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800000016

第16章 为自己的心理把脉——给自己的心理开个良方(11)

老人不应在“空巢”中生活,子女也不应该让老人“空巢”。例如两个子女,一人接一位老人去为自己看孩子,老夫妻不得生活在一起。要把感情还给老人,爱情并不是青年人的专利,爱情同样也属于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常言说:“老伴,老伴,愈老愈要有伴。”这不是笑话,而是生理学、心理学及社会伦理学对人类情感的如实总结。对老人丧偶、应支持其再婚。虽然再婚的问题很多,但总的说以再婚为好。老人更需要爱情的甘露。生活中常见到相依为命的一对老人,常常一个病逝了,另一个不久也去世了。尤其是丧妻的男性老人,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性生活可以说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食欲、性欲都属于动物本能,也是人类两大基本要求。所谓“食、色,性也”,食,就是吃饭;色就是性欲,没有性欲就没有接近异性并进行性活动的动力。所谓天性,是说明这两种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是两股强大的内驱力,有了这两种本能(有的地方称为求食求偶),人类和其他动物才能保存自己,延续种族。所以,这两种欲望不应抑制,这个前提应该肯定下来了。

但性的问题比别的问题还要复杂。

人类脱离了原始状态,性活动和性欲望就受到限制和压抑,在文明社会里更是如此。人们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吃饭问题,讲究吃的艺术,聚餐和宴请更是联络感情、交往和礼节的活动,从不受人鄙视和感到羞耻。而性欲则不然,在任何社会里,公开谈论性问题都不被认为是高尚的。在大庭广众下赤裸裸的性活动,任何社会都不允许,必然要受到指责、鄙视、禁止和制裁。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和谐的性生活可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禁欲不可取,老人也应有适度的性生活,一般人认为老年人无性生活是好事,“无欲则长寿”,但事实刚好相反。老年人仍有性能力,仍可享受性生活,而且是老年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适度的性要求得到满足,在生理上可促进老年人新陈代谢,在心理上可使老人情绪振作,不仅无害反而有益。破坏老年人性生活的主要因素是无知、酒精和药物。传统观念认为“理想的晚年”不外乎吃得饱、穿得暖、老有养、病有医,再加上举家和睦、子女孝顺等。但离退休老人,尽管在以上诸方面都较满足,却依旧乐不起来。他们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口欲语而嗫嚅,足欲举而踌躇”。在老人的精神生活中,爱情是其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在解决老有所养、所学、所乐、所为的同时,还应加上“老有所伴”。让爱神也光顾这常被人们忽略和遗忘的角落,这样,老人精神生活才得以圆满。因此,应采取以下几点保健措施:

(1)精神上要立于不败之地,这对老年夫妇尤为重要,要积极暗示,相信自己的性机能是强健的、富有生命力的。

(2)生活中要不断追求年轻愉快的情绪,这样会使机体也随之年轻。实践证明,生活中自认衰老将会加快性机能的衰老。

(3)性机能兴衰的关键在于腰和足功能的发挥与否,因此要加强对下身的活动锻炼,诸如慢跑、步行、散步或登山、爬楼等,尽可能以步代车。

(4)锌元素是夫妻和谐的必需营养素,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中老年夫妇,在饮食上要保证含锌丰富的食品,如海产类食品的摄入,并力戒烟酒。

(5)丈夫要有爱慕女性的正气,这样能刺激性腺激素的分泌,使性机能良好。

(6)胸怀开阔是不老的心泉,幽默和诙谐是保持青春不老最好的灵丹妙药,精神抑郁会导致阳痿,夫妻在性格上要开朗豁达,在生活中要幽默宽容。

一般而言,一个能够顺利走完一生的人,都要经过三大阶段,即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两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一是由童年步入成年的发育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另一个就是由中年踏入老年的过渡期,被称之为更年期。

更年期,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石梯子的一级,还有一个意思是顶点,是指生殖能力终止的时期。对人类而言则是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是生命活动客观规律。

