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6827600000059

第59章 风采篇(17)

主桥水中墩承台施工方案,原定为“开口式”双壁钢围堰。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大桥四个主桥水中墩承台,除38号墩承台底紧贴岩面外,其他三墩承台底均深入弱风化泥质砂岩3~4米,直接影响围堰下沉施工,且墩位处岩面倾斜,施工难度较大。原计划的“水下爆破整平岩面,再下沉‘开口式’双壁钢套箱围堰至岩面,施工承台”的方案,施工难度大,而且周期长。陈志宜组织技术专家围绕“如何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风险”进行攻关并取得成果,确定了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锁扣式套箱围堰施工”方法。锁扣式套箱围堰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水上辅助结构施工方式,该围堰的主要特点是:避免了以前套箱整体起吊下沉所需的大型施工设备,极大地简化了其内部支撑结构,施工效率明显提高,安全风险大大降低。从2008年12月1日灌注第一个承台起,仅三个多月时间,到2009年3月4日完成全部水上承台施工,4月8日全部完成水上墩身施工,这一系列数字足以证明其惊人的施工速度。

测量技术创新和方法的变革,也为东新桥施工带来了高速度。东新桥全长27.3公里,有811个墩台,项目线路长,工程数量大,质量要求高,使用传统的全站仪测量很难满足项目“高质量、高速度”的要求。为此,中铁大桥局通过与天宝公司联合开发,在国内首次将BASE系统应用于施工测量,引发了我国工程测量方式的新变革。

BASE系统全称为天宝GPSBASE系统,也称网络单机站,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地面基准站来控制6~8个流动站。基准站接收到卫星信息发送到互联网,各流动站通过无线网卡,从互联网接收基准站的信号,再通过蓝牙传送到流动站小型计算机上。流动站工作人员利用小型计算机事先输入的程序实时解算出任意一点的三维坐标,完成测量数据。

BASE系统具有的明显优势:一是节约人力,一名技术人员手持直杆天线状的流动站,即可直接获取任意一点的三维坐标,可以迅速完成传统全站仪两三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二是BASE可以全天候测量,不受大雨、浓雾和光线的影响,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三是效率高,测量的数据可以依程序实时算出,迅速便捷;四是准确率高,可以把程序、数据输入到流动站中,通过小型计算机迅速统计和分析,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这一创新成果的运用,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科技日报》、《人民铁道》、《中国交通报》、《中国建设报》等省部和行业性报刊媒体纷纷为这一提高我国长大桥梁施工测量精度和速度的成功经验作了重点宣传报道。

标准化管理带来高速度

标准化管理在向莆铁路建设中深入推进,如火如荼。通过东新赣江特大桥的实践,陈志宜认为,标准化管理不仅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还提高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东新桥建设过程中,陈志宜和他带领的管理团队大力推行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不仅编印了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文件,还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安全、质量、现场管理为突破口,以达标评比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进度。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制订安全管理、安全施工作业等24个方面共1076条考核标准,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每月检查、考核、奖罚。开展全员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尤其是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业主“主体优质、附属精美”的质量要求,编印T梁、桩基、承台、墩身等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质量奖惩办法,规范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应知应会,切实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收到良好的效果。

东新桥工地,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认真贯彻落实《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制订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开展办公区、生活区、钢筋车间、材料库、拌和站、试验室、制梁场、施工便道等标准化达标评比活动,以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化和文明施工常态化,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认真做好水上施工栈桥和施工便道维护,以及环保、绿化工作,施工现场要求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材料、机具、杂物堆码要求做到:指定地点、分类存放、堆码整齐、横平竖直、上盖下垫。

在标准作业达标评比活动中,先后颁发“标准办公区、生活区、食堂、试验室、材料库、施工便道、施工平台、钢筋车间、制梁场、拌和站”等标准化作业专项达标牌匾和“示范栈桥、施工便道、墩身施工架子队、施工平台、钢筋加工区”等标准作业示范牌匾,表彰“标准化管理领头人、标准化管理标兵、标准化宣传标兵、优化环境标兵、科技创新标兵、科技创新能手、标准化管理能手、标准化作业标兵、标准化作业能手”等标准化管理先进人物。通过达标评比活动,有力推进了东新桥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树立了企业形象,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形成了东新桥独有的标准化作业特色,得到铁道部和南昌铁路局的肯定,成为向莆铁路全线的一面旗帜。

优秀项目文化引领高速度

凡到过东新桥工地的人都会被这样一块宣传牌所吸引、所感染。画面右上方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温馨提示:“您熟悉今天的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吗?”画面下方,两位穿着蓝色工作服,佩戴白色安全帽、红色“安全生产监督员”袖章的青年员工向每一位到工地的人面带笑容并行着标准的军礼。

虽然,这只是一个宣传牌,但它展示出了东新桥浓厚的项目文化氛围。在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三流的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管理,一流企业靠文化”。作为施工企业,打造优秀的项目文化是提高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东新桥建设初期,陈志宜充分认识到,像东新桥这样一座技术含量高、建设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管理跨度大的特大型桥梁项目,必须要有优秀的项目文化为引领,通过“软实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才能打造出一项百年精品工程。在实践总结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逐步形成了“和谐创新、规范快速、优质优秀”的大桥局向莆精神,这一精神成为东新桥全体建设者共同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在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指挥部把项目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廉洁文化与和谐文化作为项目文化建设的重点,实现了“出精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出效益”的项目管理目标。

