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6827600000014

第14章 建设篇(14)

桥隧分公司承担全线控制工程武夷山隧道8.988公里的施工任务,隧道2.927公里位于江西省,6.061公里位于福建省,其中李家斜井长1095米、坊上斜井长1601米。2008年12月16日,武夷山隧道坊上斜井正式进洞施工,比业主要求开工提前一个月。

西城隧道经理部进场后,迅速展开施工准备工作,创造出7天建一座搅拌站、第9天一次性通过验收、第10天投入生产,8天组装一台衬砌台车的奇迹。2009年1月15日,西城隧道进口开始施作导向墙。

为以点带面,形成全面开花的生产态势,项目部分时段、分项目先后开展了“奉献在向莆,立功在岗位”、“大干60天,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大干150天”、“决战向莆,确保铺架”等主题劳动竞赛,项目部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包保责任书,制定激励奖惩办法,班子成员实行包保责任制,靠前指挥,垂直管理,切实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生产高潮。2009年,项目部完成产值6.54亿元,管段内八座隧道贯通,武夷山隧道李家斜井和坊上斜井分别于9月5日、11月8日转入正洞施工,完成1863成洞米。

时间进入2010年上半年,江西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现场无法正常生产。为迅速扭转施工的被动局面,确保向莆公司原定的2011年1月1日标段起始点开始铺架目标,项目经理何永义提出“以资源为先机,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核心,以进度为目标”的施工管理指导思想。

项目部充分发挥集团公司资源优势,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充实到施工一线。各分部共投入装载机、挖掘机、出碴车、混凝土输送泵、衬砌台车等各类机械450台(套),投入劳力近5000余人。施工过程中,实行资源配置动态化管理,针对不同时期的施工重点,合理调配设备、物资、人力,确保了多工序平行作业,同步施工。高峰期,项目部月完成产值近7000万元,季度完成近2亿元。

桥隧分公司经理部以“保工期、创优质、促安全、增效益”为目标,引入激励机制,在三个工区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确保了多工序平行作业,同步施工,李家斜井创造出月进尺197米的纪录,正洞单口开挖190米、连续数月成洞180米以上、二次衬砌22环229米的好成绩。

西城隧道开工伊始就一波三折,经设计方补勘,200米围岩为全风化花岗质混合岩,含水量高达35%,围岩级别从II级骤升至VI级,只好在掌子面处增设超前管棚支护,施工方法采用CRD法。经理部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保节点,创出月单口开挖167米、二次衬砌17环175米的好成绩。

五公司经理部在以路基土石方施工为确保工期首要任务的同时,桥涵施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特别是全长1937.57米的西坪特大桥是集团公司管段内“保铺架、不挡道”的控制工程。经理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每道工序衔接,有序推进整体进度,大桥跨鹰瑞高速连续梁按期安全顺利合龙。2011年4月4日,在向莆铁路DK160+818处,项目部喜迎铺轨架梁进入管段。

集团公司领导对向莆铁路高度重视和关注,董事长高令旗,总经理刘宝龙曾先后赴现场办公,根据标段内实际情况,将武夷山、西城两座隧道列为公司重点控制工程,对向莆给予倾斜政策,派遣集团公司专家组、工程部对有关管理、技术人员进行通风、排水、监控量测、光面爆破培训,解决施工难题。2012年,向莆铁路进入攻坚阶段,为静态验收、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张作义先后赴现场召开协调推进会议,排定节点工期,落实实施方案。各参建单位积极筹措资金,调配人力和设备资源,细化工序控制,将进度指标完成时间分解到每道工序,控制作业时间和工序衔接,做到日保旬,旬保月,确保计划指标按期完成。

2011年5月15日晚21时,武夷山隧道安全顺利贯通,隧道贯通高程误差仅2公分,中线误差仅0.8公分,令参加庆典的嘉宾惊叹不已,桥隧分公司的500名筑路将士,经过854天艰苦卓绝的掘进,再展攻克长大隧道的雄风。2011年12月2日15时,经历了1051个日夜艰苦卓绝的鏖战,西城隧道胜利贯通。

南丰车站工程,挖深最大40多米一段路基,防护和绿化堪称全线最好,向莆公司召开现场会,在全线推广交流。

截至目前,项目部累计完成产值15.7亿元,管段内主体工程均已完成,正在发起剩余工程的最后冲刺。按照闽赣两省和原铁道部确定的向莆铁路开通目标的时间节点,项目部打响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保验收,保开通,创信誉”的攻坚战。

规范管理显实力

项目部确立了“管理制度化、过程程序化、队伍专业化、工程品牌化”的工作思路,以扎实推进标准化管理、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大项目管控力度,为安全优质完成向莆铁路施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向莆铁路建设实际,项目部先后制订了《项目管理计划》、《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项目工作管理制度》、《项目创优规划》、《劳务队伍管理办法》、《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办法》等三十多项制度和办法,管段内全面实行计划目标、资金流向、物资采购、验工计价、奖惩评比等五大环节的重点控制,为全面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为确保工程经得起运营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项目部以标准化管理为载体,注重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严格工艺标准和工序控制,坚持样板引路。先后组织召开隧道光爆、高桥空心墩、连续梁及路基施工等现场会,通过观摩学习、相互交流,起到了统一标准,共同提高的作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根据不同的围岩等级,采用相应的开挖方法,使管段内所有隧道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向纵深掘进。西坪特大桥严格把住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筋预制安装、模板加工、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关键工序,保证了工程实体质量。在路基施工中,通过对软岩填料路基采用强夯、冲击碾压等大型机械作业保证路基密实度符合标准,运用先进的路基动态检测技术,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了路基的填筑质量,在涵洞及桥台背后级配碎石施工中,采用小型夯实机对其结合部位进行夯实,确保了路基、涵洞及桥台间压实不留死角。标段内形成了如太源二号大桥至曹家源隧道出口路、桥、隧为一体的示范工程。武夷山隧道、曹家源隧道分别被向莆公司授予“标准化工地”和“优质样板工程”,DK161+600~DK162+600和DK200+294~DK201+259路基工程被授予“标准化工地”,向莆公司先后四次组织全线各施工单位来现场观摩交流。项目部路基施工特别受到向莆铁路公司总经理王建盛表扬:“中铁三局路基施工质量可靠,规范到位,走在了全线前列。”

