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24堂课
16805900000018

第18章 永恒的吸引力法则

“宇宙思维”通过吸引法则在客观世界中展示自己。有了这条法则,每个原子对于无限稠密的所有其他原子都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本周寄语

要想成长,我们就必须得到自己成长所需的东西。这些东西是通过吸引力法则得到的。这条原则是个体区别于宇宙的唯一方式。

不妨想一想。如果一个男人不是丈夫、父亲,也不是人之兄弟;如果他既不对社交界、经济界和政界感兴趣,又不对宗教界感兴趣,那么他会是什么人呢?他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抽象的、理论上的“自我”。因此,他的存在只与整体、与其他人、与社会有关。这种关联构成了他所处的环境。因此,他的存在只与环境有关,与别的任何东西都无关。

因此,这个人显然只是“宇宙思维”(这种思维“照亮每个来到人间的人”)的分化。因而他所谓的个性和人格,只不过是他与宇宙整体相联系的方式。

我们称此为他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由吸引法力则造成的。从此处开始的第18周章程再详细说一说这条重要的法则。

1.世界的思想观念在发生一场变革。这一变革在我们中间悄然发生,成为自异教徒垮台以来这个世界所经历的最重要变革。

2.当前,各个阶层的人民经历的思想变革可谓史无前例。这些阶层的人民既包括劳动人民,也包括那些位高权重、最有教养的人。

3.科学界最近取得了广泛的重大发现,揭示了可利用资源的无限性,揭开了无数神秘现象、无数未知力量的面纱,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在理论面前进退两难:是将某些理论作为已有理论和显而易见的事实确立下来呢,还是把另一些理论当成荒谬之言或不可能发生的事实加以排斥?

4.一种新的文明正在诞生。传统、信条和先验都正在过时,憧憬、信念和服务取而代之。传统束缚人性的枷锁正在被砸碎,犹如对唯物主义的歪曲正在被人们摒弃一样,人类的思想正在解放,真理正在以完整的方式升起在无数目瞪口呆的百姓面前。

5.整个世界都处在新觉悟、新力量、对自己的新认识即将来临的前夜。

6.自然科学已经能够把物质分解成分子,把分子分解成原子,再把原子分解成能量。在J·A·弗莱明的时代之前,事实一直如此。但是,弗莱明在英国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次演讲时,却将这种能量分解成思维。他说:“从能量的最终本质看,能量只有表现为被我们称为思维或意志的东西时,才能被我们所理解。”

7.这种思维是内在的、终极的。它在物质界和精神领域同样重要,它是宇宙中持续的、活跃的、无处不在的精神。

8.世间万物都必须受到这种万能智力的支撑。我们在个体生活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以个体体现出的这种智力的发达程序来衡量的。正是存在这种更高的智力,使人比动物更加高级,使动物比植物更加高级。我们发现,个体控制行为模式从而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的能力,又一次成为这种越来越高级的智力的标志。

9.正是这种调整行为吸引了最伟大思维的全部注意力,而这种调整行为只不过是对宇宙思维现有秩序的认可,因为众所周知的是,只要我们一开始遵从这种思维,这种思维之后就会以同样忠诚的态度遵从我们。

10.正是对自然法则的认可,使我们能够消除时间和空间、遨游太空,使钢铁战舰能浮行水面。智力程度越高,我们对这些自然法则的认识就越深刻,我们拥有的力量就越强大。

11.正是由于承认“自我”是这种“宇宙智力”的个性化,使得个体能够支配那些尚未达到这一自我认知层次的智力形式。不承认这一点,人们就不知道这种“宇宙智力”充斥于万事万物之中,随时听从我们的召唤,不知道这种智力能够响应每一个需求。因此,我们也就只能听命于支配我们自身存在的法则的奴役。

12.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法则起作用的原理是可靠的、合理的,是内在于万物本质当中的,但是这种创造力并非源于个体,而是源于作为一切能量、一切物质之源泉的宇宙,个体不过是用于分布这种能量的渠道而已。

13.个体是宇宙用来形成各种联合的手段,而各种联合的累积便形成了现象。现象的形成依赖于共振法则。有了共振法则,运动速率各不相同的本原物质所形成的新物质,在运动速率上和形成自己的原物质完全相同。

14.思想是一条看不见的纽带,个体通过它与宇宙交流,有限通过它与无限沟通,可见之物通过它与不可见之物打交道。思想是一根魔棒,它能把人变成一种能够思考、认知、感觉和行动的存在。

15.正如借助恰当的装备,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数百万英里之外的外部世界一样,借助合理的认识,人也能与“宇宙思维”这种万力之源沟通和交流。

