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16833300000016

第16章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1.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

美国很有些屈原般的人物,自我放逐,好好的生活哪一天突然不过了,卷个包露宿街头或者流浪去了。你若是替他惋惜,多奉劝几句,遇上脾气好的,会反问一句:你有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是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论物质享受确实比从前丰富多了,但现代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比过去的人多。这种现象并不能用温饱思淫欲来解释,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因为有一种反差越来越严重,就是不断出现的瘟疫威胁。

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人们,也许他们常常要饿一回两回肚子,也许他们久受病魔折磨,也许不小心就不治了,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相信,科学正在指引他们进入无疾时代,他们所面对的所有的疾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是迟早有一天会被征服的,而且他们坚信这一天会出现在他们有生之年。

现在,还有多少人抱着这样的憧憬?

当代和往昔的一大区别,就是这种对科学的迷信被粉碎了。

第一次粉碎这个迷信的正是西班牙大流感,它使得人类采取鸵鸟策略,对它视而不见,拼命从记忆中把它抹掉,权当是一场噩梦。

可惜,西班牙流感不是梦。于是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西班牙流感早晚会重现。每一次新的传染病的出现,都在刺激这个潜意识。从艾滋病到萨斯,终于等到了猪流感,它给了这个潜意识一个宣泄的机会。

不管猪流感能不能成为大流行,人类在对抗瘟疫的战斗中依旧落下风被世人都看到眼里,记在心上。认真地环顾一下周围的世界,你会不会看到数不清的病菌在随时准备着侵蚀你的肌体?

有了丰富的食物供应、舒适的交通工具、手机电脑加上游戏,但是没有了对抗瘟疫的信念,这样称得上幸福吗?

科学家不能给我们信心,政府机构不能给我们信心,国际机构还是不能给我们信心,如果大流行是注定的,难道只能依靠运气吗?二十一世纪了,人类为什么还像过去生活在鼠疫、天花之中的人们一样,靠运气来赌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这是因为我们还生活在瘟疫时代,而且是一个大的瘟疫时代中的一个小的瘟疫时代,也许作为人类,注定要永远生活在瘟疫时代。

疾病古来有之,但从来没有一种疾病能够杀死所有的人,即便是西班牙大流感,也只杀死了患病者中的少数人,多数人是劫后余生。在这多数和少数之间,是运气还是随机现象?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秘密?

有些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并非因为秘而不宣,秘不告人,而是因为人们不去探索,即便告诉他们也不信。

就拿年年出现的普通感冒来说,通常会有20%左右的人得流感,换句话说,有80%的人不得流感,这80%的人中间,靠接种疫苗来获得保护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多数人不做任何防护也不得流感。

得流感的人并不是年年得流感,今年不得流感的人明年也许就得了,这里面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吗?

科学界还是高喊疫苗,可是连美国海军的医生们都到了不信的程度,他们对新参军的新兵蛋子采取的预防流感的措施并不是像小孩子那样加倍接种流感疫苗,而是像对待幼儿园小孩那样教训:洗手,勤洗手!

2.人生只在勤洗手

从美国的少年儿童的定义上讲,新兵们确实是孩子。在美国,不到二十一岁不算成年人,是不能进酒吧或者买酒的,很多岁数不到的年轻人只能用假驾照,其中就包括了小布什的女儿,而且还发生在他在位的时候,这是因为不到二十一岁,尽管驾照上的头像是侧面的,人们还是一目了然。

买酒是这样,看病也是这样。美国人在二十一岁以前都要去看儿科医生,遇上刚刚行医的大夫,看上去比“儿童”病人大不了几岁。军队里的新兵基本上都在十八九岁左右,给他们看病的医生都是儿科大夫,很自然就把他们当孩子看待了。

军队讲纪律,又有的是人,还容易封锁消息,出了事也能够遮掩,因此在军中做流行病学研究、人群调查甚至临床试验很流行,1918年大流感时,美国就进行了多起在军中的类似医学研究,1976年美国全民猪流感疫苗接种时,军队不仅雷厉风行,而且每人还按年幼儿童的标准,一律两针。

