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生物之谜
16828600000023

第23章 隐秘动物学之谜(3)

鹦鹉学舌不仅语种丰富,而且也有一定深度。匈牙利的佩奇中学有位女教师,为了测定鹦鹉的“智力”,破例收了一位鹦鹉学生。她教授那只鹦鹉4年匈牙利文,通过特殊的考核,那只鹦鹏学会了100多个动词,大约27条文法通则;此外,它还能相当准确地“变化”它所熟悉的动词。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玛克教授,教的是西班牙语,他平时教一只名叫“派柯”的鹦鹉西班牙语,派柯竟然学得十分到家,就连西班牙人都听不出有丝毫毛病。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他让派柯上课堂作示范,结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西班牙语的发音。玛克教授认为:教师不会有精力和耐心上百次地去重复同一个单词的发音;而鹦鹉的发音不仅比录音机生动、活泼,而且能做到不厌其烦,从而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鹦鹉竟成了语言学家的得力助手,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法国玛丽特夫人的宝贝鹦鹉“菲菲”,不仅能用法语对话、朗诵和歌唱,还能背诵莎士比亚名剧片段。菲菲随主人到世界许多地方演出过,赚钱无数,倍受主人宠爱,因而玛丽特夫人花20万美元为菲菲作了鸟寿保险,并聘请保健医生,每餐还为菲菲端上精美的高级饮料。

1981年,美国曾举行过一次鸟儿学舌大赛,最能说会道的一只名叫“普兽德尔”的非洲灰鹦鹉,一举夺得冠军——它一口气说了1000个不同的英语单词。最近,又在英国伯明翰的国家鸟居展览中心举行了一次鹦鹉学舌大赛,参赛的鹦鹉共约1万只。夺魁的是一只名叫“彭尼”的20岁叫埃塞克斯的鹦鹉。它能模仿婴儿的哭泣声、狗叫声、猫叫声,还能发出哭声,甚至唱歌剧。

鹦鹉神奇功能大揭秘

美国鸟类学家伯鲁克发现,鹦鹉不仅会学说话,它的视觉比犬敏锐,所以它们可以替代犬为盲人引路。经过训练的鹦鹉停在盲人的肩膀上,能眼观四面八方,及时向盲人发出“进”、“停”、“朝左转”、“向右转”的信号,使盲人顺利地在马路上行走。人们甚至称赞鹦鹉比向导犬或盲人电子手杖更好。此外,鹦鹉的寿命较长,盲人往往终生只需养一只鹦鹉就够了,何况还可以长期以它作伴,真是一举两得呢!

美国生物学家伊佩尔贝格驯养的一只非洲灰鹦鹉,能以哼不同曲子的方式预报天气。当它哼施特劳斯的作品时,必定是山雨欲来;当哼起“桑巴”,暴雨即将来临;当它反复哼雄壮的进行曲时,当地人就要预防飓风的袭击。伊佩尔贝格夸赞这只灰鹦鹉:“用哼乐曲来预报天气,使人既是享受又能预防,这在动物界是独一无二,真是妙极了。”

古巴有一位已退休的老船长,在家里养了一只能唱许多曲子的鹦鹉。它与伊佩尔贝格驯养的灰鹦鹉一样聪明,能将天气的变化用固定曲调唱出来。例如,它唱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时,就是天将要下雨了;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唱的是萨姆巴舞曲;如果从鸟笼中传来的是进行曲,则是向人们预报,狂风要来了。这只鹦鹉预报天气长达50年,从来没有失误过。

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地发生暴力事件,为了缓和这种对抗激烈的过分紧张气氛,美国足球裁判卡罗斯创造出一种新方法——鹦鹉充当裁判。他训练了一只取名“和平”的鹦鹉当自己的“助理”,每次卡罗斯上场执法时,让它停在肩膀上一起进场。当卡罗斯判某队员犯规时,只要他做个手势,鹦鹉就飞过去向犯规者头上轻轻地啄一下,并朗声喊:“你犯规啦!”此刻,场上往往会响起一片笑声,犯规者也会带着微笑向鹦鹉裁判点点头,表示服判。据卡罗斯介绍:“有好多次,由于这只‘和平’引发的笑声,终于平和了场上一触即发的形势,最后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和平”的特殊贡献,足球迷们都尊称它为足球场上的“和平天使”。

