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16838700000022

第22章 长大后,在最了解的自己里尽情妖娆(2)

青春不可能总是在梦里,青春总会从梦中醒来。当我们从梦中醒来,当人生自梦中慢慢清晰,我们才发现,曾经的那些梦,真的是那么的幼稚,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有不同的人生观点和感悟,看过太多的人生风景,人的要求自然会慢慢上升到一个高度,这也是事物成长的必然。

细细看来,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梦想的青春是虚空的,仅有梦想的青春是苍白的,而能实现梦想的青春才是真实的。谁在青春里没有做过梦,梦想和相貌资历无关,尽管身在青春的小柯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屌丝,但是,他觉得自己也有做梦的权利。

所以,高中生活刚刚结束后,小柯便从农村来到重庆工作,从一个捧着书本坐在教室的学生变成了工厂的工人。第一天上班,那些工友们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小柯,然后说了句让他备受打击的话:“小孩也来干活呀!”

那一段时间里,小柯怀揣着梦想,在这座城市里开始了青春的奋斗。一直以来,小柯的梦想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工厂,然后找一个心爱的女人,结婚生子。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梦能逐一实现。所以,他总是一个人努力地工作、默默的生活,从不曾忘记年少痴狂闯荡的激情。

从下定决心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开始,小柯就一直在这里,不经意间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五年的青春里,小柯经历着梦想的潮起潮落,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努力就是换不来自己想要的结果,残酷无情的现实,将梦摧毁,梦把心撕碎。而梦醒时分,他的心头还是涌起了一丝苦涩。

他不想追究梦想为什么没有实现,因为很多人的青春,都曾怀揣着美丽的梦,最后却只能接受碌碌无为的结果。又有多少人的青春,在父母寄予莫大希望的眼神中,一直过着寄人篱下般的打工生活。

在工友里,有一个男孩和小柯感情很好,他们总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相约去消遣。那时男孩总是会和小柯说起他的梦想:挣点钱,买套二手房,买辆二手车……每每说到这里,小柯总会调侃他一句:再娶个二手老婆。然后,他们相视苦笑。

后来,在经历了三年的等待之后,这位兄弟放弃了遥不可及的梦,在梦醒后返乡了。听说他现在真的已经在家乡买了二手房,二手车,而且,还娶了一个一手的老婆……小柯为他感到欣慰,他在不切实际的梦醒后,实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梦。

而小柯自己,却固执地留在梦里,任凭时光剥夺着他的青春与梦想。每天,小柯晃悠在那条上班的小路,看着身边匆匆而过的行人,看着那些像自己当年一样年轻豪迈的面孔,和潇洒活泼的身影,忽然感觉这一切竟如此的熟悉,而这种似曾熟悉的感觉似乎已经开始慢慢走向了青春的落幕。

青春的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梦做得太久了,人会累,流浪的心累了,与其让它在自卑中搁浅,不如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把梦想的负累卸下来,结束一场梦,是为了另一场梦的开始。换一种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一种生命的出口。

逝去的青春没人能为我挽回,未来的人生也没人能替我走完。小柯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靠勇气去面对眼前的现实,结束现在没有希望的梦想,在青春的后半段,去开始一段真正能够把握的人生……

青春,其实就是“一场梦来了又走了”的循环。酝酿一个梦想,随着世事变迁梦想渐渐走向破灭,接着另一个梦想粉墨登场!而想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先从不切实际的梦想中醒来。

都说青春苦短,在这段我们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人生路上,回首之后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走着不该走的忧伤路,做着不切实际的青涩梦,哼着不着调的自卑曲。但是,青春也因此才变得丰富多彩,不是吗?

青春,是一个人纯洁无瑕的涉世之初,刚认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度以为自己梦想什么就可以拥有什么。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才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曾经想象得那么简单,有些东西也不是你想得到就一定可以拥有的,每一个精心酝酿的梦想随时都有破灭的可能。

进入这个阶段的青春,我们是焦虑的,忐忑的,疑问的,彷徨的,迷茫的。好像所有的感觉都已经改变,我们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眼里心底的梦想不再是单纯而轻快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里就会出现两种思维。第一种思维方式认为,我们之前为梦想所做的努力都已付诸流水,是命运捉弄了我们,人生所有的梦想已经到了终点,不会再有新的希望升腾。而第二种思维方式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修炼,完全可以茅塞顿开,回归自然。青春本来就是做梦的年纪,在寻梦的路上,一个梦接着又一个梦的诞生与破灭,本身就是寻寻觅觅间慢慢成长起来的蜕变。当我们真正长大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曾经的那些梦想,无论现在有没有实现,它都是让我们历练成熟起来的资本。

在做梦时欢笑,在梦醒时思索,便是最美丽的青春。

4.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时候,便不再“犯贱”

白岩松说:“人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出发的。”所以青春里的我们,现在就需要静下心来,挖掘自己的特质,回归最真实的需要,发现自己身上的惊喜,给自己足够的信心,来激活青春的潜能。

青春,其实就是在一次次挫败后,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过程。

还记得不够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度活得很渺茫,活得很无助,活得没有一点主见。我们渴望被人相信被人欣赏,似乎只有通过别人的肯定,我们才能找到心底的自信。

是的,就是因为青春里的我们,还不够了解自己,所以我们总是会在“犯贱”中一次次受伤。

其实,如果没有人相信我们,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相信自己;如果没人欣赏我们,我们也可以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没人肯定我们,那就不妨自己肯定自己。因为,当我们用心去触摸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开始读懂自己、了解自己的时候,才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那些青春的日子,谁不曾像个鲁莽的孩子一样,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可不断的失败和痛苦之后才发现,因为曾经的不了解自己,才一次又一次被“犯贱”的伤害击中。