(第一节)了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霍老师今年53岁,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霍老师属于那种性情温和,又很会关心体贴人的女性,再加上从教多年,长期和学生在一起,对待任何事和人都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可是近来霍老师的一些反常言语和举动,令家人和学生都有点不解和害怕,在家时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老伴争吵,和孩子们也是经常发生冲突,动辄就摔板凳砸桌子;在学校也多次情绪失控,学生稍有不是,她就大发雷霆,有时甚至还大骂学生,但骂过之后又非常后悔和内疚。她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对劲,但她知道自己身体没有毛病,在家人的劝解下,霍老师去心理咨询所咨询了一下王医生,经王医生诊断,霍老师的一切反常举动都与她到了更年期有关。

更年期及其一般征兆

一般而言,一个能够顺利走完一生的人,都要经过三大阶段,即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两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一是由童年步入成年的发育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另一个就是由中年踏入老年的过渡时期,被称之为更年期。

更年期,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石梯子的一级,还有一个意思是顶点,是指生殖能力终止的时期。对人类而言则是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是生命活动客观规律。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和必须面对的现实,表现为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在发生退行性变化。就人类来说,更年期是指妇女一生中性成熟至老年期的一个过渡期,是妇女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必经生命阶段。妇女更年期的到来一般在45~55岁之间,男性的更年期的到来要比女性晚,一般在55到65岁之间。但由于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发育早晚的不同,更年期的到来时间也不尽相同。

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减退或失调,特别是性腺功能的变化是更年期的主要表现。

这一变化或轻或重会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与精神活动状况的稳定性减弱,从而导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对各种精神因素和躯体疾患都比较敏感,以致出现情绪波动、感情多变,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果在进入更年期前,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则可在心理上较快地适应更年期机体内环境的调整,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症状的发生,平安度过更年期,顺利迈进老年生活。案例中,霍老师的一系列心理反常表现都是因为她已经步入了更年期。

什么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河南新乡的刘女士今年49岁,月经不规律半年了、经常是浑身无力,心烦意乱,头蒙眼晕,刘女士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来到北京妇产医院求医,经医院的诊断,刘女士患的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家住保定的梁姨今年53岁,退休前在市建行工作,近几年来经常情绪急躁、易于激动、心慌意乱、喜怒无常,梁姨认为是工作太忙,压力太大的原因,也就没想到要去就诊。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梁姨想着平时的一些身体的不适只要好好休息也就没事了。可没想到退休后不到两个月,身体就出现了其他症状——经常出汗、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关节酸痛、体形发胖等,还有最让梁姨受不了的就是晚上睡不着,一开始吃安眠药还勉强能睡着,可是近来安眠药也不管用了,老姐妹们说她可能是得了更年期综合征。经医生诊断,梁姨的症状是更年期综合征导致的。

那么什么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呢?医学心理学家指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绝经之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一般在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这些症状便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由于更年期是性激素在体内发生明显改变的阶段,因此有些人一下子不能适应如此变化,会出现下列不适症状:月经周期紊乱、忽来忽隐、经量不一,并逐渐减少;情绪急躁、易于激动、心慌意乱、思想不集中、喜怒无常;面部潮红、经常出汗、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关节酸痛、体形发胖等。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每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可以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如案例中的梁姨。短的几个月,长的可延续几年。更年期综合征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妇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

据有关专家介绍,妇女绝经后,身体的发病率比过去高出好几倍,而且这一时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而引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更年期妇女更应给自己更多的关爱,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更年期的一些常识,做好心理准备,乐观坦然地顺利度过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心理的异常表现

一些对更年期常识了解不多的妇女,往往把月经的停止看做是生命快要结束的征兆,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系列更年期症状,常会胡思乱想,产生悲观、忧郁、烦躁不安等状况。情绪及心理状态的不良会加重更年期症状,而这些症状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造成恶性循环。医学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女性更年期的这些异常表现主要是由于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失调及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引起的。常见的更年期妇女心理异常的表现有:

1.焦虑心理反应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由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使一些妇女顾虑重重,常对外界的一点点刺激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和紧张,精神难以集中。

2.悲观的心理反应

一些妇女出现悲观的想法,情绪消沉容易激动、烦恼。一些人疑病疑癌,担心自己已经衰老,生命似乎走到终点,好日子过完了,失落感特别明显。这些人常喜欢回忆过去岁月中不愉快的事件(灰色回忆),经常以泪洗面,思维凌乱。

