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16779000000053

第53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7)

尊称孙中山为“国父”,始于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常委的决议。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同年5月18日至25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一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决议,表示今后“除全体党员正式投票选举代表而投票选举之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责外,不能更有总理”,所以,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民党都没有从组织制度上规定其党的领袖及其名称。直到1938年春天,才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实行领袖制,领袖的名称为“总裁”,其职责是“代行总理之职权”。蒋介石当时当选为总裁,汪精卫当选为副总裁。“总理”这一名称一直为孙中山所独有。

为了表示对孙中山的敬仰与爱戴,1940年3月21日,因孙中山“倡导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国民党中常委会议一致决议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就是孙中山“国父”称谓最初的由来。

1941年,南京的汪精卫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也通过了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并且制定了致敬的办法。办法规定:“各级政府、各合法政党及人民团体、机构均应在礼堂或集会场所正中,于国旗交叉下永远悬挂中华民国国父遗像,并附挂国父遗嘱”;正式集会开会时,应向遗像行礼三鞠躬,并恭请遗嘱等。1942年,汪精卫还下令将中山陵园管理机构命名为“国父陵寝管理委员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名称改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虽然很少使用“国父”的称谓,但人们对孙中山的尊敬还是一以贯之的。

北洋军阀是怎样冠名的

1914年,袁世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遣派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并于是年7月18日公布《将军府编制令》,建立各种将军名号。1927年,张作霖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明令裁撤将军府。在将军府13年的历史上,共任命将军衔560余人,冠以将军名号300余种。

将军名号是由“大总统”决定的,都有“武”或“威”字,根据该将军的任职岗位来确定。一般说来,在1917年以前,派往各省的将军冠“武”字,如安徽的倪嗣冲是安武将军,江苏的冯国璋是宣武上将军,浙江的李瑞是兴武将军等。留在京师将军府内的则冠“威”字,如蔡锷是昭威将军,段祺瑞是建威上将军,孙武是义威将军,张凤翎是扬威将军等。但东三省较特殊,奉天的张锡銮是镇安上将军,吉林的孟恩远是镇安左将军,黑龙江的朱庆澜是镇安右将军。

但在1917年之后,军阀们为炫耀自己的身份,都希望冠“威”字,因此从1917年至1927年,冠“武”字将军名号者仅为11人,绝大多数均冠“威”字,即使是派往各省的将军也是如此,如江西的李烈钧是植威将军,广西的陆荣廷是宁威将军,四川的刘存厚是崇威将军等等。

将军名号中的另一个字,一般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其中一些字的选用却有一定的规律。譬如,有的采用地名中的某个字,像福建省的李厚基,是“建武将军”;江西的李纯,取南昌中的“昌”,为“昌武将军”;四川的胡景伊,取成都的“成”,为“成武将军”等等。有的从该将军的姓名中任选一个字,如洪兆麟是洪威将军,张学良是良威将军,吴佩孚是孚威上将军,王栋是栋威将军,徐鸿宾是鸿威将军,樊德光是德威将军等等。有的则由姓名中的最后一个字生发出来,如石绍明称显威将军,“明显”成词;张永成称绩威将军,“成绩”成词;常德盛称典威将军,“盛典”成词等等。

武汉地名由来

火炉之成因

为什么夏天的武汉给人的感觉十分难熬?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火炉”。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年),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集家嘴”。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广埠屯的由来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兰陵路的由来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收回时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意)定名。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武汉何以又称“江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中云:“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谓江城,乃指武昌,后沿称武汉为江城。

“六渡桥”的民间传说

传说现六渡桥一带为水洼之地,一老人的独生儿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桥,募到六斗米,并带动其他人捐钱捐物,很快修好了桥,故名“六斗桥”,即为现今的六渡桥。

是谁称汉口为东方芝加哥

20世纪初,日本驻武汉领事小野幸吉在所著《汉口》一书中称:“汉口今为清国要港之第二,……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芝加哥。”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一篇署名为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写道:“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汉阳: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武汉地名与楚文化

地名,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荆楚腹地的武汉,它的许多地名,都与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闪烁出楚文化的瑰丽光华。

直接取自楚地经典诗赋的精彩词句,是武汉地名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东湖的“行吟阁”。“行吟”二字出自楚辞《渔父》篇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一句。就连武汉的别称“江城”,也得名于自称“楚狂人”的安陆女婿李白,他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写道:“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江城即是当时的江夏,如今的武汉。还有“鹦鹉洲”,也是来源于东汉末年名士祢衡的《鹦鹉赋》。这位敢于赤膊上阵击鼓骂曹操的文人,在江夏太守的酒宴上,因奉命以鹦鹉为话题吟咏助兴,成就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名赋,由此又产生出“鹦鹉洲”这个地名。

武汉的地名往往表达了楚人的价值观念。有关“黄鹤楼”的传说已被人们烂熟于心,费神仙喝酒后总不给酒钱,辛氏店老板照样热情不减,毫不怠慢,于是才有了墙上的“黄鹤”。当“昔人已乘黄鹤去”后,给后人留下了武汉“标志性”地名——黄鹤楼。“姑嫂树”的地名,据说来源于一个哀婉凄美的故事:有位本来十分孝敬公婆关爱小姑的媳妇,因受到常年在外做买卖的丈夫的误解与虐待,吊死于门前的树上。愤愤不平的小姑见此奇冤,也步嫂嫂后尘,以死抗议。

许多地名记载了楚国先民的经典故事。每到汉阳的“琴台”地域,就会让人想起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动人故事,仿佛听见了“高山流水”。地处东郊的“鼓架山”的得名,传说是楚庄王当年领兵东征,来到东湖之滨的九峰山下驻扎休整,突然有位将军倒戈反叛。楚庄王立即指挥亲兵进行反击,并在一处山峦上架鼓号令,大败叛军。由此,这个小山便称为“鼓架山”。“雄楚大道”的源头也在楚国历史的深处。当时的楚国官府为了供奉楚地才子的光荣牌匾,特地修建了一座两层木楼,取名为“楚楼”,后有人又在“楚楼”前面加上了一个“雄”字,于是,便有了意味深长的“雄楚楼”这个名字。由此,又衍生出今天的“雄楚大道”这个路名。

一些地名凝聚了楚国后人勇于开拓的精神。武昌的“八铺街”,原来是清政府在白沙洲地区的防汛护堤“第八纱”的所在地,后来有人在此设铺经商,逐渐发展为一条繁华的街道。诸如鄂城墩、天门墩、黄家墩、王家墩等等地点,无一不是楚国后人开发武汉中用智慧和汗水所浇灌的纪念碑。而“首义路”、“首义街”,“二七路”、“二七街”,则鲜明地标示出楚人后裔的光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