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上)
16781200000044

第44章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2)

从1999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单位在我国南海海域某区首次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工作。通过两年多的调查,获得了重大发现:在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上,初步鉴别出在400多公里地震剖面上存在有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显示标志,而且显示出了巨大的资源前景。

根据显示标志在地震勘测线上出现的范围,大致可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有重要显示,表明这一区域天然气水合物有相当大的资源前景。另外,在我国的东海陆坡海域也有类似重大发现。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农牧化生产

海洋农牧化是以海水养殖和增殖手段,发展海洋水产业的过程,是“蓝色革命”的主要内容。此过程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海洋生产力,增加海洋生物资源量,满足人类对海洋水产品的需要。当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海洋农牧化成绩突出,鲑、鳟鱼放牧已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这些国家每年向海域投放大量鱼苗,并增强海洋生物技术的投资,发展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技术,将优良品种选育、幼苗孵化、病害防治等列为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据预测,今后50年内,海洋农牧化生产将超过海洋捕捞渔业,成为海洋渔业的主体。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联合国的历史上,至今为止,一共举行过三次海洋法会议。第一次是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是1960年3月17日至4月26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三次从1973年12月3日开始,先后开了11次共15次会议,直至1982年4月30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一、二次海洋法会议,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参加会议的国家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只占其中半数。会议通过的4项日内瓦海洋法公约,即:《领海和毗连区公约》《公害公约》、《公海渔业与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大陆架公约》,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广大沿海国家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而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是一次所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全权外交代表会议,此外还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参加,一共有168个国家或组织参加了会议。也是迄今为止联合国召开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斗争的结晶。

该“公约”共分17部分,连同9个附件共有446条。主要内容包括: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益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与安全、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等等。

其中,有些内容是对旧的法律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例如,对领海宽度的确定,对大陆架边缘的界定等;有些则是新建立起来的制度,如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国际海底等等。“公约”是国际间多种势力相妥协的产物,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严重缺陷,但就总体而言,仍不失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综合的管理海洋的国际公约。自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后,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同霸权主义做了不懈的斗争,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该“公约”于1982年12月在牙买加开放签字,按照该“公约”规定,公约应在60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后一年生效。从太平洋岛国斐济第一个批准该“公约”,到1993年11月16日圭亚那交付批准书止,已有60个国家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就意味着该“公约”到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该“公约”,是世界上第93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

四、海上钻井平台

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①自升式钻井平台。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②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900~1200米。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

五、深海锰结核

自生于深海底的、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又称锰矿球、锰矿瘤、锰团块或多金属结核。大都呈结核状,除锰和铁之外,还含铜、镍、钴等多种金属,储量巨大,19世纪70年代发现。除最常见的结核状外,有的呈壳状或板状,结核直径一般为1~20厘米,表面呈土黑、褐或棕褐色,比重约2~3。核心由结核碎块、岩屑或生物碎屑组成。壳层成分不受核心的影响,在核心周围呈环带状构造,每一壳层不都是连续不断的,厚度也常不均匀。核内还发育有放射状裂隙和横向裂隙。结核中的矿物,结晶程度较差,不同成分常以微晶状态共生。化学成分随地而异,但所含主要元素为Mn、Fe、Si、Al、Ca、Mg、Na、K和Ti等,次要成分有Ni、Cu、Co等,其余有U、Th、Nb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和稀有元素。接触海水的光滑面含Fe、Co和Pb较高,埋入沉积物的粗糙面富含Mn、Cu、Ni、Mo等,内部壳层成分较均一。

深海锰结核在各大洋底均有分布,以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产量较大,太平洋的富集度较高,同一大洋的不同海域,其富集度很不均一,都存在于松散沉积物内且主要富集于泥-水界面。可与各类沉积物共生,但在红黏土和硅质软泥沉积层中最多见。成因仍未定论。有人认为其金属成分的来源有:①由径流带入海洋的陆地岩石风化而分解出的金属离子。②海底玄武岩的海解作用提供了Mn和Fe的成分。③海底热液提供的成分。这些成分在氧化环境中缓慢沉淀,金属成分经生物活动富集,处于氧化、还原界面之上时以离子状态运移,处于此界面下则发生沉淀。

六、死海在慢慢死亡

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23%~30%)的天然水体之一。1947年,死海长达80千米,宽16千米~18千米,到目前为止,长不过55千米,宽14千米~16千米。死海面积已从1947年(即在以色列建国前)的1031平方千米下降到了683平方千米,这就是说,在50年期间,死海面积减少了近30%,因此,预计死海最终将在100年内逐渐干涸。

死海渐渐死亡的原因是:从6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截流或分流哺育死海的约旦河及贾卢德河、法里阿河、奥贾河、扎尔卡河和耶尔穆克河的河水,致使流入死海的河流水量剧减,造成了死海面积的减少,近50年以来,死海湖面下降了约17米。

