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16815400000034

第34章 风景构成法(6)

克莱恩特的病历卡上没有他妊娠、出生和乳儿期的记录。他幼儿期是一个很外向的孩子,有酒精依赖症的父亲和依赖性很强的母亲之间的争吵从未中断过,所以导致克莱恩特逐渐变得内向、消极。父亲由于酒精依赖症而反复住院,身体还没有好转就出院,出院后又开始喝酒。

小学二年级克莱恩特由于小儿哮喘而住院1个月。出院后不久,他父母由于发生争吵,母亲一气之下丢下孩子回娘家去了。因此,除了克莱恩特外,当时0岁、3岁、6岁的弟弟被送到儿童福利院。不久,父亲由于在工作中遭遇事故而失去了工作能力。克莱恩特照顾因持续喝酒而吐血的父亲,和父亲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从娘家回来,由于癫痫发作而住院一段时间。中学一年级时,夫妻吵架带来了悲惨的局面,持续喝酒的父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家,那以后到现在还和母亲处于分居状态。

中学二年级开始,由于和社会不良青年交往,逐渐变得易怒、暴躁。这段期间经常旷课,并且开始吸食稀释剂。吸食稀释剂引起了身体状况的变化,进入儿科医院接受诊断。住院1个月后就出院了,出院后又开始吸食稀释剂。由于出现严重的倦怠感又住院,住院时期由于和护士发生矛盾,大约住了1个星期就被强行出院了。在此次住院期间,他首次出现了用刀叉插上自己手腕的自虐行为。

全身倦怠感在那之后并没有减轻,因此住进了其他内科医院。住院期间,情绪不稳,常莫名其妙地说“看到和老鼠一样大的蟑螂”,“白色的窗帘是茶色的柱子”等话语。这段时期开始出现在医院内晃荡,反方向坐在便盆上,在休息室睡觉等怪异行为。由于不听从护士的指示而被强制出院。那之后,常哀叫“真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并把送来的药一次性吃完了,还企图割手腕自杀,所以再次被送进了医院。在此次的10天住院期间,由于再次企图用剃须刀割腕自杀,所以被送进了精神科接受治疗。

转院初期,虽然有时会和其他患者及其护士等发生冲突,但情绪逐渐变得稳定。良好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开始上养护学校,由于学校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他,良好状况恶化,企图服药自杀。躺在病床上的时间持续了1周左右。那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出现了良好的状态。所以,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转院到具有青春期病房的医院,在此医院内完成了中学学业。出院后在自家住了两个月左右,由于他的家庭环境特殊(父母处于分居状态),所以情绪又逐渐变得不稳定,企图用菜刀自杀,在朦胧状态中,他经常说自己很害怕,所以又进入前面所说的那家精神医院。住院1年之后,病情减轻了许多,在家住宿也很正常,所以让其出院。然而那之后过了两个星期,其弟的不良行为导致其变得焦躁不安了。而且服用安眠药的剂量超过了正常剂量,原本被禁止喝酒的他开始喝酒,还企图用水果刀剖腹自杀。第二天早上,全身是血的他被其母亲发现,被紧急送入院。过了一个晚上,虽然恢复了知觉,但不稳定的状态继续持续,再次住进了精神病医院,住院1个月后,治疗师在主治医生的委托下对克莱恩特进行心理治疗。

二、治疗经过

克林恩特在每次住院期间都进行过心理治疗,但由于其行为过激而没有奏效。刚进入精神病医院治疗时,也曾经用过一些心理检查,但从他当时曾出现用力捶打桌子等过激的行为可以判断这些心理治疗在他身上没起什么作用。

治疗师从主治医生处得知了克莱恩特的过去和现状,深知克莱恩特是一个不信任别人的少年。并和主治医生达成了以下两点共识:对于克莱恩特的治疗,和其有关的主治医生、治疗师、护士必须通力合作,其中,主治医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鉴于心理治疗过于频繁进行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所以有必要隔段时间进行。且一致认为有必要根据他的状况进行心理治疗。

从以上情况出发,治疗师对他的心理治疗不是从语言为主体的心理治疗法出发,而是以绘画的方式试图接近他,也就是对克莱恩特进行治疗的治疗师在他心目中的所处的位置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当前的治疗方针。

以下分5个阶段来讲述治疗过程。1.第一阶段(第1次到第4次)第1次跟随护士走进来的克莱恩特明显给人感觉就是不愿意接近人。自我介绍之后,当问他为什么来这儿时,他用生硬的口气回答说“是为画画而来的”。治疗师也不多问就直接进行画树法,见图5.7。

给他说明了之后,拿着治疗师给他的铅笔的克莱恩特目不转睛地看着画纸。然后用力在纸上胡乱地画起来。画完后,治疗师问他这是什么树时,他粗鲁地回答“不知道”。然后他们之间有了下面这一段对话。

图5.7

引自:川濑正裕.1998

治疗师:“这棵树的年龄有多大?”

