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作物实用新技术
16778000000019

第19章 测土配方施肥篇(3)

(3)根据作物对磷肥的反应合理施用磷肥。各种作物对磷肥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很不相同,块根、块茎作物以及豆类、瓜类、果类等作物需磷较多,应注意多施磷肥。小麦、玉米对磷肥的反应好,应配合施用。根据试验,我地小麦氮磷比例的适宜范围在1:(0.5~0.75)之间,玉米在1:0.75之间。

(4)因土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地块施用磷肥效果小,含磷量低的土壤施用磷肥效果显著。一般有效磷含量在8毫克/千克以上的土壤施磷效果较差。

(5)无论施用水溶性磷肥,还是难溶性磷肥,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磷肥单施的增产效果,不如氮肥单施显著。

23.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一般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之多。即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镍以及氯等。

在17种营养元素中,由于植物需要量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三组。需要量最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它们在各自植物干物质中占百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钙、镁和硫需要较多,在干物质中占到千分之几,称为中量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少的元素有:铁、硼、锰、铜、锌、钼、镍和氯,它们在植物干物质中仅占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甚至更少,故称为微量元素。

在这些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是构成一切植物体的最主要元素,通常占作物干物质重量的90%以上,它们主要从水和空气中获得。氮素通常占作物体干物质总量的1.5%左右,除豆科作物可以从空气中固定一定数量的氮素外,一般作物主要是从土壤中获取的。其他13种营养元素约占作物体干物质总重量的5%左右的成分中,它们也都是从土壤中获取的。

在各种营养元素中,除碳、氢、氧外,作物对土壤中氮、磷、钾三元素的需要量较多,而一般土壤中所含的、能为作物吸收利用的这三种元素又都比较少。因此,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生长状况的好坏,常受这三种营养元素所左右,并且要经常用施肥的办法补充给土壤,以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所以就把它们称为“肥料三要素”或“氮、磷、钾三要素”。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缺少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对作物产量或品质造成影响。

24.什么是氮肥?氮肥的作用有哪些?

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②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③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25.常用的氮肥主要品种有哪些?

常用的氮肥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4种类型。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

(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2)硝态氮肥:有硝酸钠、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26.如何合理施用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挥发损失,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快,是旱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作追肥可用铵态氮肥或尿素。有些肥料对种子有毒害,如尿素、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等,不宜做种肥;硫酸铵等尽管可作种肥,但用量不宜过多,并且肥料与种子间最好有土壤隔离。在雨量偏少的干旱地区,硝态氮肥的淋失问题不突出,因此以施用硝态氮肥较合适,在多雨地区或降雨季节,以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较好。

(2)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深层施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作物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两种养分的利用效果,尤其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上,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在有效钾含量不足的土壤上,氮肥与钾肥配合使用,也能提高氮肥的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并且合理掌握底、追肥比例及施用时期,这要因具体作物而定,并与灌溉、耕作等农艺措施相结合。

27.什么是磷肥?磷肥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具有磷(P)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元肥料。磷是组成细胞核、原生质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作物体内磷脂、酶类和植素中均含有磷,磷参与构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转等代谢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使早熟;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果率,增加浆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的糖分,薯类作物薯块中的淀粉含量,油料作物籽粒含油量以及豆科作物种子蛋白质含量。在栽种豆科绿肥时,施用适量的磷肥能明显提高绿肥鲜草产量,使根瘤菌固氮量增多,达到通常称之为“以磷增氮”的目的。此外,还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和抗盐碱等抗逆性。

28.磷素化肥常用品种的特性是什么?

(1)不同磷肥品种的特性如下:

①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适合于各种土壤、各种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其中磷酸铵是氮磷二元复合肥料,且磷含量高,为氮的3~4倍,在施用时,除豆科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直接施用必须配施氮肥,调整氮、磷比例,否则,会造成浪费或由于氮磷施用比例不当引起减产。

②混溶性磷肥。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最适宜在旱地施用,在水田和酸性土壤施用易引起脱氮损失。

③枸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这类磷肥不溶于水,但在土壤中被弱酸溶解,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碱性土壤中,与土壤中的钙结合,向难溶性磷酸方向转化,降低磷的有效性,因此,适用于在酸性土壤中施用。

④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肥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施人土壤后,主要靠土壤中的酸使它慢慢溶解,变成作物能利用的形态,肥效很慢,但后效很长。适用于酸性土壤用作基肥,也可与有机肥料堆腐或与化学酸性、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