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援助-应对校园心理危机
16815600000024

第24章 对学生自杀危机的特别考虑(7)

显然,一般性心理问题既有别于健康心理,也与其他类型的心理异常有严格的区别。把握了以上这些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并能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就不难做出确切的判别了。

2.在心理危机状态下可能出现的一般性心理问题(1)分神。

分神是指心理活动能够有选择地指向一定事物,但却难以稳定地集中于该事物的注意失调。分神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有特定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活动中,在一般活动尤其是感兴趣的活动中则很少发生。如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有分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教师,尽管其心理活动指向了日常性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但常常心猿意马,心不在焉。有时眼睛注视着某样物品,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着闪现某种情景,严重时还会时不时地对着事物发呆,半天回不过神来。

分神与一般意义上的注意力分散不同,后者通常由于外在因素的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到某一点上,这在任何活动中都可能发生,属正常心理现象。而分神现象只出现在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特定活动中,属于心理失调现象。分神与注意衰退等心理障碍也不同,后者是注意兴奋性在指向性和集中性上全面减弱的表现,是注意全方位的迟钝缓慢;而前者注意兴奋性的减弱是局部的,仅表现在集中性上,有明显的活动针对性。

(2)期待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是指由于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所表现出的消极心态。期待性焦虑通常发生在曾屡遭挫折或曾遭受重大打击的相似活动的前夕。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主观上有一种威胁感,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紧张焦虑反应。如曾在交通事故中遭受损伤并存活下来的人,一旦进入汽车,就会焦躁不安,时时处于恐惧状态之中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乘坐。但一旦离开车厢,期待性焦虑也就会烟消云散。

期待性焦虑与正常焦虑不同,正常焦虑人皆有之,是重视某个事件或某项活动的必然反应,并且能随着焦虑刺激的重复出现而逐渐适应。期待性焦虑则是对特定活动的“后怕”的过度反应,不仅对这些活动难以适应,而且还会出现焦虑反应愈演愈烈的倾向。期待性焦虑与作为心理疾病的焦虑症也不同,后者尽管也会常常出现期待性焦虑,但毫无原因,只感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大祸临头的感觉;期待性焦虑仅发生在对自己有威胁,以往曾遭受打击,或很少有成功经验的特定活动前夕。

(3)冷漠。

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冷漠通常因在生活事件发生过程中受人漠视、轻视、歧视或自觉受到他人欺骗、侮辱、暗算等心理创伤所导致。冷漠的消极心态一般只表现在危机事件当事人所属的不和谐群体或完全陌生的群体中。当事人在这些群体中常常显示出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付冷若冰霜、与己无关的样子。但在关怀自己的群体中、在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则依然开朗热情、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冷漠与情感冷淡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是情感反应的缺乏、内心体验的缺失,即使对足以引起大喜大悲的刺激也无动于衷;前者则是情感反应有选择的自我抑制,是对受伤情景的有限度弥散的消极反应。

(4)暴躁。暴躁是指在一定场合受到不利于自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的消极情绪状态。暴躁通常表现在相处极为随意的熟人或家庭成员中,因为无所顾忌,一不顺心就激动愤怒,给人一种脾气极坏的感觉。而在生人面前,为了要保持良好形象则能忍耐控制。

暴躁与病理性激情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的情绪爆发和冲动行为往往来势凶猛而残暴,通常伴有意识障碍,事后通常不能回忆;而前者则能自我控制、意识清醒,仅有意识狭窄的表现。

(5)自卑。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通常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感通常产生于重大事件的打击、屡屡遭受挫折或过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之后。由于遭受打击、屡遭挫折,就会情不自禁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能;由于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失去自信,结果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会轻易放弃。

自卑不同于自责。自责可以是正常心理现象,是对做错事而感到内疚的表现,但也可以是具有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心理失常。过度自责常伴有犯罪感并频频自伤自罚,多伴随有抑郁症症状。自卑则是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是自感无能而失去正常自信的一种表现。

