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过好生命中的每一日
16804400000054

第54章 心存谦卑

多少世纪以来大部分智者的教训似乎在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已经给出了一个结论:

一切没有活力的,早就凋萎失落了。

可是单纯的东西往往含有很深的意义,不容易转化为生活习惯。例如“处世黄金律(你要人家如何待你,你当如何待人。)就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这条规律要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人家的感受如何。可是尽管人们如何坚决地尝试,还是没有一个人能完完全全地做到。无怪乎,难以捉摸的英国思想家赫胥黎就说过,上面所引用的先知弥迦的话,是宗教的基础,正如同欧几里德规定的“几何原理”是几何学的基础一样。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定论,我们今日虽进步仍不能脱离这一窠臼。

在各种规律中,“行公义”是第一要务。“即使那些我们不想待以公义的人,我们也仍要以人义待之。”根据实践所知,这一条不是轻易就能做得到的。

“好怜悯”还比较容易做。即使以前我们未曾待之以公义的人,我们也会表示出怜悯之心。人生艰苦。如果人世间没有怜悯,那么人生就不可忍受了。帮助身心曾遭遇伤害的人,使他从沉沦中站起来,获得再生,这是最根本的工作。

人类可以毫无怜悯心,也可以变得很富于怜悯心。战争可以形成这两种气质。杀人者和救星,恐怖的集中营和医院,便是两种强烈的对照。怜悯是人生最贵重的一种气质。

其次再说“与你的信仰同行。”要公正,要怜悯,我们必须从看不见的地方去获得支持与耐心。

“谦卑”一词,还可以解释为温柔、慎独。这牵涉到人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人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向往和信心都感到很畏怯。

老一辈的俄国作家,往往把受过厄运打击,低下头来,服服贴贴的人称为“谦卑者”。可是他们所说的“谦卑”,同我们这里的“谦卑”不同,现在的俄罗斯人也不用这称呼了。

据说谦卑是各种德性中最有策略性、最不可捉摸的一种。是的,就因为这是最中庸、最美好的德性,所以可以用这德性来估量旁人的价值。面对现在那种自我主义的迷惘,谁会不厌烦呢?

可是,如果一个人仅仅知道自己的地位很卑微,往往就不能做到谦卑。所以谦卑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在圣哲面前的谦卑,另一种则是在人前的谦卑。

人如果真正求谦卑,必须先明了自己的弱点和愚蠢。等到恐慌消失,骄傲去除,生命就又受了一次洗礼,重奏凯歌。

不过谦卑并不就是屈辱。林肯总统在盖底茨堡战役以后,曾不断写信给米德将军,要他乘胜追击,在李将军从南方退却以前予以重击。他不知道当时南北两军已经都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他发布的命令,附着一张便条,上面写道:“假使你出兵获胜,就把这项命令和便条都毁掉;如果失败,则把我的命令和便条公开发表。”换言之,荣耀归于米德将军,一切责难则归于林肯总统自己。

在纷乱的人生法则中,我们常碰到许多与林肯总统完全相反的人物。许多人都尽量把荣耀归于自己,出尽风头,而把一切责难都推到手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