有了这些先例,到了开展如何预防流感的研究时,海军的医生们也毫不犹豫地用最听话的新兵做样本了。和吃药打针相比,这项研究要安全多了,可是新兵们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因为医官们随时随地地要求他们干一件事:洗手。不要说饭前便后了,好像每天的军营生活就是不停地洗手,直到把人洗成洁癖。

上了些年纪的人,都有这种被父母老师强迫洗手的经历,可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讲卫生的习惯不再提倡了。在人们的印象中,洗手是在没有抗菌素的年代里不得已的办法,难道科学昌明的今天,还要用这种老古董的办法来对抗流感?

很多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最简单的办法。几年前萨斯来袭,造成巨大恐慌,人人自危,似乎到处都是萨斯,怎么办?

无数的专家建议了无数种方法,最后真正有效的方法不是国医秘方或者高科技,而是最普通的一种:戴口罩。

在北方人眼中,口罩是医生的标志,也是风沙太大时不得不戴一戴的东西,突然还能够防这么恐怖的萨斯,让人难以置信。其实口罩不仅能防萨斯,而且还能防比萨斯更恐怖的鼠疫。1911年东北大鼠疫的时候,一代名医伍连德率先建议戴口罩,他还特地发明了多层口罩,在这次防疫中口罩立了大功。在1911年,口罩是高科技,在2003年,口罩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但无论在什么年代,口罩都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利器之一。

洗手同样也经历了从高科技到上不得台面的过程,尤其在中国。当年烈性传染病之一霍乱定期流行,一旦流行起来很快遍及全国。这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在还没有特效药的年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免病从口入,除了讲究生熟分开、少吃生的食物和饮开水之外,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预防霍乱的措施。霍乱和其他消化道传染病出现的次数多了,在政府和医学界的反复号召下,洗手这个卫生常识渐渐取代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旧观念。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抗菌素的广泛使用,洗手在中国早就不受重视,也不被大力提倡了,反正病了也有药可治。

然而,在美国,近年来洗手得到大力的提倡和重视,虽然公众依旧很淡漠,但有关方面在鼓吹洗手上到了不遗余力的程度,这里面的原因不是因为美国出现霍乱或者其他消化道传染病大流行了,而是因为日益逼近的大流感的威胁。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是靠空气传播的,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病从口入而不是病从手入,戴口罩才能预防,和手有什么关系?

如此显而易见的科学道理,美国海军的医官们偏偏要质疑它,让四万多名新兵一半人每天不停地洗手,另一半人爱洗不洗,一个流感季节后统计的结果,勤洗手那组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数量比爱洗不洗那组少45%。

当年邓肯团队的大腕之一、英国的流感病毒学权威奥克斯福德对各种预防感冒和流感的办法进行了评价。他们的本意是要验证抗病毒鼻签这种看起来最直接的办法是预防最有效的一种,因为病毒通过空气传播,鼻子是呼吸的主要通道,在那里放上抗病毒的东西,流感病毒和感冒病毒就不能传入了。结果,他发现那反而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最好的一种就是经常洗手。

奥克斯福德在研究中发现,病毒可以在手上存活几个小时,因此很容易通过接触而传播。当人们用手揉鼻子或者眼睛等部位时,病毒便进入体内,引起感冒或流感。

流感病毒并不是主要漂浮在空气中的,而是停留在各种表面上的,家具上、餐具上、门把手上等等,尤其是人们经常触摸的地方,这些地方才是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因此,美国CDC把洗手作为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

2009年春天,在铺天盖地的猪流感报道中,有多少勤洗手的忠告?

不仅流感和洗不洗手有关,美国政府的估计是,25%的疾病都是由不洗手或者洗手洗得不对造成的。

洗手还能洗不对?

