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与思的交响
16816100000008

第8章 “大学语文”界定探讨

作为文学文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多年来引领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然而近年来它的龙头地位不断受到削弱。在一些工科院校,尤其是工科性质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学科已然被淡化,被边缘化,甚至被铲除。我们难免要指责这些学校培养人才的短视,这对所有教授文学文本的大学语文教师来说是很容易形成的集体义愤和共识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首先反躬自问一下为何“大学语文”以及我们认为这种代表着中华文明精髓的经典文学在大学这样一个传承文明的圣殿一下变得那么孤弱,我们也许就会更为理性地看待当前的现象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何谓大学语文?我想先从这一专有名词的解构开始。在这一偏正词组中,“大学”也许无须探讨,其界限十分确定,因此焦点聚在中心词“语文”上,我们必须先回答什么是语文。其按《新华词典》之词条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091页)。最新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把它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和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1601页)。其中代表“语言”的“语”字有着共同的属性,而“文”就存在不同的含义。正因为语文有着这样的多义性,不同阶段的教育采取了不同的选择。比如中小学侧重语文的双基教学,于是就把语文取向为语言和文字;而大学有了中小学打下的基础后,自然就把语文的侧重点放在语言和文学,于是就形成了以文学为主的大学语文课本和课程。

但是,作为文学文本的大学语文教学近年来不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和漠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问题,也有教材的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文学文本的大学语文教材竟然达1402种之多,如此纷纭复杂的教材肯定没有必要,只有一个原因能说明这样的非常现象——名利的驱动。无疑这样的教材毁损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的必要性和神圣性,那么被淡化、边缘化,甚至被铲除似乎也在所难免。教育部为此还做了专门的综合归纳,以消除这种芜杂的局面。为了挽救今年来不断式微的“大学语文”,有关人士又探究了改革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路径,以期用新的方式和内容回应质疑者、怀疑者,重新获得认可,夺回失去的高地。我们看到,这几年全国高校对“大学语文”从定位到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变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局面。

有一种体系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确立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其中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使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除了工具性,大学语文课还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中对语文产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终身自觉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功能方面要重视语言层面,培养学生语言修辞方面的能力,要重视文章层面,重视文学审美层面,适当吸收近年来文化研究的成果,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丰富、深化课程的层次和内涵。要以语文为本位,回归大学语文的本位价值,做一些切实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事。

有一种定位是将人文课程的内容代替大学语文。这种人文性的理念的大学语文从教材到教学都与传统的模式区别较大,它已经不注重大学工具的作用,而是站在更高层面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进行关照,它要通过语文的教化作用,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变革和提升。2003年江苏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偏重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其在一些高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些学校干脆将大学语文课开成了文化史课程,也可视为一种大胆的创新。

而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他们更主张大学语文课程能结合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开设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写作课和口才课。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这类学校特别是工科性质的学校的教学安排、培养计划等文件,我们就会对这种诉求持认可的态度。

总之,有的人说大学语文要增加文学教学,有的认为要侧重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致使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形成多元局面。于是,不免有人会问,究竟有没有我们一致认同的“大学语文”呢?

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教授认为,“大学语文”有其特殊性,即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给与学生深刻的人文精神,有美文,又有语文的因素,是一门综合性素质的课程,不能用单一的倾向去代替。很多人都把这话看成引领大学语文的队旗,是统一的号令。我以为,从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上去审视是不会有错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语文课程的内容,以及几乎每个语文教师都会在语文课中超文本的阐释发挥,我们会发现,即便是以单一文本的倾向,也会显现出一定的综合性。例如,当我们教授古代经典篇章,这些千古不衰的佳作本身就透露出强大的美感、人生哲理、典范式的语言结构和修辞造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等等;再比如,即便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性的培养,诸如应用文,难道其中就纯粹是技术传授而没有思想道德、行业规范等等要求?甚至被语文课视为侍从的汉语口语教学,也绝不会仅仅为了练练学生的嘴皮子,一个合格的口语课教师肯定会兼顾到要求学生不仅怎么说,还要学会说什么去影响人,感化人。由此可见,语文课从来不会以单一的意义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语文的综合属性与生俱来,无须人为割裂,也难以割裂。至于以什么内容、形式,哪种文本进行教学,应根据各大学的具体情况而定,无须强求统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定义,只要进行母语教学,就是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应该是个广义的概念。如此,我们就建立起了探讨大学语文教育的共同语境。

这样一来反而带给各高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上有更大的自主性。人们一直在批评中国的大学办得没有个性,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程设置统一化,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在各大学开设以文学文本为主的“大学语文”,而不是让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来选择语文教学,不又落入了某种窠臼!现实情况是一些院校的却将大学语文边缘化,甚至取消,但是可以肯定没有一所大专院校将语文课削弱或删除,没有了经典文学为教本的大学语文课,至少还有实用写作课、口才讲演课。如果我们给“大学语文”界定出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就会把它们统统纳入这个体系,我们也就不会以本位主义的态度简单地去指责一些高校做法失当,也不会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全然落在以文学文本为教程的大学语文肩上。人文精神,文学素养的获得并非只有文学范本唯一的渠道。

明确这一点,对于工科类的高职高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类学校学制只有三年,其中近一年半的时间用在实践和实训,因此课堂的文本教学时间少,加上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导致专业课程必须进行精选和压缩,那么再挤出一定的空间给语文教学已然不易,在这极有限时间的支配下,多数学校自然会选择口才课或实用写作课这些与现实生活工作较为密切的课程。这种功利主义的行为也许就是被人批评的口实,但显然,这样的批评已失之片面。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自己的教学定位,不要因为课程设置中没有与文学来往而不自信。当然我们也不是倡导所有的高职高专都放弃文学性的大学语文课程,对于一些管理类和文科性质的院校,开设文化史课、文学课也未尝不可。我们提倡的是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此外也不要为参加大学语文年会时缺乏统一的语境而担忧,实际上它恰恰丰富了大学语文探讨的内容。我认为,只要我们没有放弃母语教学,我们就是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文教学也将因此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