关于海豚的“格雷怪论”

你知道关于海豚的“格雷怪论”吗?1936年,英国研究水生动物运动的科学家格雷发现,海豚的游动速度远远超出了它的肌肉所能胜任的限度,根据计算推出的结论是,海豚游动的时速不可能超过20千米,而事实上海豚在水中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48千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格雷当时提出两种推测,一是认为海豚的肌肉可能具有超自然的高效率,比一般哺乳动物的肌肉强6倍;二是认为海豚可能有某种奇怪的方法可减少水的阻力,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的“格雷怪论”。

后来的事实证明,格雷提出的第一种可能是不存在的。而格雷提出的第二种可能却被美国的马·克拉默通过实验所证实。克拉默用普通外壳板制成了一个与海豚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模型,他发现在水中二者运动时,海豚受到的阻力比模型要小9/10,海豚的皮肤富于弹性,不沾水,高速游动可减少阻力。

那么海豚减少水中阻力的生理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对此的推测、假说颇多,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海豚的皮肤能分泌一种润滑剂,而事实上海豚连皮脂腺都没有,更谈不上有分泌物了。还有人认为海豚的皮肤常脱落表皮,从而也清除了身上的附着物,使得前进速度不受影响,但这种说法也并非无懈可击。还有人认为,海豚在高速游动时,热量从皮肤上一点点传导下去,这样能减少身体周围形成的紊流。还有一种假说是,海豚的皮肤表面能减少水的阻力,一旦前进速度提高,可消除紊流现象。

克拉默试图从海豚的皮肤结构中寻找减少阻力的答案。他发现,海豚的皮肤由1.5毫米左右的极软的海绵状表皮和6毫米厚的致密而结实的真皮构成,这种皮肤结构可像减震器一样,有效地防止身体表面产生紊流,使之快速前进。克拉默人工仿制了一种海豚皮,并把它套在鱼雷模型上,结果它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比普通模型小60%。

但是,人工仿制的海豚皮终究不如海豚的皮肤,前苏联的女科学家尔·舒尔金娜分析说,这是因为海豚有大量神经通向皮肤,能积极地操纵皮肤。她还研究了海豚胸部、腹部、背部的皮肤肌肉,发现这些肌肉收缩时,整个皮肤层都能活动,使体表肌肉此起彼伏,呈波浪状,以便减少水中阻力。

海豚高速游动的原因是否是如上所述,还有待于生物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海豚睡眠之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按说,动物运动了二段时间,就会疲劳,就需睡眠。任何动物在睡眠时总有一定的姿势,这时身体的肌肉是完全松弛的。可海豚却从未出现过肌肉完全松弛的状况难道海豚不睡觉吗?

美国动物学家约翰·里利认为,海豚是利用呼吸的短暂间隙睡觉的。这时睡眠不会有呛水的危险。经多次实验,他还意外地发现,海豚的呼吸与其神经系统的状态有特殊的联系。里利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一发现:把海豚放在一张实验台上,然后给他往射一定量麻醉剂,剂量是每千克体重约30毫克。半小时后,令人沮丧的后果发生了:海豚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弱,最后死了。以后的实验证明,海豚不宜注射麻醉剂,否则会死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初步的解释是,海豚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睡眠的。因而对海豚的神经系统施加轻度影响,必然导致海豚死亡。

