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影响一生
16775900000020

第20章 心理伴你一生(7)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不稳。表现在情绪易波动,易激惹,控制力差,动辄大发脾气,或悲伤哭泣,负面情绪占主导,经常感到抑郁、疑病、孤独、空虚和对死亡的恐惧。对外部事物,对他人的情感逐渐淡漠,提不起兴趣,可能出现消极言行。

性格改变。有些老年人常被称为“老顽固”,这虽然不太礼貌,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到老年后性格改变,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实。常常沉湎于回忆往事中,悔恨无法挽回的曾经的美好。早年做出过成就者则变得高傲自负,听不进不同意见。还有部分人变成“老顽童”,言语、行为幼稚。

悲观自卑。不少人老了后,一改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情绪消沉,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闷闷不乐,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性格也变得孤僻、胆小怕事,缺乏生活热情,更谈不上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上能应付就应付,有时甚至产生想死的念头。

适应不良。老年期是社会角色变化较大的时期,很多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以致心理失衡,出现焦虑、抑郁、怀旧、行为消极,甚至自杀等现象和行为。

敏感多疑。年轻时就敏感、多疑的人,到老年时会更加敏感多疑、固执刻板、因循守旧、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别人说句话会反复琢磨其含义,是不是别人讨厌自己了;略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得了癌症,等等。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常因小事与人争论不停,或对某人耿耿于怀。还有的因视力、听力衰退,不相信任何人,甚至离群独居。

心理专家提示,在现实中,其实很多和老化相关的消极变化并不是由老化过程本身造成的,而是由心理压力、心理疾病和消极生活方式引起的,所以老年人要人老心不老,依旧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去整合心理个性、面对生活,以获得一种生命的整体感。

心语提示

老年人退休在家后,也应尽量保持与外界的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另外,老年人还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有益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症。

二、调适“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老年期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退休后,老年人容易患上离退休综合征,这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适应障碍,它表现为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认知和情感的不适应等,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老化现象加快,自感体力和脑力不支,悲观失望,从而引发多种身心疾病。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离退休人群中,有1/4的职工会患上不同程度的离退休综合征。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两方面上。

患有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情绪变化显着,要么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寡言少语,要么脾气暴躁、心神不定、喋喋不休;总是重复做一件事或无所适从;注意力分散,做事老是出错;愤世嫉俗,容易怀旧,思想极端。总之,言行举止和以前大不相同,给人的感觉是和从前判若两人。

这种情绪和言行的巨大变化常常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原本身体健康的人会诱发各种疾病,原本有慢性病的则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心理专家曾对20位同一年从处级岗位上退休的干部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退休时身体基本健康的老年人,两年内就有五位去世,还有六个人已身患重病。由此可见,离退休真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上述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一些人从几十年有规律、有节奏的工作生活,一下子变成无拘无束、安闲自在的退休生活,从而感到孤单、冷清、空虚、无聊、焦虑、忧郁等心理或生理现象。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思考过退休以及退休后应做些什么。

退休是每一个工作的人要迈出的一道门槛,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生理机能便逐渐衰退,体力和智力也都不如从前,许多疾病正在或已经产生,因而到了法定年龄,应当心情愉快地退休。退休后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体力、精力情况,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目标,也可以继续关心自己曾经的事业,帮助出主意,当参谋等;或总结自己的工作与人生经历,写一本书;或参加各种协会,练书法,画画等。但不管干什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自我保健,学习各种养生之法,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已身患疾病,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身体,争取早日康复。

心理专家建议,预防和治疗离退休综合征,老年人需要尽全力适应离退休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适: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衰老是人体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必然要面对的,老年人必须做到在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离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老了不中用”的消极思想,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看作另一段丰富多彩的生活,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内容,争取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离退休老人如果身体硬朗、精力十足又有特长爱好的,可以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有助于锻炼身体。当然,做事时也要注意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自己,要讲求实效,不贪图名利。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古语道:“活到老,学到老”,西汉经学家刘向也曾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也在告诉我们要终身学习。因为,学习促进大脑思考,使脑子越用越灵,并有利于延缓智力的衰退。而且老年人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补充新的知识,社会变迁迅猛快速,老年人要不想成为古董,就要积极学习,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

