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24堂课
16805900000023

第23章 服务于他人

成功的第一法则是服务,而这种服务反过来又以诚实和公平为基础。

本周寄语

在我有幸传递信息的这一部分,你将发现,金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现实存在的整个环境;成功的法则就是服务。我们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鉴于此,我们应该把能够付出当成一种最大的恩惠。

我们发现,思想是每项有成的事业背后潜在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应该给予自己的思想以最大的实用价值。

创造性思考需要我们专心,而正如我们发现的那样,专心的力量是超人的武器。专心促成专注,专注形成“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是世上存在的最强大的力量。

这便是涵盖所有科学的科学。这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它高于所有其他艺术。掌握了这门科学和这种艺术,你就有了永远向前、永不停止的机会。这其中的完美不是通过6天、6周或6个月获得的,它需要你一生的努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怀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无私的想法,肯定会带来永久的、深远的效果,这一点无可辩驳。补偿是宇宙的基调。大自然总在不停地试着打破平衡。哪里付出了什么,哪里就会得到什么,而其他地方则应该形成一片真空。通过观察这条规则,只要你今生今世付出的努力是正当的,你就不会不得利。

1.金钱意识是一种思维态度。它是向商贸动脉敞开的大门,是宽容的态度。欲望是一种调动当前机遇的吸引力,而恐惧则是巨大的障碍,能让当前的机遇停止运转,或者完全颠倒,或者远离我们。

2.恐惧恰恰是金钱意识的对立面。它是一种贫穷意识。由于吸引法则亘古不变,因此我们的付出和收获完全等量,如果我们害怕,就会得到所害怕的事物。金钱会想方设法进入我们肉体存在的整个组织,它能调动最善思考的人头脑中最好的想法。

3.我们通过交朋友来挣钱,通过为朋友挣钱、帮助朋友、为朋友提供服务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因此,成功的第一法则是服务,而这种服务反过来又以诚实和公平为基础。出发点就不公平的人简直就是无知,因为他忽略了一切在于交换的基本法则,从而变得没有希望,最终必然逃不过失败的厄运。然而,他也许对此毫不知晓,还以为自己在获得胜利,但结果却注定失败。因为他无法欺骗无限的宇宙。补偿法则将迫使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4.人生的力量包罗万象。它们由我们的思想、理想组成,思想和理想反过来又要被塑造成模板。因此,我们的问题就是保持开明的态度,不断地向新手伸出援助之手,辨认出机遇,对比赛过程而不是目的感兴趣。因为快乐存在于追求过程而不是对物质的占有。

5.你可以使自己成为吸钱的磁石,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首先考虑怎样才能帮别人赚钱。如果你有足够的洞察力去感知并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并且承认追求的价值,你就使自己处在利用价值的有利位置,但,只有当你能够帮助他人时,最大的成功才能降临。能让一个人受益的东西,必然也能让所有人都受益。

6.慷慨的想法充满了力量和活力,而自私的想法则包含了崩溃的萌芽,它会分解、消失。摩根以及其他伟大的金融家只不过是财富分配的渠道,他们的手中有巨额财富进进出出,但是,如果终止收入还是终止支出都是极其危险的,无论渠道的哪一端都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只有这样,我们最大的成功才会到来,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付出和获得同样重要。

7.如果我们能够辨认出作为一切供给之源的无所不能的力量,我们就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意识,使其与这种供给之源相适应,以便这种意识能持续吸引对自己必不可少的一切。我们应该会发现,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具备了这种认识,就意味着为服务做好了准备。银行家要将钱贷款出去,商人要将货物推销出去,作家要将自己的思想公布出去,工人要把自己的技能展示出去,所有人都有某种东西可以付出,但是,他们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而得到的越多,他们能够付出的就越多。8.金融家得到的多,是因为他付出的多;他善于思考,而很少会任凭某个其他人来为他思考。他想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合意的结果。如果你能够教他怎样获得结果,他就能提供让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获利的手段。这些受益者的成功有多大,他的成功就有多大。摩根、洛克菲勒、卡内基以及其他人士,并不会因为将财富转给了别人,自己就变得穷困潦倒。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让别人得到了财富,所以自己才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富有国家的最富有之人。

9.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自己应该深刻地思考,而是被动接受他人的观点,然后像一个应声虫那样以同样的方式重复这些观点。有些人总是通过类似的心计,设法形成公众舆论,而大多数人似乎非常愿意让少数人的思想支配自己,而不想拥有主见。这些大多数人采取的这种顺从态度,正好被许多国家的一小撮人所利用,使这些“少数分子”能够轻易篡夺权杖,使成千上万没有主见的人向自己臣服。因此,创新思想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

10.我们称注意力为专注,这种力量听从意志的指引。鉴于此,除了专注于我们渴望的事物之外,对一切其他想法都应该拒绝专注或思考。有许多人不停地专注于悲伤、失败和各种各样的冲突,而由于思想具有创造性,因此这种专注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悲伤、更多的失败和更多的冲突。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从另一方面讲,当我们遇到成功、收获或其他合意的形势时,我们就是自然而然地专注于这些事物带来的影响,从而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收获,因此可以推断:你对事物的专注度越高,得到的同类事物也就越多。

11.至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在商界有何用处,这一点可以很清楚地从阿特金森先生的《高级思想》一书中看出。他说:

12.“无论精神是不是其他东西,我们都必然将精神看成是意识的精华、思维的实质、潜在思想的事实。由于一切观点都是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或思想活动的阶段,由此可见,‘最终事实’、‘真正的事物’或叫‘观点’能且只能在精神中发现。”