东新桥各工点都结合自身和自然环境特点,建设了花园式的项目部办公区与生活区,协力队伍与员工实行“五同”管理。在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激励人、鼓舞人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各种格言及工作目标口号,随处可见体现人性化关怀的安全提示语和警示语,安全文化理念不断入脑入心。指挥部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工程”,狠抓现场管理标准化,促进文明施工。施工主便道要求平整坚实、排水通畅、标志明显,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并配备洒水车,做好路面洒水降尘,减少粉尘污染;安排专人负责对边坡加固、边沟清理,防止泥浆、钻渣流入农田,具备条件时适当种树、植草;在墩身旁便道上,组织团员青年义务劳动,种植“青年林”,为员工举办集体婚礼,让新人携手种下“爱情树”,把栈桥头装扮成了“桥头公园”,既美化了施工现场,也营造了青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到过向莆铁路东新赣江特大桥工地的人都会说,主桥栈桥是向莆铁路工地一道最动人的风景,是展示大桥局企业形象的一扇最亮丽的窗口。但是,只要你在宽阔平直、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施工栈桥上走上一圈,你会发现,除了平坦洁净的桥面、红白相间的栏杆、猎猎飘扬的彩旗,最吸引人的,是悬挂在栏杆上制作精美的安全警示标牌,正如一位到工地检查指导的领导说的那样:“大桥局的安全标语充满了文化味儿,展现了大桥局深厚的桥文化蕴含。”

自开工以来,中铁大桥局向莆铁路指挥部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火车头奖杯”、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南昌铁路局“铁路建设先进项目部”、南昌铁路局“标准化工地”、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地”、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四好领导班子”、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优质样板工程”等荣誉称号,陈志宜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中国中铁“优秀项目经理”、南昌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兵”、中铁大桥局“劳动模范”,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破解拆迁难题的“编外书记”

--记中铁大桥局向莆铁路闽江大桥项目部书记姜东

聂礼敏许德杨

每天清晨,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向莆铁路闽江大桥项目部书记姜东,都会风雨无阻地提着公文包离开工地,准时到福州闽侯县荆溪镇政府办公室报到“上班”。时间一长,上至镇领导下至门卫都熟识了这个“大桥局的姜书记”,并戏称他为“编外书记”。

这里虽然没有他固定的办公桌椅,但办公室的人都会给他让座倒茶,并给他“透露”分管征地领导的去向。俗话说“人熟是个宝”,看来一点都不假。姜东从闽江大桥施工进场开始就主持征地拆迁工作,近10个月下来他可是没少吃苦头。特别是北岸3公里多长的引桥建设用地,要穿过密集的居民区,分属7个行政村管辖。由于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征地范围内除农田、水塘、果园外,还有157处房屋,包括其中数幢欧式别墅、宗教庙宇、家族祠堂和“神树”(当地人对百年大榕树的称呼),拆迁难度不言而喻。

刚进场那段日子,主管征地的政府部门并没有意识到拆迁的难度,虽大会小会开了不少,但都是泛泛动员一番,使得事情进展缓慢,征地工作一时陷入僵局。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钻机一台台进入工地,进场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却没有可以施工的用地,急得姜东心焦火燎如坐针毡,茶饭不思,夜不成眠,人整个儿瘦了一圈。怎么办?他只得没日没夜地上县下乡、跑村进镇找领导“汇报”,恳切的言辞中夹杂着些许敦促。同时,他走进农户家,跟当地居民讲道理、做工作,但最终都收效甚微。后来一个当地的朋友向他面授机宜,建议他征地要见缝插针、先易后难,从征收农田开始打开缺口。并告诉他说,农田毕竟不是纯私有财产,况且每亩有4万元的补偿,如从征收农田开始,征地工作或许会有突破。姜东觉得有道理,立刻向县镇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地方领导的支持。此招一出果然马上有农户响应,紧接着村看村、户看户,一家一家都动了起来,也有的农户开始同意住房拆迁补偿方案,渐渐地,征地由最初一个个孤立的点,继而点点相连,形成一块块逐渐相连的面,基本满足了施工用地需求。

随着征地拆迁资金逐步到位,以及农户的戒备心理慢慢消除,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大势所趋的形势,157处需拆迁的房屋终于集中在较短时间内被拆除,为北引桥全面施工铺平了道路。前不久,正当姜东为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而略感轻松时,业主又将原本由中铁一局施工的5.58公里向莆铁路福州段疏解线路基工程划给了大桥局,划来的这一施工段征地难度更大。新建疏解线与峰福铁路既有线紧紧相邻,早在1956年,由铁道兵修建外福线时,路基征地宽度为50米,且是单线铁路。50多年过去了,铁路两侧的已征地区域早就被作为耕地分给了农户,要收回这些以往的失地难度很大,而此处征地补偿标准为每亩1.5万元。与在同一地区征地补偿的现有标准要相差2.5万元,被迁农户普遍难以接受。此后,经福建省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化解矛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铁路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姜书记还要当一段时间“编外书记”。

电化安全的掌舵人

--记中铁电化局西安电化公司向莆项目部经理杨令中

张栓芳

作为向莆线江西段接触网专业项目经理,既是第一主管责任人,也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和家长,杨令中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带领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稳扎稳打,取得了施工至今无人身和机械设备事故的好成绩,赢得了业主、监理和中铁电气化局各级领导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