3.个性与行为的改变

一些妇女的某些更年期症状比较明显,由于这些症状影响并改变了她们的个性,并出现感情的不稳定,其表现为多疑、唠叨、自私、急躁,不近人情,无端的心烦意乱,有时过度兴奋,有时则伤感、绝望,常有孤独及抑郁,看问题及处理问题常极端,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在性欲上有减退、性功能也会有所失调。

4.敏感多疑有的妇女不但对自身的一些变化特别敏感,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而且对其他的事和人也特别敏感,经常是无端猜疑,感知觉过于敏感,见风就是雨,格外关注小道消息和闲言碎语,经常喜欢凭主观臆断把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无端盲目地联系在一起等,不但影响了人际关系还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5.性心理异常

步入更年期的女性,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旧俗的影响,羞于谈性。还有的就是对性知识和更年期常识不甚了解,误认为更年期的到来就意味着性生活的结束,表现出对性生活冷淡和厌烦的性心理异常表现。

6.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是更年期妇女心理异常的极端表现。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并伴有失眠、嫉妒、幻觉、疑病等症状。

7.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每天上下班两点一线式生活方式,对社会上的一些活动失去兴趣,又不想建立新的兴趣。有的人总提不起精神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失去以往那种灵活性,自感记忆力下降,刚说过的话一会就不记得了,该做的事忘了做,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干劲就低下。

每个妇女在上述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的特点各不一样,有轻有重,因人而异。一些条件优越、生活富裕和社会地位较高,特别是知识型的女性症状明显,而大多数农村妇女根本不出现上述异常心理状态。

更年期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更年期综合征的产生,有其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1.生理变化

更年期的特征是月经从紊乱、不规则到完全停经,平均年龄在45岁。习惯认为,停经是脑下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使卵巢逐渐萎缩,它所分泌的雌性激素也减少,这时雌激素浓度降低。但到了停经后期,这种状况反馈给脑下垂体,垂体为了维持内分泌的平衡,就又增加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管舒张与新陈代谢失调。

这就造成妇女头痛、晕眩、疲倦、情绪波动、喉部痉挛、失眠、心悸、烦躁不安与性冷淡,以及头部、颈部与上胸涨红、出虚汗、关节疼痛和近似发热感觉等一系列反应。

2.心理矛盾与冲突

更年期的许多变化,其实并不全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许多症状,如女性产生的一些人格上的变化:敌意、忧郁、自责、感情控制力减低,爱、恨、嫉妒等感情比以前强烈,出现神经质的情绪反常等,也在这个时候达到高峰,这可能是巧合,并不是停经造成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首先是年龄角色引起的心理困扰。多数女性对停经期是有些思想准备的,但对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准备则不足。首当其冲的是无法接受“准备变老”的观念。

情绪变化最大的女性,往往是把自己的青春偶像化了的人,固守女性的魅力是青春美貌的观念,所以她们不愿意接受成为中老年人的事实,并公开加以反抗。或者用化妆、服饰来掩饰自己。一旦这些不能奏效,就会带着许多遗憾进入中老年期,变得忧虑、激动、懊悔、痛苦和悲观。更严重的也是适应力最差的、本来就有轻微神经质性格的女性,这时期可能变得精神抑郁,怀疑自己有种种疾病,直到最后真的出现各种精神不良症状。

其次对中老年期人生角色和课题转变的不适应。发现自己已经进入衰退期后,女性觉得青春易逝,人生短促,进而感到前途渺茫。由于子女的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使这些母亲面对突然冷清下来的家,感到凄凉,过去有干不完的家务,现在家庭出现变化了,空闲也成了难以对付的难题,随着热闹忙碌的家庭忽然变得冷清和空虚,不安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女性的人生课题转变中都会如此。凡是只会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如“母亲”),并演得很好、很出色的人,一旦子女离开,就会极度不安。相反,平时能充当多种角色(如朋友、母亲、同学、同事)的人,其可塑性就比较强,适应性也比较好。另外平时独立性比较强,有自成体系的兴趣圈子的女性,到了更年期仍能开拓自己的志趣范围,则烦恼忧虑就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