16.通常情况下,人们形成的认识的意义相当于一个没有电线和中间站的电话亭,缺少了感悟和理解,它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的“信念”。印度人有自己的信仰,食人岛上的野蛮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但后者的信仰毫无意义。

17.对任何人而言,只有经过检验和证明,被人们当成事实加以接受的信念,才是有价值的信念。因此,这种信念已经不再是一种信念,而变成了一种活生生的信仰或真理。

18.这条真理已经接受了成千上万人的亲身检验,之后人们才发现它是真理。人们对电线和中间站这些辅助装备的利用程度,决定着信念成为真理的程度。

19.没有功能足够强大的望远镜,人就不能指望锁定数百万英里之外的星星,鉴于此,科学界就不停地忙着发明更强大、更有能力的望远镜,从而也就不断被授予对天体越来越了解的奖励。

20认知过程也是如此,人们对用来与“宇宙思维”沟通交流、用来揭示宇宙无限可能性的方法用得越多,取得的进步也就越大。

21.“宇宙思维”通过吸引法则在客观世界中展示自己。有了这条法则,每个原子对于无限稠密的所有其他原子都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22.事物正是通过这条结合与吸引法则汇集在一起,这条法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也是万物体现自身存在目的的唯一途径。

23.凭借“宇宙原则”的这一媒介,成长以一种最为美丽的方式体现出来。

24.要想成长,我们就必须获得成长必不可少的一切,但是,由于我们始终都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实体,因此这种完整性就使我们只可能得到与付出同等数量的收获。因此,成长是有条件的互惠行为。我们发现,从精神层面上看,“物以类聚”千真万确。精神振动只响应那些与其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

25.因此,很显然,富足的想法只会响应类似的想法,个体的财富天生就归个体所有。我们发现,内心的富足是吸引外界财富的秘诀,生产能力是个体财富的真正源泉。正是出于这一原因,用心工作的人必须能获得不可限量的成功。只有源源不断地付出,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回报,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26.华尔街的伟大金融家、工业巨头、政治家、伟大的公司法律顾问、发明家、医学家、作家,除了他们思想的力量之外,这些人都将人的幸福和安康归因于什么呢?

27.思想是一种能量,吸引法则通过这一能量起作用,并最终以富足的形式将这种能量彰显出来。

28.“宇宙思维”是静止的思维,或者说是安详的物质。“宇宙思维”通过我们的思想力得以分化在客观世界。思想是思维的动态相位,是活跃中的思维。

29.力量的存在取决于对力量的觉悟。不运用它,我们就会失去它;认识不到它,我们就无法运用它。

30.对这种力量的运用取决于关注,关注的程度如何,决定着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多大,而知识不过是力量的别名词。31.关注已经成为天才的显著标志。注意力的培养要靠不懈的练习。

32.注意力的诱因很有意思。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越集中,兴趣就越浓,行动和反应就越坚决。一开始要关注、注意,此后不久,你的兴趣就会被激起;而这种兴趣又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又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如此循环往复。这一练习将使你能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33.本周将你的力量集中于创造。寻找洞察力和感知力。努力为你心中的信念寻找一个合理的基础。让思想停留在这样一个事实上:物理人在一切有机生命体呼吸的空气支持下,才能生活、移动和存在;要想活着,物理之人就必须呼吸。然后再让思想停留在这样一个事实上——精神之人之所以能生活、移动和存在,其支持因素也与物理之人的类似,但是精神之人依赖的是一种更为微妙的能量,他必须依赖这种能量才能存活。正如在物理世界只有种下种子之后才会有生命体出现、母体不会生产出超出自身原料组成范围的果实一样,在精神世界,如果不种下种子,同样不会出现成果,因为精神的果实也要取决于种子的本质;由此,你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要取决于你对强大的“因”的王国之法则的领悟力,这一王国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最高阶段。

我的头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它总是急切地企图把自己转变成一种力量,把各种各样的成功手段组织起来。

——爱默生

本周章程学习指导

1.怎样分辨个体生活之间的区别?

根据他们体现出的智力的程度来判断。

2.个体通过什么法则才能控制其他智力形式?

承认自己是“宇宙智力”的个性化体现。

3.创造力源于何处?

源于宇宙。

4.宇宙是怎样创造有形实质的?

以个体为媒介来创造。

5.联系个体与宇宙的纽带是什么?

思想。

6.实现生存方式的原则是什么?

是爱的法则。

7.这条法则通过什么体现出来?

通过成长法则。

8.成长法则的运转取决于什么条件?

取决于互惠行为。个体始终都是完整的,这使个体只接收到与自己的付出数量相同的回报成为可能。

9.我们付出什么?

思想。

10.我们得到什么?

也是思想。思想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思想千差万别,思想的内容也就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