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6827600000056

第56章 风采篇(14)

盱江特大桥是在2008年12月6日开工,2010年5月25日,河道内承台施工结束。期间,经历了数次洪水。温裕洪总是提前通知施工队防范,涨水前把设备、材料转移至安全地带,待洪水退去,再将设备和材料运回现场。跨主航道连续梁施工时,工期到了最紧张的时期。为了避免汛期设备再撤离,温裕洪决定将连续梁位置的施工便道加宽、加高,并将主河道改移到连续梁以外临时挖深的河道处。为将施工便道筑宽、加高,温裕洪指挥100多员工,动用了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各1台,运土车20台,奋战了三天三夜,填筑土石方3万多方,保证了连续梁施工不因洪水而中断。

该省钱时一定要省,该花钱时一定要花。这就是温裕洪的精细管理。项目部也因此获得了向莆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盱江特大桥开挖基坑施工桩帽时,起初工地只有2台空压机破桩头。温裕洪发现后要求增加设备投入,负责施工的架子队队长考虑到管理成本,认为时间来得及,就没有增加。温裕洪再次到工地检查时发现了,一贯温文尔雅的他居然扔下了重话:“你们看着办吧。”事实证明,他的增加设备决策是对的。新增了3台空压机后,施工进展加速,终于在节点时间前将螺旋管吊装完成。

一个项目经理,能把工期节点细化到每个人、每台设备、每一天,真不简单哪!员工们说,所有工程的提前赶早和创优,首先来自于温裕洪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

精控--确保安全

安全质量,时刻不忘。作为施工企业,安全之重要,犹如生命之重要。作为企业第一管理者,温裕洪把安全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修桥铺路,什么最危险?当然是打山洞啰!因此,隧道施工安全,又成为温裕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隧道施工中,温裕洪带领项目部开发出视频监控和信息定位安全系统,通过在隧道和斜井进口、台车安装无线防爆、防尘、防水摄像头,随着施工面的不断延伸需要安装中继设施,实时了解隧道施工现场情况,有效保障了长大隧道施工的安全监控。他积极配合公司研发部门,帮助研发出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和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报警装置,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隧道开挖和二次衬砌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温裕洪全面推广了项目总工总结出的“岩变我变”及“短开挖、弱爆破、勤测量、强支护、早衬砌”的隧道施工原则。在隧道开挖中,通过科学手段,及时准确地判别围岩类别,适时调整循环进尺和支护类型,确保掌子面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武夷山隧道在掘进中曾碰到两个断层带,由于较好贯彻了“岩变我变”及“短开挖、弱爆破、勤测量、强支护、早衬砌”的隧道施工原则,放慢了掘进进度,加强了围岩支护,确保了施工安全。

在斜井与主洞的交叉口,由于跨度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温裕洪要求架子队增加“工字钢”和二衬支护。在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中,温裕洪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及振捣质量,以确保衬砌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对于特长隧道独头掘进来说,通风排烟是道难题。在业主的支持下,项目部在距洞口1000米的浅埋处增加一个临时通风竖井,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又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温裕洪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北京的高度肯定,认为这个隧道安全措施到位,管理得当。

在JX-4A标段,中铁二十四局福建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一本《文明施工须知》和《隧道施工安全手册》。这是项目部出台的安全管理文件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各架子队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和目标,形成了落实、检查、监督为重点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傅伟锋是第七架子队的安全员,具体负责武夷山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在他的案头,有一本《风险源安全巡查记录》的台账,蝇头小字清晰地记录着隧道施工各风险点从钻爆、开挖、锚杆、锚喷、衬砌等全部工序的安全细节管理资料。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记,枯燥而无味。但傅伟锋却说,我这是安全的瞭望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是发现问题的前哨。随手又拿出《安全检查台账》,指着“整改情况”一栏说:“这里的整改情况,要反映出巡查记录的情况。做到有问题必记录、必指出、必整改、必提高。”

千秋大业,质量为先。设计不过关,安全留隐患。因此,工程安全管理,管的不仅仅是施工安全,也要管工程安全。

钟坊特大桥,全长1537米,46个桥墩,其中28个是水中墩。可是,原设计图上并没有这座桥。原来,2008年10月进场后,温裕洪发现,计划填筑路基的这片洼地,已被廖坊水库淹没了。路基泡在水里,岂不是把高铁旅客的生命当儿戏?于是,向莆铁路便增加了这座特大桥。

向莆铁路DK118+700至DK121+300段是一条大拉槽,路堑不深,也就五六米,但土质却不敢恭维,表层硬内里软,挖下去还有淤泥。挖掘机进入作业,如陷入泥塘,地下水还汩汩地往上冒。温裕洪立即向设计院和业主反映,建议增加渗水层和垱墙,防止出现路基下沉的安全隐患。变更设计后,这里增加了2米厚的渗水层,铺设了盲管排水,路基两侧全用混凝土垱墙支护,边坡除用网格化骨架固定外,还播撒草籽,辅以多种乔灌木,使这里成了向莆铁路路基绿化的示范段之一。JX-4A标段71.5公里铁路沿线65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和135公里的防护栅栏,成为向莆铁路路基绿化和安全防护的示范段,2010年10月15日,向莆公司组织了各参建单位领导、项目经理90余人到现场观摩指导。11月5日,又组织了全线架子队队长60余人到现场观摩学习。

精心--打造队伍

古人云,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要渡过宽大的河流,没有船只是办不到的。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也要依靠有德才的人,依靠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温裕洪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者。

作为项目经理,温裕洪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投资、技术创新、队伍建设都要管,但他深深知道,队伍是最基础的,先做人后做事。