正是,洗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3.御敌于国门之外

儿子是左撇子,有一次在学校吃午饭的时候,一位印度女生说你这用左手拿比萨太没有教养了。儿子死活想不明白,回来问我。我解释说这是因为印度人左右手分工不同,右手吃饭,左手干别的事,比如上厕所。

干完了以后洗手呀,难道他们不知道洗手?

不管在印度的印度人大便后怎样处理,他们洗左手的办法按预防疾病尤其是流感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按美国CDC的洗手标准,洗手时要两只手在一起搓起码二十秒钟,但很多专家认为二十秒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流感流行的季节,起码要一分钟以上。洗手的时间不够,细菌和病毒就有可能洗不干净。洗手要洗两遍,而且要用能杀菌的洗手液。

从预防流感的角度,美国CDC对于上完厕所后如何洗手是这样建议的:洗完手以后,用一张干净的纸巾关上水龙头,然后再用另外一张干净的纸巾擦干双手,最后用另外一张干净的纸巾放在门把手上把门打开。这个有些变态的建议不但印度人民做不到,中国人民和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做不到。正因为我们做不到或者不能坚持做到,我们才免不了得病,包括流感。

洗手的事听起来小题大做,但是细想起来,这是一件最难持之以恒的事,单就每次上完厕所后按CDC的要求洗手擦手开门,就几乎没有人能够次次坚持,还有许多其他的场所,人们根本没有按防疫专家的要求去做。比如专家建议和人握手后马上洗手,起码在洗手之前不要接触食物,这一点就没有什么人能做到。

还有,饭前洗手有不少人能做到,可是饭中洗手呢?专家建议在吃饭中间,如果手接触了不干净的东西包括桌面,都应该立即洗手,这一点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据我的观察,拿食物之前包括零食,洗手的人都寥寥无几。

洗手能够减少几乎一半的得流感的机会,但这个洗手并非我们常识中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如果没有勤洗手的习惯的话,大流感真的来临了,不被传染也许真得要靠运气了。换句话说,如果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的话,你躲避大流感的运气就比别人起码高了一倍。

靠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减少了一半的得病机会,剩下的一半呢?

洗手为的是把手上的流感病毒洗下去,流感病毒通常不会自己飘到手上来的,而是手自己把它们沾来的,专业名词叫接触。

猪流感流行时,墨西哥政府没有别的招数了,干脆停止活动,取消了所有的政府和公共活动,其预防原理就是减少接触。

每一个流感病人就是一个传染源,这些人在哪里最多?公共场所。美国政府对于预防流感的第二条建议,是有症状的人请待在家里。得了流感后,待在家里,并不能改变得流感这个事实,但却能减少其他人得流感的机会。如果每一个流感病人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自我隔离,等病好了再接触社会,每年的流感会减少许多,但这一点偏偏是最难做到的,因此健康人只能采取减少接触的办法。

猪流感流行后,美国副总统拜登说话了:“为了预防猪流感,我现在不乘飞机,不坐火车地铁了。此话一出,惹来一片大骂。”

拜登做参议员时,家在德拉瓦,每天下班后坐火车回家,现在是副总统了,老婆也搬过来了,在社区大学里找个教授的位子,拜登上下班、外出有专车,出远门有专机,用不着坐地铁然后换火车了,可是美国老百姓做不到这一点,不会因为流感可能要大流行就不挤车了。

拜登素来大嘴巴,不过他的本意不坏,是号召大家减少接触。如果能够远离人群,在大流感来临之际,是有可能避免得病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难做到彻底自我隔离,全球化也导致某个国家某个地区不可能在瘟疫之时独善其身。人们能够做到的,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定期清理消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样就会减少很多的接触病毒机会,也就会减少生病的可能性。

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不可能寄希望于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但从个体的角度看,这样做起码能够大大地减少和流感病毒的接触,从而大大减少成为流感的牺牲品的机会的。

不接触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同样接触之后,为什么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难道其中只是撞大运那么简单?

