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700000047

第47章 给生命插上翅膀——压力与心理健康(3)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青少年学生,也同样承受着激烈的竞争,人人都想得“第一”,不错,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实中只有一个“第一”,你如果想争“第一”,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出几倍的代价,与此同时,你的压力也自然会比别人更加沉重。

某大学男生刚刚走进大学时是一名聪明过人的保送生。他向来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刻苦勤奋,性格热情开朗、大方自信,喜欢争强好胜,不甘人后,而且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怀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他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在第一位,为此,他感到十分荣耀。然而,在系学生会布置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会上,当他看到班里几个学习成绩没有他好的同学竟担任了学生会干部,并跑前跑后地忙碌着,特别受同学们的关注,心里很不平衡,一种落后于人的强烈感觉油然而生。他不能忍受这种不平衡,下定决心一定要比他们强,样样精干,保持“第一”的核心地位。于是,新学期开始后,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管理工作中,有时还利用上课时间准备各种会议活动,有志者事竟成,天赋极高的他很快就得到了老师的欣赏和同学的关注,大一第二学期就要结束时,他被评选为班长,系学生会主席。可是,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他在管理工作方面崭露头角时,他的学习成绩却明显下降了,尽管他学习很刻苦。于是每当考试不及格时,他就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因此罚自己一天不吃饭或在烈日下曝晒一小时,以警示自己要更加努力学习。就这样,他的成绩一路下滑,他也一再惩罚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到了大三时,他已经出现五门成绩不及格,面临着退学的危险。这时,他彻底绝望,感到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了却自己的一生。

心理专家告诉你

案例中的男生十分要强,事事争“第一”的心理,最终将自己推上了绝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制订的目标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遭遇了挫折,产生了心理压力。他没有勇气客观理性地面对困难,也没有能力抵抗和应对困难,最终只能面对悲剧。因此,青少年学生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目标,否则不但不能缓解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作为学生,争强好胜是好的,但是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争个“第一”,位居“第二”、“第三”就不好吗?要知道“第一”不好争,而且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掌握那些该掌握的知识就问心无愧了,只为了分数和荣耀去攀比是不可取的,尽管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就是阻力,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第一”而给自己施加不堪重负的压力。过重的压力,不但不利于学习与生活,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在某一方面,也许你不如别人,但是在另一方面,你可能会比别人强。要知道不去争“第一”也有它的好处,首先,你没有坐在“第一”的宝座上,因此,学习使你不必特别急切,这样就能避免心态失衡,从而缓解压力。其次,作为学生,“第二”、“第三”的位置也不错啊,与“第一”不过是一前一后而已,并不一定非要去做“第一”,而徒增压力和烦恼。再次,你可以把“第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旦条件具备了,自然就水到渠成,登上“第一”的宝座了。

专家建议

一、正确地评价自己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要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二、不作过分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然压力重重。中学生应该建立悦纳自己的健康人生态度,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三、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

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四、要培养自己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

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

五、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

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六、转移消解压力

在一件事情上失败,短期内又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弥补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在其他活动中得到释放。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使自己获得愉快的心情,压力就会逐渐消解。

生活压力承受指数测试

生活中你有很多事需要处理,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需要应付。这些都是生活压力,需要你有耐力去承受。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答案在“几乎总是”、“大致是”、“从来不是”中选择一项。

1.你每天至少吃一顿以上美味的、令人轻松愉快的饭菜。

2.你每周至少四个夜晚睡眠七至八个小时。

3.你经常献出爱心,并得到同样的回报。

4.在五十千米内,你至少有一个可信赖的亲友。

5.你每周至少做两次体育锻炼,每次运动量达到出汗程度。

6.你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7.你每周喝带酒精的饮料最多五次。

8.根据你的身高,你的体重是正常的。

9.你的精力足以应付你身边的大事小事。

10.你有你的信仰(或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并能从中汲取力量。

11.你经常参加朋友聚会。

12.你的周围有很多熟人和朋友。

13.你拥有一个或更多的能倾诉的朋友。

14.你的身体(包括视力、听力、牙齿等)情况良好。

15.当你发怒或心情不快时,你能有很多机会畅快地把心中的不快倾吐出来。

16.你常常和身边的人(如家人、邻居等)聊天,谈谈家庭琐事等。

17.你每周至少做一件使自己愉快的事。

18.你能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19.你每天喝咖啡(或浓茶、可乐等)的量不多于三杯。

20.白天你不受别人的干扰。

评分标准:

选“几乎总是”得1分,“大致是”得3分,“从来不是”得5分。

测试结果:

完成上述二十道问题后,将各题得分相加,把相加的得分和减去20,便得到了你的生活压力承受指数。

如果这个数超过30分,表示生活压力对你已有所影响;如果在50~75分之间,那么你在生活压力下已处于脆弱的状态了;至于超过75分,则说明你的承受力极差,在生活压力下,已是处于不堪承受的境地了。

高考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功能,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考给考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带来了巨大压力。高考对于每位学生都很重要,但是有个正确的心态更重要。此时学生们都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对得起父母多年的养育和自己多年的辛苦,在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下学生们反而心情烦躁,收不住心,很难集中精神,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效果明显不成正比。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压力太大造成的。

小明是师大附中高三的学生,他是人们公认的优秀生,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只会读书从不惹事。但是,在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时,他却显出了许多反常,他时常焦虑不安,当前正是大家冲刺的时候,他却两次从家中和学校“失踪”,这让父母和老师的心都揪了起来。小明自己也没法解释自己的行为,高考的日子越近,他就感到越慌乱。小明的行为并不是个案,班主任发现,许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失常。

广西宾阳县一名女高中生在县妇幼保健院割脉自杀,所幸被及时发现,经紧急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医院主治医生说,女生左手腕处血管神经被割断,神经功能损害较大,虽然被割断的神经已经接好,但是其左手手掌和手指将来可能会萎缩。在救治过程中,她的情绪很激动,嚷着要医生找毒药给她吃。经过治疗和开导,目前女生的情绪基本稳定。据女生的家长说,女儿自杀的原因是高考前心理压力过大。

心理专家告诉你

高考前,高三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由于高考所具有的鉴别、选拔人才的尺度性控制功能,所以在“优胜劣汰”的铁律控制下,必然会对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家庭、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并把考试成绩作为是否录取的唯一评价标准,这是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从学生来讲,首先,多数考生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对自己现实水平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失衡,如果低估自己,就会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一种怀疑自己能力的压力;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则高考不能成功,事与愿违,也会产生失望的压力。其次,考生把高考意义看得过重也是压力产生的一个深层原因。如不少考生把高考看做是人生道路上决定其命运的唯一选择,并把考试成功与对父母的回报等联系在一起,就给自己定下了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目标,这无形中也就为自己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近年来,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有关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中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在高考前,这些心理问题因高考压力而更明显。

面对高考,时间越来越紧,手头要复习的课程越来越多,面对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想什么都抓,可能什么也抓不到,还不如放松一下,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课程,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不和别人比,只和昨天比,就会从容一些,也会有成就感。

所以,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专家建议

一、正确认识高考

确定合理的目标,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二、制订合理的考试分数目标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三、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分数观

我们的同学过于看重分数,一个不理想的分数会让他们沮丧、绝望,甚至放弃自己。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手段,通过考试,最主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去改正。所以,同学们对考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家长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放松和营养供给工作。

四、树立自信

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建议大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记住,放松,慢慢地,小心地做”,“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只要我尽力而为”,“离成功又接近一步了,我又做完一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