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前存有很多兴趣爱好,只是因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退休后完全可以把时间用在兴趣爱好上。如果一直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可以积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以丰富和充实平淡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又能够锻炼身体;种花养鸟更能让你亲近大自然,鸟语花香另是一番情趣;另外,跳舞、太极、羽毛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离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可能会立刻缩小,但老年人绝对不能封闭自己,不但要继续保持与亲朋好友的关系,还有主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生活领域变得更广,更有助于消除孤独寂寞,为生活增添情趣。在家里,与子女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一家人和睦相处。

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工作时的生活起居都很有规律,离退休后也可以有规律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等。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当身体感觉不适、情绪低落时,要主动去看医生或自行调适,切忌讳疾忌医。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焦躁不安和失眠的退休老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或进行心理治疗。

心语提示

一般在退休前的1~2年内,老年人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计划好退休后的目标设定、生活安排等内容。退休后,要克服心理的衰老感和懒于活动的习惯,有条件的老年人还可以发挥余热,做到“退而不休”。平时注意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以丰富平淡的生活。有明显心理疾病的可求助于心理医生。

三、警惕“空巢综合征”

当子女们一个个离开家庭踏上社会后,老年人却是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尤其显得“孤苦伶仃”,他们一旦感到“空巢”的孤独,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统往往趋于脆弱。如果自身又疾病缠身,更易怀疑自己的价值,以致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重者还可导致老年痴呆症。

老年期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之后,由于适应不良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

调查显示,25%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感到孤独,精神生活及情感方面的极度匮乏使他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些“空巢”因享受不到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家里只有夫妻二人,显得形单影只,再加上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很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社交圈内,所以导致了孤独感和畏惧情绪的产生。

王老汉66岁,种了一辈子地。以前的日子虽说清苦点儿,但有儿孙们在身边,也感觉生活蛮好的。后来,两个儿子都出去发展了,大儿子在海南做生意,二儿子在城里安了家。大儿子为了使二老安享晚年,便把他们接到了海南,生活得很好。但就在一年前,二儿子也为了表示孝道,硬是把母亲接到了身边,而把父亲留在了海南。老伴走后,王老汉一直觉得不是滋味,以前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是老伴照料的,自己什么也不会做,虽然大儿子给他请了个保姆,但还是感觉别别扭扭的。儿子一家都很忙,孙子也是在家停一会儿就又上学了。特别是最近王老汉感觉胸口堵得慌,到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病,但他坚持认为是心脏病,没有多少时候了,整天郁郁寡欢,连最爱听的戏剧也提不起兴趣了。

王老汉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被“空巢综合征”困扰的老人。大儿子很忙,二儿子离家很远,连最心爱的老伴也不在自己的身边,他甚至整天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因此他感到很孤独。“空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开家后,父母一下子从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从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不良心理。

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躯体化症状。受“空巢”应激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心理专家认为,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子女,而子女们为了生活也都很忙,于是出现了“一边闲、一边忙;一边需要人陪、一边却没时间陪”的现象。

由于长期缺乏感情交流,易使老年人“精神贫乏”,产生感情淡漠、心灰意冷等不良心理,进而引发各类躯体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据调查,由“空巢综合征”引发的心理疾病中,老年性抑郁症一般比较常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的情感性心理障碍,在正常情况下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就已达1/7左右,而“空巢老人”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时如果不注意及时调节心理,就很容易患抑郁症。

此外,“空巢”老人由于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很容易出现情感脆弱、心灰意冷、自卑、自责等心理症状。如果这些心理症状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还会引发老年痴呆症。

心理专家建议,对“空巢综合征”的预防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子女离家走向社会提前要有心理准备,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总把心思放在子女身上。子女离家后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种花、逗鸟、练习书法、欣赏音乐、适度的体育锻炼等,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夫妇之间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都有助于排解心中的孤独和思念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