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6827600000068

第68章 风采篇(26)

硬心肠、狠角色--一切为了向莆

2009年,五一节前夕,一家小旅馆里,徐键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徐键酷爱运动,篮球、羽毛球打得都不错,是大家公认的高手。有规律的运动,给了徐键一副好身板,特征之一就是从不失眠,每天睡到自然醒。

但来到向莆公司,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时不我待的工作氛围、分秒必争的工作任务,却让他的睡眠不再像以前那样香甜。

这不,今天晚上,徐键就再次成了“困”难户。也难怪徐键睡不着。向莆铁路沿线供电薄弱,设计院设计拉装永久和临时线路,供施工单位从永临线路上拉电施工。永临电力工程共计479.46公里,总投资17886万元,时间紧、任务重。

为确保永临电力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投资计划的完成,在开工前,技装部组织设计院、施工单位等有关部门人员,对全线的永临电力工程开展技术交底和现场交桩工作,保证永临电力工程的顺利开工;在施工组织阶段,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审查,对施工组织、质量标准、工期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节点工期要求。徐键多次带队到现场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对施工组织中的难点和重点工作把关,积极与地方供电部门沟通、协调。

永临电力工程的推进在某地方供电局卡了壳:该供电局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五任局长,严重影响了永临电力工程的推进。4月30日,徐键带队第九次来到新任局长办公室,局长答复:五一节后上班再说。

晚上,徐键根本无法入睡:五一节放假7天,上班后再耽搁一下,半个月时间过去了。施工单位没有电无法施工,每天人吃马嚼浪费成本不说,还要影响工程进度。

早上六点,徐键把大家早早叫醒,来到供电局局长办公室,半开玩笑半认真:“局长大人,这个电如果今天搞不定,我们就不走了,您也别想出去了!”

局长一方面被他们的执著所感染,另一方面当天确实有时间,就临时取消一个会议,把业务科室负责人召集起来,赶在零点之前实现通电。由于工作抓得紧抓得细,永临电力工程在2009年3月底全线完工并如期送电,为站前单位提供了可靠的施工用电保证,也为向莆铁路站前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在站前施工用电结束后,徐键负责对永临结合工程中永久工程部分抓好整改整治工作,确保线路整改质量和投运工作。2013年以来,各站前单位一方面需要永临结合电力线路继续提供施工电源,另一方面全线永临结合线路又面临降压改造为各变配电所提供第二路电源,在错综复杂的供电需求和改造任务上,徐键经过认真梳理和分析,排定全线永临结合线路改造的时间节点,督促临电施工单位积极整改,各条永临线路都经过了各供电公司的验收并投入送电运营。

在联调联试前,必须确保各牵引变电所的供电。徐键和技装部的同事一道,与闽赣两省电力公司、5个市供电公司积极沟通、保持密切联系,跟踪做好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线路的建设进度,掌握外部电源线路的建设情况,当发现外电源线路施工滞后存在大问题时,一方面积极与对方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报告公司领导,通过公司领导找到省重点办沟通协调,让政府部门协调采取保护性施工等方式,保证了外部电源线路建设的工期和节点。与此同时,徐键带队与各供电公司就沿线各牵引变电所从供电协议、调度协议、设备产权分界、电费电价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多轮的磋商、谈判,最终达成共识,签订供电及调度协议,为向莆铁路13个牵引变电所的如期送电提供了保证。

要说徐键为了向莆铁路变得“心肠硬”,是个豁得出去的狠角色,他的家人最有体会。2012年10月份的一个晚上,徐键的老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心脏停止跳动。徐键刚好在福州,争分夺秒把老父亲送进医院,连夜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徐键要赶赴施工现场,而老父亲还在重症监护室。徐键把老人托付给自己的爱人和弟弟,自己眼含热泪、头也不回地走出医院。随后,在父亲住院观察的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徐键只抽空在医院陪护了一天。今年春节前,老父亲再次住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在15天的住院期间,徐键一次都没陪护老人家。儿子进入高考冲刺阶段,正是决定人生的关键时期,儿子的同学大都有家人围着团团转,偏偏徐键出差频繁,连以往的接送都无法坚持,干脆让孩子吃住都在外婆家。