13.承认了这一点,难道不能合理地推断出:对精神及其彰显法则的真正理解,应该是一具“务实”的人所能奢望的最“务实”的发现?难道不能肯定地推断出:如果世上的“务实”者能认识到这一事实,他们会因为能够实现对精神事物和精神法则的感悟而“对自己感激万分?”这些人并不傻子,他们只需要掌握这一个基本事实,就能使自己面对正确的方向,而这一方向是取得一切成功的关键所在。

14.不妨让我为你举个具体例子。我在芝加哥当地认识一个人。我一直认为他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这一辈子成功过几次,但也失败过几次。最近一次我和他说话的时候,与此前的商业状况相比,他可谓是“落魄而潦倒”。他看上去就像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因为他已经步入中年时代,而且与几年前相比,他脑子里的点子来得既慢又少。

15.记得当时他对我说:“我知道,在商界,一切‘管用’的招数都是思想带来的结果,这一点连傻瓜都知道。不过,如果这种‘睿智’的学说是正确的,那么对个人来说,就不可能实现与‘无限思维’的‘正确连接’;在‘无限思维’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可能的高招,可以被我们这种有胆量、有经验的人运用于商界,并由此取得极大成功。这种想法似乎是我的‘救命稻草’,我要好好地研究研究。”

16.这大概是两年前的事。有一天,我又听别人提到这个人。我对一位朋友说:“我们的老朋友某某人怎么样了?他是不是又东山再起了?”那位朋友满脸诧异地望着我说:“嚯,你难道不知道某某人已经出名了吗?他现在可是某某公司(这家公司在过去18个月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如今已经声名远扬。这得益于它的广告业遍布全国,甚至遍布海外)的大人物。他为这家公司的经营项目提供了‘高招’。他大概挣了50万美元的纯利润,现在正在快速朝着100万目标前进。要知道,所有这一切可都发生在18个月期间啊。”尽管我也听说过适才谈到的这家颇有建树的公司,却没有把这个人和这家公司联系到一起。

17.你现在对此有何想法?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此人真的实现了与“宇宙思维”即“精神”的“直接联系”,因为他找到了它,让它为自己效劳。他“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事业中”。

18.这些话听起来有些亵渎神灵是吗?但愿不会,我并没有那样的用意。抛去“无限宇宙”这一概念中的个性或叫“放大的人性”的含义,你就只剩下“无处不在的无限力量”这一概念,它便是“意识”(其实最终就是“精神”)的精髓。同样,我们最终应该将此人看成是精神的体现。他作为精神存在,应该与自己的本源或来源高度和谐,以至于能够展示哪怕一点点精神本源的力量:这种观点中间其实根本找不到亵渎的踪影。当我们在“创造性思想”的正确方向运用自己的思维时,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在做着同样的事。只不过此人做得更深入,他是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去追求这种力量罢了。

19.尽管一开始我总想与此人探讨他运用的这一方法,但却并没有那样做。不过,他不仅利用“无限供给之源”来为自己提供所需的想法(这些想法成为他的成功之种),而且还运用“思想的创造力”来为自己构建一种他希望以物质形式彰显出来的“理想模式”,并不时地对这种模式的细节加以补充、更改和完善,使它从一开始笼统的轮廓变成最终的清晰现实。我认为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其原因不只是因为我想起两年前的那段谈话,而且还因为我已经在其他展示出类似“创造性思想”的名人身上,发现了同样正确的东西。

20.人可以运用“无限力量”帮助自己完成客观世界中的工作。对这一观点持回避态度的人应该还记得:如果“无限宇宙”对这种程序和方法持有丝毫的反对意见,那么成功就永远不会发生。“无限宇宙”可不像我们那么没有主见。

21.“精神性”非常“务实”,特别“务实”。它让我们懂得:精神是真实事物,是事物的整体;物质不过是可以塑造的材料,精神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铸造、复制和改变物质。

“精神性”是世界上最“实用”的东西——也是现在万物中唯一真实、绝对“务实”的事物!

22.本周我们要关注这一事实:人并非有灵魂的肉体,而是有肉体的灵魂;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人的愿望无法得到永远满足,除非精神上的满足。因此,金钱除了为我们带来所渴望的环境(这些环境必须是融洽的)之外没有别的用处。和谐的环境需要足够的物质供给,所以,如果哪里有匮乏,我们就必须怀有“金钱存在的实质是服务”这种想法;当这一想法越来越明显时,供给渠道就会大开,你就会为自己竟然懂得“精神方法也完全实用”而感到满足。

本周章程学习指导

1.成功的第一法则是什么?

是服务。

2.我们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别人?

要持有开明的态度。要对比赛过程而不是目的感兴趣。快乐的获利在于追求过程而不是对物质的占有。

3.怀有自私的想法会带来什么后果?

它包含了崩溃的萌芽。

4.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付出和获得同样重要。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5.为什么金融家经常会获得巨大成功?

因为他们独立思考。

6.为什么每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顺从别人的思想,成为少数人行使自身意志的工具?

因为他们任由少数人来为他们思考所有的事情。

7.专注于悲伤和失败会带来什么后果?

更多的悲伤、更多的失败。

8.专注于收获会带来什么后果?

更多的收获。

9.这条原则正在商界运用吗?

它是唯一一条始终在使用的原则,也是唯一能用的原则,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原则。你也许可以无意识地运用它,但这一事实并不能改变整个形势。

10.这条原则的实用价值何在?

成功是一个“果”而不是“因”,如果我们想获得结果,就必须找出导致“果”的“因”或想法、思想。这便是这条原则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