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积极心态的力量
16804300000006

第6章 积极心态帮你克服心理近视

我们当中只有很少的人学会善于观察生活,我们往往没能把眼睛通过大脑的心理程序所传给我们的信息加以过滤,结果,我们观察事物时,就不能完全真正看清它们。我们获得了生理上的印象,却不能领会它的深刻意义。换句话说,我们并未能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传送到我们大脑中的印象。

现在是不是检查你的生理视觉的时候呢?当然不是,那是医生的事,但心理视觉与生理视觉一样也能被歪曲。当心理视觉被歪曲了时,你便在一层虚假概念的薄雾中东奔西窜,就会不必要地碰坏和伤害你自己或别人。

眼睛最通常的生理弱点是两个相反的极端——近视和远视,心理视觉也存在着这两种主要的歪曲。

心理近视的人易于忽视远方的物体和可能性,他只注意近在手边的问题,看不到未来的机会。其实只要他能以未来的观点去进行思考和计划,有些机会就会属于他。如果你不为将来制定计划、确立目标和打下基础,你便是近视型的人。

另一方面,心理远视的人易于忽视近在他眼前的可能性。他看不见近在手边的机会,而只看到未来的梦想世界,并认为它与现实无关。他要从顶峰上开始他的伟大事业,而不愿从地面上一步步向上攀登。

乔治·康贝尔诞生时,双目失明。“他患的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医生说。

乔治的父亲望着医生,不相信他的话。“难道你就束手无策了吗?手术也无济于事了吗?”

医生摇摇头,“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听说过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乔治不能看见东西,但是他的父母的爱心和信心使他的生活过得很丰富。作为一个小孩,他还不知道他失去的东西。

于是,在乔治6岁时,发生了他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一天下午,他正在同另一个孩子玩耍,那个孩子忘了乔治是瞎子,抛一个球给他:“当心!球要击中你了!”

这个球确实击中了康贝尔——此后在他的一生中再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了。乔治虽没有受伤,但觉得极为迷惘不解。后来他问母亲:“比尔怎么在我之前先知道我将要发生的事?”

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因为她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现在她有必要第一次告诉她的儿子:“你是瞎子。”她是这样告诉他的:“乔治,坐下。”她温柔地说道,同时伸过手去抓住他的一只手,“我不可能向你解释清楚,你也不可能理解得清楚,但是让我努力用这种方式来解释这件事。”她同情地把他的一只小手握在手中,开始计算手指头。

“1-2-3-4-5,这些手指头代表着人的五种感觉。”她讲道,同时用她的大拇指和食指顺次捏着孩子的每个手指。

“这个手指表示听觉,这个手指表示触觉,这个手指表示嗅觉,这个手指表示味觉。”然后她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这个手指表示视觉。这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都能把信息传送到你的大脑。”

她把那表示视觉的手指弯起来,按住,使它处在乔治的手心里。

“乔治,你和别的孩子不同,”她说,“因为你仅仅用了四种感觉:一是听觉,二是触觉,三是嗅觉,四是味觉。但是,你并没有用你的视觉。现在我要给你一样东西,你站起来。”她温和地说。

乔治站起来了,他的母亲拾起他的球。“现在,伸出你的手,仿佛你将抓住这个球。”她说。

乔治伸出了他的一双手,一会儿,手接触到了球,他就把手指合拢,抓住了球。

“好,好,”他母亲说,“我要你绝不忘记你刚才所做的事。乔治,你能用四个而不用五个手指抓住球。如果你由那里入门,并不断努力,你也能用四种感觉代替五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乔治的母亲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而她用简单的数字来说明问题确实是使两个人的思想交流得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乔治绝不会忘记“用四个手指代替五个手指”的信条。这对他说来意味着希望。每当他由于生理的障碍而感到沮丧的时候,他就用这个信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这成了他自我暗示的一种形式,在需要的时候,它会从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

他发觉母亲是对的,如果他能应用他所有的四种感觉,他确实能抓住完美的生活。

但是乔治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在这个孩子读高中低年级期间,他病了,进了医院。当乔治逐渐康复的时候,他父亲给他带来一个喜讯:科学已经发明了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法。当然,这种疗法有失败的可能,但成功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失败的可能性。

乔治渴望能看见,他愿为获得视觉而冒失败的危险。在以后的六个月期间,医师给乔治作了四次精心的外科手术。每只眼睛各做了两次手术。乔治的眼睛蒙着绷带,他在阴暗的病房里躺了好些日子。