海豚的睡眠之谜,引起了研究催眠生理作用的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将微电极插人海豚的大脑,记录脑电波的变化,还测定了头部个别肌肉、眼睛和心脏的活动情况,以及呼吸的频率。结果表明,海豚在睡眠时,呼吸活动依然如故。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海豚在睡眠时依然游动,并有意识地不断变换着游动的姿势。进一步的研究证明,睡眠中的海豚,其大脑两半球处于不同状态。一个半球处于睡眠状态时,另一个却在觉醒中;每隔十几分钟,它们的活动状态变换一次,很有节奏。正是海豚大脑两半球睡眠和觉醒的交替,维持着正常呼吸的进行。而麻醉剂一下子破坏了大脑两半球的正常平衡,使之都处于休眠状态,从而阻塞了呼吸的进行。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没有真正看到睡眠中的海豚。但科学家们正在作出极大努力。他们坚信,研究海豚的睡眠,必将为揭示人类睡眠之谜提供新的启示。

鲨鱼救人之谜

事情发生在1985年圣诞节的美国佛罗里达州。

就读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莎琳小姐,在1985年圣诞节放假后偕同两位同学乘轮船去游览马勒库拉岛风景区。返回时,渡轮突然底舱漏水,船上大乱。她穿上救生服,和两位同学一起挣扎着爬上了一条救生艇。这个艇上已挤满了18人。由于人多和大家惊慌失措,小艇在剧烈摇晃。她和两位同学跳入海中,向着远处的陆地游去。

风浪越来越大,她被一块又大又重的东西撞了一下。她拼命地抓住漂卷来的这块大约一二米的木块,在大海中随波漂流。她无法把握自己游向远处的一线陆地。漂了好、几个小时,突然又看见远处有一团黑色的东西迅速向她冲过来。原来是一条二三米长的鲨鱼,牙齿在闪着吓人的光。她知道现在遇到了吃人的魔王,她注定要葬身鱼腹。

奇怪的是,鲨鱼只是咬住了她的救生衣,并把它扯了个粉碎。然后鲨鱼围着罗莎琳的身体打转转,丝毫没有伤害她的意图。突然,又有一条鲨鱼从她的身底下钻出来,在她的周围打着转。两条鲨鱼一边一个把她护在中间,跟着她游着,还不时地用头推着她前进。

天亮了,两条鲨鱼还在护卫着她。在两条鲨鱼的外面还有四五条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也在围着她打转转。每当它们想冲起来时,这两条鲨鱼就把它们赶得远远的。

更有趣的是,两条鲨鱼中的一条还突然潜入海中,过了一会儿把一条已经咬掉尾巴的海鱼推送到罗莎琳的前面。她早就饥肠辘辘了,于是边游边吃起这半截鱼来。

暮色又降临了。一架直升飞机在上空发现了目标,放下了救援绳梯。罗莎琳用尽全身力气,攀登上绳梯。她得救了。鲨鱼也潜入了海底。

罗莎琳被送往医院治疗。在她完全清醒后,才得知她的两位同学已经葬身大海,而她却因鲨鱼的救护幸存下来。她的奇遇在人类生物史上留下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

懦弱的土狼

狼进众所周知的害兽,它不仅会袭击家畜家禽,有时还会伤害人。然而,生活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开阔草原、灌木丛中的土狼,却是一种十分懦弱的野兽。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叫它“土狼”呢?原来,这种动物最爱吃白蚁,每只土狼在一个晚上可以舔食大约20万只白蚁,好似饿狼围猎羊群,因而得名“土狼”,南非人还称它为“地球上的狼”呢!

实际上,土狼是鬣狗家族中的成员。一般鬣狗具有坚锐的牙齿,除吃肉外还会嘎吱嘎吱地咬嚼粗厚的动物骨头;而土狼的牙齿细弱,除犬齿外,全部牙齿都很小,颊齿简单,不但不会咬碎动物骨头,就连咀嚼肉类也极为困难。有时,虽然它们也拜访动物尸体,但并不吃肉咬骨,而是寻食腐肉中的昆虫。

土狼性情胆怯,在遇到敌害威胁时,它的防御姿态是紧闭着嘴巴,仅竖起鬣毛和尾巴,这与大多数食肉兽那样张口露牙的威吓姿势不同。即使在受到攻击时,土狼也不张口露牙,仅从发达的肛腺放出以闻的液体来对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