克莱恩特:“3岁了。”

治疗师:“那么,3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克莱恩特:“枯了。”治疗师:“如果枯了以后还能发芽的话那该多好啊。”克莱恩特:“不可能了,因为没有结果。”治疗师:“真希望不要枯萎啊。”克莱恩特:“枯了,因为没人给它浇水。”治疗师:“他(主治医生)会给它浇水吗?”克莱恩特:“不知道,可能会吧。”治疗师:“你也是不希望这棵树枯萎吧?”克莱恩特点了点头。这次交流了之后,治疗师对其实行风景构成法。见图5.8。

图5.8

引自:川濑正裕.1998

克莱恩特心不在焉地看着图画中的景物回答治疗师的提问。

对图画中的景物说明如下:

时间是3月,有人去爬山,树木是枯萎的,山上有乌鸦。因为人类是肮脏的,所以用黑色将其抹黑。至于是什么动物就不得而知了。图画中的自己在河流中游泳,由于不识水性而溺水身亡。第1次评述:

根据前面的理论介绍和操作技法分析来看,该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到在克莱恩特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死的。河流是无意识的象征,患者在无意识中有自杀的倾向。树木枯萎和大片的黑色也是无生命力的表现。

第2次

大约半个月后,克莱恩特带来了在病房里画的画,画里是一棵树。他还对这棵枯树进行了说明。

图5.9

引自:川濑正裕.1998

第2次评述:

从图5.9中进行分析,比较明显的感觉是,通过前一次的交流让克莱恩特知道了治疗师第一次和他交流的目的,并且图画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在他心里应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毫无疑问图画的树木是克莱恩特自身的化身。树旁边的两个人被认为是治疗师和主治医生。在这里,树木其实是一种象征,是自我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自我的自画像。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已经说到人物的符号化问题。人物的符号化某种程度上说是患者自我防卫意识的一种反应。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也可以看出患者自身还是存在很强的自我防卫。

第3次

第3次是风景构成法和画树法同时进行。在画树法(HTP)中,他只画出树的下半部分,而且在此部分的最上端用斜线来表示。他对此图画作出说明“在此(指斜线)为被锯断的树木”。当治疗师问到被锯断的那部分时,他才把上半截补上。而且他还说“这棵树不会枯萎,至于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见图5.10。

图5.10

引自:川濑正裕.1998

风景构成法的图画中的事物和第1次相比要大得多。但此图画还添加了山上的岩石。他对此图画的说明是:他是在山上玩,去了河里,然后回家,随后踢石块,树木是腐烂的。见图5.11。

第3次评述: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克莱恩特已经有了些许变化。他的来生愿望是:重新做男人。此图画中的树木只有一颗果实。果实一般是新的生命诞生的象征,虽然果实比较少,但应该说,从目前的治疗进展来看,患者逐渐地意识到生命,总体可以感觉出至少心理治疗的初级阶段进展还算顺利,但有可能目前的治疗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图5.11

引自:川濑正裕.1998

第4次

克莱恩特第4次接受心理治疗时,他走进房间就坐在椅子上笑。当问他为何笑时,他说是想到了好笑的事情。真令人感觉不可思议。此次治疗首先让其“通过线来画画”。顺便实施风景构成法。在画画过程中,他说了下面这些话。

第1张画:森林和田地和树木和河流。夏天,人们在地里劳动。

第2张画:由于厌世,跳谷自杀。第3张画:尸体被河流冲走。第4张画:只剩下脸部了。

治疗师看了图画(图5.12)一眼后问“你现在觉得画画越来越吃力了吗?”他表情严肃地说:“是的,我现在惧怕画画了,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了。”

图5.12

引自:川濑正裕.1998

第4次评述:

风景构成法的画正如前面理论介绍所解释的那样,根据诱目性,首先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其次,根据构成性,我们整体地看风景的构成,然后是具体项目,如河流、山、树等的象征意义的解读,以及色彩、构成过程分析、自我像等。根据这些,我们可以来详细地进行一些分析。该风景构成画的第一印象是,画中的事物很小。图画中的鱼、树都是没有生命的。当问到图画中的什么是有生命时,他的回答是“河流、田地、山川”。这些可以看出患者的生命能量极度的萎缩,而且,从构成过程来看,图画中的克莱恩特是在河流中玩耍,回到家后觉得无聊钓鱼去了,回家途中在田里睡觉,睡醒后就回家了。整个过程显示出内部世界的一种混乱。作为风景构成法来说,是一种非语言的绘画疗法,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患者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绘画形式在开始把潜意识中的矛盾纠葛逐步显露出来,在显露的过程中,由于矛盾纠葛的无法平衡和解决,会导致内部世界的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在这个时候,治疗师要注意处理的技巧是,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也要处理好患者的善后工作,也就是当患者症状显现出来以后要让患者慢慢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太急的话,会引起患者内部世界更大的混乱。另外,从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对话来看,患者的话丝毫没有头绪。

根据上面的风景构成画和患者的语言描述,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患者的症状已经被显现出来,内心已经急剧地变化,照此下去患者将会被卷入死的漩涡,最终导致状态的恶化。

第一阶段评述: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初步接触风景构成法,开始表露内心世界,但由于其复杂而混乱的内心世界,风景构成法的治疗不能太操之过急了,还要注意症状显现后的处理技巧和方法,做好善后工作,否则会引起患者更大的问题和无法适应。

此次会面结束后,就图画这个问题,治疗师和主治医生进行了探讨。他们都认为如果对其心理治疗操之过急的话会适得其反。所以探讨后他们一致认为心理治疗应该停止一段时间。然后治疗师到病房和克莱恩特说了他们的决定,如果克莱恩特想画画的话,他可以和主治医生说,那时治疗师一定会和他见面的。治疗师还告诉克莱恩特他每周会有一次在会客室。克莱恩特表示理解。

此后,这种心理治疗法大概中断了一年。治疗师时不时向主治医生询问克莱恩特的情况。治疗师得知,在结束了最后一次的心理治疗之后,克莱恩特偶尔会由于冲动和其他病人发生摩擦,但渐渐变得沉稳多了。大约一年后,因为克莱恩特希望画画,治疗师和他再次会面了。

第5次

第5次,克莱恩特的心情看上去不是很糟糕。治疗师认为要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而且有必要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非常认真地对待患者。

首先,让患者进行画树法,顺便进行风景构成法。在画树法中,他问“可以从根部开始往上画吗?”然后就开始画了。他从根部慢慢地往上画。治疗师在一旁耐心地等候。画成之后,只见图画的右上角有一个太阳。克莱恩特还对图画作了说明:“从根部往上画是为了强调树不会倒,只要根部牢了树就不容易倒了。这是一棵既有叶子,又有果实和花的树木。以后还会逐渐地开花。画这个太阳是因为树木的成长需要太阳。”治疗师沉默不语只是认真倾听。见图5.13。

图5.13

引自:川濑正裕.1998

图5.14

引自:川濑正裕.1998

和以前的树木相比,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树木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力。

在风景构成法中,显然图画中的事物和以前的相比具有了联系性,且图画中还画了绿色的池塘。可克莱恩特对此图画作出如下说明:“秋天的早晨,山上被红叶所覆盖。住宅区的前面父子俩在散步。我来到河边钓鱼。”见图5.14。

第5次评述:

通过这些图画和克莱恩特的解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树木和图画中的风景已经完全改变了,树木和风景都具有了生命的力量。从这可以看出克莱恩特一年来的成长,由此可以让人感觉到克莱恩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照此发展下去,他将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存在。风景构成法中道路首次被画进图画的风景,但画出框外的花朵让人感觉到他仍存在情绪化的危险。

这次见面的结束阶段,克莱恩特对治疗师说:“我现在很怕别人的眼光,以前从未出现这样的情况。”克莱恩特的治疗又开始遇到新的问题。虽然这早已经被治疗师所预料,但治疗师慢慢地、沉稳地对他说:“如果想画画的话你直接给主治医生说就可以了,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待在这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