终于,揭开绷带的日子到来了。医生慢慢地、小心地解去缠绕在乔治头部和盖住乔治眼睛的纱布。但是乔治只感觉到一点模糊的光亮。

乔治·康贝尔仍然是技术上的盲者!他躺在那儿思潮澎湃!过了好一会,他听到医师在他的床边走动,什么东西放到了他的眼睛上。“现在你能看得见东西吗?”医师问道。乔治从枕头上稍稍抬起头,觉得眼前模糊地出现了一个色彩的形象。

“乔治!”一个声音说。他熟悉这种声音,这是他母亲的声音。

乔治·康贝尔在他18年的生命中第一次看见了母亲。62岁的她长着疲倦的眼睛、起了皱纹的脸、长着瘤结的手。但是,在乔治看来,她是最美丽的。

对他说来,她是一个安琪儿。乔治所看到的是母亲多年的辛劳和忍耐,多年的教导和计划,多年为了使他的眼睛明亮而表现的挚爱和母性。

直到今日,他还珍惜他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见到他母亲的情景。他从这第一次的视觉经历中就学会了珍惜他的视觉。

他说:“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到视力的奇迹,如果缺乏视力我们的生活会多么困难。”

但是乔治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这对于任何有兴趣研究积极心态的人都是很有益的。他绝不会忘记这一天:他在医院病房里看见母亲站在他面前,而不知道她是什么人——直到听到她说话时他才明白。

乔治指出:“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总是心理的翻译,我们必须训练心理以翻译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这种观察是以科学做背景的。“看的过程的大部分完全不是由眼睛来做的。”若肖博士在描述看的心理过程时说,“眼的动作像手一样,伸‘到那里’,抓住无意义的东西,把它带到大脑。然后大脑把这种‘东西’转换成记忆,大脑再用比较的动作进行翻译,直到这时我们才能真正看见了什么东西。”

心理观察也有近视和远视

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既要看得远,又要不忽视近处。一个人懂得了如何直接观察在他面前的东西是有巨大好处的。

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西部边境比特鲁特山边的达比镇,人们好多年都习惯于仰望那座晶山。之所以称之为“晶山”,是因为它被侵蚀业已暴露出一条凸出的狭窄部分,这部分是微微发光的晶体,看上去有点像岩盐。早在1937年这儿就修建了一条直接越过这块露面岩层的小径。但是此后一直到1951年,并没有一个人弯下身子去捡起一块发亮的矿物质,好好地把它观察一下。

就在1951年,两个达比人康赖先生和汤普生先生看见一种矿物的集合物陈列于这个小镇,感到十分激动。他们看到矿物展品中的绿玉标本上附有一张卡片,说明绿玉可用于原子能探索,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权。汤普生把矿石的样品送到斯波堪城的矿务局,并要它派一名检验员来察看一种“储量巨大”的矿物。1951年的下半年,该矿务局就派了一部推土机上山采取矿石样品并进行成分分析,认定这里确是极有价值的世界最大的铍的储藏地之一。接下来一些沉重的运土卡车陆续奋力登山,又载着极为沉重的矿石慢慢地闯出一条下山的回路;而在山脚下等待他们的实际是手中拿着支票的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政府的代表,他们每人都急于购买这些矿石。这一切都仅仅是由于一天两个青年人不仅用他们的生理眼睛去观察,而且不怕麻烦,还用他们的心理眼睛去思考。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视觉被歪曲了,成了一个心理远视的人,他就不能做到康赖和汤普生所做到了的事。因为他只能看到远处的东西,却让脚下的机会白白走失了。在你的身边有这种机运吗?观察一下你的周围吧。当你处理日常事务时,你是否会因有什么不便的地方而感到苦恼?也许你能想到用一种方式去解除这种苦恼。这不仅对你,而且对别人都是有益的。许多人由于满足了这种家常的需要,都已得到了可观的酬金。发明紧式发夹的人是这样,发明纸夹的人是这样,发明拉链和发明金属松紧裤带的人也都是这样。看看你的周围吧!要学会观察!你可能会发现几亩金刚石就在你家后院里。

但是心理近视可能同心理远视一样有问题。有心理近视问题的人只能看见鼻子底下的东西,而更远的可能性却悄然而逝。这样的人就是不理解计划力量的人。他不懂得用于思考上的时间的价值。他穷于应付直接面对着他的一些问题,以致不能把他的心理解放出来,对准远方,寻求新的机会,新的趋势,构成宏伟的图景。

能够观察到未来乃是人类大脑最壮观的成就之一。

在佛罗里达州柑桔地带的下方有一个小镇叫做温特·海芬,它周围都是农地。确实,这儿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完全不能吸引游人的地区,因为它与世隔绝,既无海滨,又无高山,只有一些微微起伏的小山,山谷中有一些小湖,此外还有一些长着丝柏的沼泽地。

