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工作要懂心理学
16776200000011

第11章 员工心理(5)

温馨提示

如果你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到了细节问题,找出了更有效率、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地位。老板会邀请你参加公司高层的决策会议,你将会被调到更高的职位上,因为你已经成为一位不可替代的重要员工。

员工金典1.业务第一,技术第二

取得职业成功最重要的规则是:如果想沿企业职务阶梯上升,就必须首先像业务人员那样思考,然后再像技术人员那样思考。比如,在IT界技术人员必须从业务角度审视IT项目。在讨论技术项目的会议上,能够设身处地为财务和销售人员着想,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这会更快速地找到解决办法。

2.主动承担更多工作

一种做更多工作的办法是自愿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然后出色地完成它们。当你更多地为公司和领导着想的时候,那么领导也在考虑给你升职加薪了。

3.不推卸责任

承担大量的新任务时,最终可能有某个项目完全被弄砸了。在发生这种事时,你必须承担责任而不是互相推诿。因为企业需要的是不仅愿意承担任务,而且还愿意在失败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如果搞砸了,那么最好说:“我知道任务没有完成,但是我要在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起来。”

4.大胆说出不同意见

领导总是提升有领导能力的人。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并知道如何表达它们,无论自己的看法触犯了什么人。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激励下属跟着你继续干下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执行心理:执行贵在细节中

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累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们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开始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开始培养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力争成为深具影响力的人。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因此,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对细节的忽视。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都蕴涵着令人不容忽视的道理,那种认为小事可以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它不仅使工作不完美,而且生活也不会快乐。

每一位领导都知道一丝不苟是多么难得的美德,不良的工作作风总是会在公司四处蔓延,要想找到愿意为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员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因为无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善始善终的员工十分少见。

一位作家说,当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告诫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世界上到处都有散漫粗心的人,只有那些善始善终者是供不应求的。”

许多成功的老板,他们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在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些老板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是需要谨慎细致、尽职尽责地工作。他们聘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却因为粗心、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繁将这些员工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却在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许多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没有做到对待工作尽职尽责。

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应该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绝不只做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快、更准确、更专注,动用你的全部资源,就能引起他人的关注,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温馨提示

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不做自会有人来做,也不要以为自己的不负责不会被人发现,不会对团队有什么影响。殊不知疏忽大意其实就是最大的灾难。当你在信守责任的同时,也是在信守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

员工金典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每天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通过每一个细节的努力来提升自己,并努力做到最好,并相信这些默默的努力会有人看到,也会给你带来丰厚的价值和回报。不论什么时候,优秀的人才总是社会的宠儿。你能给自己最好的证明和推荐,就是以平常的心态、负责的精神来做出最优秀的工作。

四、应变心理:做职场的“不倒翁”

不倒翁是一种儿童玩具。周作人说在唐朝就有,用来劝酒,名叫“酒胡子”,在日本叫“起来的小和尚”。形似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起来,俗称“扳不倒”。在官场、职场中善于自保的人,也叫不倒翁。

官场中有位叫冯道的人,在不倒翁中应该位列第一。在兵荒马乱的五代时期,他居然能与四个朝代十个皇帝共事,在频频改朝换代中立于不败之地,代代任高官,朝朝当宰相。人以群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皇帝欣赏没什么,但十个皇帝都委以重任,过人的冯道必有其不倒的秘密。

在职场中,公司裁员、老板换人、领导调动……只要一动荡,就会有人下岗、换工作,不过每个办公室里都会有一两个“不倒翁”,风吹不动、雨打不动。不过要做不倒翁,总是要有过人之处。

某销售公司的小王觉得,要做不倒翁也不需要跟领导走得特别近,只要业绩特别好,那么光凭业绩说话就行,而不是给领导拍马屁,这样的人,什么领导上任后都愿意用,因为他们能给单位创造良好的效益。

夏录所在的报社十个月内换了三任总编,前一任领导重视社会新闻,记者们就撒丫子狂奔在新闻现场;后一个主编又喜欢搞文痞小资,编辑们又忙得满世界找情调;结果现在的总编一上任就怒斥他们没水平,到头来都成了这些干活人的错。

十个月前,夏录跟着姚总编(夏录在这里的第一任上司)进入报社,很快夏录就当上了编辑部主任。大家思想比较统一,那时恐怕是这个报社编辑部气氛最好的一段时间。

直到4个月前,姚总编向领导引荐来自己的一位好友,也是新闻界里颇有名气的人。她退为副职,此人则居正位,称为张总。张总城府很深,让人捉摸不透。没多久,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就将报纸的内容定位从社会新闻转向文化娱乐。大家都是做社会新闻出身的,一下子去弄小资情调还真有点晕!

后来才明白,这是张总设下的连环计。就在编辑记者努力适应新风格的时候,张总开始动手了,一大批没有被他纳入“法眼”的小编小记们成了牺牲品,门外那些张总的人马则名正言顺地进了报社。最后,老姚也憋屈地离开了。姚总走后,原来的这帮兄弟慢慢聚拢在夏录周围,夏录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取得一些利益和工作资源。他们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他们虽然保住了位置却未能完全保住自己的收入。

不久,一个新的总编又“空降”而来。原来,报社领导对张总并不满意,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新总编一上来就安抚下面的编辑记者,唯独对夏录这个编辑部主任“不感冒”,连夏录的很多工作职责都被剥去了。原因则是他认为夏录是前任总编的人,对报纸和编辑部的一些看法并不对他的路。

不过,这并不影响夏录太多,毕竟夏录在报社里还有一定影响力,再说经历过一些波折后,夏录也学会了忍耐。既然新总编说夏录不对他的路,那么夏录只有主动去适应他了,从来只有人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迁就人的道理。夏录想总会在这里干下去的,并且也会让新总编认可他的价值和能力,因为在整个编辑部里夏录可是绝对的元老。

心理专家认为,要做职场常青藤,就得不停地浇水和施肥,除了学习、适应外,没有别的办法,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实力都是学来的。清朝名臣张廷玉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为他老远就能听出皇帝的脚步声,用心极深。其实这也不难,晚上安静,容易辨认脚步声,张廷玉听惯了皇帝的脚步,只要留意,就很清楚他走路的特点。同时,他也知道皇帝在思考什么大事,何时会来视察,他都有预感的。

温馨提示

机会是为有准备者提供的,快速应变能力往往并不表现为一时的灵感,更多的是寻觅已久的时机就在瞬间出现.对于客观环境和市场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必须提前做出预测,并备有应付各种变化的预案。

员工金典

1.学会忍耐是职场生存的基本法则,你要从不同人身上“挖金子”。

2.任何时候在集体里都需要构建你的影响力,尤其保证自己能控制一支优秀的团队。

3.不要怕别人不接受你,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态度。如果上司不来找你沟通,那么你为什么不去主动和他聊聊,消除他对你错误的印象?

4.成为不可缺少的人。

5.寻求贵人相助。贵人可能身居高位,但也可能在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你启发,或物质上给予帮助、或提供机会、或予以思想观念的教导。

6.建立关系网络。

7.不要显示矛盾。显示矛盾,会使领导的情绪变得更糟,还很有可能给他留下“添乱、出难题、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8.不要发牢骚。

9.善于表现、适时邀功。显示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领导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