根据向莆铁路“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的特点,项目部和各单位把工程作为科技开发和创新的阵地,立足武夷山隧道、西城隧道、西坪特大桥等重点工程展开科技攻关,有效地解决了隧道大断面开挖和衬砌、危岩处理、大跨度连续梁悬灌施工和长大隧道通风、送电、排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针对管内隧道多、围岩等级差、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三项治理”活动,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修订了隧道、高桥等防范高风险应急预案,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各工区每旬进行一次安全自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知单,限期整改,有效地杜绝了隧道坍塌、高空坠落、施工用电、行车安全、火工品管理事故的发生,使安全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在隧道施工中,中铁三局充分运用多种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按照设计要求先后施做了TSP203、地质雷达隧底普查、地质素描、超长炮眼、红外探水、超前水平钻等预测预报,有效地预防了隧道施工高风险带来不良效果的产生。在武夷山隧道,桥隧分公司投入数十万元,安装了电子安全监控系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了隧道内施工人员安全监控、实时管理自动化,这一做法受到向莆公司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线推广。

西城隧道VI级围岩段长达200余米,加之隧道穿越三处浅埋段,掌子面溜坍严重,经理部强化现场管理和措施的落实,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施工,确保了安全万无一失。

章家碑特大桥全长957.3米,最高墩66.5米,在施工中坚持把防高空坠落、模板精细调整、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泵送与振捣作为卡控点进行严控,保证了特大桥安全、优质、高效整体推进。

2010年10月26日,南昌铁路局常务副局长钟生贵在向莆公司总经理王建盛陪同下到中铁三局管段检查工作,钟生贵说:“中铁三局承建的是向莆铁路条件最为艰苦的标段之一,克服了施工便道长,连续雨水大等不利因素,主动出击、抢抓工期,这种‘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值得肯定。”

2011年1月22日,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郭福安来到武夷山隧道进行施工安全专项检查,郭福安说:“中铁三局企业文化富有特色,现场管理科学文明,施工安全有序可控,不愧为铁路施工企业的劲旅,武夷山隧道无愧于向莆铁路‘标准化工地的称号’!”

在向莆铁路激励约束考核中,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投资控制及技术创新等六项指标,多次进入甲级行列。

威武之师展风采

中铁三局向莆铁路JX-4B标项目部、项目部党工委以“抓班子建设,强队伍建设”为出发点,牢固树立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施工生产的观念,班子成员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工作中勤交流、多沟通、重协调,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各经理部班子成员配备齐全、结构合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民工戮力同心、顽强拼搏,为优质高效完成向莆铁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赣东南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这块红土地,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现场,中铁三局项目部党工委始终根据不同阶段的攻坚任务,结合生产计划,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党工委成立党员示范岗3个,党员示范区10个,党员先锋工程10个,共产党员在重点工程、关键岗位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为全力推动向莆铁路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各经理部党支部积极响应,围绕“干一项优质工程,带一流施工队伍,培养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发展一批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里来,选树一批典型”的思路,把活动引向纵深,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投身施工生产的积极性。四年来,先后涌现出向莆铁路公司“优秀项目经理”何永义、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梁国臣、赵秀杰、“优秀技术骨干”、“先进工作者”、“优秀作业队队长”王卫民、陈平等管理干部和生产骨干。

时任年仅35岁的中铁三局项目经理何永义,年富力强,作风顽强,是一步一个台阶经历了诸多重点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步迈向企业领导岗位的管理型干部。几年来,结合向莆铁路的施工特点和难点,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工作重点,超前谋划,精心策划,确保了工程均衡快速推进。他提出了“靠前指挥,强化服务;措施跟进,强化落实”管理理念,为确保铺架,在武夷山隧道和西城隧道攻坚关键时分,“两节”期间深入现场蹲点办公,制订方案,解决难题,确保了铺架工期。在2011年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重点解决职工民工生活难题,维护了队伍稳定,抢回了施工进度,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在南昌铁路局质量信用评价中,均取得较好名次,在迎接铁道部、路局和建设单位的历次检查中均受好评。

党工委书记盖胜利紧紧围绕生产大局,为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排忧解难。他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班子成员的整体作用,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主动分担压力,积极处置各类矛盾和问题。他在宣传发动、稳定队伍、对外协调、征地拆迁、文明工地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工程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经理部总工程师梁国臣是中铁三局集团隧道专家组成员,他带领全体技术管理干部,建立科研攻关小组,确立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2月,西城隧道被列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梁国臣受指挥长委派驻守现场办公长达半年之久。期间,他根据围岩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先后采用较为复杂的CRD工法及辅助措施,顺利通过罕见的VI级围岩施工段,为西城隧道安全按期贯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