身先士卒,带好队伍。既要工程优质,又要队伍优秀。这也是温裕洪的管理理念。施工用料采购,是工程管理的热点。温裕洪制订了严格的物资采购制度,地材选购“货比三家”。考虑到地材价格的波动,温裕洪特意在订合同中就与供应商签好价格不变的“霸王”条款。比如沙子采购,据施工后期统计,每立方米的价钱同比其他单位便宜了近10元,从而为整个工程节约了一笔不少的支出。

在队伍管理上,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扬团队精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他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教会大家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他把安全任务、质量指标层层分解,让人人身上都有工作压力;他倡导建立了各成员、各部门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长效机制,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紧紧依靠员工解决工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课题攻关,形成有价值的工作思路……

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指向,那就是每一位成员都能以业主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工作的方向,积极自主地、富于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为项目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变更设计后的钟坊特大桥,直到2009年9月才拿到设计图纸。此时,距上级要求的工程节点已经不足1年了。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全长1537米的钟坊特大桥奉献给向莆铁路,能做到吗?温裕洪胸有成竹,他觉得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它抢出来!领导的决心,顷刻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开工第10天,填筑10万立方土石修出了长达1公里的施工便道;开工第20天,28个水中墩的围堰全部筑好,27台钻机同时进行桩基作业,场面蔚为壮观;开工第120天,363根钻孔桩全部建成,而且全都是一类桩;开工第150天,46个桥墩的承台全部建成,6套桥墩钢模开始同时作业;开工180天后,46个桥墩全部建成,可以交付兄弟局架梁(铺架由兄弟局承担);竣工后,为了环保,他们又立马将10万方土石从水库里挖上来运到它处。

钟坊特大桥终于在工程节点前“抢”了出来!

这就是温裕洪的施工团队!这就是中铁24局的员工!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铁军!

有了这样的团队,有了这样的铁军,何愁无往而不胜?

也许从一则小事中可见一斑:2011年秋天,项目部食堂炊事员告诉温裕洪,因干旱原因自来水源头断流,从其他渠道引进的水源,使最近水质变得有点差。温裕洪要求立即整改,三天后,一台超滤净水处理过滤器出现在食堂的供水管道上。

也许你不会相信,双休日、节假日还要“考勤”点名?但在JX-4A标项目部却实实在在地坚持这么做。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廖朝阳说,这是温经理的匠心所在。休息日,他怕大家睡懒觉不吃早饭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怪招”。

温裕洪十分重视“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认为这是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实践。他追求驻地公寓化、家庭化,尽可能地给员工创造好条件。宿舍内不仅配备电视机、电风扇、衣柜等,同时还规范床铺和床上用品,以保持宿舍的整洁统一,让职工有“家”的感觉,也好让探亲家属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员工们都说,在温总手下干活开心、舒心!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有一个友爱的团队,有一个成长的平台,有一个温馨的家园,有一个舒心的环境,还有一位可亲的领导,我们能不开心吗?一个职工如是说。

这几年,温裕洪领导的项目部陆续调离了16名优秀青年,有的担任了领导,有的成为兄弟单位的技术骨干。这成了他抓队伍建设的最好写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向莆铁路开通运营的日子日渐临近,JX-4A标项目部的使命也将完成。但是,温裕洪的求索之路仍在延伸着。

嫩竹扁担堪担重任

--记中铁二十四局向莆铁路JX-4A标项目部总工林祝斌

李其荣陈和平廖朝阳

俗话说:“三十而立。”2010年5月,林祝斌被任命为向莆铁路JX-4A标项目部总工程师时,还有5个月才满30岁。当时,他是中铁二十四局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工,也是中铁二十四局最年轻的项目总工。在向莆铁路建设工地的二十几个项目部总工中,他也是最年轻的总工之一。

有人说,姜还是老的辣。然而,嫩竹扁担照样堪担重任。林祝斌任职的项目部承建的向莆铁路JX-4A标段长71.51公里(其中包括长度达9.44公里的6.5座隧道、11.78公里的50座大中小桥梁和南城、建宁2座站场)的主体工程提前一年完工,武夷山隧道和九樟特大桥分别被向莆铁路公司评为优质样板工程,业主两次到标段工地召开现场观摩会。这当然是项目部的光荣,是领导和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但作为项目总工,林祝斌功在其中。因此,他不仅获得了向莆铁路建设优秀总工的称号,而且还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建功立业向莆线

2008年10月,林祝斌告别月子里的妻子,吻别襁褓中女儿,转战向莆铁路建设工地,任中铁二十四局向莆铁路JX-4A标项目部副经理兼工程部长。在这个标段,林祝斌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他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在高铁建设工地建功立业。

向莆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标准高的客货共线铁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铁路建设有许多不确定性,工期十分紧张,给项目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如何贯彻标准,规避风险,抓住工期,确保质量,成为工程施工技术主管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林祝斌把控了两点:一是学习设计标准及规范。他经常与设计院和出版部标、规范的出版社保持联系,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更新标准和规范后,立即采取辅导、沟通和考试等方式,学好设计标准和最新规范,提高职工和自己的业务水平;二是认真审图。他特别要求技术人员在审图时要根据设计院下发的咨询图,与现场认真核对,整理好图纸核对纪要上报工程部,进一步复核后,上报业主和设计单位,把设计不到位的情况尽量消除在出施工图之前。

钟坊特大桥坐落在廖坊水库淹没区,全长1537米,46个桥墩中有28个位于水中。原设计图上并没有这座桥,而是一段路堤。路堤泡在水中怎么行呀?林祝斌审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汇报,建议改堤为桥,以桥代路。原来,设计院勘测时,这里仅是一片洼地。现在,这里成了“汪洋”。情况变了,设计自然也得变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