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人在激情岁月
1687300000030

第30章 尘封情缘30

第30章 尘封情缘30

可是,司马青山並没有什么反常,反而走到我身边,来安慰我,轻轻的点点头,他微笑着说:“姐,感觉好些了吗?您可把小弟吓破胆了,之前干吗不早说一声呢!我要知道姐身体不适,说什么也不能走出那么远的!”

“青山小弟竟说傻话,姐哪儿知道会是这样子啊!我要是知道出游会是这个结果,说啥也不能去凑那份热闹哇!

小弟到是没什么,让第一次见面的罗丰军小弟,祝如玉小妹该多耻笑啊!唉!姐今天太不顺了,本该在家避难一时,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大自然的诱惑,跑出去,让小弟背回来,真不好意思!

“青竹姐,干吗要说这些吗!我是您弟弟,无论做出什么付出,那都是应该的,姐以后不要说什么不好意思的!弟弟说大一点,患难见真情吗!友情可于危难中这样说象似有点过,但也可以小比大吗!”

那时候他的心态,为什么他那样纯净,我到现在每天看到那束五十年的野花山百合花束,还弄不明白,现在世界上还有象他那样,心灵纯如水的男孩儿吗?

我和司马青山正交谈中,祝如玉和罗丰军也赶了回来,此刻我的小腹疼痛感已经基本消失,衣服早就换上干净的,我见二位从大门走进来,下地出去迎他们进到屋来,四人集在我家还是第一次。

两位中学生象结交很久的朋友那样热情洋溢,和我攀谈着。真沒想到,从这件事起,我的嫉妒心消失的干干净净,竟然会和祝如玉也成了好朋友。

我在清辛庄的一切祝如玉和罗丰军都了如指掌,祝如玉笑着说:“青竹姐,青山哥这两个月给我写的信,可真没少夸您这位表姐,所以我们象认识好久了似的,大家都有这种感觉一点都不奇怪。

青山哥可没少夸表姐,不单人长的漂亮,而且文采飞揚,本打意今天在南湖边聆听竹姐美妙歌声,沒想到竹表姐退堂有高招,不过这一招以后可别再用了,把如玉的苦胆都吓破了,竹姐的痛苦样子真揪人心!

“真对不起二位了,以后姐给补上,不会让丰军小弟和如玉妹妹失望的!多好的一次郊游,让姐给搅的不成样子,真是不好意思!”

罗丰军笑着说:“哎!青竹姐,您到底是怎么了,让如玉姐说的很吓人的,说青竹姐大流血,命在旦夕!我和如玉姐马上回來!这不是很好吗?如玉姐干吗说的那么恐怖啊!真把我吓了一跳,一个早晨的郁闷都吓没了!”

我感到很奇怪地问:“丰军兄弟!上午我们去你家时看着不是很乐观的吗!有什么事能让丰军兄弟郁闷啊!”

“青竹姐,我们虽然是初次相见,可是,两个多月以来,青山哥没少夸表姐,一是漂亮二是文采超群,所以我罗丰军见到的竹姐,象结交好久朋友一样,小弟说话就不隐瞒了,朋友之间不应该隐瞞!

说起來惭愧,我爹在东屯四队给我定个媳妇儿,要在过完春节后给我完婚,您说说,按婚姻法我还需要三年才可以的。

另外,完婚还能念书吗?大概中学不可以,可是我的老爹老妈宁可不念书也得完婚,让您几位给评评这个理,可是,你们到我家之前正在辨论着,您和青山哥去总算给我解围了!还不够郁闷吗!我的青竹姐青山哥!哎!您看,我把您俩放在一起这么一叫,一个青竹一个青山,“青山之上滿青竹”,哇!多美的诗句呀,您俩到象亲姐弟!妙极了!妙极了!

“哦!丰军小弟真幽默,说的多好,可惜姐这颗竹子是热带的,北方的青山沒有我生存条件,难以越冬,所以应该是”满目青山深藏玉“为妥。

另外,我真不知道这些,原來是这样子啊,那不是件好事吗!怎么还有啥郁闷的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人之常情!丰军兄弟也不必过多烦恼,总会有办法说服老一辈的!

慢慢和老一辈说清楚,别违犯婚姻法为上策,违犯婚姻法虽说对他人没有任何伤害,但也是违法,老支书会明白这个道理的,丰军兄弟需要拿出点耐心來,一切会好起來的……

我说完了后,如玉站到我面前笑着说:“青竹姐,你的嘴好厉害,丰军小弟说的比喻那么有诗情画意,您干吗非拆开给我插上一笔干吗?”

“呀呀呀!说心去了吧!脸都红了!脸红了的玉妹子更好看!”

青年人在一起就是不知愁何处,可是这位司马青山看我们说起笑话来,他伸伸懒腰走进青纱帐内……

中秋节终于度过去了,那一天所发生的事现在回想起來,就象发生在昨天!那天送走祝如玉和罗丰军,是我们四人一同去的全民食堂,食堂在中秋节这天做了两个大锅菜,主食是馒头,这是我下乡以來第一次改善生活。

另我没有想到的是,罗支书的儿子罗丰军也有烦心事,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俗话说,“富有富难事,穷有穷开心。”

我的一家来到这荒僻山村的当晚,二老估计的很坏,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峰回路转。妈妈看了无数遍学院來信,信中告诉爸爸,下乡就算下乡了吧,不过,右派分子的帽子带不上,信中白秀山科长说:“报请中央教育部,教育部不批,另外复信告知,下乡就算下乡了,已经下去的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暂不要再返城,用三到五年做好社会调查,掌握农村第一手材料……”

上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却不会天色常蓝匿名不详中秋节全民食堂两顿饭,下午五点左右才开餐,就为准备这顿节日餐,两个小队各自的一盘石磨,真够上日夜兼程,人可以倒班休息,石磨不能停下来。就这人生第一件事的吃饭,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农村,我要不是亲眼见到这一切,听说的我是很难相伩。

在那火红年代时候,口号震天的农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百姓日常使用生活工具,接近原始年代工具,百姓吃饭真是件大事,就说将皮粮制成成品粮,在农村还在延续着唐宋时期的石用器械石磨,其它生产工具,也並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犁地还是黄牛拉套,农田运输还是木轮木轴,类式古战场战车模样马拉车,看不到一点新东西……

就说为全屯改善一顿节日餐,两个小队的大石磨,各自磨了一天一夜小麦粉,每个小队约磨四百斤小麦,出二百多斤好面做节日用餐做馒头用,看现在吃口细粮是家常便饭,在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农民百姓,一年的几顿细粮,在成品加工一关真是一大难点!虽然农民百姓细粮数量不多,但在加工起來难上加难。当我看到这些,我把这一切都如实记在我的大事册里,给爸爸凑些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