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时,我总能在图书馆的书籍中找到释怀的动力,一个平衡点、一个承受的原因,让我从容面对。如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一样:“生命有太多不能承受之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11个字,却让我感悟颇深。人生在世,轻、重我们都无法承受,太轻,抑或过于飘逸,让我们无法追逐,找不到方向,从而迷茫;太重,抑或过于压抑,让我们痛苦而臣服,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最终疲惫不堪,失去希望。对于这一切我们需要的是一份淡定,轻重之间的把握,在于一份沉稳,一份如泰山般的稳重,不飘逸不沉重,而这根本的源头在于“心静”。“心静”的感觉让人不动摇、不飘逸、不臣服,坚持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静”的魅力。当学习上失意时、当失落涌上心头时、当伤病侵袭身心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总有一个声音时刻提醒着我、告诫着我,不能因失意而后退、不能因失落而放弃、不能因伤病而倒下,为此我必须敢于面对、积极进取、战胜困难。
见证“心静”
3年里,我已数不清往来、进出图书馆的次数,然而她却见证着我一路的进步和成长。如今的我,面对学习、面对生活,少了一份被动,多了一份主动;少了一份迷茫,多了一份明朗;少了一份悲观,多了一份乐观。那一本本书籍、一段段文字都昭示着自身的气息和底蕴,它们传承历史、记录当下,可以在图书馆里领略着历史的变迁、感受着伟人的情怀、汲取着先人的思想精髓,这些都让我更加的“心静”,让我看到我的不足,让我知晓努力的方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要做的是“心静”,在一片宁静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去享受大学的乐趣,见证我因“心静”的每一次成长。
如今图书馆前的星雨湖已成形,湖水特有的灵动与图书馆的沉稳相得益彰,带来了动静的结合,如此我更加地爱上了图书馆。虽然大学生活所剩不多,今后的我仍会继续在图书馆里享受这份“心静”的悠闲与快乐,使我的大学生活能更加精彩而完美,用静明德、用静致远,以达成人成才之道。
谢谢您,福建师范大学又玄图书馆!
(凌星琴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师大冬日的夕阳
◎王成礼
曾记得自己为了考研之梦而努力,经常一个人满校园里自习。师大每到期末,自习室尤为开放得多,加之上课的少,自习室便成了学生们的乐土。自己也曾辗转其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要说待得时间最久的自习圣地,那非图书馆莫属了。当然说起图书馆,自己的确是思绪万千,但是自己今天重点提的是——师大冬日的夕阳。
记得自己经常是在图书馆5楼或者是最高层,时常是站在图书馆外边走廊的尽头(当然是指靠近旗山的一面)。经常是因复习得太累,自己顺着冬日尽洒的夕阳余晖,慢慢地踱到佳处。此时自己满载的记忆疲惫,面对旗山柔慈的夕照,慢慢得到一种特别的放松,得到一种夕阳美的解脱。
透过窗外,自己宁静地面对旗山,面对旗山的夕阳,自己会一下子沉浸其中,脑海一会儿浮想联翩,一会儿激动不已,一会儿又异常平静。自己的心情也随之翻腾,审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己在那里往往会伫立许久,有时候直到太阳的最后一缕光线消失。有时候自己会面对这番景色,随口吟一首小诗,或是读些散文,只是很小一部分。其实更多的是静思,与旗山的一种特殊对话,与夕阳的静语,或是与夕阳所照射到的一切共同分享,此时沉浸夕阳美的欢乐。
你知道南方的冬天是温存的、是柔美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南方冬日的太阳,似乎是换了个人儿,去掉了夏日所有的缺点。她会轻轻地拂过你的脸,生怕弄伤了你,给你温暖,又不能让你感到烦躁,就像一位母亲那样爱抚着我们,这尤其体现在夕阳中。夕阳就要西落的时分,她真的是越发慈祥,照得万物晶莹剔透,就像刚刚被雨露滋润过一样,显得特别清新。在微风过处,碧树摇曳,从远处看,嫩小的幼叶一闪一闪,真是美不胜收。
从图书馆的最高层,还可以看美丽的师大建筑沉浸其中的美景,特别是夕阳下略带一点烟雾的时候,更是绝佳。烟雾缭绕,钟声回响,夕阳如圣光一样普照开来,那气势真如仙境。
观师大夕阳,自己曾经乐不思疲,每有冬日晴时,便心中暗喜。时至今日,每每从校园中经过,偶见图书馆的佳处,自己就想到了那回味无穷的夕阳之美,就想到了自己那令人振奋的考研之时,还想到了自己那沉浸在师大冬日夕阳里的影子……
(王成礼美术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有你的图书馆
◎刘舒阳
如若有人问我:在福建师大之中,你最喜欢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图书馆。当然是图书馆,而且是旧区的图书馆。
