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6914600000015

第15章 可方可圆,处世的最大智慧(4)

本来杨恽以不满皇帝而戴罪免官之后,应该听从友人的劝告,装出一副甘于忍受侮辱的逆来顺受的可怜样子,这样皇帝和敌人还会不注意他。即使是最凶恶的老虎,看到它的对手已经表示屈服,也会停止攻击。杨恽却没有接受教训,他还要置家产、搞活动、交朋友,这不是明摆着唱对台戏?好吧,治你一个大逆不道之罪,杀了,你还能不满吗?因为杨恽不能忍住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会提防皇帝和敌人抓住自己不满的把柄,终于酿成了自己被杀、家人遭流放的悲剧。

中国的儒家和道家都强调忍耐的重要,只有忍到最后一刻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才能有希望看到转机。或许你仍在向往一帆风顺,可是面对曲曲折折的人生,所谓的一帆风顺只能是心灵的一种慰藉而已,惟有奋斗不息才能够让你成为命运的主人。而在这一步步的努力中,你必须学会忍耐。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支配与调遣,让岁月的沧桑把自己的欲望一点点地消磨掉。而功亏一篑都是因为不懂得忍耐的真正涵义,而坚韧不拔地追求并排除万难有所超越才是忍耐的外延。

忍耐不是消极颓废,也不是悄然降下信念的帆;忍耐是考验意志、毅力,检验成功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忍耐是酝酿胜利的一种高超手段。虽然忍耐有可能错过一些小的机遇,但谨慎小心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使意外的发生不那么让人意外。忍耐实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忍耐能帮助我们透过烦冗迷惑,获取真谛。所以要学会忍耐,那么人生无论是在“上涨”还是“下跌”,低迷抑或是高涨,你的人生都将美丽如画。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不痛快,这时,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这就非常不值得了。

三国时的诸葛亮辅佐刘备,立志要收复中原。他经常兵出祁山,攻打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总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对打。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来羞辱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羞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就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打仗。每次都是等到诸葛亮的粮食吃完了,蜀军自然就退兵回去蜀国,战争就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兵出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连唐朝的大诗人杜甫也为他惋惜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能够忍,所以没有被一代儒将诸葛亮打败。

邓小平在“文革”中曾三起三落,非洲一位总统问小平同志有什么好经验,他就说一句话:“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但一般人做不到,刚说一句就暴跳如雷,小不忍则乱大谋呀。

因此,当有事时,千万要稳健,不要逞一时之快而坏了大计,决不能因小失大!

10.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或许越是具有智慧的人,越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数让人揣摩的空间。比如说孔子在对他的学生曾子授教时,只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这么一种话,曾子就听明白了。等孔子出去后,其他的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但是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道,用现实的话讲,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对待,时常想到我所想要的,他也会想要。有些人对别人处理的事,常有不满意的地方。说实话,如果让他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别人好。一般人都有对别人的要求很圆满的心理,希望家长、朋友、同事没有缺点,什么都好。可是,这样去要求别人,是一种完全的自私,因为它完全凭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根据。怎样去掉这种完全的自私心呢?这就可以用“恕”。“恕”从字形上看,可解作“如”、“心”。即为合乎我的心思,我所想要的,别人也会想要;我所想得到的利益,别人也想得到。于是,分一部分利益给别人,就是恕,觉得别人不对,但原谅他一点,也是恕。

俗话说:“退后一步天地宽。”

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

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脚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了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让你获得心灵的宁静,锱铢必较的人往往不能获得,而是失去更多。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或者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鲁哀公问宰我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做,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不满意宰我关于“使民战栗”的解释,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但周代又确实是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评宰我,而只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既然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

不管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这里所表现的,倒的确是一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孔子认为,“恕”是立德的根基,既是临时应事之道,也是平日涵养之法。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求同存异,则到什么地方都能打成一片。故能有了“宽恕”二字,宽容他人,就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收众人之力以成大事。

是不是都是这种宽恕的精神呢?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

宽恕敌人有时就像镜子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一样,宽恕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痛恨,能够增强人际的和谐。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

孔子多次在《论语》中谈到以“宽恕”为修身的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夫子之道,是忠恕已矣”,是“恕”……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做错一些事,或者天生就有某些短处。倘若苛刻要求,恐怕无人可以成为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恕”字的一个关键作用,就在于容人之短,甚至是在旁人看来不可容忍之事。

忠恕二字,细加品味体察,确实觉得一刻也离不了;敬字当头,就会谦逊而不放狂,忠恕待人,就会不被私心掩遮。一般来说,待人接物,见得他人不对的地方,大多人都极端愤怒激慨,若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想。体谅他人难处就会心平气和不计小得小失了。所以,忠恕实为达到仁之境界的捷径。

凡是气量狭小的人,绝对达不到“忠恕”二字所要求的境界。“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忠恕”的表现。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