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6914600000023

第2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所以当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时,被孔子狠狠地训斥了顿。孔子说:“能力不够,会在中途走不动的时候停止,可你现在却是画地为牢,根本就没有出发。”(《论语·雍也》)。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背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总会有所收获。相反,凡事太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容易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励,要求他开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好。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人就害怕担风险,他们把“不变应万变”奉为真理,固执地抱守着过去的经验而不求变通。然而,时移世易,墨守成规,只会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圈,而人在圈里久了,便成了“囚”,想要有所发展也就难了。

这些人总是在遭遇很大危机的时候,才想到要改变,但到了这一步已经太晚了。这些人最可怕的心态是,习惯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我过去做得很好啊!为什么要改变?”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其实,失败往往就从现在开始。

他们并没有预见未来,他们只相信现在看到的,认为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

但是,过去的成就只需留下脚印,而不是让我们感到自满。如果你想改变,却遇到阻力,别人不相信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他看!

不知你是否经常观察小孩子玩游戏?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变更规则、界线、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花在翻新游戏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大多数小孩不喜欢受人限制,不喜欢千篇一律,喜欢不停地创新、再创新。

研究行销管理的专家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竞争会造成限制。这个意思是说,传统上一般人习惯用“硬碰硬”的方式与人正面竞争,但是这种短兵相接的方式并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制胜之道,反而会限制成功。因为当你正面去竞争的时候,等于你完全认同这个游戏,并愿意遵守某些固定的规则与观念,你的思想就会受制于某一个框框,反而阻碍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遵守既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否则,如果人人都想打破规矩,岂不是天下大乱?然而,根据孔子的观点,宁可出发受阻,也不要原地踏步啊!

专门从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克利杰在他的著作《改变游戏规则》中指出:“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选手创造的佳绩,都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杰出的运动选手普遍具有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特征。

根据罗伯特·克利杰的结论:打破常规是一种心态,可以鼓励人不断学习,不停地创造。所以,如果你想改变现状,尝试新的挑战,那就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吧!

当然,话又说回来。半途而废也并不是圣人所倡导的。孔子说:“庄稼出苗而不吐穗开花是有的吧!吐穗开花而不结果实也是有的吧!”苗而不秀、秀而不实都是半途而废。

拿人生来相比,小时候,资质很好却没有学成,连个大学都没考上是苗而不秀,根苗虽好却没能开花。大学考上了,毕业了,工作一无成就,“混日子罢”,是秀而不实,虽然也曾经开过花,可昙花一现,转眼即成过眼云烟,昨日荣耀。

这样一说,我们大半的人不都成了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了吗?

事实上,拿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人生也就是这样,半途而废者大有人在。

当然,如果降格以求,也就不一定是这样了。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发表几篇文章就是学者,拼凑两本书就是作家,“千古文章一大抄”,专家教授满天飞,那也就人人都苗而又秀、秀而又实了罢。

不管标准一不一样,回到孔子的原话上来,他的意思不外乎是勉励我们向颜渊学习,自强不息,死而后已,而不要半途而废、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这倒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了。

10.不要自欺欺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

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能凭空创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才能。我总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用心记下来。我是属于次一等的智力。”

所谓次一等的智力就是“学而知之者,次也”,相对于“生而知之者,上也”(《论语·季氏》)的天才而言。

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不是天才,所以要多闻多见,也就是“敏而好学”。也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需要“敏而好学”,所以不能“不知而作”,而是“述而不作”。

可见,这一段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学风和做学问态度的概括性自我介绍,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谈到的“述而不作”、“敏而好学”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好几方面的内容。

同时,孔子之所以这样自我介绍,也是针对当时存在的“不知而作”现象有感而发的。孔子的意思是说:那些自己不懂却能够凭空创作的人大概是天才吧,我可没有这样的天赋才能,我的一切都是靠学习而得来的,所以,我的写作也好,我的教书也好,都是言之有据的,不敢乱来。

“不知而作”的人却恰恰相反: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冒充内行。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国殃民。孔子正是看到了这种“不知而作”风气的严重危害,才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反对“不知而作”的行为。所以,我们也绝不可以小看了它的危害性。

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这是一种不老实的自欺欺人的行为,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作一本百科全书。即使是个最有学问的人,也必有所不知。所以,坦白地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绝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别人会认为你的谈话有值得考虑的价值,因为你没有虚伪,没有吹牛。

有个美术评论家总是大吹大擂,凡事不懂装懂。

有一天,那个美术评论家被一位知名人士所邀请。这位名人家来了不少美术界的知名人士,他们谈笑风生,畅所欲言。

不一会儿,那个主人拿来一幅画像说:“这幅画是我刚买来的毕加索的画,请各位评论一下。”

于是,装懂的那个美术评论家马上就说:“线条粗而鲜明,色彩也华丽,果然是毕加索的画呀,你刚才拿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是毕加索的作品。”

对此,主人再仔细看了一下,说:“对不起,是我介绍错了,这不是毕加索的作品,而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什么?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顿时,在座的人都看着那个美术评论家捧腹大笑,结果,装懂的那个美术评论家脸色通红,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不要不懂装懂,孔子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遗患无穷。

11.学习是成长的阶梯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论语·公冶长》)

可见,圣人与我们忠诚信实都相同,所不同的,只有两个字:好学。

夫子自道,给人以亚历山大论天才的感觉。亚历山大说:“人们常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不过是刻苦而已。”

好一个“好学”,好一个“刻苦”,说起来平平常常,做起来却见分晓。所谓“看似容易却艰辛”,一个人没有真切深刻的感受,是说不出这一番话来的。

回到夫子自道的“好学”二字加以体会,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不仅夫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在他的眼中,颜回也是一个好学之人。而且,只有颜回好学。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如何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又一次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孔子不仅这样说,而且还这样实施于教育之中。

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德育、智育一起上,这也是所谓的“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

真能做到“又红又专”,品学兼优,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说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修养。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筒;受了大人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气,不拿下级做出气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不贰过,就是知错而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是非圣人不可,起码也得像颜回那样的贤人才能做得到。

圣人强调“好学”,在于勉励我们不要太看重先天的资质而要重视后天的学养,勤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人。

那么,学习,我们应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孔子又说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候,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浏览浏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为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论语·雍也》)又比如孔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论语·述而》)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坐在那里居心叵测得很,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出状元也罢,非状元也罢,总有他从事这种行业的手段和工作方法。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你要做一个工匠,总得进入一个店铺或作坊,在那里锻炼你的手艺,做成你的产品。同样的道理,你要做一个君子,要实现你的理想,达到你心目中的“道”,那也得有一定的修炼手段和方式,这就是学习。所以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不学则一事无成。

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学习创新,创新学习,循环往复,不断进步。因此,广义地说,学习是创新的惟一捷径,也是成功的惟一捷径。

成功无止境,创新无尽时,学习无尽期。

《国语》记载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过了三天,文公说:

“我觉得一时用不上,知识倒是增长了。”

臼季回答说:

“既然知识多了,等到用得着的时候,不就比未学者要强吗?”

难怪美国哲学家、诗人桑塔亚那如此断言:

“即使最聪明的智者也要永远学习。”

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像河流。无论多少艰难险阻,始终矢志不渝,不断吸纳,不断积累,不断准备,终会漫溢而过、破决而出,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盈科而后进”。

说到底,还是劝大家学习。

我们补充一句,就叫做:

“学习,学习,再学习。”