(6)空虚。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空虚在危机事件当事人中常常表现为心理不充实,通常在以下两种情景中产生:一种是在危机事件中遭受重大物质损失,完全无法适应危机事件后的物质匮乏状态,从而产生百无聊赖的心态,不思追求;另一种是危机事件中,由于情感遭受巨大打击,既不屑追求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追求自己也感到难以达到的目标,结果是无所事事、无所追求,精神无所着落,心灵空荡虚无。

空虚与懒惰不同。懒惰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会导致空虚,但未必表现为空虚。相反,如果习惯并满足了慵懒,常常也会有一种消极的“充实感”。空虚则是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是无聊寂寞、无追求的表现,是心理上的失望感。

(7)无端烦恼。无端烦恼是指无缘无故烦躁苦恼的消极情绪。无端烦恼产生的情景比较多样,但通常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主观想象。如,尽管危机事件已经得到妥善处理,但仍担心“天有不测风云”而生烦恼;身体稍有不适就担心生重病而生烦恼;人际关系和谐却担心对方变心而生烦恼等,更多的时候是连自己也说不清烦恼来自何方,但总感到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无端烦恼与生活中的正常烦恼不同。正常烦恼通常总能找到具体原因,如为考试不顺利而烦恼,为失恋而烦恼等,人皆有之。无端烦恼则是莫名烦恼,自寻烦恼,有时无中生有地自我折磨。

(8)消沉。

消沉是指心灰意冷、沮丧颓唐的消极情绪。消沉通常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觉得力不从心而变成了自我失望、处处失意,从而抱怨命运不好;或者由于受错误人生观影响而“看破红尘”,这时就会委靡颓废、浑浑噩噩,似乎已经“心死”。

消沉和委顿不完全相同。委顿虽然也表现为精神不振,但同时伴有躯体疲乏,而且通常由躯体过度疲劳引起,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消沉则由于自觉力不从心,失去实现希望的信心所造成,与躯体疲乏无关,且持续时间也较长。

(9)偏执。

偏执是指表现为极端执拗、刚愎自用的偏激情绪状态。偏执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出来:由于能躲过危机事件的伤害就自以为能力非凡;听到不同意见就争辩反驳,一副即使不得理也不饶人的架势;有人胜过自己就嫉恨和攻击,显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遇到挫折也绝不承认现实、不认真反思,反而始终自以为是、撞南墙也不回头。总之,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别人,显得异常执拗、刚愎自用。

偏执与生活中常见的固执不同。固执是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是“自尊心”过强的表现,通常不伴有自我能力非凡的错误认识;偏执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自信心”过强的表现,凡事耿耿于怀,好走极端,给人一种难以容忍的感觉。

(10)孤僻。

孤僻是指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消极心理状态。孤僻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觉得别人不愿理睬自己而伤及自尊;由于在与人交往中觉得受到讥讽、侮辱、奚落和指责;由于遇到挫折而产生自卑等情况,往往就会自我封闭,郁郁寡欢,拒人于千里之外,独来独往,离群索居,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倘若不得不与人交往,也缺乏热情与活力。

孤僻与孤独不同,孤独是孤单寂寞的心态,通常渴望与人交往,独处时会产生被人遗弃的感觉,但与人交往时一切如常;孤僻则不合群,常伴有对他人戒备和鄙视的心理,使人感到行为怪僻、奇特。

(11)敌对。

敌对是指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人的消极心态。敌对通常在以下情景中表现出来:当觉得他人轻视、指责和伤害自己时;不管事实如何,只要觉得和自己看法不一样,就会怒目相对、冷漠仇视;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都会冷眼相视、动辄非难。

敌对虽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但与攻击不完全相同。攻击是对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从语言上的谩骂到行动上的暴力,都属于攻击的范畴;敌对则是一种敌视、对抗的情绪状态,一般仅限于攻击的欲望而不转化为攻击的行为,尽管敌对有时也有非难举动,但非难只是设置障碍,不具有攻击性和侵犯性。