但是有一个人来到了这个地区,他用别人未曾使用过的眼光看待这些长着丝柏的沼泽地,他的名字是理查德·波普。波普买下这块沼泽地的一部分,用篱笆把它围住,把它创办成世界著名的丝柏花园,曾有人出价100万美元,购买这块土地,遭到拒绝。

当然,这事并非像所说的那样简单,波普曾经认识到必须抓住每一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波普知道,惟有通过连珠炮似的广告这个惟一的方式才能把公众吸引到这么荒凉的地方来。但是广告耗资巨大,所以波普就只好做简单的广告。他首先参与大众摄影事业,他在丝柏公园开设了一家摄影器材商店,向旅游者出售胶卷,然后教他们如何拍摄花园的特殊镜头。他雇请技术高超的滑水运动员,请他们进行精彩复杂的表演。这时,他用高音喇叭向公众宣称他们应当用什么样的相机框架拍摄这些动作。这些旅游者带回去的精彩照片就给波普作了最好的广告宣传。

波普的观察是一种创造性的观察,我们大家都应该发展这种观察能力。我们必须学会用新颖的眼光看待世界,观察那些就在我们周围的机会,并同时洞察未来,探寻将来的机会。

观察是可以学得的一种技术,但它像任何别的技术一样,必须加以练习。

观察别人的能力、智慧和观点

我们也许认为,我们已认识了自己的才能,然而在这方面我们却可能是个盲人。让我举一位女教师的例子来说明。她需要检查她的心理视觉。她既近视,又远视,因为她既不能看见她的学生现在的、也不能看见他们潜在的将来的能力和才能,或者他们的观点。

当然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起点,他们并非生来就成为卓越而成功的人。事实上,在最伟大的人中,有一些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有时被认为是十分愚蠢的,直到他们掌握了积极的心态,并且学会了理解他们自身的才能和展望他们的确定目标,他们才开始向成功之道攀援而上。有一个孩子,他的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愚笨的、昏庸的蠢货”。

这个孩子常在他的石板上画画,他到处观察,倾听每个人说话。他常提出一些“不可能的问题”,但不肯说出他懂得什么,甚至在处罚的威胁下也不肯。孩子们称他为“笨蛋”,他的成绩也确实经常是全班最后一名。

这个孩子就是托马斯·爱迪生。当你阅读爱迪生的传记时,你会受到巨大的鼓舞。爱迪生上小学的全部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他太笨了。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有一件事促使他把他的法宝的消极心态那一面翻转到积极心态这一面,从而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一位划时代的发明家。

是什么使爱迪生改变了他的整个态度呢?是这样一件事:当他的老师告诉学校的督学,说他是“昏聩的”学生,把他再留在学校里是不会有任何价值的时候,他的母亲带着他奔到学校向校方大声地声明:她的儿子托马斯·爱迪生比这位教师和这位督学都更有头脑。

爱迪生称他的母亲是孩子们所曾经有过的最热情的维护者。从那一天起,他在母亲的熏陶下成了另一个孩子。他说:“我的母亲给我的影响使我终生受益。我不能失去她早期给我的良好的影响。我的母亲总是十分亲切,总是富有同情心,她绝不会误解我,看错我。”母亲对他的信任使他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见识看待他自己。这使他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研究。这种态度引导爱迪生用更深刻的心理洞察力去思考、理解、创造和发展有益于整个人类的发明物。那位教师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她并非真有诚意和兴趣来帮助这个孩子。他的母亲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你常有一种倾向要看到你所想要看到的东西。“耳闻”不一定包含注意或应用。“倾听”却总是要做到这两点。你要精心注意到如何把这个原则和你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吸收它,使它成为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你很想知道你如何能把下面别人所应用过的原则联系到你自己的生活中去。

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卜兰克博士作了一次实验,但是失败了。他在实验后打开试管,观察到这试管里明显地含有什么东西,因此觉得奇怪。他问自己“为什么?”他不像别的人处在这种相似的情况下,会把试管扔掉。真的,他称了称这个试管,发觉它比同牌号、同型的试管要重些。卜兰克博士又问自己“为什么?”

卜兰克为他的几个问题寻找答案,这样他就发现了非常透明的塑料四氟乙烯,通称为特氟纶。在某一个时期内,美国政府包销了杜邦公司的全部产品。

当你见到什么不懂的东西时,就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并更密切地观察它,你可能获得巨大的发现。

给自己提问

向你自己或别人提出使你迷惑不解的问题,可能使你获得丰厚的报酬。这种方式曾经导致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从前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在他的农场里度假休息,他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只苹果落到了地上。这个年轻人是一位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

“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他问他自己。地球会吸引苹果吗?苹果会吸引地球吗?它们会互相吸引吗?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普遍原理呢?

