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生物之谜
16828600000031

第31章 植物之谜(7)

生长在欧洲的海芋百合,花瓣就像一只杯子,这种花儿发出一种像腐烂尸体般的恶臭、这种奇臭难闻令人作呕的气味把一种嗜臭食腐的小甲虫吸引过来了。小甲虫爬上海芋百合的花瓣,这时花瓣内侧的一种油滑液体使它像坐滑梯似的,一下子滑到了“杯子”的底部。由于四周花瓣的内壁上都长满了倒刺,小甲虫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这个”牢笼”。这就是海芋百合设下的陷阱。

开始,小甲虫并不急于逃出陷讲。海芋百合的雌蕊和雄蕊都长在陷阱底部的雌蕊上。会分泌出一种甜甜的蜜汁。小甲虫立即贪婪地吮吸起来,它的身体井不时碰撞雌蕊四周的雄蕊。这些雄蕊个个都像武侠小说中的暗器机关。小甲虫一碰上,里面立刻射出一串串花粉。这些花粉就沾在小甲虫的身上。

一天以后,花瓣内壁的倒刺萎软了,油滑的液体也已干枯,这时“禁令”自动解除了。

现在被“囚禁”了整整一天的小甲虫可以爬上花瓣,逃脱陷阱了。它浑身沾满了花粉,爬了出来。不久又被别的海芋百合的臭味吸引住了,再一次跌入新的陷阱。就这样,它把花粉传授了过去。马兜铃也会巧设陷讲。它的花儿像个小口瓶,瓶口长满细毛,雌蕊和雄蕊都长在瓶底,雌蕊要比雄蕊早熟几天。雌蕊成熟的时候,会分泌出一种又香又甜的花蜜,把小虫子吸引过来。小虫子身不由已,陷进“牢笼”,饱餐一顿后想要返回时,已是不可能了。因为瓶口细毛的尖端是向下的,进去容易出来难。小家伙心慌意乱,东问西撞,四处碰壁,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来的花粉都粘到了雌蕊上。几小时后,雌蕊萎谢了,小虫子依然是“花之四”。直到两三天后,雄蕊成熟了,小虫子身上沾满了花粉,马兜铃自动打开瓶口,瓶日的细毛也枯萎脱落了,这个贪吃的“使者”终于逃出“牢笼”,重见天日,不过,刚恢复自由的小虫子又会飞向另一朵马兜铃花,心甘情愿地继续充当“媒人”的角色。

除了海芋百合和马兜铃。还有一些会设陷阱的植物。有一种萝摩类的花,虫儿飞来时细脚会陷入花的缝隙中。虫儿拚命挣扎,使脚上沾满了花粉。小家伙从缝隙中拔出脚来,便一溜烟似地跑了。

拖鞋兰的花儿是与众不同的:兜状的花中,没有明显的入口处,也看不到雄蕊和雌蕊,只在中间有一道垂直的裂缝。蜜蜂从裂缝钻进去,就来到了一个半透明的小天地里,脚下到处是花蜜。蜜蜂尝了几口,准备离去时,后面已封闭起来,没有退路了。只有上面开着一个小孔,蜜蜂只好沿着雌蕊柱头上的小道勉强穿过,身上的花粉被刮去了。它再钻过布满花粉的过道,身上又沾满了花粉,这是拖鞋兰花请蜜蜂将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中去的过程。

另外一些植物虽然不设陷阱,但也会欺骗动物前来为自己传授花粉。在北美和地中海一带有一种兰科植物,是靠细腰蜂来传授花粉的。它无花蜜,无香味,靠的就是对雄细腰蜂的欺骗。这种植物花朵的形状很像雌细腰蜂,花瓣闪耀着金属光泽,就像阳光下雌蜂的翅膀。更有趣的是,它的花朵还能发出雌细腰蜂的气味呢。因此雄细腰蜂见了会兴高采烈地飞来,等它发觉受骗上当时,已在为植物传授花粉了。

留厣兰的骗术更加高明。它的花朵的形态和颜色,活像一只只蜜蜂。一片留唇兰在风中摇曳,简直就像一群好斗的蜜蜂在飞舞示威。蜜蜂有很强的”领土观念”,它们发现假蜂在那儿耀武扬威,便群起而攻之。结果,正中留唇兰的下怀,蜜蜂的攻击对花朵毫无损伤,却帮助传授了

樟树吃人之谜

在法国内尔科克斯塔的莫昆斯克树林中,有两株4000多年的樟树被围在100平方米的铁丝网内。两株樟树相距10米远。它们躯干庞大,树杆直径有6米多。其中一株樟树的底部有一个3米宽、5米高的树洞。

1971年9月,法国人吕蒙梯尔、盖拉两家人来到莫昆斯克度假。当吕蒙梯尔来到丛林深处拣柴火准备做晚餐时,突然听到走得较远的儿子欧文斯和盖拉的儿子亚得发出几声奇怪的叫喊声。他丢下柴禾,便向他们游玩的地方跑去。跑出10多米后,突然觉得身体变轻了,过了一会儿,居然飞了起来,直向一棵大树撞去。

“砰”的一声,吕蒙梯尔被撞在没有树洞的树上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后,才发现自己紧紧地贴在树上,不能动弹。欧文斯和亚博发现后,赶紧对他说:“陕脱掉衣服,否则你无法离开这棵大树的。”

