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过好生命中的每一日
16804400000013

第13章 人生三大问题

几年前,美国戏剧家桑顿·怀特写过一部很出色的戏剧《我们的城市》,这部剧后来还曾被拍成电影。如同他写的其他剧本一样,该剧本中对灵性的理解也非常透彻。

在该剧本中,女主角爱弥莱卧病在床很久,这使她有足够的时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人生,因而她对人生也有了更深的印象。她指出了人生三个最深刻的问题:

一、活着的时候,有没有真正体验到自己是活着的?可以说,只有极少数人真正见到过人生的瑰奇,因而要充分把握,好好生活。只有这极少数人不像其他大多数人那样会任意虚度此生。

大多数人都怕面对人生,怕冒险,他们太孱弱,太胆怯,也太懒惰,因而总是不敢挺身一试。他们怕自己,也怕别人。正如美国总统柯立芝所说:“只有到人生已蹉跎过去时,才见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柯立芝总统一生辛勤工作,十分节俭,对人生的行动计划十分周密,终于爬上了总统的宝座。退休以后,他本希望逍遥自在,悠游休娱,可是已经太迟了。退休不久,他便突然离世了。

青年人不会像老年人一样,能看到青春之美,孩子的稚气,以及少女的迷人。男孩子看他自己,做爸爸的看孩子,和老祖父用慈祥明彻的眼睛看孙子,这三种眼光所获得的结果必然各不相同。因此,到我们年老时,也会向往以往的黄金时代。我们忘记了过去的紧张,只求回到往昔岁月,只想要定下来,好好重新回味那些好日子。主要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岁月现在想来毫无恐惧感,因为一切已成过去。

写得一手好散文的英国作家威廉·海斯利特,学画不成,还娶了一个轻浮的女子做太太;同许多朋友吵过架;虽然拼命工作,仍欠了许多债;也常常闹消化不良。可是他到临死的时候还说:“我一生过得很快乐!”因为过去的一切他都忘记了。

二、是否常受制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狂热?是的,大部分人常常会如此。我们在恋爱时的那股狂热便是如此。虽然它看来是将激情集中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其实那仍是在以自我为中心,想把爱人占为己有。贪财、政治野心、争权,以及其他种种浮名虚荣,都在蒙蔽我们的眼目,使我们看不清人生之美。因为我们太热衷于少数事物,便把其他种种好东西给疏远了,以致即使最真切的人生也难以看清了。

三、人与人之间能不能真正彼此非常接受?我们究竟能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是不是像囚犯一样,把自己关在孤寂的小屋?

很久以前,古人就想打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是直到如今,人们也仍在为此而奋斗不已。即使是最亲密的人,我们也只能达到某一境界,到了这一境地往往就此打住。因为有一扇门关闭着,我们便能亲眼看到对方关门,亲耳听到他下闩的声音,他们总不愿把这扇门打开。

有许多人拼命逃避这种孤寂,因为他们害怕会孤寂。他们不知道在如此孤寂的环境中该如何自处。其实如果一个人没有独处的机会,性灵便会因不能休息而感到痛楚。为此他们四处游荡,忙完了这个,再去忙那个,他们误认为兴奋就是快乐,因而尽量避免一个人独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父亲在给儿子的遗嘱中,提出了一项非常奇特的要求。他要求他的儿子每天穿上最好的衣服,独自在家中最美的一间房子里坐上半个小时。他遵照父亲的遗嘱去做,只是在开始时他觉得一个人坐在那里很愚蠢,可是后来就渐渐喜欢上这种方式了。从此,他慢慢懂得了这一要求所蕴含的意义。他开始思索,把心中所有的事情排出一个顺序来,并懂得了如何独处而不感到孤单。换句话说,他已经把握住了人生的艺术。

我们一定要善于与自己相处,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样做。只有在自处而不感到空虚的状况下,我们才能同旁人和平相处。夫妇即便时常不和,但只要双方常常想到以上这一原则,也许一半纠纷就此解决了。

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操纵自己的心灵,这其实是一回事。假使我们对怀特戏剧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好好加以思索,并找出适当的答案来,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最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