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释后的陆维特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工作。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社,担任由戴伯韬主编的《战时教育》常务编辑。同时在邹韬奋主办的生活书店编著抗战教育课本。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后,他随生活教育社辗转到武汉,参加了抗战教育研究会,继续编著战时课本,同时指导汉口小学教师战时服务队工作。1938年武汉沦陷后转移到战时陪都重庆。1939年,陶行知先生以“学校教育要为整个民族利益培养人才之幼苗”为宗旨,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得到了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的大力支持。陆维特参与了该校的创办和建校过程,并出任文学组代主任,教授文学理论与习作课程。与此同时,仍肩负党的秘密工作。当时在那里执教的还有艾青、贺绿汀等一大批知名进步文化人。学生来源主要是在各个战区的难童、儿童保育院的儿童以及当时进步人士和抗日烈士的子女。在办学思想上,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学生自治,主张师生平等,重视实践,讲究纪律、礼貌、团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学校办得生机勃勃。1941年,皖南事变后,陆维特又被敌特列入搜捕黑名单。陶行知先生知情后,立即派人通知戴伯韬、陆维特、张昌书三人从育才学校转移隐蔽在陶先生自己临时住所三楼小屋。之后,经周恩来同志安排,陆维特、戴伯韬从重庆国统区转移到解放区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在陈毅同志领导下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被陈毅同志称为“大后方来的文化人”。1942年,陆维特在盐城创办了盐阜师范,任校长、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苏皖教育学院任教育长、党的负责人和夏征农为校长的华中建设大学任中学教师研究班主任、党的负责人。出于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又转移到东北,任大连文法专科学校教授。他曾一度去苏联治病并同时考察苏联教育。1950年从苏联回国,服从革命需要,回到家乡福建,出任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新中国成立伊始,福建省为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施了全省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陆维特不仅参与了组织领导,而且参与了基层实践。1952年,他就任调整合并后的福州大学首任校长。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继续调整,福州大学转轨为师范系列,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他继任党委书记、院长。之后,他历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福建省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福建省科协主席、党组书记。他还是福建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10月18日,全国政协隆重召开纪念陶行知诞辰90周年大会。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致开幕词。她重申了党对陶先生的高度评价,并号召要向陶先生学习,从而恢复了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名誉。同年11月在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同志的倡导下,陆维特和福建省教育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以及热心陶研工作的知识分子一道,经过3年筹办,于1984年在福州成立了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陆维特出任首任会长,1985年出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陶研会成立以来,陆维特着力推动、开展了一系列“学陶”、“师陶”、“研陶”、“宣陶”工作,推动了陶行知研究工作的复兴和发展。1990年9月,在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朱鹤健主持召开了“学陶、师陶”座谈会,中心议题是:如何借鉴和继承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师范大学。81岁高龄的陆维特兴致勃勃地出席了会议,并就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1991年,陆维特著《陶行知研究论文集》第一集出版。在这个集子里记录了他的教育理念和部分教育实践的轨迹。
二
陆维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他毕生的教育活动,服务过的学校类型多样,但目标一致,就是“不拘一格”,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20世纪50年代初,福建师范学院曾附设了一所工农速成中学,生源是福建省委选送的在战争期间经过考验的、且有继续学习要求的干部、战士;力争在3年内,使这些从来没有经过普通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的学生,学习后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当时,选派了全省最优秀的中学教师在速中任教,严俭行出任速中校长。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陆维特和时任师院政治辅导主任的张立同志、教务长熊德基教授,经常深入速中指导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并大大提高了速中的办学质量。当时在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中有85%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统考,进入北大、南航、华东师大、福建师院深造。不少毕业生成了干部队伍中的骨干,50年代至60年代长期任福建教育局长的江波便是一例。又如陆维特主持福建师院的1954年,在文科中文、历史、政教等系曾设一年半制至三年制的专科。学生来源主要是各个县、区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这些学生都十分热爱师范专业,且多数出身工农,不少人已结婚生子,家境贫困,但他们感受到“这是以往不敢想、也想不到的难得的培养机会”,满怀激情投身学习,都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例如历史系两年制专科毕业的32人中,有5人被分配到高等学校工作、深造,有的分配到北京、团中央、侨联等国家机关工作,有的分配到部队;分配到本省中学任教的,大都成为教育战线骨干。留在师院的王大同教授在回忆起当年陆维特院长亲自授予他优秀生称号并为他题词的情景仍激情满怀。陆维特主持福建师院期间,还主张在学校教育工会开办夜校,鼓励学校后勤工人到夜校学文化。这些在旧社会被看成社会底层的工人,能作为教职员中平等的一员,有了学文化的机会,他们激情地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文化,他们当中不少人就因此凭自己的能力,被提升为国家干部。
二、学校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在负责厦门大学工作时,重视发展厦大综合性、高水平优势的同时,因地制宜,适时提出了“面向华侨、面向东南亚、面向海洋”的办校方针。厦大自此设立了东南亚历史经济专业、印度尼西亚语言专业、海洋专业和海外华侨函授部(后改为学院),成立了南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
