在玩的时候。只有学会从小处、从一点一滴中保护自己,你才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近年来,对青少年学生吸引力最大的要数网络游戏了。市场上大部分的网吧都设在街面或胡同里,这些网吧几乎都是环境拥挤,简陋不堪。经营者们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来玩,设置了各种有奖游戏。在这样的环境里游玩,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是极不利的。

2007年5月19日晚上6点左右,家住河南省郑州市的赵先生下班回家后发现,家里好像来过人,客厅里的影碟机和儿子屋里的玩具都不见了。

“家里是不是被盗了?”赵先生正准备拨打110报警。这时,年仅14岁的儿子赵迈却神色慌张地阻止爸爸报警。在赵先生的追问下,赵迈终于讲出了实情:“卖给收购站还钱了。”

原来,赵迈每次放学之后都不回家,而是直接和同学去网吧打网络游戏,由此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尽管他将爸爸、妈妈平时给的零花钱全部“贡献”给了网吧,但却是“杯水车薪”。于是,赵迈就到处向同学借钱。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竟然欠了同学300多块钱,他的同学多次催他还钱,可他总是一拖再拖。

后来,这些同学要出去游玩,非要赵迈还钱不可。赵迈实在没有钱还他们,想了一天,终于决定趁家人不在的时候,让他的同学来家里搬走几样值钱的东西,去废品收购站卖掉还债。当天下午,赵迈就带着同学回家,将家中的影碟机和自己房间里的几件玩具拿走,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卖掉了。

心理专家告诉你

网络游戏画面变幻神奇,内容刺激惊险,投入性、对抗性非常强,使人一旦加入其中,就得集中精力进入“角色”,耳眼手脑并用,往往可以使情绪得到宣泄,使心理得到平衡,因而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无法拒绝的诱惑力。

据有关调查表明,67.3%的青少年学生在游戏厅、网吧或在家里玩过网络游戏。尽管网络游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但是由此引起的“网络游戏综合征”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注意。对于青少年学生玩网络游戏,父母只会担心占用大量时间而影响孩子的学习。但这种影响只是表面的,实际上网络游戏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这种危害很多都是隐性的,所以不被人们注意。

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学生会出现精神萎靡、脾气暴躁、逆反性强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吮吸手指、寝食难安、神思恍惚等行为紊乱现象。

由于网络游戏画面闪烁不定,在青少年长期盯着屏幕看时,会诱发青少年学生产生癫痫症状。长时间面对屏幕,也会影响视力,还会造成免疫力降低,从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对下降。有些人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但是调查结果表明: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大脑的灵活性和工作指数与其他同龄人相比略低。

青少年在游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游戏性焦虑,具体表现为易怒、好斗。一般只要停止游戏一段时间后,这种焦虑就会自然消失。但是若青少年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那么游戏性焦虑就会固化到青少年的情感和性格中去。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以各种身份和角色存在,而不必在意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在游戏中,自己是主角,不需要对任何人做出让步,不需要和人争执。长期沉迷于游戏中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理解、也不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从而导致社会适应不良。而且,很多的网络游戏中都带有大量的暴力内容,使在游戏中打得过瘾的青少年学生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体验。此外,网络游戏中还含有赌博、色情等不健康成分,这些都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带来消极影响。

专家建议

网络游戏具有交互性,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也更高。很多游戏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青少年具备一定的反应速度和理解力才可以顺利过关。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说,网络游戏若使用得当,会起到缓解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宣泄焦虑和紧张的作用。

正如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一样,网络游戏并非对青少年绝对的有害,只是在缺乏正确引导时才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只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游戏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青少年学生是由于孤独、缺少关爱才去玩网络游戏。因此,家长应用足够多的时间去陪伴和关心孩子,引导孩子参加健康的业余活动,如文艺、体育等。

青少年学生要严格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每一次玩的时间不宜过长,通过逐渐减少游戏时间而最终把游戏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大。许多青少年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和玩网络游戏,而且还经常包夜,没有精力学习,期末考试挂了科。即使痛下决心,不再上网玩游戏,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常是人在教室,心已经飞到了网吧。青少年上网成瘾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已经受到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高度重视。

上海某高校一位大二男生来到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自从暑假开始到现在,几乎天天‘挂’在网上。平日里无精打采,一上网就处于亢奋状态。虽然每天告诫自己不要泡吧了,可一到傍晚,还是不由自主地走进网吧,一玩就玩到了凌晨,想停也停不下来。‘网瘾’越来越大,本来开学后上课学习够紧张的了,可还是难以自拔,特别痛苦。刚进大学时成绩还不错,后来‘红灯’越挂越多,差点被除名,学校最后同意让我试读一学期。爸妈为了管住我,甚至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来。”

有位学生说,他心情不好时,常常上网发“帖子”,召来了许多共鸣者,大家发发牢骚,还相互安慰一番。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己对网友依赖过度,虽然知道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靠网络是解决不了的,但不知道怎样面对面地与他人交流沟通,释疑解惑。

姚飞,因沉迷网络从北大两度退学,今年再次参加高考又被北大录取。在论坛的长沙分会场,走出泥潭的姚飞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姚飞说,父母对他非常溺爱,造成自己一直过度依赖父母,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就到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由于从小学习好,从学校到家庭都被捧着护着,而自己没有真正树立责任感,唯一的责任就是高考,所以上大学后就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于是开始沉迷上网、玩游戏。

心理专家告诉你

心理学认为,网络成瘾使不少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他们往往沉溺在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世界。上网排遣心理困惑虽然可行,但过分依赖网络却是舍本求末。青少年时期,是重要的人格发展期和社会关系建立期,如不注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反因上网成瘾而萎缩,今后如何直面社会,参与各种交流、合作、竞争就成了问题。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网络这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因为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也可以逃避现实,使情绪得到充分宣泄。

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其家庭教育大多存在问题。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生活上一一满足,唯独在学习上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精神上没有尊重和理解,忽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当孩子在学习上遭遇挫折,家长不是鼓励而是指责,以致孩子的情绪受到伤害,就很容易去找发泄的对象,如网络游戏。

很多有网瘾的孩子表示,从网络游戏中能够得到成就感是他们迷上网络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有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交流少,缺乏沟通,或者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缺乏家庭温暖,也容易使孩子沉溺网络,从中寻找快乐。还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独立意识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较差。许多孩子学习成绩好,但社交能力差,以致不能正常融入社会,就选择躲进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由于青少年世界观尚未成熟,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内容,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受网络暴力的影响,一些网瘾少年没钱上网,就去偷去抢,网络色情还会导致青少年性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