新校区的图书馆大楼自然是很好,无论是那漂亮的建筑还是崭新而数目众多的图书。然而我青睐旧校区那外墙都有些破败的图书馆。小时候,我跟着姐姐来到师大,在旧校区的坡上慢慢走着,进入图书馆范围内,气温一下子就降低下来。彼时,矮小的我抬头仰望那三个镀金的大字:图书馆。而当我成为师大的学子时,我又一次站在图书馆前。那三个金字已有些掉漆,在折射的阳光里略显黯淡。然而图书馆里还是一样凉爽宜人。一进入图书馆,就可以闻到书的气味。沉积多年的灰尘和泛黄的纸散发出一股令人心神安宁的味道。
刷卡换上借书板,漫步在一层层书架之间,是我放松的方式。课业的紧张、竞赛的压力、复习时绷紧的神经,都不在了。我慢慢地走着,感受着这份安详,每个分类的区域都给我不同的感觉。
哲学区:这里的书裹着精致的包装,一部部烫着金字的大部头。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一拨书脊,书略微向外一倾,落在书上的灰尘蹦地跳起来,在淡金色的阳光里翩翩起舞。捧着书,甚至不需要阅读,只这么捧着,就让我感到幸福。
历史区:这里的书新旧参差不齐。多年的历史资料阅读,让我扫过每一本书的名字,就已然对其中内容了然于胸,然而它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心潮澎湃。古希腊的文明启蒙,古罗马的辉煌与陨落;地中海的兴起,经济中心随着航海图转移了;美洲被发现、大洋洲被发现,蛮荒而富饶的土地被野蛮地开发和掠夺……而时间的齿轮不快不慢地转着,文明和和平是不可抵挡的趋势。那些上古的神话夹杂在历史之中,让人看不清面目;先民的愚昧和智慧都让人难以置信,如何在天灾人祸中顽强存活,却在内部的矛盾中逐渐衰落……这些谜团激荡着我的身心,为人民和仁义奋战的事迹让我热血澎湃。“伟大的不是英雄,而是孕育英雄的人民。”我默念着罗曼罗兰的话语,在历史的小径上穿行。
散文和各国民间故事区让我脚步轻快。伍尔芙说,散文让人们审视自己。当一天过去,一个人举一杯清茶、斟一杯清酒,在落日的余晖抑或淡薄的月色下静静回首往事,思绪游离在现实与奇幻之间,他会想些什么?人类自古不断地追寻,在疑惑着什么?生与死、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是如何衔接的,未来又在何方?那些美好的时光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还是永久地存留在记忆中并不曾逝去?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又是那样的轻巧而嬉笑着出现在世界上。先民们的疑问在自我编造的答案中得以昭然:生命的由来、万物的灵性、善与恶、因果循环……
中国文学区使我的脚步沉着下来。5000年的文化在这2米高、5米长的书架上仿佛长卷般展开。我们的祖先写了许多,又被后人毁去了许多,然而硕果仅存的书籍就已经让我们受益匪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古人适意生活的遐想,难道不正是对当今过于繁忙的人们的劝导和启迪?哲理自然是他们探讨的主题,然而讲故事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当今人可以从一本本古代小说中体会当时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时光。
外国文学区:这里在阳光不易触及的北面,似乎更加阴冷一些。在许多人看来,这里的书不值一顾——它们太旧太破了,紧紧地挨在一起,连取出都不易。可我真心诚意地爱着它们。即使翻上三四页指尖就已经被尘埃染成灰色。它们在那些文学难以存活的日子里被师大的前辈们埋在地下、藏在床头而保存下来。这里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残本,连封面都重新包装上三四次,拓跋飞扬的钢笔字题写书名。七八十年代的书,价值86角钱的《上尉的女儿》、43角的《童年少年青年》、45元的《洛丽塔》……我的指尖从一本本书的脊梁上划过,心里有一句话在回荡:小说,就像是深夜里一个人的喃喃低语,讲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那难挨的夜也有了陪伴。
图书馆里的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日头就从东边走到西边,我还没有把这些藏着深意的书都看尽;图书馆里的时间过得很慢,一分一秒仿佛钟表里的齿轮般“咔咔”地转动,不紧不慢,留存着时光。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借阅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在每一张借书卡上留上我的名字。如今,师大图书馆早已采用扫描条纹码的形式借书了。然而那些陈年的借书卡上却还写着前辈们的姓名。他们的字迹或端庄或娟秀,或龙飞凤舞让人分辨不清楚。我会在抽出旧书的底页上的借书卡,静静地分辨已模糊的钢笔字,任思绪畅游:他们为何要借这本书?在那个思维封闭的年代,他们又是如何理解此书的?当国门敞开,西方思想如潮入侵时他们又是如何静下心来做学问?他们是否也曾被物质生活所诱惑,为利禄而动心?离校的时刻到了,他们会怀念这里吗?花花世界中,他们还能再找到一个这样让精神驻足的地方吗?