在向莆铁路4年多的建设历程中,徐键欠家人的太多太多。其实,他对自己“心肠更硬”、对自己“下手更狠”:为了跟地方有关部门拉近感情,平时注重养生、爱运动、几乎不怎么喝酒的他,记不清喝醉过多少次。

严重感冒发低烧、浑身乏力、头痛欲裂的时候,为了尽快好转,他一般都选择去打点滴,往往点滴没打完,让护士拔下针头就往现场奔。现场还有“疑难杂症”等着他去处理……

朋友,把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敬意献给徐键吧,他的所作所为配得上这一切!

干铁路要有精气神

--记向莆铁路公司总监办高级工程师梁敬昆

张贵锋

1939年出生,74岁,采访向莆铁路公司总监办梁敬昆之前,他个人简介上的这两个数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向莆铁路施工难度之大众所周知,沿线尤其在闽赣边界及福建境内,地段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全线参建单位多,工程建设管理跨度大。作为一个安全施工技术方面的总监办高工,需要长年钻山沟、下一线、跑工地,在向莆铁路5年的建设中,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体能扛得住吗?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身体硬朗、精气神十足的老铁路人渐渐在我们心底清晰和站立起来。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句话:铁路人永远是年轻。

2009年2月,梁敬昆受聘到向莆铁路公司总监办任职,主要从事地质和隧道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总监办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向莆公司对全线监理工作实施规范管理;研究现场关键问题,拟订解决方案和贯彻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向莆公司提供隧道、桥梁、地质等方面的技术咨询;进行特殊困难地质条件下施工对策的研究,有预见性地提供施工管理卡控办法;协助向莆公司抓好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工作。

梁敬昆曾长期在铁路、市政交通、城市地铁、海底隧道等工程从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科研,技术服务及监理等方面工作,积累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承担本岗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与总体监理各项工作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审查标段监理单位的监理规划--老爷子干得有条有理。

向莆铁路全线有116座隧道,总长285.8公里,占线路全长的44.9%。隧道址区高山深埋、沟谷浅埋、高地温、岩爆、断层破碎带、坍塌、突涌水、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比比皆是,发生地质灾害和危及施工安全的风险概率和程度高。

随着全线隧道施工的不断推进,定期和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围岩性质和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围岩变化与否等情况,及时提出整改和处置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并使工程施工得以稳步推进,这是总监办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梁敬昆按照分工,及时梳理隧道施工风险、参与和协助公司相关部门做好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工作。

向莆铁路隧道工程点多、线长、量大、隧道址区地质复杂,不良地质条件和易发性地质灾害危及施工安全的风险概率和程度高,梳理和掌握隧道施工风险,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和措施,有效预控、规避风险、确保安全极为重要。

老梁首先根据设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工地现场的核查、比对分析,梳理和掌握沿线隧道风险和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参与和协助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所组织的对全线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再评估,参与拟订隧道施工风险等级评价标准条文等参考材料。同时针对隧道施工风险的不同风险源和发生机制提出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措施。

由于每座隧道特别是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长大隧道,要穿过不同地质和地形环境,不同地段会存在不同的风险。为此,老梁积极协助公司工程部审核向莆铁路建设工程施工风险动态表,参加阶段性的极高风险动态信息分析与建议。

困倦,从来没觉得这样困倦。2009年3月17日凌晨两点半,梁敬昆两只手在脸上重重地搓了几下,又在眼窝处狠狠揉捏几下,用来醒脑提神。16日下午5时左右,在江西抚州对西南交大项目监理部刚开展完信誉评价,又接到立即返回公司参加全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拉网式大检查的通知。晚饭都顾不上吃,昼夜兼程驱车赶回。在福银高速南平到青州路段因处理交通事故不能通行,老梁乘坐的汽车因而改走国道,几番折腾下来,到达福州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半。上午8时,梁敬昆就准时来到公司,又跟着公司工程部同行到公司福建第二指挥部管段参加施工安全大检查。