吕蒙梯尔发现,除了头和手以外,穿了衣服裤子的部位一动也不能动,再一看,儿子和亚博的衣裤正贴在树上。

欧文斯用刀划烂父亲的衣裤后,吕蒙梯尔才从树上滑下来。当他们快回到宿营地的时候,吕蒙梯尔吩咐儿子让妈妈先给他送条裤子来。两个小伙伴先回家了。

过了大约半小时,亚博惊慌失措地跑来对吕蒙梯尔说:“我爸爸请你快去救我妈,她被吸进了一个大树洞里了”。原来是盖拉太太好奇非要亲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吕蒙梯尔还没到达出事地点,盖拉就跑回来哭着对吕蒙梯尔说:”我妻子死了。”原来是他们走到那里时,盖拉太太首先向一株大樟树飞去,盖拉撞在另一棵树上。

儿子亚博是光着身子来的,他看见那个树洞,里面黑乎乎的,不敢进去救母亲,预先将另一棵树上的父亲救下。盖拉忙叫儿子去告诉吕蒙梯尔一家,自己走进树洞深处,发现太太已经死了。

后来有人发现,有树洞的樟树,对衣服没有吸引力;没有树洞的樟树,任何布料被吸上去两个小时后,就会消失无踪。

有一次,当4个好奇的姑娘离樟树只有七八十米远的时候,她们一齐飞了起来冲进了樟树洞口,很快便死了。过了一会儿,洞中却尸首未见,只留下4副耳环和5枚戒指。

1881年,德国探险家卡尔·里奇最先提到过吃人植物。他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看见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许多土著人赶上吃人的神树,树上的带刺大树叶,很快把那个女人紧紧地缠住。几天之后,当树叶重新打开时,一个活生生的人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但是,科学家们始终未在传说有吃人植物的地方发现真凭实据,所以世界上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吃人植物。

植物免疫之谜

植物有没有免疫功能呢?这是人们正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新问题。

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知有多少真菌、病毒、细菌等寄生物侵蚀过植物,但至今地球上的植物仍如此繁多,足以说明植物具有抵御外界病毒侵入的免疫机制。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植物应用免疫方法抗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把诱导因子接种在幼植株上,使植物整体产生免疫功能,以达到抗病的目的。方法就是将这些诱导物喷洒在叶子表面、浇灌根部或直接注射进植株体内。对同一种植物来说,诱导因子可以是多种的,诱导产生的抗病性也不局限于一种病原菌,防护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德国人曾用灰葡萄孢浇灌菜豆的根,使植株免疫。美国人用瓜类刺盘抱和烟草坏死病毒诱导黄瓜免疫,使黄瓜对黑茎病、茎腐病、黄瓜花叶病和角斑病等10种病害产生了抗性。单一诱导可使植株免疫4~6周,若再次强化诱导,免疫效应一直可延续到开花坐果期。目前,人们使用免疫诱导已经在烟草、黄瓜、西瓜,甜瓜、菜豆、马铃薯、小麦、苹果等多种作物中获得成功。

免疫诱导可以降低病原菌进入免疫植株的穿人能力。免疫诱导还可使植株形成化学屏障,抑制真菌发育和细菌、病毒的侵入增殖。

免疫植株中的植物抗病毒素明显增多,植物抗毒素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植物免疫有很大潜力,它不仅可以强有力地控制病害,而且有不污染环境的突出优点。由于植物免疫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比如免疫所能控制的只是部分植物部分病害,免疫机理也尚未完全搞清,免疫作用的稳定性和遗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等等,所以目前植物免疫大多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极少投入田间应用。但是植物免疫的前景是广阔的,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相信它会在不远的将来造福于人类。

碰不得的花果

花儿争奇斗艳早为人知,殊不知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同样也争强好胜。

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曾经叙述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有一天夜里,我听到噼啪的响声仿佛有些小东西跳到天花板和墙上去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我采集的蒴果都裂开了,采集箱没有盖,种子蹦得四面八方。房间里太干燥,在几天内种子成熟,且具有这样大的弹跳能力,真使人不敢相信!”

歌德叙述的现象在野外普遍存在。一碰就炸的果实,最有名的要算凤仙花,果实成熟之后,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就会“爆炸”开来。即使是遇到一阵小风,凤仙花果实也会忽然“痉挛”,部分果实扭曲的力量使得5片果瓣裂开,用力把种子弹出1米开外,所以博得“别碰我”的别名。除了凤仙花外,碰不得的果实还有很多,酢浆草的果实也碰不得,只要在蒴果的底部轻轻一捏,种皮便纵裂开来,种子会弹射出去。在欧洲南部有一种叫喷瓜的植物,果实成熟之后,它的种子会在里面粘液的压力下,连同浆汁一同喷射到6米远的地方。实际上,在豆科植物中碰不得的果实比比皆是。绿豆、黄豆,因果荚内有层斜向排列的纤维,果实干燥后,纤维收缩变短,当收缩力量超过了果荚连接处力量时,果荚会马上破裂,并卷编成螺旋形,种子就被弹射出去。在自然界里,种子弹射距离的纪录是原产于北非的沼泽木犀草创下的。沼泽木犀草是木草科一年生灌丛状草本植物,开黄绿色小花,能散发麝香气味。沼泽木犀草的果实成熟后它们能自行裂开,像手枪射击一般把种子射到14米之外。美洲沙箱树的果实也本领非凡,它成熟开裂时,发出巨响,能把种子弹出10多米远。

无论是酥浆草、风仙花,还是豆类、喷瓜和沼泽木犀草,它们的果实和种子的喷射“装置”都是植物不断进化的产物,是为了繁殖后代经长期“物竞天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