图书馆,对于我不仅仅是一个汲取知识的地方。它是忙碌求学路上的歇脚长亭,是先人和前辈们留下足迹和纪念的地方。图书馆里,有你,有我。
(刘舒阳应用科技学院2010级)书缘
◎王翠琪
佛家讲究“缘法”,意思是两个方面合得来,用文言说,是彼此相契。人与人之间有人缘,而人与书之间也有书缘。我自认与书有缘,我爱书,也爱读书,更愿意将书作为一生的知己。
和书结缘是什么时候,我早已忘却。只是依稀记得小时候读书的一些坏习惯。首先要提的就是如厕阅读了,有人看到这要笑了,莫笑,莫笑,想来大家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却一直无法改掉。曾经在书上看到说,如厕看书时记忆长久,不容易忘记,便时常以此安慰自己。还有就是,我从小就是拿起书就不肯放下的那种,不读完我决不罢休。有时候,被家里人叫去做别的事,不得不把书本放下,但是等到我去做别的事情的时候满脑子里都还是那些书的内容,常常搞砸事情、为此没少挨骂。等到我回头再看书的时候,什么搞砸的事情,什么挨骂都抛得远远的了。因此家里人常常称我为“书痴”。称“书痴”未免让人觉得带着些许狂妄,我总想我顶多就一条“小书虫”吧。像这样的读书坏习惯太多了,我常常是有了书就啥也不管了。然而,这些都还只是我与书结缘的开始。
我和书的缘分越来越深的是在大学的时候。报考大学我阴错阳差地选了一个我一点也不了解的专业——图书馆学。回想当初,我之所以报这个专业仅仅是为了保险我能够上大学,完全没考虑到未来的就业以及兴趣。但是恰恰是这个专业给了我更多和书接触的机会,让我加深了和书的缘分。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我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并不喜欢挑战,其实这个专业很适合我的。但是一开始入学,我也只是抱着那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但是慢慢地随着不断地学习,我爱上了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给了我太多可以去和书相识、相知的机会了。
平时没课的时候,我不喜欢像别人一样到处乱逛,我喜欢去泡图书馆,我喜欢漫无目地穿梭在图书架中间。我不喜欢固定地去看哪本书,我觉得我和那么多书之间也是讲究缘分的。我无意走过看中的那些书,其实都是和我有缘的。每当我无意发现一本我喜欢的书时,我就会特别开心,那种感觉就像买彩票中头奖了。
其实除了看书,我觉得图书馆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图书馆恬静、优雅、文化气息浓厚。我常想,就算不读书,趴在图书馆阅读桌上,伴着浓浓的翰墨香气悠悠入睡,那又是何等的惬意。
除了上图书馆看书以外,我也喜欢买书。有一些书图书馆没有收藏的,我会自己去买。还有一些书,我觉得有珍藏价值的,我也很愿意去买。但是我的书我总不愿意借人,一来别人保管得不好,二来我总害怕有人会把我的书弄丢。“亡书久似忆良朋”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于是我便又有了一个习惯——借书的一律坦言拒绝,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