4.疫苗,还是疫苗

当然没有撞大运那么简单了,卫生防疫专家肯定会这样说,要靠疫苗,只要年年接种流感疫苗,就随便怎么接触也不会得流感。当然,疫苗也有预测失准的时候,但预测准确的时候大大高于不准确的时候,因此完全预防流感的可能性极高。

这指的是正常情况也就是流感年年按规矩流行的情况,遇到发生突然变化尤其是像猪流感这类情况时,年年接种疫苗的策略就不管用了。大流感如果发生,肯定属于这种突发情况。于是人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发展出来的流感疫苗策略弄到今天,成了只管小病不管大病的样板工程。

到底要不要年年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话,这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用不着大流感来,随便得一次流感就有生命危险,年年接种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流感疫苗最主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这些健康人呢?

对疫苗接种一直存在着反对的声音,一开始是宗教的原因,认为这是违反上帝的意愿。当牛痘疫苗最初被发明时,这种意见就出现了。他们认为,得病和不得病在于上帝,人是不能违背天意的。经过免疫学二百多年的实践,这种声音已经非常微弱了。

反对的声音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现代人需要接种多种疫苗,单一疫苗或者有限的几种疫苗对人体的长期作用有了临床验证,但多种疫苗在同一个人身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则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存在着某种副作用出现的可能。

上面这种担忧不仅存在于知识层次较高的学术界,也进入了平民阶层。比如我上初中的儿子就在学校了解到这种担忧,也觉得他打了那么多种疫苗,这些疫苗早晚会在身体内发生某种意想不到的作用,出现不可预料的可怕的后果,于是他拒绝学校组织的猪流感疫苗接种。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从牛痘疫苗开始的现代免疫学虽然有二百年的历史了,但接种多种疫苗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这种人造的东西上,科研只是研究单一产品的毒性和效果,从来没有研究多种产品的协同毒性和副作用。以化学品为例,已经有证据表明,多种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要比分开来高一千倍。从这一点来讲,如果某种疫苗的副作用比较轻微,很有可能几种疫苗合在一起以后,相辅相成,产生了明显的毒性。疫苗的毒性是长期的慢性的,现代的慢性病很有可能和疫苗大规模接种有关。

但是,这种不确定的担忧能不能作为不接种疫苗的理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大学里有的是智者,确实其中有人不让自己孩子打任何疫苗,哪怕违反本地入学的规定。他们的小算盘是这样打的:传染病的流行在于易感人数,如果人群中相当数量的人接种了某种疫苗,病毒就很难传播。反正其他孩子都老实听话地打疫苗,他家孩子不打也不会感染上。

这种损人利己的招数不能用在流感上,因为每年打流感疫苗的占少数。让我们退几步说,如果大流感真的发生了,现有的疫苗肯定不管用,那么打不打是否一样?

专家中有一种看法,如果真的发生大流感,虽然疫苗不能预防,但接种疫苗的人因为免疫系统得到针对性加强,所以症状会轻得多,而且通常不会丧命。这一点在几年前流感疫苗因为预测失准而只能达到40%的预防能力时得到了一定的验证,接种疫苗的人即使得了流感,症状也轻得多。但是,每年流行的流感和大流感的毒力是有区别的,流感疫苗接种者是否会症状轻,只能等到大流感时再验证了。

说了半天到底接种不接种?

秋天,猪流感开始第二波流行了,要不要接种猪流感疫苗?

5.接种还是不接种?

整个夏天,关于猪流感疫苗接种的说法一直不断。以美国为例,卫生系统一直在考虑是否要进行全面的猪流感疫苗接种。秋季开学后,大学中猪流感开始流行了,美国CDC的口径也和WHO一致,认为今明两年,猪流感会在全球流行,约有一半的人会患猪流感。

听起来很恐怖,但以50%美国人在两年内患猪流感这个预测来说,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因为美国每年有20%人得流感,两年就是40%。流行不流行猪流感,都有这么多人得流感。

世界各国也在大力研究猪流感,有些疫苗也相继进入临床,其中尤以中国步伐最大,于夏末宣布第一个猪流感疫苗获得批准,成为第一个应用猪流感疫苗的国家。

又是一项世界第一。

这个世界第一代表什么?