这位年轻人就是牛顿。他用思考的力量,获得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发现。从心理上进行观察就是思考,通过思考,他找到了答案:地球和苹果互相吸引,物质吸引物质的定律可以适用于整个宇宙。

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是向他自己提出问题,另一个人却向专家征求建议。

但他们都成功了。

积极采纳他人的忠言

当我们学习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时,我们心中所涌现的许多想法会使别人觉得很狂妄。这些想法既能吓倒我们,也会使我们获得财富,如果我们照着它们行事的话。

1869年在日本,御木本小吉的父亲——一个乡村制面条工病了,不能工作了。这时御木本只有11岁,他不得不继承父业,当乡村制面条工。这个少年要奉养他的双亲、六个兄弟和三个姊妹,每天除去做面条外,还必须出售面条。这证明他不仅是一个能干的生产者,还是一位优秀的销售员。

御木本以前曾向一位家庭教师——一位武士学习过。武士曾教导他说:

“真正忠诚的模范包括亲切的行动和对他的同胞的热爱,绝非仅仅诵读形式上的祈祷文。”

御木本有了这种积极行动的、基本的积极心态的哲学,就成了一位实干家。他养成了把自己的想法转变成现实的习惯。他在20岁时爱上了一位武士的女儿,这个年轻人深知他未来的岳父不会乐于让自己的女儿同一个制面条的工人结婚。因此,他就激励自己要和对方的身份相称。他改换了他的职业,变成了一位珍珠商。像世界上许多取得了成就的人一样,御木本不断地寻求能够帮助他从事新活动的特殊知识。他像我们时代的大工业家一样,向大学寻求知识。水仓芳吉教授告诉他一种从未被证实过的关于自然定律的理论。

这位教授说:“当外界的一种物体,例如一粒沙子,粘到牡蛎的体内时,就形成了一颗珍珠。如果外界的物体不杀死牡蛎,牡蛎就以一种分泌物包住这个物体,这种分泌物就在牡蛎的壳内形成珍珠母。”

御木本的热血沸腾起来了!他立即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我能饲养牡蛎,然后精细地放一个微小的外界物体到牡蛎的体内,让自然去走它自己的道路吗?”他简直迫不及待地要取得这个问题的答案。

御木本首先根据向那位大学教授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观察,然后应用他的想像力并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他认定如果所有的珍珠仅仅是当外界物体进入牡蛎体内时才能形成,他就能使用这一自然定律发展珍珠生产。他能把外界物体置于牡蛎体内,迫使牡蛎生产珍珠。他学会了观察和行动,终于成了一位成功者。

现在,我们对御木本生活的研究,在于说明他应用了所有17大成功原则。知识不能使你成功,但是应用知识可以使你成功。行动起来!

这儿有另一个关于珍珠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美国青年,叫做哥尔德斯通,他向衣阿华州农民挨门逐户出售珠宝。

在经济萧条时期的一天,他获悉日本人正在生产美丽的人工珍珠。这种人工珍珠比天然珍珠售价要低一些。

哥尔德斯通“看到了”一个好机会。他和他的妻子爱斯瑟不顾萧条时期的不景气,变卖了所有的资产,动身到东京去。他们在日本登陆时,只有不到1000美元,但他们有他们的计划和积极的心态。

他们夫妇会见了日本珍珠商协会的领导人喜田村先生。哥尔德斯通的目标很高,他告诉喜田村先生他的计划是把日本人工培养的珍珠推销到美国去,要求喜田村先生给予10万美元的贷款。在经济萧条时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几天以后,喜田村先生同意了这笔贷款。

哥尔德斯通夫妇回到美国,珍珠销售很好,他们很顺利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几年后,他们决定建立自己的农场。在喜田村先生的帮助下,他们创立了这个农场。他们再一次看到了别人所未能看到的机会。但是有一个问题:经验证明,受到人工置入外物的牡蛎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巨大的损失呢?”他们问自己。经过许多研究,哥尔德斯通夫妇开始把医学上的方法用到牡蛎上。他们把牡蛎的外壳刮擦洗净,以减少牡蛎受感染的危险。“外科医生”们用一种液体麻醉药使牡蛎松弛,然后把一粒微小的蚌丸塞进牡蛎,逐渐形成珍珠的核心。他们再把这些牡蛎置于一只笼子里放回水中,每四个月检查一次。通过这种技术,90%的牡蛎能够存活,并能制造珍珠。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应用心理的洞察力所获得的成功。观察力比通过眼睛的视网膜接收光线的生理过程要复杂得多。它是对你所看到的东西作出解释,并把这种解释应用到你和别人的生活中去的一种技巧。

学会观察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然而积极的心态会使你在更多事情上取得成功,你还必须按照你所学到的知识开展行动。行动是至为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行动,你才能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