(12)狂热。

狂热是指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盲目的、过度的、不合情理的热情的情绪缺陷。狂热一般是由于在迷恋、倾慕、感染或冲动的情景下无法自我控制而发生。危机事件发生后,沉溺于各种测算命运的活动是由于恐惧担忧而不能自拔的结果;狂热追捧明星是倾慕而难以自制的结果;盲信伟人是受到伟人的业绩、品格、气质等感染的结果;过火举动则是冲动而不听劝告、不顾后果而无法自控的结果。

狂热与热情不同。热情比较稳定持久、广泛深厚并合乎情理,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狂热则显得短暂、狭窄、浅显和违背情理,是一种消极的、缺乏理智的情绪状态。

一般性心理问题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以外,还有记忆力减退、注意转移困难、急躁、多疑、狭隘、冲动、狂妄、怯懦、压抑和心理疲劳等等。

所有一般性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在所有的人身上都会发生。之所以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要特别注意对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评估,主要在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很容易造成大多数人的心理失衡,从而会更显著、更集中地表现出这些心理问题。区别一般性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障碍,对于我们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尧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不良心理反应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面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不良心理反应通常包括痛苦和失败两个方面。在各种校园危机事件中,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会首先感到没有安全感,会普遍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和想逃离危机事件现场的感觉。但作为教师的本能的责任感,又会促使他们在危机事件现场停留下来,用自己的全力去保护和救护学生,然而,他们通常会感到无能为力,很失败。在面对学生自杀或教师自杀等危机事件时,人们会感到内心的极度痛苦和对教育的极度失望。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和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救援,很多在以往生活经历中没有能解决的心理问题也会再次冒出来,会加重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情绪反应,各种不良情绪会像波浪一样反复冲击人们的思想和理智。

渊一冤成年人心理压力失调的典型症状

各种危机事件发生后,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情绪和行为上通常会有以下一些典型的、成年人心理压力失调的症状:

(1)人在面临危机时,生理上会产生“冻结或恐惧”的本能反应,在身体和行为上就会出现如下的症状:誗四肢僵硬、肢体震惊。誗精神混乱。誗目瞪口呆。

(2)人在面临危险时,生理上会产生“拼斗或逃脱”的本能反应,在身体和行为上就会出现如下的症状:

誗肾上腺素迅速传遍全身。誗身体会立刻释放过剩的物质,如呕吐吃进的食物。誗身体中的某个或某些神经感觉会变得更加敏锐,而其他一些感觉会“关闭”。誗心跳频率加快。

誗呼吸加快、出汗等现象出现。

(3)在危险或危机事件过后,生理上会产生“身心衰竭感”的本能反应,在身体和行为上就会出现如下的症状。誗身体上感到疲惫无力。誗肢体反应僵化迟钝。誗思维和定向能力减退。

2.情绪上

由于以上所描述的生理上的、本能性的反应,人们在情绪和行为上就会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压力失调现象:

第一步:震惊、怀疑、否认。第二步:情绪大爆发(从生气到愤怒;从害怕到恐惧;从不安到痛苦;从混乱到挫折感;从自责感到罪恶感等)。第三步:平衡重新建立(从情绪的连续波动到最终形成平衡)。对于危机事件中的幸存者来说,通常还伴随着很多不同种类的缺失感。它们包括:

誗自我生活控制感的缺失。誗信仰和对他人的信任感的缺失。誗平等和正义感的缺失。誗个人重要财产的缺失感。誗对他人的爱的感受的缺失。誗不朽或永恒感的缺失。誗对未来的感知的缺失。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儿童和青少年普遍会产生退缩性行为。但是,并不是只有儿童和青少年会产生这类行为。在经历了严重的危机事件后,成年人也会发现他们自己在心理上或行为上“退缩到儿童时代”。通常的表现有:

誗大声唱或轻声哼唱童年时代的歌曲。誗刻意表现出儿童的天真或无知形象。誗称警察、官员或有权威的人士为“爸爸”或“妈妈”(或至少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些人)。

誗自我感到很“弱小”或“软弱”。

誗希望“爸爸”或“妈妈”来照料自己。

誗当事情变得十分糟糕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行为像孩子。

三尧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对危机事件的心理反应

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对校园危机事件或悲剧性事件的反应通常依他们的不同年龄和自身的特点而不同,但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不良心理反应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未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