酸痛,腰部从来没觉得这样酸痛。2010年2月28日18点30分,驱车长途跋涉十多个小时的梁敬昆,下车后腰部酸痛,浑身像散了架般难受。当天上午8时,老梁与同事一道驱车去江西抚州检查工作。钻隧道、上桥梁、爬土坡,当日中午到抚州后,饭还没吃几口,又接到电话通知,因高盖山3号斜井掌子面YDK469公里加856米处突发涌水须立即赶回。来不及吃的饭只好打包到汽车上速战速决。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回到福州已是晚上六点半。当日路上奔波达十多小时。次日一早又马上赶赴永泰境内的高盖山隧道施工现场查看涌水险情,制订治理方案。

冰冷,从来没觉得这样冰冷。2010年春节前,梁敬昆来到江西和福建交界的武夷山隧道检查,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这一阵,住的地方检修电路,所有房间停电。本来就患感冒的老梁冻得浑身发抖、发低烧,同事们把房间里的被子、衣服甚至浴巾都盖在他身上也不顶事。早上从十楼走到一楼,老梁虚弱得全身发软,中间歇了好几下。下午到工地,老梁连喝几杯热水,才觉得暖和过来。从现场回到福州,老梁打了几天点滴才恢复了健康。

隧道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难以预见的情况和安全隐患较多,鉴于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某些失误,突发性灾害的出现是难免的,向莆铁路建设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突涌水、坍塌等突发性灾害。如青云山2号斜井工区,高盖山3号、4号斜井工区,棋盘石隧道2号横洞,戴云山进口平导等都发生过突涌水。雪峰山隧道进口出现软岩大变形,西城隧道和镇头隧道、光明1号隧道、走林等隧道,都曾出现过坍方等灾害。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突发性灾害的发生,首先是会对工程直接造成破坏,带来损失,其次是恶化或改变了施工环境和危及安全,阻滞工程的继续施工。因此当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灾害时,除现场应启动救灾避险紧急预案外,作为管理及指挥部门须快速组织人员,对突发性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研究提出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化、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在向莆铁路的隧道施工过程中,每当出现突发性灾害或施工病害等紧急情况,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也不分八小时以内还是深更半夜,梁敬昆只要接到通知就立即赶赴现场投入具体工作,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找原因,谈看法,提建议,为治理工作出谋献策。

有一次,高盖山隧道贯通近在咫尺却卡了壳。破碎带涌水量达每小时几千立方。梁敬昆趟着齐腰深的涌水,走了几十米来到施工开挖的掌子面,冒着坍塌的危险,打着手电筒,观察用水情况、研究治理方案。在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探明地下情况的基础上,对涌水和断层地带实施分段帷幕注浆等办法处理,有效治住了涌水,确保了开挖安全进行。

在为了探明断层有多宽的钻探过程中,遭遇钻具抽不出来,一钻就坍塌的情况,具体负责钻探的施工队伍打起了退堂鼓。梁敬昆根据丰富的经验判断:断层不会太长,已经打了20多米,再打个十来米就一定能钻透。

他果断指挥部施工队伍向前钻探,并大声宣告:“这个断层不钻透,我老头子就不走!”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梁敬昆掷地有声,感染了每一个人。在梁敬昆的建议下,施工单位改进钻探工艺,增加辅助措施,终于钻透了断层带。为后面的施工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加公司安排的隧道安全隐患排查和施工现场变更四方会勘等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隧道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相关项目的专项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到重点、关键和高风险隧道施工现场巡视检查,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认真编写书面材料,及时向领导反映,尽力帮助解决--这一桩桩一件件,充实着老梁的每一天,也映照着他忙碌的身影。

参与向莆铁路建设的1800多个日夜里,每一天的工作节奏都很快,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辛苦自不待言。但梁敬昆却用“累并快乐着”来概述这几年的忙碌:“搞铁路建设得要有精气神,有了精气神,再苦再累都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