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李镇西学什么
16778700000013

第13章 学习李镇西: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3)

我们这样说,当然不是在单方面提倡李镇西所言的“非功利性谈心”,更不是在反对教育目的明确的谈心,包括教育痕迹很明显的教育行为。有时候,对于一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教育难题,我们需要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单刀直入、斩钉截铁、“三下五除二”式的谈话:“你不能这样……”“你应该……”这也是一种教育,这种谈心未必无效。但这不是唯一形式的教育谈心,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采用这种谈心。

即使是目的明确的教育——比如转化某一个后进生,我们最好也应该尽可能多一些教育的铺垫。所谓教育铺垫,指的是为了达到最后有效的教育效果,而在接触教育对象的时候所做的一些表面看起来与教育无关或者说至少学生看不出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建立感情,达成信任,等等。这种教育的铺垫,就包括了非功利谈心。因为这种谈心,正是建立感情,达成信任的必要而有效的方式。对此,李镇西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他曾这样说过:

我有过多次和后进生打交道的经历。面对顽劣的学生,除非是需要我当机立断制止的突发性违纪事件,我一般不会找这些学生来进行带有明显告诫或帮助色彩的谈心。道理很简单,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从读小学起,他们所承受的这种“苦口婆心”或“语重心长”已经太多太多,他们的心灵已经形成自觉不自觉反抗这种“教育”的逆反的厚障壁——虽然表面上他们也许沉默或者温顺地频频点头。

……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要老是在他犯了错误的时候才进行严厉的批评,也不要在他没有犯错误的时候找来说教一番。我们应该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聊天。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以朋友甚至是“哥们儿”的身份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与他们交往,至少要让孩子在某些时候忘记了我们是老师。非功利谈心的意义之一,正在于此。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著,第122页)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既然是教育的铺垫,这种非功利谈心其实也是有功利的,因为你不过是在为一下步的教育搭桥。但是,相对于立竿见影的教育追求,这种谈心的功利不那么急切不那么明显。教育目的在这里被隐蔽了——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教育目的”已经“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我们再把问题引向深入:假如我们没有必须解决的问题、必须转化的后进生—或者说,如果我们没有必要进行教育的铺垫,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和学生谈心呢?

其实,从宏观上看,从来就没有所谓“非功利”的教育,只要有教育就会有教育目的。只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都是“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而是对人的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教育,就是影响,就是感染,就是对人格灵魂的熏陶与引领。

这些“影响”“感染”“熏陶”“引领”,可以通过震撼人心的活动来实现,但更多的时候,恰恰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即李镇西所说的“非功利谈心”)来实现。因为我们和学生存在着一种特定的教育关系,于是,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随意性的聊天都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体验。

当然,这种聊天式的谈心也是需要合适的时机的,不然,你冷不丁叫一个学生:“来,到我办公室聊聊天!”他不但会感到很突然,而且会觉得很别扭,谈话很可能会很尴尬。因此,捕捉谈心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班主任真正和学生有一种亲密关系,这种时机是不难找到的,关键是要自然:也许是学生生日那天的放学途中,也许是在学生养病的床前,也许是和学生一起观看球赛的操场边,也许是饭后和学生一起散步的时候……

除此而外,谈心的时候,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李镇西与学生谈心案例的研读,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互吐心声

谈心,便是用心去与心交谈。因此,谈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虽然感情并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满感情。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心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角色,将心比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身份与之交流,以自己宽厚的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二、双向交流,防止“一言堂”

许多学生在谈心开始时,要么无从谈起,要么羞于启齿,打不开话匣子。此时,教师应善于引导,使之敢说、愿说。然而与此同时,容易步入“一言堂”的误区。与学生谈心有时是给学生以申辩或解释的机会。“一言堂”不但不能解开学生心头之结,反而让学生感到“强词夺理”,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

三、含蓄委婉,易于接受

谈心时,语气除了亲切、真诚外,内容还应含蓄委婉,直话“弯”说。班主任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中选取富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学生从中领悟,受到教益。