从技术上,猪流感疫苗没有什么含金量,很快就能研制成功,首先做出猪流感疫苗的人也没有大张旗鼓出文章报成果,那么为什么各国都没有到批准应用这一步?

要进行大规模人群接种,以美国为例,是要一下子生产出上亿份,给几千万人在短期接种。药检部门批与不批不在于技术是否过关,而在于是否安全和管用。

1976年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各国包括美国在内都非常慎重。

中国一宣布,世界上一片叫好,一来大家都希望看大规模接种的效果,二来中国的疫苗只需要一针,而其他国家的疫苗得用两针。

这是不是技术领先?

不是,中国的疫苗在技术上和美国没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按中国的疫苗临床试验办法,一针就有效了。

整个药审过程和临床试验结果也很严格,国际上挑不出什么问题来。但是,中外专家都有人对此忧心忡忡。

有时候,太完美了,很可能就不真实了。

不管真实不真实,秋天的时候各国都按一针的标准接种。

2009年秋天,美国的猪流感疫苗姗姗来迟,都供应充足了,也已经有很多人得猪流感了。我们全家这一年都没有接种疫苗,除了担心副作用之外,还有时间问题。能够打疫苗的时候,已经满城猪流感了,公司里一波又一波的,自己一家人也出现了症状,都得了猪流感,还打什么?

2009年秋冬之际,猪流感果然没有变异,到2010年初,全球统计的死亡数字还不到一万五千人,当然实际数字比这个要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猪流感病毒,而全球大概接种了七千万人。

不管怎么说,这次肯定又是一场虚惊,欧洲有关组织指责大药厂迫使WHO发布假警报,2010年春天是WHO的一根救命稻草。

我年轻的时候常常感冒流感,上大学因为住在学校,几乎年年得流感,一闹流感,一宿舍的人躺在床上好几天都起不来床。病成这样心里还特别高兴,因为上免疫课的时候老师讲了,免疫力的提高靠的是经常得病,比如感冒和流感,最好一年得六回,这样免疫力就非常强壮。

老师的这段话我牢牢记在心上,日后还到处卖弄,直到很多年后钻研健康学,才知道这么多年相信的是个无稽之谈。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庆幸医学院里教的大部分内容早就忘到脑后了。

人呀,缺的就是拍拍脑袋想一想。如果人的免疫系统要靠得病来不断增强的话,那么进化出来的人类应该从生下来一直病到死,最好天天生病。

这样的人生真成了早死早超脱了。

6.生活中需要梦和阳光

买车的时候都爱买新车,如果买二手车的话要多检查一下,看看这车是不是大修过,从来没有人高喊我这车好因为天天出事故可是该修的都修了。人体也一样,一辈子没生过病,起码没生过大病的人才属于真正的健康。人的免疫系统天生就具备了防病抗病能力,根本不需要靠不断生病来刺激。

人体的健康关键在于肌体平衡的维持,只要新陈代谢处于平衡的状态,人体就能保持健康,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处于最正常的状态,因此也就能够起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作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靠的不是生病,也不是吃补品,而首先是不生病和少生病,要像珍惜一件文物一样珍惜自己的身体。

不生病不是主观控制的,要有行动,上面说的避免接触就是其一,勤洗手是其二,其三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很多项,从增强免疫力的角度来说,以下几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睡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盾牌,人们每天非常繁忙地工作着,只有在睡眠时它才能够稍稍休息,同时进行修补。如果睡眠不足,免疫系统也得不到休息,而且长期下去会年久失修,等到真正要派上大用场时,它的缺陷就是致命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更重要的是娱乐的东西多了,看电视、上网社交等等都需要时间,结果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留出八小时睡觉,也不是想睡就睡,更不是想睡好就能睡好的。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不是本书的内容,但高质量的充足的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最好的手段,不要说对付病毒了,很多和免疫有关的病症,只要休息好了,就能减轻。