使死海走向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日光照射使湖水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湖水蒸发量加大,特别是在夏季,死海湖水的蒸发量也是世界最大的。

同时,死海缓慢死亡的原因还归咎于沿岸国对死海东西岸诸如碳酸钾、锰、氯化钠等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以色列食盐的开采量比约旦多4倍。目前,死海的南湖已完全消失,只剩下北湖了。为了制止死海的死亡,约旦决定建立一些补救项目。预计,将在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修建一条运河,以补充死海丢失的水分。

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氯化钠、氯酸钾、氯化镁等资源。同时,它还蕴藏着石油,以色列和约旦正在死海湖底进行石油勘探的活动。

死海还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它比海平面低392米左右,冬季气候温和,湖中无浪,由于湖水浮力很大,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会浮在水面上。

七、为什么罗布泊会不停地搬家?

1896年,瑞典科学家菲丁到中国西北古丝绸之路上考察,发现楼兰附近的罗布泊不见了。他找来很多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地图上所标注的罗布泊的位置不一样,根据这些资料都没找到罗布泊。后来,菲丁根据20年前一个叫布尔互泽尔斯奇的人发现的位置找到了罗布泊。菲丁这才明白,罗布泊自古以来,曾经搬过几次家。为什么罗布泊会搬家呢?

原来,罗布泊是内陆湖,在塔里木盆地东部。2500年前罗布泊地区地壳缓慢下降,形成一个凹陷,塔里木河流经这里,就成了集水中心,形成了罗布泊。因为供水的塔里木河是沙漠河流,河道很不稳定。在供水期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湖底,湖底上升,湖水溢出,河水带着湖水改道,又在别的地方形成湖区。另外,罗布泊的水很浅,最深的地方才1米深,很容易被大风带来的沙土填满,等洪水过后水集聚在别处,原地的水就消逝了。

4.3海洋资源(二)

一、荷兰鹿特丹港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

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港区1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7万,包括周围卫星城共有102.4万。

鹿特丹地势平坦,位于荷兰低地区,低于海平面1米左右。其东北部的卫星城亚历山大斯塔德附近低于海平面6.7米,为荷兰最低点,该处有居民17.5万。鹿特丹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1月最冷,平均气温1℃,7月最热,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700毫米。

二、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

荷兰围海造陆的后遗症:破坏了地下水位;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

围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主要有:

1.围海造陆地带来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港内纳潮量减少,海水的自净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水质日益恶化,加上围海造陆的陆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各种污染物较多,尤其是各种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可能引发赤潮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2.引发洪灾。1994年夏季,华南地区发生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但气象专家却说降水量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围海造的陆地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同时,洪水造成的内涝,使较多的地表水下渗到地下,而围海造陆又导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广州、深圳近年来发现不少楼房基础受地下水浸泡,甚至导致楼房开裂、地下室进水等现象都与地下水位上升有关。

3.毁掉大批红树林。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态系统具有沉泥积淤、加速成陆过程、净化海水、预防赤潮、清新空气、绿化环境等多种功能,还可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鸟类提供栖息、摄食和繁育场所,因而又是最富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号称鱼、虾、蟹、贝的天堂、鸟类的安乐窝。近4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83万公顷锐减到1.51万公顷,大部分是因为围海造陆给毁掉的,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海滨生态环境的恶化、海岸国土侵蚀日益严重、台风暴潮损失加剧、近海珍珠养殖业整体衰败、滩涂养虾暴病、林区和近海渔业资源减少等等。

4.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破坏生态平衡。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造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活动而改变,严重损害了其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导致原有生物群落结构的破坏和物种的减少。例如,北海由于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浅滩消失,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损害生物的生态环境,使海洋渔获量减少,物种也减少很多。最近香港最高法院否决了在湾仔地区围海造陆的工程,理由是这个地区经常有帆船和渡船出没,是香港的自然景观,应该受到保护。

如何看待围海造陆,如何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这方面国外已有许多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围海造陆最成功的范例当属荷兰,他们围海造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四分之一的国土是从大海里“夺”过来的,被公认为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壮举。但荷兰政府当前正在推行这样一项宏伟计划: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1990年农业部制定的《自然政策计划》是一项非常宏伟的计划,是要花费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这项方针就是要保护受围海造田的影响而急剧减少的动植物,并通过使过去的景观复原,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亮丽的风景线。计划里的“生态长廊”,是要将过去的湿地与水边连锁性复原,建立起南北长达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围出的陆地带?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围海造陆的后遗症不断出现,如圩田盐化,海岸侵蚀,物种减少……,这些原因促使荷兰政府痛下决心,恢复湿地,努力探索与水共存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