四、呵护隐私,为其保密

谈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谈心可能会谈及对方真情实感甚至隐私,班主任应为学生保密,充分尊重学生权利。

总之,教师与学生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由谈心到知心的过程。一个善于谈心的教师,一定像李镇西那样,是一个细心的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劳动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要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情感影响学生,发现和引导学生的行为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但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又谈何容易。一是因为师生在年龄方面存在着代沟,教师喜欢的,学生不一定赞赏,而学生崇拜的又很难是教师的所爱。二是因为教师的社会职业与学生的社会角色不同,就某种程度来讲,学生对教师心存猜忌与提防,唯恐“言多必失”,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往往抱着“投石问路”的心理,采取“挤牙膏”似的应对策略,你问一句我答一言,你不掌握实底,我便搪塞敷衍,光打“擦边球”,不接触实质。因而,有些时候师生之间的“促膝谈心”,只能是教师推心置腹的摆事实,讲道理,学生则充耳不闻,闻而不戒,起不到一点作用。

要改变这一状况,真正与学生心心沟通,就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在对待问题和事物时允许学生持反对态度,更允许学生申辩自己的理由。教师只有耐心听完学生的申诉,给予肯定和引导,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与你交流,你才能打开学生心结,使其摒弃心病,健康成长。

在这一方面,李镇西是做得极为成功的。有位潜心研究李镇西教育艺术的专家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李镇西参与制定《班规》,并说:“我是这个班的普通一员,既是制定《班规》者之一,也是实施《班规》者之一,既规约学生的言行,也规约班主任的言行。一班之‘长’不是班主任。”因此,他是受《班规》惩罚最多的一个,很多事例都彰显了他的平等意识。比如:

大雪飘飞之日,师生同在雪地里不分尊卑地打雪仗,学生甚至肆无忌惮地将雪砸向躺在地上的李镇西身上,以致他整个身上堆了厚厚一层,若不是尚有两只眼睛和两个鼻孔露在外面,真会让人误以为李镇西已经葬身于莽莽雪海之中了。于是,学生狂笑不已,快乐无比。不料李镇西一跃而起,将一团冷雪猝不及防地塞入一个女生的衣领之中。随后,又是一阵透彻心扉的大笑。

再如有这样一封信:

李老师(镇西大朋友):

你好!与李老师相处一年多,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这一年多来,你所带给我们的欢乐和那些震撼我心灵的话语,都让我深切感到,做你的学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对于你,除了感激之外,还有佩服,佩服你的教育方法。我觉得你最让我们佩服也是你最应该保持的,就是你对我们的真诚。本来,我们对你太熟悉了,对你的一切都摸透了。如果我们真的要跟你对着干的话,全班五十八个同学绝对可以斗过你。可是没有人愿意那样干,我们就是服你。因为你是我们的大朋友,是我们可以倾诉心事的知己。我们相信你,就像相信自己一样。

希望李老师永远是我们的朋友!

学生、朋友:尹萍

1999年1月1日

在李镇西教师看来,世上之人,不管地位高下、富贵贫贱,都是大写的人,在人格、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他认为师生之间要有平等意识,同学们深为感动,于是,他与学生的平等意识日益渐长,师生感情日深。

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挚友,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李镇西的“平等意识”就像阳光,真正照进了学生的心灵。师生雪中同乐只是师生平等意识的一种外化形式,他是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平等意识教育,为未来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品格之人。教师的权威被民主的意志消解,同时也被放置到一个与学生同等权利的方位。他的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李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因此,李镇西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尊敬和崇拜。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呢?

李镇西的那些教育故事启示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要求师生间互相尊重。“自尊的人,知道尊重他人,因而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相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强调学生要尊重教师,其实进入青少年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始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强烈要求别人尊重他们,尤其希望家长和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日常言行中经常出现差错,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很容易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影响学习。所以,教师不能总以教育者自居,处处要求学生,而必须像李镇西那样放下架子,注意尊重学生,以疏导、帮助、关爱和信任来赢得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