其次是阳光。生活中要有阳光,说的不仅仅是心态,还包括你每天必须晒太阳。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钢筋水泥里,然后还要在脸上脖子上抹上高级水泥,生怕让紫外线晒着,其结果就是缺钙。

缺钙的结果是老来骨质疏松,老太太摔一跤骨头断了,就是骨质疏松的缘故。

骨质疏松已经和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并列为影响人类寿命的慢性病。缺钙是因为钙吸收得不够,原因主要不在食物里面的钙含量上,而是在维生素D上。对补钙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维生素D最好由人体自己生成,这个自身生成的过程要靠阳光照射。晒不到阳光就无法生成维生素D,靠吃维生素D是达不到要求的。即便是晒太阳还不保证能生成维生素D,比如黑人,因为皮肤色素的问题,阳光照不进去,因此不能自身生成维生素D。好在看得懂这本书的没有黑人,他们可以涂上防晒霜,每天晒十五分钟以上的太阳。

缺乏钙和维生素D并不仅仅是中老年后走路小心别摔了这一件事。上面讲到黑人缺钙,流行病学发现黑人的心脏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发病率都高于其他族裔,医学界渐渐把这种现象和他们皮肤上的色素联系起来,刚刚开始的一项大型长期研究就是要证实是不是因为阳光照不到皮下脂肪,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了,然后缺钙,以致慢性病高发。

流感流行的季节,死者除了老人、小孩这种体质弱的人外,就是患有这种慢性病的人,从这一点上,避免慢性病的发生,在大流感到来之际,就可以保命。天天晒太阳,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阳光的另外一大健康作用是减少压力和解除抑郁,压力过大对人的精神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的生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包括免疫功能下降。让免费和无价的阳光帮助我们做好准备,以健康的状态等待大流感的再次来临。

7.改变的时刻到了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以改变为口号,成功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白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变化是经济继续恶化,政府越来越社会主义,而且越怕事越多事,起码摊上了猪流感。

大流感的威胁迫在眉睫,我们怎么办?

改变!

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为迎接大流感做好准备。

从1918年西班牙流感到2009年猪流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年轻健康的人越容易病死,成为流感大流行的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这个现象在很大因素上出于误导。所谓的健康,如果是从年龄上归纳出的,他们之所以健康是因为年轻,那么这个定义科学吗?

年轻有活力,这是人类的生理现象,但年轻人并非个个健康,实际上年轻人健康的不多,他们的生活没有规律,不是长期缺觉就是饥一顿饱一顿,他们的活力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超支,其后果从中年之后就能看到。因此一但出现大瘟疫,这些免疫功能不强的年轻人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激情四射,但因为生活习惯健康而具备很强免疫力的中年人则坚如磐石。

年轻不是不改变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立即检讨自己的生活习惯,走健康生活的道路。

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没有吸烟、酗酒等恶习,健康的饮食,定期锻炼,减压,生活有规律等。说到饮食健康,从免疫的角度看,最关键的是要少吃糖,因为糖对免疫功能起着抑制效果。其次是要多喝水和多吃纤维,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然后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脂肪,使得免疫功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

饮食之外是锻炼,定期的温和的锻炼才是增强免疫功能的好办法,通过锻炼,使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在大流感到来之时起到应起的作用。

不管瘟疫多么可怕,人类都会度过的,但每一次瘟疫出现,总会有众多的祭品,不想成为瘟疫的祭品,就要做好准备。

明年春天,或者明年的明年春天,或者明年的明年的明年春天,在不远的将来的某一个春天里,当人类再一次经历炼狱,真正能够仰仗的只有你自己,因此从现在开始好好准备和改变,让你的身体尽快处于最佳的抗流感状态。

每一个人身体内都有一个救世主,从今天起,让他走出来吧。

世上本来没有瘟疫,人多了以后才有的。人越来越多,瘟疫就会越来越多。

既然未来不能改变,就让我们改变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