小剑就是这样的男孩。青春时的他性格很冲动,一度为了一丁点小事就和朋友反目成仇;青春时的他很固执,就算知道自己做错了,都不肯服软;青春时的他过于自以为是,有一点点资本,就可以骄傲得目中无人;青春时的他爱转牛角尖,本来发现对方已经不爱自己了,可还是执意不肯放手;青春时的他喜欢耍点小聪明,以为所有的人都已经被他把玩在股掌之中;他还发现自己不懂得珍惜亲人们的信任,总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当小剑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后,他也正在慢慢了解自己的优点。比如,他发现其实自己有时候骨子里有一股韧劲,只要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尽力做到最好;他发现有时其实也是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耐力和承受压力的极限的;其实他在文学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做一个真正懂得如何把握文字的人;甚至,他发现自己有说服别人的杰出的口才,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所以,十几岁的时候,小剑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每当面对别人的白眼和非议时,都会感觉那是一种莫大的伤害。而现在,只要自己认定该做的事情,就是别人给他扔过来再多的打击,他也是一笑而过。

身边的朋友对小剑的改变都表示诧异,他们经常问他:你为什么可以如此淡定,是什么让你那么了解自己?

小剑想说,是阅历,是一次又一次因不了解自己跌倒又爬起来的阅历,让他慢慢看懂了自己,也看懂了很多事情。

正青春的那些年,小剑总是很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总是很慌乱地不假思索地表达着自己,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他的鲁莽却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再后来,他又急着去评价和关注别人,可他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别人?

幸运的是,那些年,小剑身边总有一些朋友,每当他不知所以然地表达着自己的时候,他们总会在身边提醒他。让他一天又一天地看清了自己的无知、自私、轻浮,以及自己种种心底深处的自卑感。所以,那段成长蜕变的日子里,小剑在慢慢了解自己中感受着疼痛:本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可后来却发现“原来我真的很不好”;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可后来却发现“原来我什么都做不好”;本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很多骄傲的资本,可后来却发现“原来我真的一无所有”……看着这些真实的自己,小剑的心情真的很不好,可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也许是以前的自己太自负了,所以上帝才让他看到自己的愚昧吧。

疼痛慢慢过去,小剑发现自己真的蜕变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活得更像自己了。他不再留意别人的评价,因为,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自己,他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他也不会再为了别人眼里的自己而活着,更不会再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自我犯贱”。

在青春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学习的,不是拼命地展示最美的自己,而是努力去了解最真实的自己。如果一个人还不够了解自己,就开始展示自己,那样不仅自己感觉很累,别人也会感觉你看上去很别扭。这个才是青春变得迷茫的真正原因。

现在的小剑终于明白,最好的青春,是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看懂自己,接纳自己,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信任和认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让心灵强大起来的,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青春总是在慢慢地成长中升华,在临近青春的尾声时忽然明白自己是谁,真是一件让人倍感欣慰的事。

西方有句谚语说过:“只要你足够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是奇迹。”了解自己,首先是为了发现自己,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无数的潜能,尤其是青春时的我们,但是大多数时候却被我们忽略了。所以,青春这一路走来,就是为了发掘和探索我们自己身上坐拥的宝藏,这样,未来的人生路上才能走得更加明白,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适合什么。

白岩松说:“人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出发的。”所以青春里的我们,现在就需要静下心来,挖掘自己的特质,回归最真实的需要,发现自己身上的惊喜,给自己足够的信心,来激活青春的潜能。

还有,了解自己更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纷繁复杂,当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根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自己,必然会没头没脑、不假思索地开始行动,惨败自是注定的结局。但是,如果我们足够了解自己,就会先理性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斟酌,如自己的特长适不适合做这件事情、如果中间出现状况怎么应对,等等,这样一来,事情必然会在一种理性的把握中进行,也就可以把自我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所以,在热闹华丽的青春里,我们不妨关掉外界的各种喧闹,拉上窗帘,将身体舒展,然后对自己说:无论别人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我只想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我只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很重要。

5.不再漠视,那些生命里最爱我们的人

我们总是用尽整个青春才会明白,其实,真正陪伴着我们度过青春的人,就是双手布满老茧的父母,而那每一道茧子,都是他们搀扶着我们走过人生时留下来的印痕。在成长路上,我们的每一次消沉,每一次失落,每一次绝望,如果没有父母的爱作为坚强的后盾,我们又怎么会支撑着走过来呢?

我们总是用尽整个青春才会明白,曾经被我们漠视了的那些生命里最爱我们的人,是如此的珍贵。就像亲情,它仿佛是我们青春中静候的小站,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记得那个时候不谙世事的我们,用自己叛逆的青春期与父母做着无谓的对抗,我们认为亲情束缚了我们的自由,我们渴望着有一天可以褪掉青涩的羽毛,展翅高飞,飞离他们用爱为我们铸起的高高的围墙,飞到自己想要的自由里。

可是慢慢长大后,才发现,其实真正陪伴着我们度过整个青春的人,就是双手布满老茧的父母,而那每一道茧子,都是他们搀扶着我们走过人生时留下来的印痕。在成长路上,我们的每一次消沉,每一次失落,每一次绝望,如果没有父母的爱作为坚强的后盾,我们又怎么会支撑着走过来呢?

青春里的我们,一度幼稚地以为爱情就是我们的全部,但是受尽爱情的伤后,才明白,世上任何情感在亲情面前都变得黯然无光,而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身边最爱我们的父母。曾记得看过这样一段感人的对话:

儿子:“爸妈,我需要钱。”

妈妈:“儿子,你需要多少钱。”

儿子:“一千块。”

爸爸接着说:“多给一千吧,出门在外日子不好过,而且用钱的地方也多。”

第二天,儿子的卡上多了两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