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16802600000022

第22章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沿用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1951年5月23日,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首府设在拉萨。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1951年5月23日,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首府设在拉萨。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十二、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有高山平地,有沙漠草原;有严寒酷暑,有温暖四季如春……这种种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山区住的人,因为地广人稀,开门见山,长久对这种环境的适应,便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办事直爽,待人诚恳的性格,所以自古就有“爱山者仁”之说。温暖宜人的河湖海滨地区,因气候湿润,景色秀丽,万物生机勃勃,容易使人触景生情。因此,这里居民往往多情善感,机智敏捷,而有“爱水者智”的赞誉。在寒冷区域,因室外活动时间短暂,人们大多数时间里,在一个狭小空间与人相处,因而有较强的耐心和自制力。如爱斯基摩人的自制力就很惊人,被称为“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在北极辽阔的草原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拉普人,为了在晚上享受光和热,必须在白天从数里外拖柴薪回来,以便烤火烧饭。天长日久,练就一种超乎寻常的耐性。生活在巴西丛林里的印第安人,为了生存,他们有时用头顶着从河里取来的水,穿越那些长满有毒、有刺的棘藜和能使人纠缠至死的藤蔓的密林回家。所以同样的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磨练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印第安人,真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竞争中的一个奇迹。此外,寒冷能引起人们的忧郁,阳光会使人们充满乐观情绪。不同的地理环境,的确对人的性格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伸向黄河,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它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历史积淀、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也有巨大影响。

一个地区的人性格同一性,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形成的。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历代皇帝都很青睐江浙居民,因为他们对财政的贡献很大却从不造反。这些历史渊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都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性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是非常勇敢的,这种勇敢与北方人的勇敢不尽相同,而是敢于冒险、有团队精神。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以前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气候和饮食习惯使人的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性格特点。

阳光的照射使人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的人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

除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食和鱼,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可转化成大脑5-HT前体营养物质,所以江南人的大脑中5-HT水平较高。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神经递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东北人的豪爽是公认的,但东北人好冲动,忍耐性无法与吴越人相比,但东北人外向、敢表观,又好幽默,爱开玩笑与逗趣,所以东北人出现艺术家的人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东北人粗犷也与地理及气候有关,东北大多数地区土地宽广,山大林密,又处在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替区,因此性格豪爽。另外,东北人喜欢吃肉,食用绿叶蔬菜和甜食明显不如江南人。这肯定会影响东北人大脑中5-HT的水平和活动。地理特征对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一、国旗上的地理知识

(一)从国旗上的植物看国家

加拿大素称“枫树之邦”,国旗上有一枚枫叶。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海地的国旗上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格林纳达国旗上有这个国家的有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香料作物。

黎巴嫩的国旗中有一棵雪松。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赤道几内亚国旗上绘有一棵高大粗壮的红树,是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热带树。

伯里兹国旗上居中位置有50片绿色的树叶环绕国徽。伯里兹森林资源丰富,特产许多贵重木材,居民以伐木为主要生计。国旗上的撬杠、锤子、斧头、锯都是伐木的工具。这些图案反映出伯里兹的主要特点。

塞浦路斯的国旗上有两条交叉的绿色橄榄枝。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在塞浦路斯随处可见。

斐济国旗上有一棵可可树、三根甘蔗和一串香蕉,形象地表明该国的经济特点是种植这些热带作物。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旗上有一片面包果树叶。这种树是常绿乔木,树高十余米,果实可食用,肉质粗松如面包,含有淀粉,味道像马铃薯。

(二)国旗上的动物

乌干达国旗居中是一只皇冠鹤。皇冠鹤是乌干达的国鸟。

津巴布韦国旗左方有一只津巴布韦鸟。它既是津巴布韦特有的标志,也是古老文化的象征。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旗上有一只极乐鸟。极乐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

基里巴斯国旗上的军舰鸟是该国最常见的海鸟,也是力量和自由的象征。

危地马拉国旗中有其国鸟——格查尔鸟。

秘鲁国旗中有象征动物群落的南美骆马。

(三)从国旗构成看宗教信仰

绿色是穆斯林国家的吉祥色,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国旗采用绿颜色,并配有新月图案。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

国旗中有轮子的图案是佛教的象征,如印度。

(四)从国旗看国家行政区划疆域

美国国旗——星条旗,红白相间13道(红道7条白道6条),象征着发动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但白星的数目要根据州的数目而变动,每增加一个州就增加一颗白星。

澳大利亚“米”字图案表示属英联邦成员国。国旗中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6个州和北部自治区。

菲律宾的国旗为太阳和光芒图案。8道长的光芒代表最初解放和独立的省,3颗五星代表了菲律宾的3个地区,即吕宋、萨马和棉兰老三大地区。

瓦努阿图共和国有73个岛屿,群岛呈“丫”字型排列。国旗中的“丫”字表明了该国的疆域轮廓特点。

(五)从国旗看国家位置

南半球的夜空中能很清楚地看见南十字星座,因此南半球很多国家的国旗上有南十字星座,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瓦萨摩亚和巴西等国。

佛得角国旗中有黄色贝恰贝壳,表示该国是一个濒临海洋的岛国。

二、奇妙的国中之国

当今世界上有4个国家是处于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包围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国”。这4个“国中国”分别是莱索托、圣马力诺、摩纳哥和梵蒂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