三、陆维特认为提高质量主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主张师生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从而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他一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平等待人,这并不偶然,由于他长期做党的地下秘密工作,要适应那种险恶的环境,必须要求自己不仅有政治觉悟,还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才干和尊重他人、以诚待人的人格去联系群众,组织群众。他还有和民主、进步的文化人士陶行知、艾青、郑君里等长期相处亦师亦友的经历。这也练就他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在师生中有口皆碑。经院系调整合并后的福州大学、福建师院,教师队伍来自四面八方,有曾留学于美、法、德、日的博士、硕士、专家学者,有曾在全国名校北大、清华、燕京、浙大、中大等校毕业并执教的知名正副教授,有曾在本省名校厦大、协大、自然科学研究所、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执教研究多年的名师作家。他们的学术造诣、为人师表各具特质。陆维特清醒地意识到要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依靠他们,通过他们带动中青年教师来共同完成。为此,必须珍惜、尊重他们的爱国情怀、学术专长和教学经验。他在对师生报告中常提到“办好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理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时还印发韩愈《师说》,看重教师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要求教师“以教人者教己”,要求年轻教师、学生尊师重道。他当时紧紧依靠的3位得力助手也像他一样来共同打开局面。他们是老共产党员、历史学家熊德基教授,政治辅导处主任、老红军、识人爱才、正派公道的张立同志,曾是民盟福建省地下组织的负责人、国学渊博、廉洁奉公、以校为家、有儒将之风的总务长管长墉同志。他们3人都善于从自己的工作角度,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式与专家教授们交朋友,从思想上、教务上、后勤上为教学服务,从而调动了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陆维特还十分重视教师队伍中新生力量的培养。当时全国还没有实行硕士生、博士生制度,主要依靠老教师传、帮、带。他从制度上为年轻教师成长创造条件,要求年轻教师制订“定导师、定专业研究方向、定年限、定从编写教材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的进修规划,形成了一套规定性的责任制培养方法,促进了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良师益友的良性循环。
陆维特办学的民主思想还体现在他极为重视学校教育工会、学生会和共青团的作用,依靠他们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了解群众的呼声,借以改进学校工作。
四、对师范教育的价值,陆维特有自己的体验和见识。他认为师范教育处于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位,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服务等带有方向性的问题,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兴亡。认为师范教育不仅担负培养普通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人才的任务,还要担负培养中级师范、幼儿师范、乡村师范教师和管理人才,以及培养社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和管理人才的任务。认为师范性的学校在授予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授予学生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技能以至通晓教育规律,俾使这些未来的教师成为当代和未来儿童、青少年所敬爱的导师,成为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陆维特从我国国情出发,还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乡村师范尤应被重视,这将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关系到“立国之本”战略思想的落实。他在晚年还为师范教育的定位受到冲击而深感不安。诸如“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当教师是不得已”,“高等师范的师范性影响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碍多学科的发展”,“不学习教育科学也可以教好学生”等等,这些观念在教育界有所滋生,存在某些去师范性的倾向,影响了师范性学校的定位。陆维特认为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领导部门从教育思想上去把握,需要加强政府的责任和投入,更需要师范教育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同时,必须倡导教育争鸣,集思广益,克服行政过多干预。对于办好人民性的师范教育在他的《试论师范教育的改革》等多种论著中均有所阐述。
陆维特的教育理念中,还十分重视继承和借鉴我国历史上进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重视借鉴世界各国有益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晚年的陆维特仍在忧思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智育第一”的倾向和有的学校仿效企业化、学校乱收费以致陷入盈利怪圈的反常现象,他曾著文提出改革设想。
陆维特原是阿拉伯人后裔。他的祖父是西亚人,从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来华定居福建长汀,而后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陆维特生在这一大家庭中,长在这一大家庭中。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开拓奋进的一生,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谱写了一曲激昂、感人的乐章。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可贵的教育理念、教育风范令人肃然起敬,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生前,也为发展中外友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身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时,曾送交全国政协一份提案,内容为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穆斯林国家人民的友谊,振兴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提案受到重视。自1983年以来,他受福建省政府的委托,配合泉州市有关部门开展了这些方面的工作。如整理修缮灵山圣墓、清真寺等伊斯兰教史迹;出版《泉州伊斯兰教论文选》、《泉州伊斯兰教史迹简介》、《泉州伊斯兰石刻集》;布置泉州伊斯兰教史迹陈列展览;筹备成立福建人民与世界穆斯林国家人民友好协会和泉州世界宗教研究所;加强泉州伊斯兰教协会等等。晚年的陆维特仍心系家乡现代化的发展。他认为泉州是中国古代和海外交往的重要港口,曾以“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驰名世界,今后要把它建成新时代的世界名城。在他担任福建省科委、科协领导工作时,他就建议福建省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山、海、侨”为特殊的研究发展方向。这些卓越见解,必将对福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附:本文承蒙陆维特长子陆小宁同志提供陆维特生平;并借鉴参考了孙云媛、高时良、曾哲、翁维珍、曾宪成、綦芬等同志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文章)
(贺祥云曾任教务处副处长)缅怀陆维特校长
◎李联明
20世纪50年代初,我就读于福州大学。陆维特同志是我们的校长。
陆校长身材壮硕,面色黝黑,双眼炯炯有神,常着一身双排扣的标准西服,操一口颇具特殊韵味的客家口音。在学子们的心目中,他谈吐优雅,风度翩翩,既是慈祥温厚的长者,又是活跃可亲的朋友。学子们都为有这样一位好校长感到荣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